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佛陀造像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佛教僧团供奉佛舍利的传统。在我们熟悉的佛教寺院建筑出现之前,很早就有保存佛舍利的佛塔出现。本届论坛举行的佛顶骨舍利供奉与瞻礼仪式,使我  相似文献   

2.
佛祖悉达多·乔达摩生于公元前463年的古印度北部加毗罗卫国,逝世于公元前383年。他三十五岁时悟道成佛,后在印度传教,足迹遍及恒河流域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释迎牟尼圆寂后他的言论被整理为佛经。他的遗体火化而留有很多“舍利”受到众多佛教徒的瞻礼。一、关于佛舍利舍利,又称舍利子,意为身骨,为梵文音译。佛舍利特指释迎牟尼火葬后遗存的固体物质。佛教经典把佛舍利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法身舍利,即释边牟尼所说的佛教经典;另一类为生身舍利,即释迦牟尼火葬后的遗留固体物。生身舍利又可分为三小类,即白色的骨舍利,黑色的发舍利,…  相似文献   

3.
舍利是梵文(印度古典语)Sarira 的音译,意为骨身或灵骨。在佛教中,舍利通常指佛陀、高僧圆寂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火化时结成的珠状结晶体,它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舍利有身骨舍利和法身舍利两种。佛的遗骨叫做身骨舍利(生身舍利),佛教经卷叫做法身舍利,表示佛的教法不灭。舍利有全身舍利、碎身舍利之分。如广东南华寺保存完好的六祖慧能禅师的真身,称为  相似文献   

4.
略论佛骨舍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门寺佛骨舍利的出土,为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佛教的信仰提供了新材料。尽管佛陀在世说法时,反对任何神灵崇拜,然在其涅槃后还是兴起了规模宏大、影响久远的佛舍利崇拜。目前,我们对这一崇拜形式还缺乏足够的注意。本文仅对佛舍利崇拜的流行情况作一简要考察。一舍利,本来指尸骨、遗骨之意。佛陀涅槃后,弟子取其遗骨建塔供养,舍利便成为佛家所专用。起初,舍利还是严格意义上的佛身骨。随着佛教的传播,舍利的含义逐渐呈开放势态。不光可以建塔供奉佛祖舍利,  相似文献   

5.
正《圣物制造与中古中国佛教舍利供养》(作者于薇,文物出版社,2018年)是对公元5到9世纪中国佛教舍利供养活动及其遗物的专题研究。这一时期是佛教舍利信仰白中国初现并发展至顶峰的重要阶段,创造了无可比拟的物质遗存、视觉文化及宗教景观。借助于神圣的盛放容器,及沟通宗教与政治空间的舍利展示与迎送仪式,"佛陀舍利"最终于8世纪初在中国成为至高权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一 佛舍利释义1 什么是舍利“舍利”一词是梵文音译,另译“设利罗”或“室利罗”,意为尸体或灵骨。最初的意思是“米粒”。《秘藏记》:“天竺呼米粒为舍利。佛舍利亦似米粒,是故曰舍利也”。此处所讲似米粒之佛舍利,专指火化后留下的珠状舍利。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7,(12)
<正>11月的秦川大地,天朗气清,万物谐和。在举国上下凝心聚气、全力共赴民族复兴伟大新征程之际,佛教界又迎来了一大盛事,这就是佛门圣物——陕西扶风法门寺佛陀指骨真身舍利于地宫封藏1113年后,1987年重现于世,至今正好30年。佛陀舍利,作为佛教"三宝"之一"佛宝"的象征,是佛教徒共同崇奉的圣物,也是联系团结全球佛教信众的信仰纽带,在佛教界有着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了发现于不同地域塔基中的舍利实物资料,探讨了舍利信仰所依存的二种物质形态的变化,即舍利形态的演化和佛舍利塔的功能变化。由此提出了宋代舍利信仰的“泛化”问题。继而通过对古代舍利遗物的形态变化分析,阐述了自宋代开始,舍利信仰已从原初以圣骨崇拜为核心的印度式信仰,泛化为具有象征意味的中国式的符号物信仰。进而指出了“泛化”的原因与晚唐至宋代佛教中国化与世俗化的时代背景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4月20至21日由法门寺博物馆主办的"法门寺佛舍利学术研讨会"在扶风县关中风情园召开。来自国内外50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9篇。会议紧紧围绕"佛舍利"这一主题展开三个场次的讨论,对舍利的渊源与历史、舍利的流传与瘗埋、舍利的地位与价值以及舍利供养的仪式与仪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阐释和考察论证。感应舍利、法舍利等舍利种类的考证与论述、当代高僧本焕舍利安奉的讨论与思考和对"舍利热"的反思是本次会议的最大突破和亮点。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6,(3)
正陕西是佛教的第二故乡,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曾是世界文化的中心、中国佛教的重镇。历史馈赠给我们的不仅有星罗棋布的千年古刹,还有数以千计的高僧大德,更有至尊圣物佛指舍利。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西安大慈恩寺接待印度总理莫迪,莫迪专程参访大兴善寺,使陕西佛教举世瞩目。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陕西佛教文化不仅潜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更需要进一步研究与释放,陕西佛教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任重而  相似文献   

11.
昨天,“云居寺释迦牟尼佛舍利暨房山石经观瞻”活动在北京雍和宫开幕。这次为期半个月的观瞻活动将展陈房山云居寺出土的两粒释迦牟尼佛舍利和该寺刊刻珍藏的房山云居寺石刻大藏经部分真品,以及有关的文字、图片、拓片等。云居寺释迦牟尼佛舍利与北京八大处佛牙舍利、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补释辽天祚朝的两件石碑《大辽涿州云居寺供塔灯邑记》和《大辽燕京涿州范阳县白带山石经云居寺释迦佛舍利塔记》,揭示出辽朝末年,广大僧俗信徒在云居寺供养舍利,实与护法思想及实践息息相关。灯邑邑众在上元日聚集于云居寺燃灯之俗,渊源于佛道激烈角逐而佛教完胜的信仰背景。云居寺供奉的舍利包含佛祖顶骨舍利和高僧感应之舍利。其供养人群体囊括灯邑和供塔邑等邑会成员、云居寺或当地的僧官以及普通僧人。除了镌刻石经以备法灭,在辽朝特定的信仰氛围和社会环境中,供养舍利亦成为护法之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崔峰 《宗教学研究》2012,(3):114-121
对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迄今为止学界已提出多种学说,但都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近年来我国多处佛教考古的发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北宋初期无论皇家还是寺院僧人以及民众信徒,盛行着建塔修寺崇奉"舍利"之风。寺院间早年积累下来的佛经和佛像在不能丢弃的情况下,被当作"感应舍利"给予埋藏。其目的就是让这些佛法圣物得到永久的"安息"和保存,是一种护佛弘法、做功德的行为。敦煌藏经洞的封闭正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所致,大量的旧佛经被作为"舍利"予以封藏,绢画、刺绣、纸画、社会文书、法器等物则作为舍利供养物伴随封闭。这种行为的产生与北宋和敦煌地区的佛教发展社会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郑石岩  慧木 《法音》2002,(4):18-19
一般人礼拜佛指舍利,总是看舍利长得什么样子,或是看这个舍利是不是真的。我个人以为,迎请佛舍利或瞻仰佛舍利,重点应放在认识佛的真身,而不是舍利的形象,如此才是正确的态度。我觉得佛指舍利“怎么看怎么真”,即使是影骨,我也觉得那是真的,更何况是真身佛指舍利。佛陀教导我们:“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我们当下所瞻仰的,即是佛陀真身的化现。佛陀的教法,就是教导每个人成为未来的“如来”。如来,就是把事情看得清楚,没有虚妄错误,把事情做得很好,也清清楚楚知道生命的究竟意义是什么。换…  相似文献   

15.
王孺童 《法音》2012,(8):25-37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作为佛教界的圣物,自古以来就受到广大佛教信徒的崇拜敬奉,故有必要将佛顶骨之传承作一梳理,以正源流。一、顶骨殊胜无颏释迦牟尼佛逝世火化后所遗留之顶骨,之所以殊胜无比,除了释迦牟尼佛作为佛教创始人的身份外,其应化人间所示现出来的生理构造,也与普通凡人不同。根据佛教经论记载,佛因前世累劫修行之功德,致使今生成就之时,具备三十二大丈夫相与八十种随形好。所谓"相",指显露在外比较易于被看到之形相。所谓"好",指隐藏于内比较难于  相似文献   

16.
刘东 《法音》2012,(5):62-70,91,97
应香港佛教联合会和澳门恭迎佛陀舍利瞻礼祈福大会组委会的请求,经中央政府批准同意,2010年在南京栖霞寺盛世重光的佛门圣物——佛顶骨舍利,于2012年4月25日至5月4日先后赴香港、澳门两地供奉。这是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后  相似文献   

17.
公 元2002年2月23日下午1点25分,两架港 龙公司的专机满载着两岸佛教徒的深情厚意徐徐降落在台北桃园机场,万众翘首,举世瞩目,佛教圣物——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开始了长达37天的台湾之旅。此次佛指舍利赴台是根据台湾地区佛教界的请求,由中央政府特别批准的,堪称海峡两岸“千载一时、一时千载”的佛门盛事。台湾佛教界组成了以星云、惟觉法师为首的300余人的庞大恭迎团到陕西法门寺隆重迎请,大陆方面也组成了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为团长、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为顾问的佛指舍利护送团及护法团赴台恭送。佛指舍利在台引起巨大轰动 …  相似文献   

18.
觉光 《法音》2012,(5):53
(2012年4月25日)各位长官、各位嘉宾、各位法师、居士:佛光普照,香江生辉。今天是一个充满法喜和吉祥的日子,佛顶骨舍利出土以来,首次来港供奉,千载一时,一时千载,因缘殊胜,人天共庆。首先我代表全港佛教四众同寅,向各位长官、各位嘉宾、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佛顶真骨舍利,佛门瑰宝,举世无双。迎请国宝圣物来港,是香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也是香港市民的  相似文献   

19.
在距离北京城约八十公里的房山境内,有一处著名的佛教胜地——石经山和云居寺。在这里珍藏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一万多块石经板,还有两粒赤色的小米粒般大小的佛肉身舍利埋藏在了储存石经的藏经洞中。佛经为什么要镌刻在石板上而不是像常规的那样抄写在纸上呢?佛舍利为什么要埋藏在石经洞雷音洞而不像常规那样埋在塔下呢?这都要从静琬大和  相似文献   

20.
随佛牙舍利访缅纪实●凌海成全世界佛教徒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舍利塔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真身牙舍利,于1996年12月6日第三次降落到缅甸大地上,将接受缅甸千万佛教徒为期九十天的瞻礼供奉。中国佛牙舍利赴缅甸巡礼供奉代表团带着中国佛教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