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衍年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公元前324年周显王45年,齐威王33年。邹衍约在此年生于齐。公元前320年周慎靓王元年,齐宣王元年,魏惠王改元15年。邹衍约4岁,在齐。孟子到大梁(开封)见梁惠王。邹衍不可能与孟子同时适梁见梁惠王。公元前319年周慎靓王2年,齐宣王2年,魏惠王改元16年。  相似文献   

2.
晏子和《晏子春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晏子其人晏子名婴,字仲,谥平。原籍东莱夷维(今山东高密)。齐大夫晏桓子弱之子。约生于公元前585年(周简王元年,齐顷公十四年),卒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齐景公四十八年),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他讽谏匡君,朝夕不怠,闻名于诸侯,是一位头脑清醒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治理齐国有一定业绩,品德高洁,哲学思想也有所创见,因此成为历史的名人。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代,以山东半岛为中心,产生的以因地制宜、务实、尚变、开放、兼容为特点的齐文化,一度使齐国成为东方大国,八百年而不衰,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齐国的稷下学宫也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齐文化,曾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往日的齐国古部,今天已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城市,其陶瓷业足可与景慕镇相媲  相似文献   

4.
管仲相齐辅佐桓公四十年,使齐国由一个偏远封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期间管仲实施的一系列战略、策略和措施成为齐国强盛的主要原因;这些战略、策略和措施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治国方法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齐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的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作为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实践则更显突出.正因为齐国有为君臣注重爱民、重民、富民,注重民众的作用,才使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梳理与研究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仅可使齐国治国思想的研究深入,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疑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诸侯联姻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而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齐、鲁两国的联姻现象,在纷纭复杂的诸侯联姻中,又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这大致上有三个原因:第一,齐、鲁两国为周天子同时分封的毗邻异性之国,具备联姻的客观方便条件;第二,鲁为宗周之诸侯,春秋时期,周天子的一统天下并没有完全实现名存实亡,这从政治上同时维系了鲁国的地位;第三,齐在爵位上虽然次于鲁,但自春秋初期齐桓公小白  相似文献   

7.
清华简《系年》中两处记载有助于墨子行年问题的探讨,其一,年代在三晋攻齐(公元前403年)之前"陈子牛之祸",可与《墨子·鲁问》的相关记载相联系,由此可推断墨子在公元前403年之前几年仍然存世;其二,《系年》记载有楚悼王时期的"鲁阳公",楚国鲁阳设县不晚于公元前401年,墨子南游楚国、见鲁阳君的年代应该在此之前。由此对学界已有关于墨子年代的探讨进行述评,并对墨子行年问题进行补论。  相似文献   

8.
刘瑛 《管子学刊》2010,(3):32-37
该文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姜尚封齐,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八百余年间先秦齐国的休闲娱乐文体活动进行研究,发现休闲娱乐文体活动作为人的灵魂的驿站,其发生、发展与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先秦齐国以工商业为基础而高度发达的经济结构,为休闲娱乐文体活动的繁荣提供了保证;具有"三代之遗声"的齐《韶》乐历经姜尚、管仲、晏婴等明君贤相的大力推广成为先秦齐国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有钱有闲为先秦齐国蹴鞠活动的普及提供了保证。齐人歌舞、鼓瑟、吹竽、弹琴、"齐人隆技击"、"临淄重蹴鞠"等,先秦齐国丰富的休闲娱乐文体活动为现代人体育健身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齐、鲁同是酉周初分封于东方的两个城邦,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到春秋初期,齐、鲁由两个城邦变成两个大国。相邻大国的地理位置注定了他们既抗争又结盟的复杂关系。这里所说的“春秋初期”,指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春秋纪年始到齐桓七年始霸,即鲁庄公十五年(公元前679年)这一历史阶段,计四十余年。此时期,齐历僖公、襄公、桓公三朝,鲁则经过隐公、桓公到庄公。此一阶段,齐由弱到强,终成诸侯霸主;而鲁由强变弱,逐渐失去了领袖诸侯的政治地位,理清这一时期的两国关系,对于我们理解齐桓称霸的背景,以至了解整个春秋时期列国形势都有重要意义。 以下仅就《左传》所见,把春秋初期的齐鲁文化关系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公元前288年,齐闵王田地和秦昭王相约共同称帝,秦昭王为西帝,齐闵王为东帝。自从有了这个自封的帝王名号,齐闵王还真有了君临天下的感觉。这领导当大了,人就变了,齐闵王从此谁也不放在眼里,架子和脾气一下子大了许多。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合纵攻齐。齐将触子率齐军与五国联军对峙于济水旁。齐闵王敦促决战,派人面  相似文献   

11.
赵锦程 《管子学刊》2004,(3):5-7,22
管仲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国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其中管仲的法律思想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从道法结合、礼法并举、以法统政、重刑慎罚、富国强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齐国立国800余年,曾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与秦并称东西二帝,晚于其他诸侯国而亡,应该说历经姜太公、齐桓公、齐威王、齐宣王创立和形成的齐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人本文化则是齐文化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3.
对《管子》学术思想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冷落局面,或者把话说开一点,对齐文化研究,存在冷落局面,这是不公正的。山东号称“齐鲁之邦”,是因为山东既有齐文化又有鲁文化。齐文化有齐文化的特色,鲁文化有鲁文化的特色。能不能这样说,比较而言,齐文化更尚法制,鲁文化——儒学更尚礼治。东齐、西鲁的合璧、交融构成了齐鲁文化,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4.
齐国历史年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齐国历史年表(起公元前1122年,迄公元前771年)公元前(以下简称前)1122年己卯周武王(姬发)十三年齐太公(姜尚亦日吕尚)元年武王封太公于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西北一里)。曰齐(侯爵),以夹辅周王室。(姜尚是齐国的始封君主)太公“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国,莱侯(旧殷商诸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莱人,夷  相似文献   

15.
正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世,太子诸儿继位,人称齐襄公。政治家管仲、大夫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公子小白。一日,齐襄公忽然杀害鲁桓公,他们预感到齐国将要发生大乱,赶快保护公子纠、公子小白逃到鲁国躲避。  相似文献   

16.
齐国田氏后裔考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齐国田氏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影响和统治齐国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公元前221年,齐虽为秦所灭,然田氏未亡。秦汉时期,分布在齐地、关中、江东和中原等地的田氏后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本文经过梳理考证,对秦汉时期田氏后裔的活动情况大致勾画出一个轮廓,以此来探讨齐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春秋齐国社会变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齐国的经济变革在“陈氏篡齐”之前齐国的陈氏家族,原是陈国的贵族。陈国陈厉公之子陈完,因陈国发生内乱奔齐,齐桓公封他为工正(管理工业的官)。齐陈氏从陈釐子乞开始,就采取了争取民众的措施,即借给农民粮食用大斗,收则用小斗,为夺取齐国姜姓的政权作准备。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陈和之时(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公元前404年),正式列为诸侯。  相似文献   

18.
《周易》这部书,自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刘歆(公元?—23年)父子编《七略》起,已被置于《六艺略》之首。及清纪昀(公元1724—1805年)编成《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仍以《周易》置十三经首位。乾隆后更受人重视,迄今国内外的学术界均予以高度重视。故至少有二千年,此书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础。要进一步认识二千年来的文化基础,必当具体地评读并研究二千年前的《周易》原文。首先应理解刘向父子视作为《周易》的原文是什么?下录《汉书·艺文志》之言:  相似文献   

19.
《管子》理财之道及其渊源郑杰文礼崩乐坏、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齐国首先在东方崛起,成为五霸之首。齐人号令诸侯,左右天子,其原因在于兵强。兵强在于国富。齐之国富,在于擅长商业经营。其中,管仲的作用不容忽视。据说,他为桓公富国强兵制订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成效...  相似文献   

20.
谷玉梅  王瑞芳 《管子学刊》2009,(4):44-48,116
齐国自周初建国直至战国,是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先秦齐人天性劲勇、喜战、乐斗,齐国君民既是尚"悍"特性的继承者,又是尚"悍"民俗的提倡者、培植者和典型的示范者。齐国民俗尚"悍",有其政治、军事、时代之背景及其特殊表现,从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中都可以窥见齐地民俗之"悍"所呈现出的勇敢和智慧之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