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朴的教学方法成功的教育实践——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概述马忠杰张广麟中国伊斯兰教育是中国穆斯林的宗教教育。其主要内容是信仰与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伊斯兰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使穆斯林思想、人格升华的重要措施。据文字记载,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起源于十六世...  相似文献   

2.
"清真"一词是阿拉伯语"伊斯兰"的汉译。广义的"清真"与"伊斯兰"的概念完全一致,泛指伊斯兰教的信仰体系、伦理道德、宗教功修和生活方式;而狭义的"清真",指符合伊斯兰教律法的生活资料和饮食文化。穆斯林素以擅长经商闻名于世,商业不仅是穆斯林的传统谋生行业,也是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理想的途径。穆斯林无论走到哪里,就将商业的气息带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编者按顾世群等先生所作此文立意新颖,内容丰富,作者从五个方面对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功能进行了系统论述,着重阐述了伊斯兰教对中国穆斯林的心理建设功能、对穆斯林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功能,及其伦理道德功能、经济功能、整合功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将全文刊载如...  相似文献   

4.
通用汉语的回族穆斯林,也同其他民族穆斯林一样,在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活习俗等方面,无不有着伊斯兰教深刻的印记。所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5.
霍艳 《中国穆斯林》2012,(3):9-10,14
伊斯兰教的兴起不但解决了穆斯林的信仰、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精神生活等问题,而且解决了民族命运、社会兴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伊斯兰初创时期阿拉伯半岛外部形势和内部社会矛盾的深度剖析,探讨伊斯兰伦理道德形成初期的政治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伦理道德j是指导穆斯林日常遵守的行为标准与规范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它是以真主在《古兰经》中之明令和穆圣的有关训导为依据而形成的,强调穆斯林要尽为人之道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方面对伊斯兰伦理道德和伊斯兰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以及基本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认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社会,伊斯兰伦理道德无疑也是建构各文明体系和谐相处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卧尔兹”是一种宗教演讲。它是伊斯兰教阿訇、毛拉在主麻、伊斯兰教的节日,在清真寺面对穆斯林进行宣教的一种传统形式。其内容涉及伊斯兰的教义、教法、功修、礼仪、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经训教诲、先知、先贤的事迹等方方面面。广大穆斯林听众,在听“卧尔兹”中了解到什么是伊斯兰,怎样做一个穆斯林,从而更加虔信真主,坚守五功,不干坏事,而多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民族,有利于社会的好事。简而言之,“卧尔兹”就是“讲经传教,释疑解惑,劝人行善,止人行歹”。“卧尔兹”在我国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讲…  相似文献   

9.
伊期兰教伦理道德思想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敬主爱圣、孝顺父母、爱国爱教、积德行善、止人作恶、维护和平等。另外,穆斯林的信仰还应当受到特别规定的“伊玛尼”断法即:伊斯兰教信仰断法的制约。这指穆斯林在具备伊斯兰教基本信仰——信真主、信天仙、信使者、信天经、信前定、信后世的前提下,还要遵守约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教中关于“明礼诚信”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宗教活动,日常生活及经济活动等方方面面,它从信仰真主和服从真主意旨的角度出发,要求广大穆斯林把“明礼诚信”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明礼诚信”对穆斯林群众具有规范作用和约束作用,它对于调整穆斯林之间,以及穆斯林与 非穆斯林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整个伊斯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伊斯兰教对“明礼诚信”的规定,体现了伊斯兰真精神与现实的高度统一。本文试图就伊斯兰教中有关“明礼诚信”的规定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15年2月3-4日,"中国与穆斯林世界:文化相遇"("China and the Muslim World:Cultural Encounters")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受外交部委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伊斯兰合作组织(OIC)所属伊斯兰历史、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IRCICA)合作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本次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和伊斯兰世界数十位具有影响力的代表参加,内容涉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交往"、"现代中国与穆斯林国家之间的国际交往"、"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与穆斯林世界"等中国与穆斯林世界文明交往的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是一次具有较高规格和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促进中国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本文仅就伊斯兰教常见的教职称谓作一简介。这些称谓,已在穆斯林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且一直作为教内人的专门称谓。阿訇“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之一,系波斯语音译,意即“教师”、“学者”等。从明代后期,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伊斯兰教经文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脚步迈进了21世纪,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也传播发展了1350年,对中国穆斯林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活、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既保持了原有的特点,又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具有了显著的中国特点和民族色彩,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穆斯林,特别是回族等内地穆斯林的历史,以经济活动为先导的中国穆斯林先民,从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同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穆…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古兰经》教导我们:“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16:125)“卧尔兹”系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劝导”,用我们穆斯林的语言来说,就是“劝人行好,止人干歹”。讲“卧尔兹”是我国伊斯兰教的传统,是阿訇、毛拉们在“主麻”日和伊斯兰教节日及各种场合对穆斯林大众宣教的传统方式。其内容涉及伊斯兰教的方方面面,如教义、教法、功修、礼仪、伦理道德、历史文化、经训教诲、先知、先贤事迹等等。由于我国穆斯林…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具有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相结合的默契性,与社会制度相融的紧密性,对历史传统的继承性和对伦理道德的规范性等特点。因此,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规范着穆斯林的言谈举止,而且主导着穆斯林的社会生活。历史的发展经历太多的沧桑与无奈,而伊斯兰教在走过沧桑之后则更具魅力,它已渗入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所以学者们对伊斯兰教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本文只想在前者的启发下,谈谈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学艺术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唯一根本经典,穆斯林认为它是真主安拉通过先知默罕默德颁降给人类的“神圣启示”是真主的“至上语言”和“永久法典”。《古兰经》中伦理道德内容深刻且广泛,但就其“忠恕”之道而言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中国伊斯兰教的本土经验伊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穆斯林成功协调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社会及文化间的关系,伊斯兰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尤其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包括饮食、婚姻、丧葬等)与中国传统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中国穆斯林在强调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8.
在穆斯林看来,《古兰经》是神圣的天启经典,是伊斯兰教的信仰、礼仪、教义学思想和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它在穆斯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正如美国学者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说:"《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基础,是一切精神问题和伦理问题的根据,故《古兰经》具有重大的宗教影响……"正是由于《古兰经》的神圣性,穆斯林学者都以一种敬畏的心态慎重地对待它。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的民族观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斯林的生存与发展进步,不但要求穆斯林内部团结,同时也要求穆斯林处理好同非穆斯林之间的各种关系。中国穆斯林生活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中,究竟以什么样的观念与各兄弟民族相处?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本文旨在通过《古兰经》的教诲和先贤们的言行,介绍在早期伊斯兰社会中,穆斯林如何妥善地处理与非穆斯林之间的关系,阐述伊斯兰教的民族观,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传统保险在西方颇负盛名,包含着穆斯林学者批判的因素。对伊斯兰教法学家而言,保险是一种较新生的经济举措。19世纪之前,伊斯兰教法律文献并未提及保险,但伊斯兰法学家因时制宜,力图处理伊斯兰与保险之间的冲突,找寻穆斯林社会能够接受的不违背伊斯兰教的保险类型与方式,从而将保险业纳入了伊斯兰经济学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