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穆斯林》1996,(2):32-32
海瑞为回族的新证据海瑞是否为回族,学术界有争论。刘菊英在1995年第3期《海南大学学报》上提出新证据,认为海瑞的海南始祖"海答儿"是典型的"回回名"。海答儿本是阿拉伯古贤人名,按穆斯林命名法,为各国穆斯林后代不断使用。海瑞的始祖"海答儿"明洪武年间由...  相似文献   

2.
广西回族穆斯林的几块石碑翁乾麟回族碑记是反映各地回族穆斯林历史的重要资料,因此受到许多史学家的重视。白寿彝先生在《泉州伊斯兰教在南朝鲜石刻》序言中说:"我希望以本书为开端,各地的伊斯兰教在南朝鲜石刻都能陆续收集起来,编印、出版。这对伊斯兰教史的研究将...  相似文献   

3.
广西回族穆斯林的几块石碑翁乾麟回族碑记是反映各地回族穆斯林历史的重要资料,因此受到许多史学家的重视。白寿彝先生在《泉州伊斯兰教在南朝鲜石刻》序言中说:"我希望以本书为开端,各地的伊斯兰教在南朝鲜石刻都能陆续收集起来,编印、出版。这对伊斯兰教史的研究将...  相似文献   

4.
沧州穆斯林及清真寺概况李鸿鸣河北省沧州市古称长芦、沧州,旧称沧县,是回族穆斯林较为集中的城市。公元13世纪后半叶,"伴随着蒙古贵族的西征,元帝国的建立,中国与中亚、西亚伊斯兰国家之间的陆路交通畅通无阻,阿拉伯、波斯及中亚地区的各族穆斯林,跟随蒙古军队...  相似文献   

5.
桑坡穆斯林铸就“中原皮业第一村”拜存星涛涛黄河水,巍巍太行山。水之阳,山之南的牛角川,有一处美丽富饶的回族穆斯林村,这便是被誉为"中原皮业第一村"的河南省孟县南在镇桑坡村。这里工厂林立,小楼成群,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据记载,桑坡村皮毛加工业有上千年的...  相似文献   

6.
镇江版伊斯兰教书籍简介金基厚一、明末清初的"以儒诠经"活动和镇江伊斯兰教书籍印行事业明末清初,回族穆斯林知识界及部分回族群众大多接受了儒家思想。相反,专门从事伊斯兰教事业的阿们由于过于谨慎,恐怕曲解了伊斯兰教教义,而不敢翻译伊斯兰教经典。阿传教时也大...  相似文献   

7.
穆斯林武术,中国民间一般叫做"回回武术",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中国穆斯林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遍布全国的回族穆斯林,历史上就有习武传统,并且英杰辈出,代不乏人。独具特色的穆斯林武术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清真寺墨骥台湾是祖国一座美丽的宝岛,现有穆斯林近5万人,主要散居在台北、台中、高雄、桃园等地。据学者考证,伊斯兰教最早于南宋时,由居住泉州等地的阿拉伯客商迁居台湾而带入的。17世纪,福建沿海等地的回族穆斯林随郑成功前往台湾,为大批回族穆斯林入台...  相似文献   

9.
台湾的清真寺墨骥台湾是祖国一座美丽的宝岛,现有穆斯林近5万人,主要散居在台北、台中、高雄、桃园等地。据学者考证,伊斯兰教最早于南宋时,由居住泉州等地的阿拉伯客商迁居台湾而带入的。17世纪,福建沿海等地的回族穆斯林随郑成功前往台湾,为大批回族穆斯林入台...  相似文献   

10.
广西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基地,回族是广西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从13世纪起就从全国各地迁入定居,迄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据最新统计,广西有回族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桂林市及周围的临桂、灵川、永福、平乐、鹿寨等县。柳州、南宁、百色三市也有不少回族。广西回族历来重视民族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人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同时,他们也十分关心穆斯林文化教育的进步,在20世纪上半叶国内回族穆斯林新文化运动中作出过引人注目的成绩,1934年创办的《广西回教》杂志就是当年广西回族积极投入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的一项标志。广西回…  相似文献   

11.
济宁回族穆斯林经济的兴衰文阳山东省济宁回族穆斯林经济在明代至清中叶,可谓鼎盛时期。京杭运河的畅通水路及因此而兴起的各类商业,使得这座古城日益繁荣。原先从事小农经济的回族穆斯林也逐渐弃农经商,许多大皮行、清真饭馆应运而生,牛羊加工、皮毛鞣制以及清真小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回族穆斯林生活的真实写照——评电视纪实片《回族穆斯林生活掠影》王根明最近,我观看了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回族穆斯林生活掠影》(以下称《掠影》)后,觉得它不仅蕴含内容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史料价值珍贵,而且还有较为鲜明的当代视角特点,这就是既...  相似文献   

13.
一、回族穆斯林起经名的宗教渊 源回族穆斯林的经名也称教名,指用圣贤、圣妻、具有吉祥寓意的阿拉伯语词汇起的名字。在回族穆斯林中把为孩子取经名叫“起经名”“安经名”。  相似文献   

14.
回族穆斯林题材的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结合的独特形式,是电影模式的艺术表达。同时,回族穆斯林题材的电影,作为回族文化的一个展映面,无疑是对中国穆斯林群体的最好展示。  相似文献   

15.
回族穆斯林题材的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结合的独特形式,是电影模式的艺术表达。同时,回族穆斯林题材的电影,作为回族文化的一个展映面,无疑是对中国穆斯林群体的最好展示。  相似文献   

16.
《民族之花河州一新穆斯林散记》是一部反映回族和宗教人物的纪实散文集。书中记述的“主人公”均系真人真事,以小见大,展示穆斯林社会各阶层人士纯朴善良的德性、爱国爱教的行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由微知著,通过西北特别是河州地区的普通人物的生活,生动描绘出“回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他没有单独的语言、文字和疆域,没有被同化,反而得到很大的发展、壮大,对祖国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周总理语)该书作者马进是位新穆斯林,为信仰之诚,为民族精神之追求,虽年迈且残疾,不顾“自谋生计”的条件,20年撰写不止,终有所成。…  相似文献   

17.
喀什市有了回民寺新疆喀什市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城市,共有清真寺354座。该市现有回民260多户,约1100多人,可这里原没有回民清真寺,回族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及丧葬事宜均感不便。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满足回族穆斯林群众的愿望,1993年经行署民族宗教事务处同...  相似文献   

18.
<正>回族是形成于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的民族,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多种民族成分逐渐形成的共同体。本文基于中国梦的视角,客观认识回族穆斯林文化,并对加强回族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云南回族穆斯林、回族穆斯林文化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云南省有回族穆斯林698 265人(2010年),占云南总人口的1.4%,全省16个州(市)的129个县(市、区)均有分布。相对  相似文献   

19.
喀什市有了回民寺新疆喀什市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城市,共有清真寺354座。该市现有回民260多户,约1100多人,可这里原没有回民清真寺,回族穆斯林的宗教活动及丧葬事宜均感不便。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满足回族穆斯林群众的愿望,1993年经行署民族宗教事务处同...  相似文献   

20.
在明代社会中,穆斯林的社会地位已经截然不同于元代。统治者的民族与宗教政也发生了改变。新政权在服装、语言、姓氏等方面对包括穆斯林在内的少数民族进行限制;同时,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伊斯兰教信仰又表示了尊崇。好几任皇帝都曾支清真寺的修建工作。明武宗朱厚照甚至对伊斯兰教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一些穆斯林在朝受到重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7次率领船队出访亚、非各国的郑和,其船队中有不人是穆斯林。回族在明代已经完全形成,伊斯兰教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成为极其要的文化核心,产生巨大的凝聚力。这一宗教为回族穆斯林提供了无形而又坚实的文屏障,并遏止了汉文化继续对回族穆斯林进一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