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水平,要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至社会治理领域。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打击邪教违法犯罪的紧迫要求,也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Z市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分析,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探究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原因,为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对外宣传我国治理邪教的经验成就必须要依据国际惯例进行。对于如何预防和治理邪教,国际上很多学者提出了有意义的舆论宣传建议。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这些观点,明确西方人如何看待治理邪教的舆论宣传工作。美国学者主张,媒体宣传一定要让公众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宗教,树立一个信仰的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无神论》2021,(5):68-74
学者们对邪教概念之界定并未立基于法教义学,这不利于邪教治理法治化。法教义学是以概念的事实语义为基础,对规范性法概念进行法价值"润色"。在法教义学视域下,邪教是指违法且具有法益侵犯性的宗教。利用法教义学对邪教概念进行界定不会导致邪教概念的非理性扩张或缩小,其可实现对"线上"及"线下"等不具有传统邪教特征的新型邪教进行合理界定,通过法教义学概念对邪教进行科学界定,从而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对邪教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民社会的社区化,社区表现出治理邪教的巨大潜力。社区治理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为反邪教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现实来看,社区治理体现了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微观治理弥补了公共权力的有限性并符合市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区的网格化更易于对邪教的防治。因此,反邪教工作也应依托社区治理展开。在社区治理模式下,要通过夯实社区文化基础、推进反邪教社区警务战略、重视反邪教数据治理等路径,进一步打击邪教的生存空间,实现反邪防邪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5.
邪教不仅使部分农民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发生歪曲,还成为阻碍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因素。部分农民对于邪教的狂热膜拜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信"的发生、"信念"的生成、"信仰"的确立。农村反邪教工作应着重从治理和预防两个层面来实施精准化分类策略。在治理方面,采取"先破后立""边破边入""先立后破"的分类策略来帮助邪教信好者驱除邪教并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和科学信仰;在预防方面,从创新和发展乡贤文化、重视农村民间传统信仰、提升农村宗教知识普及度等三个方面来增强农民群众抵御邪教的免疫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农村群众的精神信仰。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6,(5):5-11
西方国家的民主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进程是分阶段进行的,而中国的民主和治理现代化则是叠加进行的。这种"时空错差"就使得中国国家治理在民主化进程的反应陷入限制国家权力和保持国家权威的悖论性之中。面对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应该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现代国家的治理之道,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放在一个"政道"的层面上:应高度注重人民对于国家政治体制合法性的认同;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建立一个政治文明的国家。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厘清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使两者在国家治理中达到均衡,对保障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改革进程中,建立以法治和宪制为基础的民主治理,是使民主与法治建设逐渐走向实然均衡的关键。一个宪法体制(依宪而治)的法治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民主与法治在这个制度框架内,才能和谐、共容。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结构,提升与现代社会相配套的治理体系和能力,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现行宪法体制,使之成为一个与日常政治相适应的宪法。  相似文献   

7.
邪教的滋生、传播和受害者痴迷邪教都是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心理因素在防范抵御邪教滋生传播上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别就此作了论证,并从形成我国邪教治理的长效机制出发,据此提出了建立全国性心理救助系统来防范抵御邪教滋生传播的构想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法轮功是中国当代的邪教组织,与世界上其他邪教一样都表现出强烈的反社会性。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痴迷深陷其中。为了有效地治理邪教法轮功,挽救痴迷,就必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宗教属性和邪教本质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据此寻找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内关于"邪教"的定义不下百种,但始终没有一个被社会各方广泛认同的统一定义,造成"邪教"界定之难的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古今词汇演化过程中,同一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导致理解和使用上的差异;二、中西方文明和语境不同,造成"邪教"概念理解上的较大分歧;三、邪教研究主体——研究者的学科背景、行业种类不同,研究客体——邪教组织的性质、类型、发展阶段、危害程度不同,均造成"邪教"的不同文字描述;四、理论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因工作特点和关注视角不同,形成对"邪教"概念的不同文字表述。由于邪教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邪教"概念的非同一性注定作为一种常态现象而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0.
邪教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目标背道而驰,成为稳定环境中的一枚暗雷。当前我国邪教发展呈现复杂、多样、隐秘的特征,与法律相背离和实施精神控制。对邪教的特征认定、存续原因进行探究,应利用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形成反邪教合力,以防为优、防控并抓,适时启动反邪教立法与完善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起初并不使用"邪教"一词,直至清代,"邪教"的含义才接近今义。虽然历朝法规都对类似的行为做出了禁令,但是并没有明确的认定标准,常在处置具体事件时才作出判断。不同时代的"邪教"特征不同,同一时代不同的"邪教"教派有共通之处。"邪教"活动与一般的神灵崇拜活动之间很难区分,对其处置存在着相当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邪教"一词,在中国有政治和文化的特定意义。中国境内发育和活动的邪教"谱系"有三个系统:附基督教系统、附佛教系统和附道教系统。它们冒称宗教,以宗教的面目招摇撞骗,中国文化称它们为"邪教",指称它们的邪,而不是它们的"教"。  相似文献   

13.
法轮功是中国当代的邪教组织,与世界上其他邪教一样都表现出强烈的反社会性。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痴迷深陷其中。为了有效地治理邪教法轮功,挽救痴迷,就必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存在、蔓延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据此寻找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邪教组织盛行,活动猖獗。邪教的存在与发展,已经给世界诸多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成了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四、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必须坚持的社会政策——依法处理各种形式的邪教,依法取缔“法轮功”但是,在内地,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不仅有“求同”的一面,还有学会“存异”的一面。比如说,今天到会讲演的不仅有何祚庥、司马南,还有圣辉法师、陈星桥居士。圣辉法师、陈星桥居士是佛教人士,何祚庥、司马南是科学无神论者。但是,在“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问题上,我们完全达成一致。正因为我们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上达成完全共识,所以我们在中国反邪教协会里共同工作,共同反对一切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邪教,其中最突出的邪教就是“法轮功”。如果…  相似文献   

16.
“法轮功”的邪教真面目被揭露,扫除了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危害社会稳定的一大障碍。但类似隐患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凭简单的手段消除。既是邪教,即不正当的反社会的教派,就必须放在心态文化的核心──信仰层面加以考察,气功之类只是浮表现象。而且,邪教现象不但中国有,各国都有。不但发展中国家有,发达国家也有。虽然邪教在发达国家,即已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各国危害也很大,但始终不成气候。而在中国,可以说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李洪志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法轮功”为什么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发展得这么迅速,影响这么大呢?如果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邪教作为一种"坏"意识,几成泛滥之势,它不仅使世界各国以"理性"自居的人类痴迷于其中,成为自己的俘虏,也使中国人民饱受生命之辱,使国家深受信仰之痛。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出发,对邪教产生的各种根源进行解释,对其唯心的意识根源进行彻底地揭示,对其发展的社会根源从社会存在方面给以有力地批判。  相似文献   

18.
新兴宗教发育成为邪教,需要多重要素参与。就外部要素而言,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就内部要素而言,现世教主、信众、传播方式三者同构,是当代邪教发育共有特点。研究邪教发育过程,不能选取单一视角,而应引入结构思维,通过对邪教发育结构框架内要素的解读分析,全面展示邪教发育过程,为治理邪教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各位委员:  铲除"法轮功"邪教这一社会毒瘤,肃清"法轮功"的精神流毒和恶劣影响,用慈悲仁爱之心挽救邪教受害者,已经成为一切有良知的人们的共同愿望和强烈信念,更是我国宗教界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正邪不可两立,破邪方能显正,我们正信宗教是"法轮功"邪教的天然克星。特别是中国佛教,从古到今,一直是在对附佛魔道、歪理邪说的破除和斗争中不断正本清源,才得以将正信佛教保存和延续下来。政府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在我们佛教徒看来,是匡正祛邪的正义之举,是大快人心的菩萨之行。  李洪志及其"法轮功"邪教,将各个宗教都…  相似文献   

20.
邪教是一种世界性公害.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邪教在活动,但它们都给人们的身心带来严重伤害.因此,各国的媒体尽管在世界观上,在政治立场上有差异,但在对待邪教问题上,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同声遣责并揭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