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犯罪心理学是以犯罪心理为研究对象。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简单地说,他是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侦查心理、审讯心理、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中的心理学问题。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部分。在这里,仅对广义的犯罪心理学中的临界犯罪心理进行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斯金纳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金纳(B.F.Skinner,1904-)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学研究五十余年,对推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在国际心理学界曾引起巨大反响,以至到七十年代中期对其争论尚未停息。本文试图对他的心理学体系中的研究方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斯金纳认为,心理学应当是一门研究有机体行为的科学,而有机体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就是寻找这种函数关系的具体内容,即在外部  相似文献   

3.
跨入新千年以后,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回顾过去20余年我国法制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是十分必要的。我曾经发表过《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编:《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十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和《90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犯罪与矫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编:《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这是十分可喜的。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又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谓犯罪心理结构问题。在我国的犯罪心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中,“犯罪心理结构”这个词时有出现。最初,它只是作为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含义也比较模糊。近来发现“犯罪心理结构”已经被提高到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了。如有的同志说,“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科学,也就是研究行为人的犯罪心理结构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有的同志甚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青少年研究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  唐丹  岳颂华 《心理科学》2003,26(3):529-530
“青少年”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工业革命对有技术劳动力需求和教育的结果。自从1904年G.S霍尔的两卷本巨著《青少年心理学》出版之后,青少年心理学便成为研究青少年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代又一代研究者对霍尔当时所提的问题、以及有关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相当广泛和深人的研究——这包括青春期问题、形式运算思维、同一性发展、代沟问题、家庭与同伴影响、学习过渡,以及少女怀孕、物质滥用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研究影响了众多相关的学术领域,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人类的健康、教育、宗教和司法等活动。本文旨在对近十余年该领域研究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变迁,对西方青少年研究在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上的趋势作些概括。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中有一些老大难问题,遗传和环境问题即是其一。经过各种思想观点漫长而又无结果的争论之后,许多人对解决这个问题丧失了信心,更多的人宁愿绕开它而去研究“更有价值”的问题。然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心理学之外发展出了一门新的学科——社会生物学,它的研究对解决心理学的遗传环境之争带来了许多启发。本文拟联系遗传环境问题的理论探讨来介绍和评价社会生物学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刑事一体化倡导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对于促进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犯罪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用刑事一体化的大视角来审视,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须进一步阐释和完善。面对刑事一体化的思路,犯罪心理学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创新才能促进发展,才能使犯罪心理学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武伯钦   《心理科学进展》1987,5(4):27-33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值得认真、深入地研究探讨。近年较多的同志都已采用狭义的犯罪心理学体系。在已公开出版的《犯罪心理学》书中,存在着一些薄弱和不足之处。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笔者认为不能只研究严格法学意义上的“犯罪主体的心理”,还包括在年龄、精神、健康状况方面无责任能力的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为的人的心理,即泛指有危害社会行为的人的心理。又如犯罪心理学的“原因论”,笔者认为不应简单照搬犯罪学,犯罪社会学的犯罪原因论,应当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确定影响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再如“犯罪心理结构”这一概念,存在主要的十方面缺陷,本文重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不良的心理个性倾向→动力定型”的心理学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9.
犯罪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犯罪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再思考犯罪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它的兴起和发展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它的稚嫩,在构建其理论体系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歧见。我们认为,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不少争论,都是和这门学科的方法论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方法论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的品德形成和发展问题,是目前不少学科正在认真开展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研究材料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问题是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七十年代至今“西方关于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几乎没有一本不论及儿童品德发展的问题”(李伯忝:《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述略》)。近  相似文献   

11.
实证主义问题是影响我国心理学全局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从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内涵、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等3个方面,对我国心理学界20余年有关实证主义的课题研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概括,并对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谈了作者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犯罪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心理特点,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上有显著的特征。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采用多种心理学理论对大学生犯罪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自卑、冷漠、失衡、享乐和刺激五种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3.
抑制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卫  林崇德 《心理科学》2001,24(4):458-461
认知研究领域对抑制这一隐喻的大量使用,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知觉和选择性注意,记忆和学习,以及行为控制等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尽管对抑制功能的考虑在心理学上已有一个世纪那么长久,但仅仅是在过去十余年,由于联结主义与计算模型代替原有的信息加工观或计算机模拟,对抑制的研究才取得了十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着重从发展和发展病理心理学的角度对该领域当前的研究概况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联合王国的心理学通常分为八种主要门类。例如,英国心理学会就包括认知、临床、犯罪、发展、教育、数学、职业和社会心理学分会。在这些分会中,职业心理学现在的会员数仅次于临床心理学。职业研究和专业活动在近年来发展得很快,而且有续继发展的迹象。薪金雇佣是任何社会的主要制度之一,雇佣的心理学方面具有重要的个体和社会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欧洲大陆法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法律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犯罪心理学、监狱心理学、证人证言心理学、审判心理学、警察心理学)和在这些领域中的重要研究。  相似文献   

16.
苏联心理学界从七十年代开始,日益重视对个性的研究,可以说,个性问题已成了现代苏联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仅就苏联六十年代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主要个性理论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7.
法家是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以主张“以法治国”而著称的一个学派。它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和方法,为建立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在先秦诸子百家中,抑或是在整个中国古代,法家是对法律现象和犯罪现象研究最多的一个学派,在法家的整个思想体系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犯罪心理学思想。他们的犯罪心理学思想,集中表现为把人心、人情、人性等心理学问题,作为探究犯罪原因和控制犯罪的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8.
邵道生   《心理科学进展》1985,3(4):55-57
日本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历史并不很长,迄今也不过只有30余年的历史。但是,现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搞得比较活跃。认真研究我国近邻的社会心理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对于我们是一个值得参考的借鉴。一、日本的社会心理学发展之阶段日本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相对于一般心理学的研究,是比较晚的。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只有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研究。例如,在1890年的元良勇次郎的《心理学》一书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心理学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十余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在重视理论探讨和方法论研究的同时,各个应用领域的研究蓬勃开展起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2)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从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有关犯罪心理的见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实质及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和心理学一样,它也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古代中国和西方的许多思想家已对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了一些探讨。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他们“从生活实践的经验中总结出很多心理学的理论,并积累了大量资料。他们对犯罪心理学也作了朴素的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