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康有为的人性论中,《孟子微》具有独特价值。《孟子微》中的人性思想成熟而深入,并包含对性善论的三维阐释:一是在三世说的视野中将性善称为“太平之基”,二是在人类品性的差等视野中把性善视为“为上根人语”,三是在生命个体的构造视野中认性善为“以魂统魄”。康有为还创造性地以“性善”为“平世之法”,并将“平等”“民主”等现代政治观念与之凑泊。这种立足于儒家心性论而展开的现代性叙事,虽然“尽精微”不足,却在“致广大”的层面蕴示着儒学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荀子·性恶》所引三处"孟子曰",应出自《孟子》外书,反映的是孟子后学"性善修习论"、"性善完成论"的思想,与孟子的"性善扩充论"有一定的差别。《性恶》乃针对《孟子》外书之《性善》篇而发,荀子批判性善论,一是认为其"无辨合符验";二是指责其否定了礼义、圣王;三是批评其对人性的态度过于乐观。其批判的理论根据,则是"性伪之分"。  相似文献   

3.
郝颖婷 《管子学刊》2020,(2):117-124
《康子内外篇》成书时间晚于《教学通议》与《民功篇》,是康有为脱离章学诚影响后,思想真正形成体系、走向成熟而具有独立性的标志。而《内外篇》集中体现了以戴震为代表的清代汉学思想家在人性论及人性论背后的自然—人为之辨向度上对康有为产生的巨大影响,康有为由此接续了荀子以降至西京经学以"血气心知"论性的思想传统,进而将之在人之为类的"人道"层面上加以重构,而最终以之为其五运转移、三世进化的孔教观奠基。  相似文献   

4.
马永康 《现代哲学》2016,(2):118-123
虽然康有为没有留下关于《大学》的专门著述,但其不同时期的部分著述都有涉及《大学》。梳理这些相关论述可以发现:康有为一直对朱子提升《大学》持肯定态度;宗今文经学前虽否定《大学》是古代大学的教学内容、但对朱子的肯定较多,宗今文经学后以"公羊学"来解释《大学》,流亡海外后更将重点放在阐发"三世"说,以强化儒学的经世,虽然均与朱子有别,但基本依照朱子的逻辑从本末关系来理解"明德""新民",将"至善"看作是理想状态。因此,梁启超说康有为"独好陆王",至少从康有为对《大学》的论述来看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5.
在《南海康先生传》中,梁启超不仅将康有为称为中国几千年未有之宗教家,而且声称康有为"宗教思想特盛",并对康有为的宗教思想予以概括和阐发。在《论支那宗教改革》中,他声称自己的演讲只不过是"述康南海之言"。就康有为的宗教思想来说,梁启超对孔教思想的介绍、阐发最多,态度变化也最大。从早期梁启超对康有为的亦步亦趋到后来的公开驳斥,直观地展示了梁启超与康有为的思想分歧。通过梁启超对康有为孔教思想的介绍和评价,可再现梁启超对康有为孔教思想的误读及两人思想的分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与康有为《孟子微》两书,来观察近代中国学人借助于解读经典而伸张新的思想观念与新的社会变革主张的原创性思想局面。文章比较戴震与康有为解读孟子的方式、途径与理论意图都存在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与二人的解读意愿有关,也与时代有关。文章还指出了解经方式在近代所遭遇的思想紧张,分析了其中的悖谬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明清两代 ,有四部以“孟子”为书名前冠的著作 ,作者分别是黄宗羲、戴震、焦循、康有为。他们在《孟子师说》、《孟子字义疏证》、《孟子正义》、《孟子微》中 ,对《孟子》这一经典文本注入了自己有创意的见解。这些独创的观点 ,不仅较好地体现了这四位思想家不同于传统的启蒙风貌与近代意识 ,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发展历史的规律与特点。  相似文献   

8.
明清之际的学者王船山,为回应晚明尚情思潮,建基于他对性情所作之分辨,针对朱子以四端为情的观点,提出四端为性而非情。船山认为对于儒家性善说之理解,不应局限于直觉中的良知善念,并指出只有将为善的初衷与动机,在实践中落实为恰当其可的善行,方能彰显儒家性善之义。由此,船山认为孟子四端之说,乃专为良心牿亡之人所施之教诲,仅一时之权辞,不足以言性善;而"思诚"之论,才体现出孟子个人为学的工夫要旨。船山以"思"来界定道心之功能,指出人只有运用"思"方能明善以行;他还结合《大学》《中庸》,对孟子"思诚"工夫作出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孟子》论性,唯"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章最为难解。考该章"性、故、则、利、凿、致"六字尤其是三见之"故"字及孟子的论证理路或修辞,可知该章是言性崇本之意并扬性善、顺性说。"故"字初义从"攵、古"二符出,有人为、过去两基本义,后义又衍生出原本、本初义。"则故"之则、故二字各与"惟尧则之"、"夷子二本故也"之则、故用法同,"本、故"字义同而联构的"本故"一词又义同《荀子》"将皆失丧其性故也"之"性故"。刘宝楠以"性"解"故",杨倞以"本性"释"性故",又以"本"释"故",此用法亦见《中论》"丧其故性"及《庄子》"始乎故,长乎性"等。孟子持性善论,其"天下之言性也"章强调就本性而言性:言本性则当利本性,就人言之则当顺人之善性而为,"则故—求其故"并称即皆求其原、效其本;"则故—求其故"而循本顺性则若治水之"行其所无事",反之则是穿凿。  相似文献   

10.
晚清今文经学家极为重视《论语》,致力于贯通公羊学与《论语》,以申发《论语》蕴含的微言大义。康有为继承了这一传统,在《论语注》中以孔子改制及三世说阐释《论语》,康有为以刘歆与曾子为两大对话系统,极力清除二者对《论语》施加的影响,以还原孔子思想的原貌。康有为将《论语》视作受到刘歆伪经影响的曾子之学,乃抑《论语》之经为曾子一家之学。  相似文献   

11.
作为泰州学派的传人,罗汝芳在《论语》诠释过程中,在本体论和工夫论两个层面展开了对《论语》经文的重新释读,他以《易》之"生生"释"仁",以《易》之"生生之理"释"学而时习之",以《易》之"复""生"释"克己复礼",将被誉为群经之首的《易经》和以孔子言行为载体的《论语》贯通起来,这在无论是在"论语学史"上还是在思想史上都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权"与"中"的关系构成经权思想的关键内容,自先秦而汉唐,对"权中"关系的阐发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孔子首先将"权"与"中"并置;孟子则提出"执中而权",丰富了"执中"思想,并真正开始将"权"与"中"联系在一起;王通以权义并举而归于中;柳宗元则统一经权而归于中。但是,真正将"权"与"中"作为一对关系紧密的范畴来研究的则始于二程,并接续于朱熹,"欲知《中庸》,无如权,须是时而为中"、"道之所贵者中,中之所贵者权"等提法与宋儒对《四书》(特别是《中庸》)的重视密切相关,以《中庸》之"时中"来阐释《孟子》之"执中而权"符合理学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3.
"杞柳之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仅在编叙次第上,具有先声夺人的首因效应;更在义理博弈中,构成告、孟分歧的玄纲要目。其中,二人的论辩焦点明为人性"有无"仁义,实则蕴含"如何"成就仁义。此间不仅是"先""后"有别,更在于"顺""逆"不同,而人性与仁义的顺成关系,正体现于"可以为善"的人性能力中。以至顺变通为表征的性善之"才",又分涉"何以必要"与"如何可能"两个方面:前者彰显"人禽之辨",而后者关乎"力命之分"。我固有之却非生而完具的人性能力,既是杞柳之喻的机括所在,亦系性善思想的根本旨趣。  相似文献   

14.
自梁启超以来,一般人都认为"毁灭家族"是《大同书》的主要思想之一。不过,康有为本人却重视以孝道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更重要的是《大同书》己部展示了在家与孝问题上相当丰富而复杂的论点,不能用"毁灭家族"加以概括。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集中梳理《大同书》己部第一章"总论",对"毁灭家族"说作重新推敲,希望从家与孝这个视角出发,揭示《大同书》在公认的乌托邦以外的面向。结论是:此书不仅勾勒了浪漫的理想,也对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生存和伦理问题做了认真反思,不仅在普遍理性的基础上论证家的必要性和孝的合理性,也从仁爱的理想和报恩的义务出发反思自由人权等近代价值的局限。康有为是近代中国将家庭人伦问题当作严肃理论问题处理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5.
《孔子研究》2020,(1):7-15
中国的"性"的思想,是对"人本来是何种存在"这一问题的中国式的质疑和解答。这是春秋末期以来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论题之一。中国的"性"的思想主要讨论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一价值评价的问题,即战国时期儒家讨论的"性善说"、"性恶说"。到了西汉初期,在这些讨论中出现"性三品说"--即人生来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理论。自东汉至唐代,许多人以《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为该理论的根据。本文从"性"的思想的诞生开始,关注春秋末期至唐宋时期约1500年间"性三品说"的成立、发展、消失的过程,提出《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等不是经孔子之手而成的。  相似文献   

16.
朱熹把《大学》"格物"诠释为"即物而穷其理",又认为格物所求的"理"是"合内外之理",是善的,因此,朱熹又把《大学》的"格物"与《中庸》的"择善"联系起来,讲"致知格物便是择善"。阳明将朱熹的"格物"误解为向外求物理,是"析心与理而为二",并把"格物"诠释为"格心",讲"为善去恶是格物"。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不赞同阳明把"格物"诠释为"格心",强调以《中庸》"择善"通《大学》"格物"之义,讲"择善即格物之谓",反对阳明"为善去恶是格物",而且还把朱熹"即物而穷其理"的"理"解读为"当然之理",不仅还原朱熹"格物"之本义,以克服阳明的误读,而且对于今天重新解读朱熹的"格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孟子言人性善,从根本上说,并非是强调人所具有的一种抽象本质,而是就人的情感生活和人生境遇而揭示真实的情感规律,指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内涵,从而指点道德修养的进路和人间秩序的价值本原。故孟子言性善的同时,必然随即言道德修养的工夫:其一,从四端之心言性善;其二,从孝悌亲亲之情言性善,这两个角度可概括为"即情言性",由此孟子特别强调"求放心"、"扩充"本心的工夫。其三,由养气说以凸显仁义内在之理,由此提出"集义"、"养浩然之气"的工夫。其四,强调性命之辨,从命运境遇之动态的角度来凸显善性本具的道理,由此而强调"反求诸己"的道德精神。孟子言性善必言工夫,体现了儒学一贯的"即工夫即本体"的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8.
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是一部系统探析与评判汉宋易学象数学与数术学的专门之作,其研究之高度与广度都远超局限于宋易或汉易的前贤与后学。后世对该书之认识与评价多局限于考据辨伪方面,既未能照见其所具之思想意义,又未能论及其总体之学术宗旨。该书前三卷论汉宋象数易说,黄宗羲以考论《河图》《洛书》与先天图为平生得意之笔。这些考论除了在考据上能发先儒所未发以外,在理论上则关涉到对理气关系的重新勘定。在认为汉宋象数易说多为"伪象"的同时,黄宗羲在该书中也试图建立他的易象学,其宗旨乃是将象数义理会归为一。后三卷论汉宋拟《易》援《易》之数术学,黄氏之首要目的是为了揭示此类数术学之真相,从而将之与《易》本身之象数区别开来,但其对数术学的肯认与研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与其气化宇宙论、经世观念和历史演变观都有密切的关系。以今日之视野观之,该书由于过分强调经典之"真"而将与之不合之象数易说定之为"伪",没能看到汉宋象数易说在易学理论上的创新性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思想意义与价值,此为其局限性之所在。今日之易学象数学研究当承继前贤而再翻新篇。  相似文献   

19.
方以智的人性论思想以公性、独性、习性的三分架构来论性,强调后天生成之习性,主张"性在习中"的同时又提出"逆习复性",是对《易·系辞传》中"继善成性"一章的阐释和发挥。在性善性恶的问题上,其主张至善统善恶,认为既有善恶相对待之性,亦有不与善恶相对待的至善之性。方氏的人性论从思想来源上本于对易学中太极和先天、后天关系的重新诠释,其理论结构的基础是圆∴图式所蕴含的公因反因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方用 《现代哲学》2013,(4):101-108
"时间"是近现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现代中国哲学建构的重要问题。朱谦之的唯情哲学以"情"解《易》,继而以"情"释"时",以"时"为"情"之"感",为"变化流动永不间断的绵延",并强调"时间的意义就是现在"。以此视野考察历史,他主张历史是生命的进化史,历史的价值在"现代"。唯情哲学对情感与时间的考察,不仅是对将时间理性化、形式化的纠偏,其时间与生命内在关联的讨论,也使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更加具体、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