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三大宗教中包含着大量描写人的生理苦痛、消除人的生理苦痛等承诺、方法,以及在天国、天园和佛世界等理想社会中人所具有的美好生理特征或者对人生理需求的圆满满足,以及在地狱、火狱等世界中更大的生理痛苦,这些内容极大地吸引了对自身生理不满的民众,促进了宗教的传播。人的生理特征构成了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生理根源。认识和研究宗教的生理根源,对于加深对宗教的认识,建立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吴谷丰 《法音》2006,(9):37-37
据新华社电(记者吴谷丰)为期4天的第八届世界宗教和平会议29日下午在日本京都闭幕,会议通过的《京都宣言》呼吁世界各宗教团体和宗教领袖为解决地区冲突、消除贫困、维护世界和平而采取积极行动。宣言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存在着各种形态的暴力,许多人被卷入暴力冲突并被夺去了性命,弱势群体受到的暴力侵害更为严重。为此,各宗教团体应当通过开展相互合作,在防止和制止暴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宣言指出,作为世界宗教团体的最大联合体,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现已成为致力于实现和平的各种宗教的共同代言人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者。与会者以开展宗教…  相似文献   

3.
赵磊 《中国宗教》2006,(10):12-13
9月11日-13日,我们随中国宗教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参加第二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有幸见证了世界各宗教领袖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中国派出了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为团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为顾问的中国宗教代表团一行14人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的论述,追述了宗教观念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总地位,宗教观念演变在人类思想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信仰宗教的总效果。宗教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古代社会的总理论,指导着国家和社会生活,同时也是人类思想的皮壳;宗教观念的演变就是人类思想皮壳的蜕变,反映了人类思想的进步;人类信仰宗教的历史表明,无论是原始宗教、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总体上并没有满足人类的需求也没有改变人类的总体状况,只有摆脱神祇思想的束缚,诉诸人类自身的创造力,人类才创造出了巨大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为顾问,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大阿訇为团长的中国宗教代表团,出席了于2006年7月2日至9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宗教领袖大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主教团秘书长、昆明教区马英林主教随团参加了此次会议。7月4日,马英林主教代表中国宗教代表团作了题为“为共同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而努力”的主题发言。马英林主教在发言中说“: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各个国家以及各种宗教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都有自己宝贵的历史经验。我们提出,从宗教自身的和谐开始,从各宗教之间的和谐做起。天主教著名神学家孔汉思曾说过:‘没…  相似文献   

6.
池田大作的宗教对话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底蕴,这就是以大乘佛教传统为根基的东方佛学智慧。因此,本文在查阅相关日文原版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解析,旨在阐释池田大作宗教对话实践的出发点、思想特色及其"世界宗教精神",以期展现世界文明对话与东方佛学智慧交相辉映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苏塔难陀 《法音》2006,(5):28-28
如果我们深入体察这个世界上各式各样的冲突,我们会发现,虽然抵触与分歧明显地与地域经济形态的特性相关,然而最深处的宗教差异可以被视作是引起动乱的主要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对宗教异端缺乏宽容,或者某些宗教领袖的至高之诩往往为宗教团体之间的憎恨和不容火上浇油。事实上,大多数的信仰追随者对于自己的信仰缺乏认识,更不需说他人的信仰。大家知道,我们大都不甚了解其他宗教信仰的观点,在做宗教比较时,这种情况往往会冲昏我们的头脑并搅起一种不稳定的情绪。我们总是善于强调差别而不是关注共通。为了弥合这种意义上的差别,应该教育民众…  相似文献   

8.
邓福村 《天风》2002,(8):33-33
今天,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代表团能有机会代表我国亿万宗教信徒与来自世界上7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宗教界的朋友们,与世界上各大宗教和本土宗教的朋友们一起参加世界宗教与精神领袖理事会会议,在人类历史上这样一个重要时刻与大家一  相似文献   

9.
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第六次秘书处会议于9月18日至19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那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佛教协会分别派代表参加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俄国、埃及、沙特、阿联酋、伊朗、以色列、印尼、印度、梵蒂冈、蒙古、日本等国宗教界的代表以及世界伊斯兰联盟、世界宗教和平委员会等国际宗教组织的代表。会议由哈萨克斯坦议会议长、宗教领袖大会秘书长托卡耶夫主持。与会代表就2009年第三次宗教领袖大会的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回望甘肃宗教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准确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宗教问题,始终坚持把做好信教群众工作作为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始终坚持用世界眼光审视宗教问题、用全局观念处理宗教事务,不断深化对省情和宗教规律的认识,不断完善宗教事务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对宗教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由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召开,旨在推动世界各宗教教派进行对话、和谐共存,并促进宗教领袖在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一届大会于2003年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尼采对宗教批判存在巨大的差异性,马克思更注重在政治、经济层面对宗教进行批判,而尼采主张从自然、生命、本能这些现实层面对基督教进行批判。同时,两者对宗教的起源、宗教的世界二重性批判以及宗教批判的目的方面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关于如何赋予尘世以意义这个问题,马克思主张以共产主义作为人的信仰,尼采则呼吁把超人和永恒轮回当作尘世信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桑吉扎西 《法音》2013,(1):66-67
本刊讯2012年12月28日下午,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是对去年《智慧华严——北京首都博物馆佛教文物珍藏展》的回访展出。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副局长曲萌,北京文物局副局长郝东晨,台湾世界宗教博物馆创办人、台湾灵鹫山开山主持心道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  相似文献   

14.
<正> 世界宗教是一家,是事实,也是真理。只有狭獈的宗派主义者,无知狂徒,或执迷于"教"而对"宗"毫无所知的人,是不会承认这一真理,也不会接受这一真理的。我在香港。香港有一个"六宗教领袖座谈会"的社团组织,每年都有定期的活动。比如:六宗教元旦招待会,六宗教国庆招待会,六宗教思想交流报告会,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六宗教祈福会……等等。不仅如此,我们香港佛教联合会每有重大法务活动,会邀请兄弟宗教领袖出席,他们也都会翩翩盛装,盛情而来,共同参与。同样,兄弟宗教每有他们的重大庆典活动,他们也会邀请佛教代表前往参加,我们也都会虔诚而往。这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杂志以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状况,聚焦世界宗教大势,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为己任,以贴近实际、导向正确、观点权威、图文精美为追求,赢得了政、教、学三界的理解和支  相似文献   

16.
本报纽约 8月 2 8日电 记者符福渊、周德武报道 :来自世界各国的近千名宗教领袖今天聚集在联合国总部大会厅 ,拉开了世界宗教与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的帷幕。下午 4时许 ,9名鼓手擂响鼓乐 ,会场上呈现一派浓浓的宗教气氛。身穿各式宗教礼服的与会者目睹了世界主要地区宗教领袖们的祈祷仪式。本届联大主席古里拉布在开幕式上致辞说 ,我们的世界被宗教、种族及文化分歧所困扰 ,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互间的不容忍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今天宗教领袖们坐到一起协商 ,为寻求宽容、促进和平及鼓励跨宗教的对话寻找动力。他说 ,世界上许多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译自黑格尔1827年的《宗教哲学讲演》中的“特定的宗教”。在该讲演中,黑格尔纵观世界历史,研究了人类史中先后出现的各种宗教的本质特点,阐述了宗教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一篇主要讲的是关于中华帝国的国家宗教,关于中国人的“天”和“道”的概念。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在黑格尔时代在西方的传播情况,了解到黑格尔对中国宗教的理解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杂志以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状况,聚焦世界宗教大势,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为己任,以贴近实际、导向正确、观点权威、图文精美为追求,赢得了政、教、学三界的理解和支持,受到了党政宗教工作部  相似文献   

19.
本报纽约8月29日电 记者符福渊、周德武报道: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团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主教今天在世界宗教领袖和平千年大会上发言,呼吁各国宗教界高扬和平旗帜,维护宗教的纯洁性,提倡宗教宽容与和解,创造和睦共处的环境。 傅铁山说,几千年来,注重和平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人文精神,它孕育了中华民族对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开放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中国各宗教在宽容的环境中形成了讲求和谐、崇尚和平的优良传统。中国是多宗教的国家,各宗教彼此和睦相处,历史上从未出现残酷的宗教战争。他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杂志以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状况,聚焦世界宗教大势,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理论研究,促进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为己任,以贴近实际、导向正确、观点权威、图文精美为追求,赢得了政、教、学三界的理解和支持,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