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回族老人李伍全历时近十年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大清河回民支队》由华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全面生动地描写了大清河回民支队英勇抗战的历程,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作品。李伍全原籍河北省文安县,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在《大清河回民支队》书中,作者以纪实小说的形式生动描写了冀中地区广大回族群众在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生动事迹,深入刻画和表现了以马志新同志为首的一大批回族优秀指战员形象及其勇敢善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热情讴歌了冀中地区几十个清真寺在抗日战争中作为八路军、游击队的安全岛和堡垒户的爱国爱教故事。  相似文献   

2.
燕赵大地哺育了成千上万的回族穆斯林英雄儿女。抗日战争年代,在这块土地上曾活跃着两支回族人民的抗日武装,即渤海回民支队和冀中回民支队。当年渤海回民支队长刘震寰,根据毛主席的战略思想,领导指挥着回民健儿打得日伪军晕头转向,叫苦不迭,赢得了“伊斯兰,伊斯兰,战斗顽强又勇敢”的赞誉。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这支部队在刘震寰率领下奉命东进,参加了  相似文献   

3.
我含泪读完了“红旗飄飄”第10集所载我校党委第二书记陈靜波同志写的“回民之母”这篇文章。一位回族母亲英雄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偉大的母亲而感到自豪和光荣,被英勇牺牲的母亲鼓舞着、激励着。陈书記曾在回民支队工作过和回族人民一起斗爭过,共享过战斗胜利的欢乐。他特别了解回族人民斗爭的精神和回族人民的生活。他关怀回族同学的成长和进步,常到我們食堂去,了解我們生活,多次給我們讲回民支队生动的斗爭故事,使我們受到很大的教育。在艰苦的岁月里,在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4.
张鲁回族镇,地处鲁西北平原的西侧,当年,英勇的回民支队曾在这一带打击日寇,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的英名永垂千古。曾任回民支队第二任教长的蔡永清阿訇,现在这里欢度幸福的晚年。金秋时节,我们怀着景仰之情,专程拜访了这位革命老教长。这是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座落在张鲁镇  相似文献   

5.
1989年11月,沧州地区召开伊斯兰教协会一届三次会议。会议期间,与会的全体委员瞻仰了白文冠烈士的墓地。白文冠烈士是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母亲。抗战时期,日寇对回民支队闻风丧胆,他们千方百计地想瓦解这支抗日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影片“回民支队”以其雄健貭朴的姿态出現在銀幕上。它集中地反映了冀中平原的回族人民,和其他各民族一样,在抗日战爭初期,由于不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凌辱,为保卫祖国和民族生仔,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不屈不撓的斗爭,在我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影片突出地反映了回民支队在党的团結、教育和民族政策的感召下,从自发的抗日义勇队,經过曲折而复杂的斗爭,逐步成为一支有组織、有紀律、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有軍事素养的人民抗日队伍。影片生动地刻划了具有饱满政治热情的郭政委、英勇善战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为了庆祝这一伟大的民族胜利,《民族英雄马本斋》20集电视连续剧即将封镜,作为献礼片在全国上映。而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的随军阿訇蔡永清,是我们党历史上所领导的军队中唯一的一位教职人员,他爱国爱教的光荣一生,是很值得纪念的。蔡永清阿訇是回民支队司令部所在地山东莘县张鲁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很小就进清真寺学经当海里凡,先后就读于鲁西、冀南、南京、北京等地的经学,后在北京东直门外清真寺挂幛,回到山东临清、阳谷等县当阿訇。他博学多闻,对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波斯文都有很深造诣…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不仅有中共的回民支队和国民党的西北马家军参战,而且也有一批回族文化人参与抗日宣传,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家父则是回族抗日歌曲的组织者。(注:家父原名王梦扬,抗战后因受特务追踪,亡命新疆,改名为王孟扬)1938年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以白崇禧为首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也随之西迁。全国著名的回族文化界人士马松亭、王静斋、王梦扬等汇集重庆,使当地文化活动空前活跃。1940年初,  相似文献   

9.
借锅不借盖在回民的饮食生活当中,有一种说法:借锅不借盖,借碗不借筷。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回民有大分散,小集中的  相似文献   

10.
园林镇是湖北省潜江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共有回民二百多人。多年来,回民的几大节日没有活动场所,附近也没有回民墓地。有的回民谢世后还要到远离县城三十余里的总口农场洗“埋台”和安葬。而且,镇内没有一家像样的清真餐馆,进城的本县和外地  相似文献   

11.
改来改去最后叫“回民学校”在北京市回民聚居的牛街地区,有回民饭店,有回民医院,还有回民学校。饭店和医院门前的牌子,也许“多年一贯制”,而这所学校的牌子却换了又换:成达师范、回民学院、回民中学、回民中学分校、六十八中学、首都中学、一三五中学、回民学校。这所学校,8次更名!每一次更名,都是事出有因。且说这最后一次更名:1985年1月,根据北京市回民群众和回民学校校友要求,经中共北京市委讨论决定,又经半年多时间的准备,于1985年8月挂出了“北京市回民学校”的牌子。这一挂,就是20年,是这所学校使用时间最长且延用至今的校名。一所…  相似文献   

12.
清代咸同年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云南杜文秀领导的回民起义斗争的影响下,贵州省西南部一带的回民,由盘县大  相似文献   

13.
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自1988年建院以来,热情为回族穆斯林服务,前不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南京市有七万多回族穆斯林,而建邺区又是全市回民集中居住区。为尊重回民群众的生活习惯,方便广大回民看病就诊,早在1954年,南京市就建立了回民诊所。“文革”期间改为街道卫生院,1988年7月正式改名为“南京建邺回民医院”。这是全省建立较早的一所回民医院。  相似文献   

14.
在抗日战争中期,也是鲁西一带最困难的时期。这里的回民同胞约有十万人,家家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当时泰西有党领导下的回民抗日大队、回民联合会,当他们看到抗日家属和回民子弟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便建议办个回民抗日学校。上级采纳了这个意见,于1943年下半年开始筹办一处回民抗日高小(也曾叫“文工团”),经上级拨款支援,于1944年下半年招收了一批抗属和一部分贫困的回民子弟入校读书,服装、生活以  相似文献   

15.
在祖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泉州,居住着回民40来户、200多人。解放前,他們在經济上多半是“世襲祖业”,經营牛羊肉和小商小贩,流动性大,生活毫无保障,长期处在失业和半失业状态。有些回民为了生活,甚至出卖自己心爱的儿女。生了病无法治疗,只有眼巴巴地等待死亡。全市回民絕人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1937年回民群众凑了些钱,勉强在清真寺内办起一所只有初小一二年級的清真小学。可是办了不上二年,就被反动政府撤銷,迁到别处,使大多数国民子女再无法上学。因此在旧社会,泉州回民流  相似文献   

16.
贵阳回民公墓新貌李兴瑜贵州省贵阳市有回族6千多人,大多数分布于企事业单位。全市回民有墓地一块,位于东门外百花山上,名曰"百花山回民公墓"。四面青山绿水,风景宜人。著名大阿訇王静斋就安葬于此。但由于"文革"的影响,导致管理不善,其他民族也在此混合埋葬,...  相似文献   

17.
“借锅不借盖” 在回民的饮食生活当中,有一种说法:“借锅不借盖,借碗不借筷。”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说起:一是回民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在不同地区与不同民族世代为邻,互通有无的时候,就出现了“借”;二是回民在外用餐,炊具或餐具不足的时候,也会临时“借”。在非借用非穆斯林的灶具或餐具不可时,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肥城县回民一千一百戶,五千余人口。解放前他們的生活非常貧困,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回民在各方面都有了提高。党为了扶助全县回民发展农业,仅去年一年就給回民买了不少大小型农具,价值一万○七百四十元,使回民在农业上有了迅速的发展,生活逐步上升。过去我县回民全是文盲,写信都找不到一个識字的人。现在回民适龄儿童都入了学校。政府在1957年用在回民文化教育上的补助費就有一千四百二十九元,购买文俱乐品的补助费是二百五十元,医疗費一万六千元,使我县回民的文化获得空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江苏泗阳县的回民在各方面都很落后。他们在政治上根本谈不到地位,在经济上都是小摊贩、卖烧饼油条,宰牛羊的,在文化方面仅有小学生二名,权本就没有大中学生。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我们回民关怀无微不至,安排县人民代表九人,各乡镇都有回民代表,各行业都有回民参加工作:有当农村管理区会计主任的,有当城市居委会主任的,有做经理和县科局长的。全县现有回民大学生四人、高初中学生50余人,小学生更多。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事情。回民胡杨氏感动地说:“过去我们回民很穷,念不起书,现在我儿子在南京大学读书,我们不愁吃不愁穿,这都是党和毛主席给我们带来的好处。”1956、1957两年,党和政府拨给生产补助金,扶持回民就业,并在农村搞副业。1958年9月,全县成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威县,现有回民七百户,三千多人。其中约有半数的人户,聚居在城关镇的黄家街,这条街的回民中,黄、王两姓者居多数。街上有男女清真寺各一座,而男寺是该县六座清真寺中最古老的一座,为元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知州王伯大到任后所创建。 该县回民老人们传述:“俺们威县的回回,自古以来是黄、王两家。”又传称:“黄家的阿訇,王家的官。”根据这些口碑,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