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景公三十一年,孔子在齐闻《韶》后,如痴如醉,感慨万千,进而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推介。这充分证明了齐《韶》在当时确实具有无穷的魅力。孔子赞美齐《韶》的核心是内容极“善”与形式极“美”。那么,齐韶的内容到底“善”何处?其形式又“美”在何处?本文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从孔子在齐闻《韶》之后,他那深切的感受与精辟的评价,使齐国《韶》乐不仅成为上古乐舞的典范,而且久传后世1118年。齐《韶》以何魅力感动了孔子?究其原因,主要应是其内容所致。但是,关于齐《韶》的内容到底是什么,目前众说纷纭。以笔者考证,它应是在舜《韶》基础上,遵循着“礼与变俱,乐与时化”的规律,更新变化成一种具有崭新内容的乐舞。其内容就是更加贴近了齐国的实际,明显突出了对齐国强盛和历代齐君功德的歌颂。  相似文献   

3.
邵彬 《管子学刊》2009,(3):46-49
自从孔子在齐闻《韶》之后,他那深切的感受与精辟的评价,使齐国《韶》乐不仅成为上古乐舞的典范,而且久传后世1118年。齐《韶》以何魅力感动了孔子?究其原因,主要应是其内容所致。但是,关于齐《韶》的内容到底是什么,目前众说纷纭。以笔者考证,它应是在舜《韶》基础上,遵循着“礼与变俱,乐与时化”的规律,更新变化成的一个具有崭新内容的乐舞。这个内容就是更加贴近了齐国的实际,明显的突出了对齐国强盛和历代齐君功德的歌颂。  相似文献   

4.
"子谓《韶》《武》"章是理解孔子"乐德合一"思想的关键。后世学者往往以对舜、武的历史评价,代替孔子对《韶》《武》的艺术评价。朱子从艺术与道德的角度区分了"美"与"善"的不同意味,但《韶》《武》的艺术身份,仍不免被道德的话语所遮蔽。然而,"美"与"善"首先是乐本身的"美"与"善",是孔子在观乐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艺术经验。道德的精神在音乐艺术的演绎中具有了感性的形象,给人以特殊的境界觉受。只有从乐的"首出"地位出发,才能理解孔子"乐德合一"思想的真实意味。  相似文献   

5.
善与美     
正《论语·八佾》中有一句:"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据说《韶》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乐曲。《武》是歌颂周武王的乐曲。在孔子看来,虞舜禅让,自然尽善尽美;汤武征伐,虽然是正义战争,但毕竟杀人盈野,所以尽美未尽善。由此,我们发现,孔子是把"善"放在"美"之上的,"善"高于"美",从而使儒家文化形成了一种礼乐诗教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齐国《韶》乐经历代修改、承传,至春秋末“尽善尽美”,齐亡后,未因国亡而废,仍被后人世代奏演。用乐舞祭孔子始于东汉,但直至南北朝也无专用乐舞,其间,多数记载认为以“六代之乐”代之,而实为齐国《韶》乐。隋代虽然新创了祭孔子专用乐舞,但仅仅是新编歌诗,乐和舞仍是沿承齐《韶》之旧。唐至明清便成为“仿古乐舞”了。《韶》迹犹存,但却难以考究。  相似文献   

7.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瑾 《中国道教》2003,(2):19-22
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此美善相乐…  相似文献   

8.
孔子闻韶处位于临淄齐故城大城东南部韶院村,相传孔子当年闻韶于此。现石碑为1911年立(见封三)。“韶,虞舜乐也。” (《说文》)韶,绍也,言能绍尧之道。韶,有音乐、舞蹈之分,舞蹈称为“韶箭(箫)”。韶,在齐流传,据《汉书》作者认为是自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始。陈(田),舜之后,韶乐存焉。但也不能否认与舜耕历山,少昊氏等发生于齐地的传说有关,说不定韶的创造者就是齐地的先民。  相似文献   

9.
自从孔子在齐闻<韶>之后,他那深切的感受与精辟的评价,使齐国<韶>乐不仅成为上古乐舞的典范.齐<韶>以何魅力感动了孔子?究其原因,主要应是其内容所致.关于齐<韶>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以笔者考证,它应是在舜<韶>基础上,遵循着"礼与变俱,乐与时化"的规律,更新变化成的一个具有崭新内容的乐舞.这个内容就是更加贴近了齐国的实际,明显地突出了对齐国强盛和历代齐君功德的歌颂.  相似文献   

10.
《韶》乐来源于帝的《九招》,经过不断的发展,齐《韶》成为春秋时期齐国音乐文化发展水平的杰出代表,孔子的"尽善尽美"更是对齐《韶》的高度赞誉。齐《韶》作为齐国宫廷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场面宏大、优美典雅、刚毅庄重、欢快愉悦、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和音乐跌宕起伏,也成为齐国宫廷乐舞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