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燕  罗跃嘉 《心理学报》2011,43(6):661-673
利他惩罚是指个体为惩罚违反社会规范的人, 自愿支付成本。前人研究发现利他惩罚行为激活了背侧纹状体等与奖赏有关的脑区, 因此可以认为利他惩罚的结果是一种相当于金钱奖赏的正性结果, 不惩罚结果则是一种负性结果。本研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了被试在多次信任博弈游戏中观察“利他惩罚结果”和“不惩罚结果”的脑电成分, 结果发现被试产生了明显的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 FRN), 且负性程度更大的“不惩罚”结果其FRN波幅大于负性程度更小的“惩罚”结果。因为FRN是对负性反馈结果敏感的一个脑电成分。可见个体并非把利他惩罚结果知觉为一种正性结果, 因此FRN反映了对社会结果的情绪动机意义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李丹阳  李鹏  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9):1642-1650
个体决策后的反馈对随后的结果监控和行为调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件相关脑电位研究发现, 反馈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是与决策后反馈加工过程紧密相关的脑电成分。近10年来关于FRN的理论解释, 在最初经典的强化学习理论和情绪动机假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反应-结果的预测模型、奖赏正波理论以及积极情绪启动模型。未来的研究应该立足于大样本, 采用互补的研究手段和多样的分析技术来探讨FRN的心理意义; 同时考虑将FRN作为奖赏加工的脑电指标, 研究社会互动情境下的人类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用互动的决策游戏和脑电技术考察阈下情绪反馈对结果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输钱相对于赢钱诱发更大的FRN/RewP和更小的P300,同时阈下愤怒反馈可以延缓赢钱之后下一次选择的反应时,并在女性被试中诱发更负的FRN/RewP, 但对反馈相关P300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说明阈下情绪反馈可影响决策结果评价早期的对刺激动机性意义的快速评估,但对晚期的深度评估没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女性被试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是一种反映个体奖赏敏感性的脑电成分; 而抑郁症患者的特征之一是奖赏敏感性的减弱。大量横向研究发现了重度抑郁症患者(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及有患抑郁症风险群体的FRN异常; 另外, 纵向研究发现FRN的异常能够预测青春期抑郁发作及抑郁症状发展, 压力、睡眠等因素在其中起调节作用。这提示FRN可能在对抑郁症的诊断及分型、抑郁高危群体的筛查及干预等方面具有潜在价值。目前关于FRN的心理功能依然存在一些争议,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明确FRN的功能和测量方法, 并探明抑郁症的异质性和共病对FRN的作用, 也应关注老年人群体中FRN与抑郁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满琪  方平  姜媛 《心理学探新》2011,31(5):428-433
晚正成分能够反映不同效价和不同唤醒度的情绪。作为后悔的一种现象,作为效应是否与晚正成分具有关联是研究关心的问题。采用运气轮博弈的范式,记录与分析被试在“做”与“不做”决策下的ERPs。研究发现,决策结果的正误显著影响了FRN、P300和LPC的波幅大小。作为类别对FRN、P300和LPC波幅的影响受到不同决策结果的影响,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作为类别对FRN、P300和LPC波幅不产生影响,而在决策错误的条件下,作为类别对FRN、P300和LPC波幅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效应不仅影响了FRN、P300的波幅,同时也影响了LPC的波幅,将来研究应进一步探明晚正成分与后悔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6.
陈满琪  方平  姜媛 《心理科学》2012,35(3):557-562
采用运气轮博弈范式探讨后悔的加工时程。分析决策正误的ERPs发现,200~300ms决策错误比正确诱发更为负走向的波,表现为典型的FRN(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300~400ms决策正确比错误诱发更大的P300。500~900ms决策正确比错误诱发更大的LPC(late positive component, LPC),并表现出明显的右半球优势效应。上述结果支持了FRN加工反馈刺激显著性信息和P300加工反馈刺激效价的观点,研究发现后悔与LPC可能具有密切关联。将来研究须在控制得失程度基础上,考察FRN、P300和LPC与效价、得失及得失程度和情绪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向玲  王宝玺  张庆林  袁宏 《心理学报》2008,40(12):1240-1249
采用投注—反馈金钱赌博任务具体操作了在结果评价中被试可能采用的参照点,试图进一步探究大脑监控系统是如何对事件的好、坏以及好坏程度进行评定的。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还是P300,和赌注相差较小的中间三种反馈诱发的波幅差异不显著,和赌注相差较大的两边两种反馈诱发的波幅和中间三种反馈差异显著。该结果说明,反馈相关ERP成分不是反映了对绝对信息的加工,而是反映了以赌注所在的区间为参照点的相对信息的加工。研究进一步从不同侧面表明FRN所代表的效价评价的参照点效应,同时首次从神经机制上揭示了P300所代表的数量加工的参照点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投注—反馈"的虚拟赌博游戏范式,通过2个实验分别检测个体在评价自己决策结果 (实验1)和观察他人决策结果 (实验2)过程中赌注大小(即参照点)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1)体验自我决策结果时,输钱比赢钱诱发更负的FRN,仅有一个负反馈(-10元)表现出以赌注为界的分离,且相对效价一样的反馈值诱发的FRN差异不显著;(2)体验他人决策结果时,无论输赢,有赌注比无赌注诱发的FRN更负;而且相对效价相同的反馈值诱发的FRN差异不显著。据此可以认为,FRN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赌注为基准的主观标准对社会信息的评价判断:自我体验中的个体对损失的敏感度远高于收益;而替代体验中的个体更倾向于将"损失更多"看作一种负性结果。  相似文献   

9.
自我不仅包括个体自我,还包括关系自我。母亲是关系自我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朱滢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与西方文化下的被试不同,母亲与自我在中国人大脑中的表征无显著差异。但是目前尚不清楚母亲与自我的动机等级性是否存在差异。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一个简单的赌博任务,以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FRN)为指标,考察为自己而赌、为母亲而赌和为陌生人而赌三种情境下FRN波幅有无差异。行为结果没有发现三种不同受益者情境下的动机差异。脑电结果发现母亲和自我情境下的FRN显著大于陌生人情境下的FRN,但是母亲和自我情境下的FRN波幅统计上无显著差异。这个结果表明,母亲和自我的动机等级性在中国文化下是相同的。本研究首次在结果评价领域提供了母亲与自我具有相同动机等级的脑电证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Flanker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探讨预期背离情境下的脑电反应及与敏感性个体的关系。选取17名被试,采取2×2组内设计刺激类型(奖励vs.惩罚)和预期受挫(是vs.否);结果表明(1)预期受挫情境引发更高的FRN;(2)惩罚刺激引发更高的FRN,奖励刺激引发更高的P3;(3)惩罚敏感与惩罚、无奖励情境引发FRN相关。本实验结果表明(1)FRN既反应对反馈效价的加工,也可能是预期背离的一种表现;(2)无奖励刺激受惩罚系统调节;无惩罚刺激受奖励系统调节。  相似文献   

11.
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是反馈加工诱发的脑电成分, 体现了个体对奖赏的敏感性。成瘾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 两类个体的反馈加工都呈现病理性模式。相对于普通反馈物(如金钱), 物质成瘾个体在加工成瘾物质时诱发的FRN波幅显著增大; 在与非成瘾被试的对照研究中, 物质成瘾者加工金钱反馈时的FRN也表现出与成瘾相关的异常模式; 在行为成瘾个体中亦观察到与物质成瘾个体类似的FRN失调现象。但以往多数研究中对成瘾类型的区分还不够详细,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虑成瘾不同亚型的特点; 且成瘾个体往往伴随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 将来的研究要区分共病因素的影响, 揭示成瘾独特的奖赏加工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从文化--社会神经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事件相关电位的方法来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具有进化和社会文化代表性的正性刺激—奖赏刺激的脑电反应特征是否具有差异。本研究采用the Door Task实验范式考察了26名中国人和24名高加索白人对不同反馈反应的脑电特征跨文化差异。结果显示,负性反馈条件下诱发的FRN平均波幅比正性反馈条件诱发的平均脑电波幅更负,这种正负反馈的波幅差异只在中国被试中有体现。在P3成分上,在正性反馈条件下,中国被试诱发的脑电波幅大于西方被试,负性反馈条件下,两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西方被试,中国被试对奖赏反馈刺激可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说明中西方文化下的个体对正负性反馈刺激的加工的脑电反应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袁媛  刘昌  沈汪兵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0):1593-1603
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是人类进行结果评价时诱发的一个重要的脑电负成分, 出现在反馈刺激后200~300ms间。作为社会认知研究的可视化指标和工具, 它在社会关系认知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从社会关系与反映并表征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两方面阐述了反馈相关负波在社会关系认知中的作用。前者着重阐述了反馈相关负波在作为独立个体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中的作用, 后者主要介绍了反馈相关负波在分配公平和责任规范中的作用。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联合其他脑电成分(如P300), 采用更严密的实验设计和研究范式来探讨不同人际亲密度个体在责任分摊过程中的认知神经过程及其在独立担责情况下责任绝对额度对其结果评价和社会关系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Individual self-construal (independent vs. interdependent) could be temporarily modulated by the priming effect.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when Chinese participants gambled for mother and for self, outcome feedback evoked comparable neural responses between two conditions.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if the response to rewards for mother and for self would differ after independence self-construal priming. In this study, we manipulated participants’ self-construal (independent vs. interdependent) before a simple gambling task. The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results reveal that when an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was primed, the participants exhibited a comparable 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 (FRN) elicited by outcome feedback for self and for mother. In contrast,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priming resulted in a greater FRN elicited by outcome feedback for self than for mother. Meanwhile, the P3 component was insensitive to self-construal manipulat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e modulation effect of self-construal priming on the response to rewards for others.  相似文献   

15.
向玲  王宝玺  张庆林 《心理学报》2012,44(9):1149-1159
本研究采用时间估计任务, 利用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技术, 试图从时间进程上窥探行为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该时间估计任务提供了指导行为调节的反馈信息有三类: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时间估计的不准确方向和不准确程度。行为结果表明, 被试根据前次时间估计的对错、不准确的方向和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脑电成分发现, FRN对于时间估计的对、错敏感, 对时间估计的不准确的方向和程度不敏感, 显示FRN提供了粗略的、需要做出行为调节的早期预警信号; 相反, P300能够区别时间估计上不准确的方向和程度, 结合行为数据, 显示P300反映的是整合不同的信息来更新行为表征, 从而引导被试做出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调节。这些结果表明, 行为调节的认知神经基础可能由两个阶段组成:早期传递需要做出行为调节的预警信号阶段和晚期整合信息来更新行为表征从而指导行为调节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