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普愿 《法音》2008,(6):82-82
本刊讯5月23日,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北京广济寺会见了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宗教代表团一行。代表团是由政商、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人士组成,主要成员有:马来西亚内务部前副部长陈财和、澳洲净宗学院院长净空法师、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IIUM)是马国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建于1983年5月。建校最初动议是由马哈蒂尔总理提出的,随后得到伊斯兰会议组织和其他若干伊斯兰国家的赞同。因此,马哈蒂尔被尊为IIUM“真正的父亲”和创建者。 国际伊斯兰大学(以下简称国大)设计用英文作为教学和日常工作的主要语言,而马国  相似文献   

3.
图文报道     
《中国穆斯林》2014,(3):30-30
<正>2014年3月17日至21日,中国伊协副会长杨志波一行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就中马建交40周年之际,与马来西亚伊斯兰教组织共同举办中马伊斯兰文化交流活动事宜进行了工作会谈。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马来人的习俗具有多种信仰和宗教元素,同时也受到多个同马来人有着互动的族群的影响。马来人接受伊斯兰教之后,其习俗存在风俗化了的宗教功修和神圣化了的社会规范在长期传承过程中相混淆的事实,这种模糊的实践被底层民众当作宗教功修,并赋予符合宗教教义的解释。伊斯兰化了的马来人习俗,或者马来化了的伊斯兰实践,框定着马来人的族群认同,影响着马来西亚的族群关系。俗教概念不清晰和俗教边界的模糊性,是认识马来人认同,进而观察和分析马来西亚社会复杂性的一种有益视角。  相似文献   

5.
<正>导言长久以来,马来西亚人以敞开胸怀接受东西方文化而闻名于世。数世纪前,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马来民族与伊斯兰教之间的一次重要的碰撞使得一个新的马来文化认同诞生了。考虑到未来世界的多元文化特  相似文献   

6.
《中国穆斯林》1995,(3):42-42
马来西亚贵宾访问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本刊讯3月17日,以议长坦·斯里·查希尔·伊斯梅尔为团长的马来西亚下议院代表团在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木冬尼牙孜的陪同下,参观、访问了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伊协副会长、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买买提·赛来代表经学...  相似文献   

7.
法图拉.葛兰是当代土耳其著名的伊斯兰思想家,本文通过对其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概括了葛兰伊斯兰思想的基本内涵。葛兰强调苏非主义是伊斯兰教的精髓,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是信仰的内化和精神与实践的兼修;葛兰指出土耳其引入的西方式现代化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现代化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葛兰坚信宽容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多元主义是土耳其社会的固有特征,宗教对话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葛兰认为土耳其应该通过共同的族源和宗教纽带强化与中亚诸国的认同,通过与西方的结盟促进土耳其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通过排斥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极端倾向为伊斯兰运动赢得新的空间。葛兰的伊斯兰思想是基于现实需要对伊斯兰教的时代解读,体现了当代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全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访问札记□高学敏(一)望“新月”而起敬●进入马来西亚,只要稍加留意,就可发现这个国家的国旗、货币上,以及一些建筑物上,均有“新月”图案。新月是伊斯兰教的标志,望新月而起敬已成为穆斯林的普遍心态。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占主要地位,新月在马来西亚国旗...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应沙特朝觐部的邀请,中国伊协副会长马云福和国际部副主任阿迪力出席了 9月 30日至 10月 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首次朝觐组织培训工作国际会议。来自世界 51个国家的 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巴基斯坦、阿曼、科威特、约旦、文莱、孟加拉、马尔代夫、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苏丹等 10多个国家的宗教部长和伊斯兰国家、非伊斯兰国家的代表和官员。 会议开幕式于 9月 30日在吉隆坡金马大饭店大会议厅举行,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马来西亚政府其它要员和各有关国家驻马来西亚使节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在马来西亚蓬勃兴起,伊斯兰教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地位显得日益重要。伊斯兰复兴运动否定和排斥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认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主张用伊斯兰发展观解决伊斯兰世界面临的问题,重新审视和思考伊斯兰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寻找整合传统与现代的、多元化的现代化实现路径,实行以伊斯兰经训精神为指导的现代经济模式,先后建立了伊斯兰金融、伊斯兰信用、伊斯兰税收等现代经济制度,其中以伊斯兰金融系统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贵宾访问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本刊讯3月17日,以议长坦·斯里·查希尔·伊斯梅尔为团长的马来西亚下议院代表团在新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木冬尼牙孜的陪同下,参观、访问了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中国伊协副会长、新疆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买买提·赛来代表经学...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召开中国伊斯兰教遗产国际学术讨论会马中平马来西亚召开的中国伊斯兰教在南朝鲜遗伊产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ll月7-8日在吉隆坡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埃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等国的学者,中国伊协应邀派出...  相似文献   

13.
应马来西亚首任总理、全马伊斯兰福利机构主席东姑·阿卜杜·拉赫曼的邀请,由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代主任沈遐熙率领的中国穆斯林友好代表团一行七人,于5月30日至6月9日对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访问,受到了马来西亚人民和穆斯林的热情欢迎和亲切接待。 代表团包括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任纳忠教授,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及其势力的复兴使马来西亚政府在合利益性、合道德性、合法律性、民主化、绩效、意识形态、个人魅力、注重环境等方面面临合法性证明方式选择的困境,概而言之,即是世俗化与伊斯兰化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党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反对党之一,对马来西亚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61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马来民族主义时期、伊斯兰主义时期以及国民化时期.虽然不同阶段其领导层和策略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其在马来西亚建立伊斯兰国的终极目标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16.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7.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翁诗杰应邀率13人团于2006年7月19日至8月2日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7月21日,在马来西亚驻华使馆教育专员蔡志明的陪同下,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翁诗杰一行前来中国伊协拜访。中国伊协会长希拉伦丁·陈广元大阿訇会见了该团,副会长杨志波、副秘书长张广林、顾问夏米西丁、经学院从恩霖主任、国际部常清亮、陈玉龙副主任等会见时在座。陈广元会长对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副部长翁诗杰一行访华表示热烈的欢迎。陈会长向客人介绍了中国伊斯兰教情况、穆斯林人口和分布情况以及10所伊斯兰教经学院的教学情况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长征中与伊斯兰教的初步接触,延安时期党的伊斯兰教政策伴随着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创新,在深入的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与政治及教育相分离等政策原则的同时,延安时期党的伊斯兰教政策和伊斯兰教工作有着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与教内上层人士建立统一战线、各个教派一律平等、促进教派间的团结、加强党对伊斯兰教工作的领导、克服党内错误思想认识等丰富的内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顾颉刚早期认为伊斯兰教已经融入中国文化中,在参与修订、标点和编辑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后,加深了对西域人(包括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华化的认识;在前往泉州、广州考察后,对穆斯林民间关于伊斯兰教入华的历史叙事提出质疑;在与穆斯林的交往中,他发现该群体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主要力量之一;在倡导伊斯兰教研究的同时,呼吁设立伊斯兰教研究机构或在国立大学设立伊斯兰教或阿拉伯语的课程,被政治高层采纳并付诸实施。在推动现代伊斯兰教学术研究及研究机构的设置方面,顾颉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