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开"、 "联合"、 "一体"构成了婚姻帐篷的三大支架,缺少其一,这帐篷就支搭不起来.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 (创2:24)这是上帝给完美婚姻的一个概念.当神在伊甸园创造了第一对情侣亚当和夏娃后,当亚当向夏娃唱起了第一首情歌:你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内之后,圣经就给人一个打开婚姻之门的按钮: "离"、 "合"、 "一".这是完美婚姻的秩序和基本要素.婚姻在"离开"、 "联合"、 "一体"之后,这个婚姻组成的条件就已经完满了,是以句号作为结束的.有了法律的保障,有了爱的联合,有了和谐一体的生活,这就是一个最完美的婚姻.  相似文献   

2.
婚姻新概念     
婚姻是一条绳索。有的是把双方连在了一起,有的是把双方绑在一起。据有关专家考证,这条绳索的前身就是"千里有缘一线牵"的那条"红线"。婚姻是一副眼镜。这副眼镜可以矫正双方的视力,从而使他们明白:啊呀,原来他竟是这样的!婚姻是一道菜肴。  相似文献   

3.
很多爱,到极致时,令人感觉没有出路。婚姻给了爱一个出口,可结了婚,爱情又如何?很多年来,我们看惯了一种维持婚姻的模式:矛盾——冲突——第三方调解——双方妥协,宁可看着爱情奄奄一息,也抱着微弱的幻想不肯撒手婚姻。我们太习惯了维持,从来没想过婚姻也可以通过维修爱情而获得新生。从新鲜到不新鲜,婚姻中的爱情不仅仅是沟通才能不凋谢的——她更需要营养、拯救与维修。让我们永远都活在情爱快乐的婚姻里吧,让我们看到婚姻的另一面是永远闪着魔幻色彩的、不灭的爱情!Rescue篇:SPA抢救爱情时光是最无情的巫婆,就像清晨叶上的露珠,见到了…  相似文献   

4.
谢炳国 《天风》2006,(4):44-45
读经:“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 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 婚姻是人生大事。自古以来,男女结合都要举行婚礼。例如,中国古礼,新娘坐着花轿来到夫家,与新郎“交拜天地”之后,方可成为正式的夫妻。男女结合为什么需要婚礼呢?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结婚的意思都是一种宣誓。如果把这种盟约从婚姻里拿走,也就不成其为婚姻了。中国的“交拜天地”也是以天地为见证,约束双方的誓约。可见,婚姻的合法性和约束力都  相似文献   

5.
恩惠 《天风》2008,(18):8-9
有婚姻专家对一些离异夫妻进行调查,发现婚姻失败有一些共性的原因,现摘编如下,并附上信仰原则予以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圣经文本解读,指出与实用主义婚姻哲学不同,生育不是基督教婚姻的主要目的,基督教婚姻的重要前提是无功利的爱情与直觉。通过挖掘基督教系统神学"上帝论"、"教会论"、"人论"中的婚姻思想,本文认为作为整体的基督教婚姻哲学是理想主义的,其指向的是:信徒彰显上帝的形象、在婚姻中勇于自我牺牲、在爱中追求"二人成为一体"的人性之完满。  相似文献   

7.
性·爱情·婚姻●周国平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婚姻的困难在于,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不让习以为常麻痹性的诱惑和快乐,不让琐碎现实损害爱的激情和理想。...  相似文献   

8.
有婚姻专家以359对结婚15年以上的夫妻为研究对象,发现美满婚姻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夫妻都能看出对方潜在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帮助对方把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专家说:“互相激励以求改进是婚姻永固的要素。”《蜕变》一书作者说:“一个人对夫妻之间的关系越有信心,就越  相似文献   

9.
对人们来说,婚姻是最美妙的,也是令人棘手的。婚姻的起源可追溯到伊甸园中上帝的宣告:“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家庭是社会机构中难以分割的细胞。家庭关系的稳固无疑大有裨益于社会的稳定。 爱是理解的别名,理解是婚姻的基石。当两个亲密的灵魂正是在理解的绿荫下获得和谐的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大学生的婚恋观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持这样的婚恋观:“找一个爱我的妻子,找一个我爱的情人。”可以想象,在这样婚恋观的指导下,爱情与婚姻分离了,妻子仅仅是为了  相似文献   

11.
男人与女人的吵架任何时候都在发生,是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战争。于是一些婚姻专家忧心忡忡,总是告诫男人或女人,婚姻要像打靶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避免吵架的灵丹妙药。他们认为,不要战争,家庭才和谐。这方面造  相似文献   

12.
陈兵 《法音》2006,(9):20-25
男女之间的爱情,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内容。婚姻,为居家俗人的终身大事。处理爱情及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其与佛教信仰、修行的关系,是许多在家佛教徒容易困惑的切身问题。对此,佛教极为重视,经论及古今祖师大德的著述中有许多相关指示,形成了一家独特的爱情婚姻观,为广大在家信徒提供了妥善处理恋爱、婚姻问题的指针。爱、爱情与贪爱《阿毗达摩发智论》卷一等对爱的定义是:对“净妙可意”的人、事物的爱好、喜欢、悦意、追求。汉译佛典中译为“爱”的梵语、巴利语原词,有好几个,含义各有不同。说一…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在精神哲学视域下深刻剖析了婚姻伦理关系,婚姻伦理本质在于夫妻双方个别性的人与婚姻伦理实体之间“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婚姻持存的精神基础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婚礼和一夫一妻制确证婚姻伦理的崇高与神圣.黑格尔对于婚姻伦理的精神哲学分析对解决当前我国婚姻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难题,缔造“有精神”的婚姻,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位离过两次婚,第三次婚姻又濒临破裂的好莱坞女影星,对她祖母的婚姻竟维持了60年感到不可思议。她不相信祖母能使她做演员的丈夫爱得死心塌地,因为这位祖母只会洗衣服做饭又不十分漂亮。一天,她拿出一张磁盘,这张磁盘是她第一次结婚时,父亲  相似文献   

15.
曹圣洁 《天风》2016,(7):5-6
正如果我们检视自己印象中很美的内容,譬如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人间美满的故事或者自己最美好的回忆,就会发现大多是与爱有关的。这说明人们渴望被爱,享受爱的甜蜜。然而在当今世上,人们的内心往往充满功利思想,遇事先问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以致子女可以把父母赶出家门,婚姻可以以房子车子为条件,于是,人们感叹真诚的爱何等难觅!  相似文献   

16.
[问]:我们自由恋爱后结婚,不久便"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后来信了主,有所好转.但近来又开始"话不投机",沟通不畅,动不动就争吵起来.这种情况令我们烦恼不已.请问我们当怎么办? 一姊妹:张爱丽 [答]张爱丽姊妹,你好!谢谢你的来信,诉说你们婚姻中存在的张力,希望你能认真读完这封信,并能试着去做. 婚姻是神的祝福,但需要两人懂得彼此调适、妥协、学习去爱一个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活中因为不善于处理矛盾,最后陷入沮丧和苦毒之中的夫妻并不少见,总有人不是建设性地解决分歧,而是陷入了指责、吼叫、退缩的模式,让婚姻的品质呈螺旋式下滑.  相似文献   

17.
人的生命有多长久,爱的能力就有多长久。爱情是女人的梦想也是她们的一块牺牲之地。女人的婚姻之旅,也就是她们的思想之旅。女人永远会问:这一生我到底要什么?金钱?爱情?快乐?亦舒为我们展示着生命的美丽,也展示着生命的无奈与残酷。  相似文献   

18.
女人一生要学会的东西很多,但什么也不及学会爱。一个会爱的女人,总是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学会爱的艺术。从她打算做新娘的那天起,就准备好了要用毕生的努力来维系、更新她的爱情。因为,她知道,一纸婚约并不能替她永远守住另一颗心——法律可以制约婚姻却无力规范感情。她知道婚姻只是一种固定的契约,一种法定的限制,而感情却永远是流动的、不可设计的、无法管理的情绪和体验。她还懂得:激情总会冷却,唯有平平淡淡的相依相守才是婚姻的真谛。当然,这也是一种境界,或者说是一种更真切更实在的境界。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女人终生去经营去培育。因为,家庭永远是女人的阵地。一个女人,就是一个温馨的家,而一个男人,不过是一棵无根的草。因此,会爱的女人不会以为婚姻仅仅是幸福的开始,更不会以为爱情只属于青年时代。她知道前  相似文献   

19.
海外消息     
晓望 《天风》2012,(7):62-63
英国圣公会、天主教会发布保卫传统婚姻宣言 英国的圣公会和罗马天主教会当局于2012年06月12日发布官方宣言,声明他们坚决反对政府改变婚姻法律定义的计划。声明说:"婚姻制度的独特性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人类以男性和女性存在,并且他们的结合是为了生育、互相支持和爱,这在人类历史的诸世纪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单位,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5,(7)
<正>据5月21日《宁波日报》报道:5月20日,寓意"我爱你",不少年轻人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来自宁波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20日全市婚姻登记处共为1666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而平日全市每天的结婚登记量在200对左右,5月20日是平时的8倍。曾几何时,互联网世界又悄然兴起了一个固定节日,就是5月20日。因为5月20日的"520"谐音为"我爱你",所以被网民奉为"网络情人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