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有两个小幽默。 其一、A是面包厂厂长,B是砖头厂厂长。一天,A在法庭上怒火万丈地控告B:“你供应我们的砖头太软,简直就是面包!”B也立刻反驳:“你卖给我们面包太硬,简直就是砖头!”而法官意欲出出他们的洋相,就故意指着B问A:“他供应你们的面包简直就是砖头,是吗?”答曰:“是!”又指着A问B:“他供应你们的砖头简直就是面包,是吗?”答曰:“是。”法官又问:“真的如此?”两人答曰:“真的如此!”再问:“此话绝不反悔?”两人再次答曰:“绝不反悔!”法官立刻宣判:“既然如此,本法官郑重宣布,A立刻将B所…  相似文献   

2.
徐晓鸿 《天风》2018,(4):20-22
一天论第一 问曰:“人是何物作?” 有人问:“人是什么物质构成的?” 答曰:“有可见,无可见。何在作?何无作? 回答说“有可见(物质的一面),有不可见(非物质的一面)。哪些是被造的?哪些不是被造的?  相似文献   

3.
菩提一叶     
《佛教文化》1997,(2):6-9
佛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数日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在饭食间。”佛言:“子未能为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之间。”佛言:“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佛教信众最常讲的一句话,便是“了生死”。生死为何了?何谓了?如何了?却不是人人都能讲得明白的。先说生死的距离。佛陀连续问了三次,都是一个问题:“人命在几间?”也就是问从生到死有多远。只有答“呼吸之间”的才得到首肯。这种对生死距离的度量,确实充满了睿智。“三分气在…  相似文献   

4.
黄庭坚及江西诗派之禅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黄庭坚及江西诗派与禅关于黄庭坚与禅宗的关系,读《五灯会元》就能深刻了解。其卷十七记载黄庭坚在晦堂祖心禅师指示下开悟,列为嗣法弟子的事情如下:太史山谷居士黄庭坚,字鲁直。以般若夙习,虽仕澹如也……往依晦堂,乞指径捷处。堂曰:“只知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公拟对。堂曰:“不是,不是。”公迷闷不已。一日恃堂山行次,时岩桂盛放,堂曰:“闻木犀花香么?”公曰:“闻。”堂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再拜之。①祖心禅师借用儒家的“吾无隐乎尔”句,用以说明无所不在,当…  相似文献   

5.
“恕”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二次。《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卫灵公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6.
孟子论管仲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弗色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  相似文献   

7.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8.
一、何谓“知言”?《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的记载:学生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问曰:“何谓知言?”孟子曰:“波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可见,孟子“知言”主要表现在:片面的言辞,知道它欺骗隐瞒、掩盖遮蔽的原因;浮夸的言辞,知道它不切实际、虚晃失陷的原因;邪异的言辞,知道它诡异狡黠、偏离正道的原因;搪塞的言辞,知道它理屈词穷、无言以对的原因。孟子对“知言”的回答,意味着他善于分析研究他人的言辞,  相似文献   

9.
朱建军 《天风》2010,(9):38-38
昨天夜里,有个多年未联系的朋友突然发来邮件,没有寒暄,也没有问候,直接就问我:“上帝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真的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吗?”我回复她:“许久不见,你好吗?为什么突然这么问?”  相似文献   

10.
利未 《天风》2014,(2):I0001-I0001
曾经有人问一位大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用功?”“不用功,怎能毕业?”他回答说。但那人又问:“毕业以后,要怎样呢?”“毕业时可戴方帽子:人生如意事,岂非‘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人非常哆嗦.又问:“戴了方帽子,以后又怎样?”“当然是结婚,以后有了子女,就要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11.
少室山中,五乳峰下,雪花飘飞,山色皑皑。延王法师、阿德居士、沁平君者,烹雪品茗,聚会讲肆。法师居中,面色红润,阿德、沁平侧列,拳手掣笔,凝气净心,汲汲侍也。沁平君问:“何来少林功夫?”法师答:“参禅者也。少林寺者,禅宗祖庭也。”问:“二者系何?”答:“此乃显现少林功夫禅是。中国传统功夫入禅之精髓,成少林功夫也。禅书禅画,禅诗禅乐者同,故少林功夫又曰禅武也。”问:“何谓禅拳归一?”笑答:“君晓‘禅拳归一’,非低境界者!”沁平笑曰:“乃寺碑所书,不可外传也。”法师曰:“禅拳归一也。一而二,二而一,二…  相似文献   

12.
佛言祖语     
复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养,心乐不悔,衣食无乏,死得生天,后得佛道。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憋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我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皆得。天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从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合、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供给宾客,事事无乏。客问之言:汝先贫穷,今日何由得如此富?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此种种众物,故宫如是。客言:出瓶见示,并所出物!即为出…  相似文献   

13.
菩提一叶     
师问西堂:“汝还解促得虚空么?”堂回:“据得。”师日:“作么生提?”堂以手摄虚空。师日:“汝不解提。”堂却问:“师兄作么生促?”师把西堂鼻孔拽,堂作忍痛声,日:“太煞拽人鼻孔,直欲脱去。”师日:“直须恁么提虚空始得。”——《五灯会元》卷三主持寄语禅师之间的参悟,往往像一幕戏剧。两位和尚偏要抓“虚空”,一个空中舞手,一个鼻上动指,热心人看去,真要说一句“莫名其妙”!此情此景,还得冷眼去看。冷静些,眼睛才看得明。“虚空”在何处?不在虚无漂渺处,反在实实在在处,把这一点看清,当下该悟了!在空中求空,实…  相似文献   

14.
校园拾趣     
结果挨揍 上数学课,老师问亮亮:“比如:你哥哥有七个苹果,你拿了他五个,结果是什么?” 亮亮:“别说拿他五个,就拿他两个,非揍我一顿不可。 高音与低音 上音乐课,老师问涛涛:“什么是男高音?什么是男低音?” 涛涛:“我爸爸训手下时,是男高音,跟领导汇报时是男低音。” 视听反应 老师问强强:“下雨时,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强强:“因为眼睛在前边,耳朵在后边。” 电话号码 老师问莉莉:“大诗人李白名字后边(701—762)这是什么数字?” 莉莉:“这是李白家的电话号码。” 无家可归 教授问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一、孔子正名思想的提出孔子的正名主张,显见于《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于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近也!奚为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阈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于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见.子路与孔子问答,关乎卫君待子为政事。对此,还可从《论语·述而》中找到另一记载,此即于贡与孔子问答: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相似文献   

16.
老师在黑板写个“或”字,问:你们懂得它吗?全班都投以疑惑的眼光。一学生自言自语:简单的小学生问题,却用来问大学生!师:你懂得它吗?生不置可否。师:人们都轻视它,但每天都用上它。虽然不少时候用对了,但不时仍会产生误解。我们稍作分析,以后一辈子可省却许多麻烦。设甲、乙两句,如果甲真、乙假,那么,“甲或乙”是真呢?还是假呢?生:我从没上过逻辑课或读过这类书!师:也应该懂得啊!你刚好用上“或”呢!你有小弟弟吗。生:有。师:你曾否对他说过:明天我送你一支笔或一本书。生;当然有。师;那正好又是“甲或乙”。当…  相似文献   

17.
传播福音     
《中国天主教》2009,(4):1-1
有一个人来到耶稣跟前说:“师傅!我该行什么‘善’,为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问我关于‘善’?善的只有一个。如果你愿意进入生命,就该遵守诫命。”他对耶稣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应孝敬父母,应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那少年对耶稣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18.
自经读过这样一则排悟的故事:一名武土问某禅师:“真有天堂地狱吗?”“你是做什么的?”掸师问他。“我是一名武士。”他说。“什么?你是一名武土!”禅师叫道,“看你的样子,我还以为是个乞儿呢。”武生闻言大怒,欲抽剑发威,祥师说道:“地狱之门由此打开!”武上...  相似文献   

19.
直截了当小伙子:“亲爱的,我对你的爱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姑娘:“那你就用金钱来表达嘛。”学汉字一位美国教授在教中文,他说:“中国文字始于象形,”于是在黑板上写个“宀”,告诉学生这代表房屋,再写个“女”字说:“这代表女人。”然后问学生:“如果屋子里有个女人你会得到什么?”一群美国学生高喊:“麻烦。”教授微笑道:“噢,可如果屋子里有一个中国女人你会得到平安。”义正辞严一位先生帮他太太向保险公司买保险。签约后,他问业务员:“如果我太太今天晚上死了,我可以得多少?”业务员回答说:“大概20年徒刑,先…  相似文献   

20.
孔子论管仲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