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20,(8)
正疫情面前勇担当,甘于奉献暖人心今年春节以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福建省南平市仁爱老人院创办人、负责人孙仁富牧师的带领下,南平市仁爱老人院的全体员工从大年三十开始,入驻老人院,坚守岗位,严防死守,响应有关部门要求,照顾200多位老人不受疫情侵扰。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部 《天风》2012,(10):32-33
南平市梅山基督教堂在开展教会圣工的同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事工,根据自身的特点,创办了仁爱老人院,以及其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工作,并且热心于救灾、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为基督福音做了美好的见证,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  相似文献   

3.
田素良 《天风》2011,(12):18-20
山东省寿光市信望爱老人院坐落在寿光市圣城街彩虹公园南侧,郝家村北邻,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于2005年6月破土动工,2006年4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1 500万元。现已入住老人80余人,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共22人。  相似文献   

4.
培训事工     
, 《天风》2012,(12):61-61
中国基督教老人服务研讨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基督教橄榄山教育基地成功举办。来自全国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家教会老人院的37位负责同工参加了此次的研讨会,美国门诺会健康联盟的两家会员机构总裁Larry先,仁和Ron先生,作为美国教会老人院专家代表应邀分享。  相似文献   

5.
距北京香山公园南门不足半里地,有个老年之家,是北京仅有的一所由基督徒办的老人院。两个月前,几位主内弟兄姊妹慕名前去探望。 老人院租用了2所农家小院,其中一所院内有7、8间房,正房约20平米,用布帘橱柜分隔成两间,里间3张床,睡着3位老姊妹,其中有位94岁的是严重痴呆病人。外面布置成办公室,有两张旧办公桌,一个旧折叠沙发,在夜间,它就是院长马士英及服务员的睡床。马姊妹已76岁了,仍腰身挺拔,精神奕奕,动作麻利,思  相似文献   

6.
利他的"仁爱"中可有己、利、私,维护权利的"正义"中亦可有"仁爱"。"正义"与"仁爱"有两种和解方式:化主观"仁爱"为客观制度"正义","正义"与"仁爱"各在其所、互补共生。"仁爱"系个人美德,温润私人领域,"正义"系社会制度美德,维系社会政治秩序。"正义"为"仁爱"提供背景性框架,有"仁爱"美德者在公共政治生活领域维护"正义"秩序及其持续再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49岁的丁锡美是江苏省无锡市西漳玫瑰堂的一名修女,同时她还有一个身份——无锡惠山区若瑟安老院院长。1998年,受天主教南京教区仁爱会派遣,丁修女从南京教区修女院来到无锡西漳玫瑰堂,接管若瑟安老院的工作。2007年,安老院获得无锡市民政部门批准。若瑟安老院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共有床位50个。15年来,先后有200多位老人在这里生活过,目前在院的有40多人,分别来自南京、南通、丹阳、无锡等地,2  相似文献   

8.
宣扬敬老精神,呼吁关注老人事工香港华人基督敦联会为唤起信徒关注当前社会上的老人问题,将每年的7月定为“敬老月”。该会呼吁属下会员教会在今年7月举行“敬老主日”,并为其所属的两所老人院捐款;此外,还举办了“基  相似文献   

9.
郭为 《天风》2017,(9):18-19
让每一个入住的老人老有所依,不留遗憾在素有“东方雅典”之称的徐州城内,坐落着一所因爱著称的养老院,这就是为徐州人所津津乐道的徐州爱德老年公寓。在这里入住的老人,被护工们称为爷爷奶奶,他们是养老院最可爱的人。负责养老院日常工作的是王玳华院长,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主内姊妹。虽然已退休多年,但对养老院的工作她从来没有停歇过。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位83岁女性因突发脑血栓合并吸入性肺炎入住ICU,一周后老人意识仍然没有恢复,紧接着出现了呼吸功能衰竭,在是否进行气管切开这个问题上,家属非常纠结,患者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本身乳腺癌术后,大女儿距离远不能长期照顾老人。拒绝气管切开?从家属内心角度觉得放弃了抢救母亲的机会,违背了家人自己的心愿以及传统的孝道。接受气管切开?意味着老人长期处于植物状态,生命没有质量可言,只是寿命机械地延长。最后家属选择了气管切  相似文献   

11.
真情馈赠     
美斯峰是美国一家"购买生命"公司的职员。"购买生命"公司的业务,就是将一些晚年生活困窘的老人的财产作为抵押,为老人寻找生活上的赞助者,受助和赞助双方先签下自愿合同,老人去世后,赞助方就可以合法继承受助方老人的财产。这一回,美斯峰看中了一个叫尔丽兰的太太,资料显示:尔丽兰太太是一位富翁的遗孀,身后已无子女,而且,尔丽兰家族成员中有一种家族疾病,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能超过70岁。尔丽兰太太今年已经67岁,美斯峰断定,自己这次一定能大赚一笔。美斯峰开始按合同履行义务。合同规定,赞助方除平时给予  相似文献   

12.
正在2019北京世园会上,一幅巨型花卉画作引起观众的注目和好评,人们连连称赞,太美啦!简直都画活了!现场许多人甚至手拿放大镜观看这幅作品。然而,令人们想不到的是,此画的作者竟是一位80岁的老人,他就是享有"中国植物画第一人"美誉的植物科学画家曾孝濂老人。曾老1939年出生在云南省威信县,小时候喜欢信手涂鸦,用老人的话讲,什么都敢画,却画什么不像什么,喜欢画画的他,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12)
<正>[中国经济网]广西陆川县一位老人为让儿子儿媳安心工作,倒贴养孙11年,谁知儿子儿媳将之视为理所当然,渐渐不管孩子,老人一怒之下将其告上法庭,讨要"带孙费",并获得法院支持。为了带孙子,老人们背井离乡随子女赴陌生城市,忍受辛劳日夜忙碌家务,"老年漂"、"免费保姆"、"全职家政"……这些名词,描述了这个时代里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4,(5)
本刊据人民日报记者徐建中报道:河北省香河县农村一位叫周凤臣的老人,去世后遗体至今一年多不腐,在自然环境中演化成“肉身”,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人体科学专家们的浓厚兴趣。周凤臣老人是位因信奉佛教而素食五十年的老太太,为人心地善良,经常为乡亲们治病,深得村里人的尊敬和爱戴。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初,八十八岁高龄的老人经过减食、消瘦、呕吐、排泄、咳痰到净口净身等自我心理和生理调节后,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十时四十五分在长子家中停止呼吸。老人停止呼吸以后,遗体放在长子家中的卧室内,老人体温二十四小时不降,…  相似文献   

15.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对仁道的说明,因此,它集中反映了儒家仁爱万物的思想。"不忍"作为仁爱之心,强调仁者与他者之间的一体性和相通性,而这也是成为仁者的一个重要条件。人们所"不忍"的乃是他者由生赴死,因为死是一种走向未知的冒险活动,所以,人们对死亡充满着恐惧感,而仁者有好生之德。"不忍"需要具体情境的激发,抽象的概念、理论很难激发人们的不忍之心、仁爱之心,而"见"所遭遇的正是一种具体的情境,从而为仁爱之心的发挥准备了条件,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16.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焉耆县七个星乡敬老院建于1972年。院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在五排整齐的砖瓦房前后种着葡萄,还有六亩果园,种着杏、桃、桑、苹果树等,其果实是专供院内老人享用的。七个星乡敬老院现有69岁至115岁的17位老人,他们分属  相似文献   

17.
田家乐 《天风》2005,(11):50-50
2004年,河津市基督教两会在神的眷顾和带领下,在市政府和民宗局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全市广大信徒的积极努力下,建成了一座占地12亩集培训、办公,崇拜为一体的综合大楼,附设仁爱敬老院一座。总投资近400万元,能容纳2000人崇拜的大教堂和能入住48人的敬老院。竣工后两会于9月7日-11日举行了隆重的教堂落成感恩典礼。一年来,特别蒙神祝福和带领,神不仅把信她的人数天天增加给教会,而且对入住敬老院的老弱病残及时医治和安慰。作出了荣神益人、服务社会的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18.
据"澎湃新闻"综合报道:2021年9月,一位80岁老人在小区遛弯时被两条大狗咬伤,家属上门理论,希望养犬人能向老人道个歉.尽管有监控视频,养犬人却拒绝承认此事,而且态度嚣张蛮横.受伤老人两个多月里找当地多个部门反复投诉无果,甚至当地媒体持续做了10期节目仍无结果.该事件在网络上掀起狂澜,直至舆情发酵后,11月23日有关...  相似文献   

19.
汪维藩 《天风》2009,(10):64-65
(三十七)人生边上 杨绛老人(1911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96岁时,出版了一本名叫<走到人生边上>的书,副题戏称"自问自答",虽说戏称,却又是一位十分严肃的老学者、老作家,在一个十分严肃的"人生边上",对人生所作的十分严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靳新元 《天风》2012,(4):24-25
孟州市老年之家是(焦作市)孟州市唯一以实践基督的爱为宗旨的托老院,这里入住的老人既有信徒,也有非信徒,不仅有孟州市的退休干部和工人,也有来自农村的群众……老人们说:“有了耶稣的爱,有了工作人员的爱,我们肯定能多活好些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