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华 《天风》2014,(5):37-37
<正>一次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七次,乃是七十个七次。"对于这段基督徒耳熟能详的对话,更多的困难并不是在意义的理解上,而是在现实的执行上。有人一面唱着"人非圣贤,孰能无罪"的美德之歌,一面却又燃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复仇之火。有时候,基督徒也难免落入这种矛盾的痛苦之中。耶稣对彼得的回答实在值得我们思考。一、饶恕的量与质  相似文献   

2.
七次,够吗?     
林孔华 《天风》2006,(4):18-19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十个七次。……  相似文献   

3.
圣经说:“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那么,耶稣的心究竟是什么呢?他的心最仁慈、最良善、最温柔又公正无私 每当说起我们人的心情时,就不是这样的了,无论你今天身居高位,是百万富翁,还是家庭妇女,常能听到:“今天的心情不好,别来烦我”大到成人,小到儿童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就拿今天有些基督徒不常来参加礼拜来说:每当你问起他时,他总会  相似文献   

4.
信心之父亚伯拉罕照着耶和华的吩咐离开父家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筑坛献祭(创12:7、8,13:4、18)。亚伯拉罕当时的祭坛,可称是家庭的祭坛,用现代的话说,亚伯拉罕当时每到一处都要举行家庭礼拜。家庭礼拜也是教会一贯的传统(指家庭成员在一起的礼拜),目前也为世界各地教会所倡导,家庭礼拜到底有何意义呢?对信徒有何益处呢?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5,(6)
<正>差不多90年前,赵紫宸先生在他的《基督教哲学》"自序"中说道:"我们信耶稣的人,在今日备尝艰辛,信仰的根基都摇撼了。我们中间许多人好像出岫的云,归不得海上的高峰;好像离山的水,归不得谷里的清溪。然而谁真信耶稣,而心中不交战呢?理性与信仰战,人言与我执战。战云迷目,颦鼓乱耳,心旌摇曳,六神无主,终日地乱奔乱窜,畏首畏尾,岂不痛心吗?我的问题,是今日许多人的问题,就是:我们有什么信耶稣的  相似文献   

6.
〔法利塞人舍本逐末〕法利塞人和一些从耶路撒冷来的经师,聚集到耶稣跟前。他们看见耶稣的门徒中,有人用不洁的手,即没有洗过的手吃饭,就问耶稣:“为什么你的门徒不遵守先人的传统,竟用不洁的手吃饭呢?”原来,法利塞人和一般犹太人都拘守先人的传统: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从市集上回来,若不先沐浴,也不吃饭。还有其他许多历代拘守的繁文缛节,比如怎样洗杯、洗壶、洗铜器、洗床榻等。  相似文献   

7.
<正>"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俗语说"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基督徒也会生病。教会祷告会代祷最多的事项,是为疾病祷告,礼拜后牧师接待信徒,百分之八十也是为疾病祷告。那么,基督徒有病该不该去医院?主耶稣当年传道时医治了许多疾病,今天的教会为何  相似文献   

8.
圣殿与贼窝     
《天风》2015,(5)
<正>在一次临近逾越节时,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参约2:13—16)我们很难将以上的场景与柔和谦卑的耶稣联系在一起,耶稣不但动了口更是动了手,他"鞭子抽打、倒出银钱、推翻桌子",动作之大可见一斑。在其他福音书中,耶稣的责备均是"把祷告的殿变成贼窝了"(参太21:13;可11:17;路19:46),愤慨之情跃然纸上。谦谦君子的耶稣,何以大动干戈?圣殿又何以  相似文献   

9.
与你何干?     
《天风》2020,(7)
正《约翰福音》21章20节至23节记载了耶稣与彼得的对话,这是在耶稣三问彼得,并预言彼得的结局之后。当耶稣讲论到彼得年轻及晚年的情况时,彼得对将要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没有在意,而是转身看到"主所爱的门徒"就问耶稣:"主啊,这个人怎样呢?"(参约21:21,和合本2010)耶稣没有回答彼得的问题,而是要他回到耶稣对他的呼召上来,耶稣说:"我若要他等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你跟  相似文献   

10.
箴言     
"主啊!若我的弟兄得罪了我,我该宽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吗?"耶稣回答说:"我不对你说:直到七次,而是到七十个七次。"——《新约·玛窦福音》第18章21-22节  相似文献   

11.
你们来看     
陈鼎亮 《天风》2005,(2):31-31
耶稣最早一批门徒是由施洗约翰介绍的,约翰看见耶稣后对他的门徒说:"看哪,神的羔羊。"向门徒指明耶稣的真正身份与使命。于是他们就开始想与耶稣接近,想对耶稣多一些了解。耶稣看见他们就问"你们需要什么?"这个发问包含了你们离开约翰来跟从我,究竟需要什么?是不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不是想谈论人最大的需要?门徒的回答:"夫子在哪里住?"这是门徒对耶稣问话的肯定,我们愿意和你谈这个问题,我们愿意有多一些的时间和你住在一起有更多的了解。耶稣发出大胆的邀请:"你们来看",我愿意被你们了解,我愿意和你们在一起被你们考查。  相似文献   

12.
彭圣佣 《天风》1994,(5):36-37
约翰福音4:20—24节,是主耶稣和撒玛利亚妇人讲论礼拜的事。在此我想谈谈对礼拜、聚会的程序和礼文的看法。 礼拜要不要有程序与礼文? 有人想,礼拜“要用心灵和诚实”,就不要程序和礼文了。况且保罗说过“在乎灵不在乎仪文”,所以就不要什么程序仪文了。犹太教的繁文缛礼我们要弃绝,但礼拜是敬拜神,敬拜神就一定要存敬畏的心和诚实的态度。敬拜神是杂乱无章好呢,还是有条不紊好呢?是随随便便、毫无规矩好呢,还是态度端庄严肃好呢?“  相似文献   

13.
甲:(手提书包,口唱圣歌上) 乙:(身背书包上)喂,同志,听你口唱圣歌,看来你是个信耶稣的吧? 甲:是啊。 乙:感谢主。同道,你平安?今天你到哪里礼拜呀? 甲:我到××教会。走吧,我们一块儿去。  相似文献   

14.
不要为我哭     
小芳 《天风》2005,(3):31-31
耶稣被加略人犹大出卖,被祭司、文士、法利赛人陷害,被无知的百姓抛弃,经过先定了案的所谓审讯,最终被罗马法律判决钉十字架。从两个方面来看耶稣的受难,首先从耶稣自身的角度来看,耶稣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父所受的命令。"(约10:18)耶稣是生命的主,他为了救赎我们,甘愿舍弃自己的性命。其次从出卖、陷害、抛弃耶稣的人,以及审判耶稣的罗马法律来说,是否因为耶稣的甘愿舍命而成为无辜呢?当然不是!面对一个不辩解、不抵抗的无罪之人,更显出背叛者的无耻,陷害者的阴狠,抛弃者的冷漠,罗马法律的无能。  相似文献   

15.
省察自己     
温萌 《天风》2006,(12):23
两个基督徒在街上巧遇,甲问:最近都忙些什么?乙说: 我在闭门思过。甲说:好!人是该时刻反省自己,可你为啥不去教会聚会呢?乙说:我在思别人之过没空昵,比如……圣经约翰福音第8章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个妇人行淫时被抓住了,按戒律应处死,大家一个个拿石头围着她,并请教耶稣怎么办?耶稣当时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书写,什么也没说.但是他们不住地问,耶稣就直起腰来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然后又弯着腰继续用指头在地上书写。他们听了这话,从老的到小的一个个地离去了,并没有人打这个妇人,最后只剩下耶稣和那女人。耶稣直起腰来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妇人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相似文献   

16.
谢炳国 《天风》2016,(7):7-9
正今天思想的主题是"跟随基督的脚踪行",耶稣基督的脚踪到底是什么呢?我想从三个方面分享。一、跟随基督传福音的脚踪耶稣从30岁开始传道,一直到33岁。他所做的主要有三件事:一是拣选训练十二个门徒;二是医治各样病症;三是传扬天国福音。前面两件事都是为传福音做预备的,而耶稣来到世上最伟大的事就是传天国福音。耶稣曾经在会堂里说:"主  相似文献   

17.
真爱无价     
张合安 《天风》2006,(22):6-9
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1-8)  相似文献   

18.
至于在何处聚会礼拜会得救这问题,可说是老生常谈了。但问题与争论并无减少。 常有人和我们辩论,说我们到大教会礼拜不会得救,理由是“属政府管的”、“不属灵”、“大教会信仰有问题”等。更有甚者,说我们不守“安息日”等等。于是把许多人拉出原来堂点,就有了所谓小教会。 圣经上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10:9)耶稣又说:“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  相似文献   

19.
耶稣曾经行过五饼二鱼的神迹,在这里又一次行了件类似的神迹——使四千人吃饱,这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真理,耶稣是做事直到如今的主,他的能力没有改变,怜悯之心没有改变,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他不断地帮助我们,随时地怜悯我们.每一个在礼拜的弟兄姊妹都希望自己得到耶稣的怜悯,我们更相信耶稣一定赐下怜悯."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  相似文献   

20.
说“自省”     
读书发现,在人类文明史上,有两次处于巅峰的问答,而这两次问答,都是"答非所问"。一次记载在《圣经.新约》中。一群自以为合乎神的人,捉住一个犯罪的女人,问耶稣:"这女人犯了罪,按律法,应该用石头打死她,你说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