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越 《法音》2004,(9):27-34
三、阿弥陀经变相此幅曼陀罗也是豪尔德·史特多尔特(HaroldStewart)先生三十年前在京都购入的,该图为长128厘米、宽58厘米的真丝挂轴作品。曼陀罗的作者用绝佳的手笔和鲜艳的色彩生动地再现了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与《佛说阿弥陀经》的梗概,图中的极彩部分更以纯金为饰。如此华美庄严的“阿弥陀经变相图”至今仍罕为世人所知。保存曼陀罗的箱子上印有“一八六七年之色彩”的字样,据此推断该图大约创作于一百四十年前。曼陀罗的顶部正中用金粉书有“佛说阿弥陀经变相”八字。这里所谓的“变相”,是指用“开权显实”的善巧手法,将鸠摩…  相似文献   

2.
元明戏曲的创作是受到<易>之义理及<易>之卜筮文化影响的.在元明戏曲中,有不少对于<周易>及<易>卦的描写.从内容上说,它是社会生活中沉淀了<周易>文化因素而在戏曲创作中的必然反映;从艺术上看,戏剧家们採拮<易>卦<易>事进入戏曲描写,也并非闲笔,它有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心理映带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3.
《思维科学通讯》2006,(4):47-52
艺术表现形象是艺术的对象世界、创作者主体世界、鉴赏者接受世界交互作用的变相产物。在这三个世界动态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形象变相的重心可以倾向于这一界,也可以倾向于那一界,从而产生变相程度、变相方式的各种差别性。实赋之象、虚幻之象、比兴之象,这三种差别较大的表现类型,就是在艺术三个世界的组合变相中,偏向于不同侧面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想一想番茄的种子。一株健康的番茄苗长成以后可以长出近百个番茄。为了让这株番茄苗能长出这么多番茄来,我们必须从一粒健康的种子开始。那粒种子看上去并不像一株番茄苗,它的味道也不像番茄苗的味道。在你不能肯定它是不是番茄种子时,你宁愿相信它是。你把它种在有肥料的土壤里,你给它浇水,让阳光照耀它。  相似文献   

5.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就佛寺的历史脉络而言,该时期达到顶峰,表现在佛寺建筑和壁画创作。其壁画艺术无论以释仪像和诸经变为创作主题,还是以宗教类释仪像画,造型上突出地刻画了宗教的灵异,洋溢着对佛教法力的膜拜,在它身上凝聚着社会变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感情信息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性思考一:绘画艺术与感情信息 画家的创作感情是以他特有的绘画语言来表达的。绘画语言传递的感情信息,是画家在创作时所倾注在作品里的感情层面的内涵。绘画语言与有声语言迥然不同。有声语言的感情信息的编码是顷刻瞬息的事,而绘画语言感情信息的编码过程却颇为复杂。从创作冲动到落笔构形再到润色修改辍笔完稿,其所需时间,短暂的固然也有,更多的却漫长得多。东晋顾恺之画《维摩诘像》“闭户往来一月余”才“及开户,光照一寺”。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寺观壁画“凡三百余间”,“落笔风生为天下观”,然而所耗岁月却难以日计了。  相似文献   

7.
人生不艰难     
从质地上说,花瓣是什么?它比绸子还柔软,像水一样娇嫩,雨后的山坡上,如果看到一朵花,像见到一个刚睡醒的婴儿,像门口站着的小姑娘。花瓣的质地,用语言形容不出来。而它的鲜艳,我们只好说它像花朵一样鲜艳。花能从一株卑微的草里生长出来,人却不能。  相似文献   

8.
任何艺术都以创作形象为主要任务,歌曲作品也不例外。大家知道,一幅画、一篇文章或一件工艺品,一经作者创作出来,便可供人们阅读或欣赏,人们能够通过视觉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内容与风格。而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一首歌曲创作成形毕竟只停留在纸上,人们不能直接从纸上听到它欣赏它,必须通过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将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后,再对它进行演绎。每一位歌唱者要想把歌曲真正地表现好,是要下一番苦功的。下面就如何艺术地处理与表现歌曲,浅谈一些笔者的看法:一、了解熟悉作品是前提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心思想和…  相似文献   

9.
母亲有一只檀香木的首饰盒,小小的长方形,有一本书那么大小,上面像浮雕一样凸起层层的花饰纹路,深紫红的颜色,亚光的漆面,看上去古色古香,精巧雅致。母亲一直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只首饰盒,把它藏在家里柜子的最底层,轻易不会拿出来示人。从她记事的时候起,看到母亲抱着首饰盒发呆有三次,每次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走向希望     
希望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尽头的路。那些步履匆匆脚踏实地的人们坚信,希望就在正前方。 希望,也许距你很遥远,在他人的眼里也许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你却偏偏选择了它,它就像灯火一样永远在你的前方闪烁。它使你身上焕发出一种神奇的力量。你对你的期望总是那么痴情,那么信赖,就像信赖你充满活力的生命一样;就像痴情于你的恋人一样。你一次一次告诉自己,走下去,就这样走下去…… 希望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圣洁的,如维纳斯女神一样。它就像一棵树,枝叶茂盛,高过你的头顶,向蓝天延伸。正因为有了希望你才把根往下扎,让枝往上长。所以,从希望出发的人们,单调的日子不再单调,枯燥的内容也充满快乐。  相似文献   

11.
好想穿布鞋     
正一双布鞋是有生命的,它也是逐渐成长起来的。在很多时候,它就像个婴儿,养大婴儿的是母亲,成就一双布鞋的也是母亲。那些年月里,针线簸箩就像她们的地头,从田间归来就得缝缝补补,就得浆洗衣衫。没有一块布片在她们手中是多余的,哪怕再小,都没有巴掌大。一锅玉米糊糊打出来,一块块地拼接,一层层地黏合,把一张张糨被打出来,贴上门  相似文献   

12.
剪纸片作为我国美术电影里面的重要片种,是借鉴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和电影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它从上世纪50年代末产生到本世纪初,步履蹒跚地走过了40余年。期间,老一辈艺术家不但创作了大量经典的剪纸片作品,而且还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剪纸片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在世界动画艺术之林中闪烁着夺目的艺术光芒。今天,我们大力发展动漫文化产业,动漫创作机构和创作教育较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剪纸片这一艺术形式却在我们身边悄然消失。我们追求原创、引进技术,但不能忽视对传统动漫艺术的保护和继承。尽管有些高校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采用剪纸片表现,但专业的剪纸片创作在国内已经不复存在,同样专业的剪纸片创作人才青黄不接,剪纸片这一艺术奇葩的未来,委实是值得我们今天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钟涛 《美与时代》2013,(5):32-37
关于“意象”的讨论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争论的人也很多,但都局限在哲学、文学领域,并把它看作是一种精神层而的产物,很少在绘画中提及,更鲜有把它看成是中国画创作所持有的一种思考方式。如今,要提高中国画创作和教学水平,培养新时期中国厕创作人才,我们必须重视用意象思维方式来指导我们的中国画创作和教学。本人就意象及意象思维进行了一些思考,意在抛砖引玉,引发大家一同探讨,共同把中国画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历来论中郎的人多强调明代心学及禅宗对其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其实道教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和不容忽视的。它在中郎的思想及创作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一、袁中郎生活的环境与道教从袁中郎生活的地域环境来看 ,其家乡湖北公安县 ,位于九曲回肠的荆江南岸 ,是荆楚文化的腹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民间就有浓厚的祈祷、降神、禁咒之风和众多的神仙传说 ,这些后来都成为道教的直接源头。荆楚文化中的道家哲学 ,主要是《老子》、《庄子》等 ,也成为道教的经典。万历三十年 (16 0 2 ) ,中郎三十四岁时 ,还曾陪同他的父亲及家人朝拜武当山 ,写诗云 :“…  相似文献   

15.
杰克,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他喜欢创作,立志当个大作家,像山姆一样。山姆,是杰克崇拜的大作家。杰克常常在杂志上看见山姆的名字。杰克发现:山姆非常高产;并且,创作风格多样化;再有,从作品涉及的内容看,其人的知识、见识极其广博。以山姆为偶像,杰克开始了文学创作。慢慢地,杰克也能发表作品了。杰克高兴地努力地写呀写呀,从趋势上看,他是进步的。  相似文献   

16.
在壮族民间崇拜与色彩观的研究中,红色是不可忽视的一笔。红色对于壮族人民来说代表着神圣、庄重、辟邪、吉祥。壮族对红色的理解是根深蒂固的,它的出现能带来一种直抵内心的能量。以教学中的创作环节为平台开展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以壮族红色的精神寓意为主题开展油画创作,探析同类课程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体味壮族红色的美好和神秘,并从他们的视角开展绘画创作,以此提升他们民族文化素养,亦为尊重壮族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沟通展开一次较有意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淄博花灯     
在我们五彩斑斓的民间艺术百花园中,花灯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像一组“迎春”,像一池夏荷,像一簇秋菊,像一团腊梅,从春开到冬,一年四季花不败,岁岁年年别样红。它折射着祖国的太平盛世,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它弘扬了民族优秀文化,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文?..  相似文献   

18.
麇鹿     
荆云 《思维与智慧》2008,(12):41-41
有一只麋鹿感到十分痛苦,因为它的角似鹿但它又不是鹿,头似马但它又不是马,身似驴但它又不是驴,蹄似牛但它又不是牛,所以大家都叫它“四不像”,这只糜鹿在森林里处处遭到其他动物的嘲笑。它痛苦地想:“要是我完全长得像鹿,或者像马,或者像驴,或者像牛,那么这些动物都会把我看做是同类的,为什么老天偏偏把我长成了这副模样啊?”  相似文献   

19.
正看见雪,我就情不自禁地感到自己的不洁和浑浊;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意识集中起来,能提炼出雪的纯洁和美丽吗?不忍心踩那雪地,脚上的尘埃玷污了它,记忆里就少了一个干净的去处。从一棵树下走过,总是感叹和敬畏。它从古代就站在这里,它在等待什么呢?它深深的皱纹,让人看见岁月无情的刀刃。它依然开花、结果,依然撑开巨大的浓荫。不管有没有道路通向它,它都站在这里,平静而慈祥,像一个古老的、圣者的微笑。是一棵树就撑起一片绿荫,  相似文献   

20.
泉眼     
阿三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作家,相信终会有一部惊世骇俗的巨作在自己笔下产生。然而,巨作只在阿三的心里走来走去,抢先走出心里,走上报刊的都是小文章。阿三觉得这不是创作,只是写字,就像鞋匠,虽然一会儿尖头,一会儿方头,一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