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浪漫主义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它被视为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浪漫主义者强调直觉、想象力,通过激情和否定从而完成对资产阶级的批判。伴随历史的发展,浪漫主义下启现代主义,而现代主义对艺术自律性的强调,既是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也是对其的反叛。本文试图把握这段时期复杂的文化因素,并回答艺术自律性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2.
美的着装,除了体现我们的涵养,增强我们的自信外,还给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着装美,离不开我们对款式和色彩的认识;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也离不开对流行捕捉。本文从款式、色彩与流行三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这些理论,对人们的着装,对学习服装设计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国民党政府所认可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几种宗教中,国民党政府对它们的管理政策是不同的。对佛教和道教实行的是同一套管理政策,对伊斯兰教是一套管理政策,对基督教、天主教又是另一套管理政策。总的说来,对佛教和道教,国民党政府的管理比较严格,管理范围也较广。对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天主教,国民党政府的管理权很有限,对它们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对该宗教团体的管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以1995名城乡普高生和中职生为被试,采用未来取向问卷(中文版),考察了普高生和中职生对未来的规划和态度的基本特点。研究发现:(1)总体上,普高生对未来教育的投入水平高于中职生,对未来教育和职业目标的实现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城市普高生对未来教育的探索水平高于城市中职生,但对未来婚姻/家庭的投入水平低于城市中职生;农村普高生对未来职业的探索和投入水平均低于农村中职生。(2)农村青少年对未来职业和婚姻/家庭的投入水平高于城市青少年,且对未来教育目标的实现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3)男青少年对未来教育的投入水平低于女青少年,对未来婚姻/家庭的探索和投入水平高于女青少年,且农村男青少年比农村女青少年对未来婚姻/家庭目标的实现持更积极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只要祝福     
佚名 《天风》2009,(9):47-47
微笑是一种语言,表达你对人的友善。拥抱是一种语言,表达你对人的情意。触摸是一种语言,表达你对人的关怀。称赞是一种语言,表达你对人的欣赏。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由此引发了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思考。环境污染问题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它对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地损伤已成为人们对健康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运用矛盾自然观的哲学观点,对环境污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做出阐述和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杨群  王艳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9,51(1):1-13
汉字的多音字数量众多, 种类复杂, 为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带来了困难。通过两个实验, 考察正字法深度对汉族大学生和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字词命名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是命名单字词还是命名双字词, 维吾尔族学生的反应时均比汉族学生显著长。对单字词, 两个民族被试的命名时间均受汉字的正字法深度和词频影响, 被试命名多音字的时间显著长于命名单音字, 命名低频字的时间显著长于命名高频字。对双字词, 两个民族被试的命名时间存在着词频与正字法深度的交互作用:对高频词, 汉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与由单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 维吾尔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由单音字组成的词; 对低频词, 汉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对由单音字组成的词, 维吾尔族学生对由多音字组成的词与由单音字组成的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整个研究表明, 正字法深度对两个民族大学生的汉字词命名的影响具有不同模式。所以如此, 与两个民族的母语特点、词汇获得年龄、语言熟练程度和语言加工方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
吴红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13,36(3):566-570
摘要: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任务类线索(词频、关联性、学习次数)对学习难易度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词频和关联性对学习难易度判断均有显著影响,高频词对、有关联词对的预测成绩显著高于低频词对和无关联词对的预测成绩;(2)高频词对和低频词对的预测成绩均出现高估,但低频词对的估计更准确;有无关联词对相比,无关联词对预测成绩偏差更大,有关联词对的难易度判断更准确;(3)词频高低只影响成绩的预测,不影响实际回忆成绩;关联性既影响对成绩的预测,也影响实际回忆成绩。(4)学习次数对难易度判断没有显著影响,但随学习次数增加,判断准确性降低,出现低估现象。结论:材料因素对学习难易度判断等级具有较稳定的影响;不同材料因素(词频、关联性)对难易度判断准确性的影响方式不同;学习次数对学习难易度判断没有显著影响;学习难易度判断中存在练习伴随低估效应。  相似文献   

9.
首先我代表全国人大傅铁山副委员长,向大会表示祝贺。也算是一种机缘,我到了庐山。傅铁山副委员长专门打电话让我一定要到会,既代表他,也代表我自己,对参加这次吕祖诞辰纪念大会的代表,对道教表示祝贺。我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我把宗教看作是一种哲学,看作是理解天地人生的学问。我也非常喜欢研究各种宗教对天,对地,对人生的一些看法。道教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我把它看作是中国的本教。它不是来自中华民族的外部,而是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而产生的自己的宗教。有许多哲人讲过,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宗教应该说是道教。我们对自然界的很多理…  相似文献   

10.
对229例流动人口结核病疑似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开展多次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对结核病相关知识和免费治疗政策了解有限,看法不一。对结核病治疗转归情况有不同程度的担心,且对结核病人持谨慎态度。建议加大流动人口健康教育的力度,以减少对结核病人的社会歧视,并探索建立传染病专项保险制度以提高全国性减免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直面痛苦     
哲学家叔本华说:"我们对痛苦何其敏感,而对快乐相当麻木。"伤痛是一种感觉,有时我们用各种检查或检测都未能发现伤病在何处,或者患者的伤病与他对疼痛的描述很不一致,这使得对疼痛的理解扑朔迷离,对疼痛的处理束手无策。现在通用一种疼痛计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评分、加  相似文献   

12.
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父亲缺失的研究使得研究者有可能对父亲缺失家庭儿童和完整家庭儿童的人格特点进行对比,进而推理父亲的作用。它已成为当前对父亲作用研究的重要的研究范式。文章阐述了当前对父亲缺失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父亲缺失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父亲缺失对儿童道德和犯罪行为的影响,父亲缺失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个体化发展等的影响。在文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族群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基于广东三大方言族群均为中原移民的史实, 探讨三大汉语方言的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对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加工的影响。以方言为客家话、粤语和潮汕话的广东大学生为被试, 实验1采用群体参照的R/K范式, 考察不同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的记忆; 实验2采用启动Stroop范式, 考察不同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 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影响不同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的信息保持, 顽强地保持祖先语言的客家方言族群对中原族群的信息加工产生群体参照效应; 语言演变差异和族群/方言名称影响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的注意偏向, 客家方言族群对中原族群的信息加工产生注意偏向。整个研究表明, 语言演变差异和族群/方言名称影响对同祖语族群的信息加工, 完整地保留汉祖语特点、强化方言与汉祖语的关系, 能够增强根祖意识, 增进对同根族群的认同。研究结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个人奋斗、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武汉市6所高校的533名本科生为被试,通过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探讨了人格特质、个人奋斗与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个人奋斗和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个人奋斗和人格特质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于个人奋斗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人格特质对个人奋斗有影响。因此,人格的特质因素与动机因素对主观幸福感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精神科领域,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诸如:对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的认识误区,对精神疾病病因的认识误区;对人际关系与社会功能的认识误区;对仪器设备检查过度迷信的认识误区等。为了保证精神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顺利进行,必须消除对精神疾病的认识误区,必须重视与加强精神科医患之间全方位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4~6岁儿童理解时间副词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查,结果表明:(1)学前儿童对不同时间副词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对现在时间副词的理解优于对过去时间副词的理解,对将来时间副词的理解能力最低,基本处于萌芽阶段。但这种理解能力的年龄发展效应不明显。(2)在表示将来的时间副词中,儿童对不同的具体时间副词表现出认知差异。(3)学前儿童在理解时间副词时多种策略并存。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效策略的生成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一项纵向设计的教育实验当中,考察了电视动画片和电视自制片两类不同的电视节目对小学生品德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视动画片的收视效果明显好于电视自制片,电视动画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品德影响效果较大,而电视自制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品德影响较大;(2)两类电视节目对不同品德维度的影响效果不同,对态度的影响较大,而对认知的影响较少;(3)两类电视节目对不同品德内容的影响效果不同,对“勤奋、谦虚和节俭”的影响较大,而对“诚实”的影响较小。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应采用不同的品德教育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阿尔都塞理论体系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他的意识形态理论。他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伪个人主体的观念,改造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他指出意识形态将个人传唤为主体和个人对意识形态的自动臣服,作为对人本主义哲学自欺行径的一种反驳。面对意识形态对个人的辖制,尤其是它通过文学艺术对人产生的一种隐性的控制,马尔库塞提出的新感性可以对摆脱意识形态桎梏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意识形态无处不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美学革命将其导向对人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9.
王墨耘  朱骞  高坡 《心理科学》2012,35(3):595-601
作者通过实验考察了大学生被试对五种充分条件句语义关系知觉对其条件推理的影响。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被试对条件句中前后件之间语义关系的知觉理解影响和调节其相应的条件推理的成绩。实验1新发现,被试对充分条件句后件对前件必要性的知觉理解存在难易差异,对许可句和定义句的后件必要性容易知觉,对偶然句、义务句和因果句的后件必要性难以知觉。实验2新发现,被试对充分条件句后件对前件必要性的知觉理解的难易差异导致被试在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上的差异,对许可句和定义句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显著高于对偶然句、义务句和因果句的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对充分条件句否定后件式推理成绩随对后件必要性知觉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王震  林钰莹  彭坚 《心理科学》2018,(4):883-889
以往研究指出员工会对不同主体产生多重认同,且这些认同之间具有转化性,突出表现为对“领导者”的个体性认同会转化到对“组织”的群体性认同。本文考察了这一转化过程的边界条件,指出员工对领导者的认同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对组织的认同,取决于领导者与组织的关系。基于对266 名员工的调查,研究发现:当领导者与组织价值观相匹配,或领导者被员工视为组织的化身时,员工对领导者的认同更有可能转化为对组织的认同;进一步地,领导者-组织价值观匹配对认同转化过程的调节是通过领导者组织化身的中介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