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9年《中国穆斯林》杂志开始征订啦!《中国穆斯林》杂志是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主管、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国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综合性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以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交流各地伊协工作经验和弘扬穆斯林正能量为己任,兼具政策性、宗教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中国穆斯林》杂志开始征订啦!《中国穆斯林》杂志是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主管、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国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综合性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以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交流各地伊协工作经验和弘扬穆斯林正能量为己任,兼具政策性、宗教性、思想性和大众性特质。现将有关订阅事项敬告各位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中国穆斯林》杂志开始征订啦!《中国穆斯林》杂志是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主管、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国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综合性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以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交流各地伊协工作经验和弘扬穆斯林正能量为己任,兼具政策性、宗教性、思想性和大众性特质。现将有关订阅事项敬告各位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中国穆斯林》杂志开始征订啦!《中国穆斯林》杂志是由国家宗教事务局主管、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国内外唯一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综合性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以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交流各地伊协工作经验和弘扬穆斯林正能量为己任,兼具政策性、宗教性、思想性和大众性特质。现将有关订阅事项敬告各位读者朋友:  相似文献   

5.
我很高兴见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穆斯林》杂志的各位朋友。我认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宣传伊斯兰教,促进宗教与社会和谐方面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当今世界,宗教被用作恐怖活动的借口,而像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这样富有责任感的宗教组织却致力于在不同民族、  相似文献   

6.
《中国穆斯林》2023,(3):17-22
<正>1957年7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成立8周年的喜庆时刻,《中国穆斯林》杂志汉文、维吾尔文两种版本应运而生。从此,这本承载着全国穆斯林群众美好心愿的综合性伊斯兰文化刊物,成为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传播伊斯兰教知识、开展伊斯兰学术文化交流、讲述穆斯林爱国爱教故事的新园地。从创刊起,《中国穆斯林》杂志始终坚持爱国爱教、在教言教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7.
《中国穆斯林》2012,(3):I0001-I0001
我很高兴见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穆斯林》杂志的各位朋友。我认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宣传伊斯兰教,促进宗教与社会和谐方面做了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当今世界,宗教被用作恐怖活动的借口,而像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这样富有责任感的宗教组织却致力于在不同民族、不同宗教间宣扬和平与和谐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桑榆未晚     
编者按:本文作者、《中国穆斯林》杂志原编审张沛纶先生(见题图),因病于2002年11月5日14时52分归真,享年84岁。张沛纶先生于1918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一回族穆斯林家庭,1940年9月—1945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并毕业。1949年参加工作,曾在成达师范、北京回民学院、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任教。1981年—1989年在《中国穆斯林》杂志编辑部工作。张沛纶先生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多年从事中国语文的教学和写作工作,晚年仍笔耕不辍,成果颇丰。他在50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刻苦钻研,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民族人才和伊斯兰教事业接班人,为中国的民族教育和宗教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为了缅怀张沛纶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敬业精神,本刊特发他的遗作《桑榆未晚》一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9.
桑榆未晚     
编者按:本文作者、《中国穆斯林》杂志原编审张沛纶先生(见题图),因病于2002年11月5日14时52分归真,享年84岁。张沛纶先生于1918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一回族穆斯林家庭,1940年9月—1945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并毕业。1949年参加工作,曾在成达师范、北京回民学院、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任教。1981年—1989年在《中国穆斯林》杂志编辑部工作。张沛纶先生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多年从事中国语文的教学和写作工作,晚年仍笔耕不辍,成果颇丰。他在50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刻苦钻研,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民族人才和伊斯兰教事业接班人,为中国的民族教育和宗教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为了缅怀张沛纶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敬业精神,本刊特发他的遗作《桑榆未晚》一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穆斯林》创刊50年了。它从创刊-停刊-复刊到今天办成了一个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影响和声誉的"综合性的伊斯兰学术文化刊物",特别是一个"全国中文宗教类核心期刊",实属不易!《中国穆斯林》在向我国广大穆斯林宣传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帮助我国各族穆斯林正确理解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1.
1957年创刊的《中国穆斯林》杂志到现在已经度过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历经了50年的风风雨雨,走过了50年不平凡的路程。《中国穆斯林》作为综合性的伊斯兰学术文化刊物和全国宗教类核心期刊,是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宗教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在中国伊协的领导下,在各界  相似文献   

12.
正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界人士和广大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保障民族习俗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教育穆斯林群众的重要阵地,也是穆斯林群众展示良好精神风貌的特殊窗口。清真寺寺管会,是一坊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的群众组织。根据国家《宗教事务条例》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民主管理办法》、《伊斯兰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人员聘任办法》等规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体会,我就如何担负清真寺寺管会职责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穆斯林》杂志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中文宗教类核心期刊,现将有关订阅事项敬告各位读者朋友:一、2011年度《中国穆斯林》杂志仍由全国各地邮局办理征订发行。  相似文献   

14.
<正>客观认识和充分挖掘伊斯兰文化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积极因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伊斯兰教教务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穆斯林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整合力,提升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的亲和力,引导中国穆斯林坚定不移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伊协倡议:一、倡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清真寺;二、倡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清真寺;三、倡议《穆斯林爱国主义教程》进清真寺;四、倡议宗教礼仪、宗教文化、宗教建筑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五、倡议伊斯兰教界将批驳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作为解经工作的重中之重,祛邪扶正、正本清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相似文献   

16.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穆斯林》创刊50周年。首先,我代表延东同志、代表中央统战部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广大穆斯林群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中国穆斯林》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综合期刊,也是全国中文宗教类核心期刊。50年来,《中国穆斯林》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领导下在各族穆斯林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宣传介绍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传播伊斯兰文化优良传统,宣传各族穆斯林群众在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和爱国爱教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报道国际国内伊斯兰教方面的大事,传递各种信息,展示广大穆斯林群众的要求和心声,在反映教内动态、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和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各族穆斯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7.
倡导厚养薄葬建设精神文明戴俊峰曾在《中国穆斯林》杂志上读过许多有关伊斯兰教提倡“厚养薄葬”的文章,其目的均在于号召广大穆斯林恪守《古兰经》、圣训,正确对待生死这一客观现象,树立正确的伊斯兰人生观。而时至今日,在一些穆斯林聚居地区仍盛行一种对父母亲人“...  相似文献   

18.
马中平 《中国穆斯林》2022,(5):20-29+93+97-99
<正>一、过去六年的工作六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团结带领全国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服从服务国家大局,坚决抵制偏激观点、坚决反对极端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穆斯林》2013,(2):I0001-I0001
穆罕默德·尤素夫·陈坤哈吉,东乡族,1966年出生于甘肃东乡族自治县;1989年毕业于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1991—1994年留学于巴基斯坦国际伊斯兰大学,现为甘肃省政协委员、兰州伊斯兰教经学院讲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东乡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穆斯林》杂志特约书法艺术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穆斯林》2011,(6):13-13
<正>《中国穆斯林》杂志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中文宗教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现将有关订阅事项敬告各位读者朋友:一、2012年度《中国穆斯林》杂志仍由全国各地邮局办理征订发行。本刊为双月刊,全年6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