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桑吉扎西 《法音》2000,(12):40-41
本刊讯 11月21日上午,唯识宗祖庭、西安大慈恩寺隆重举行纪念玄奘法师诞辰1400周年、玄奘三藏院落成和玄奘顶骨舍利安奉及增勤法师升座庆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山长老、法师居士和地方党政领导、各界嘉宾以及僧俗群众万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上午10时,举行了玄奘三藏院落成、玄奘顶骨舍利安奉和玄奘法师铜像开光法会。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界明法师主持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刀述仁居士代表中国佛教协会热烈祝贺玄奘三藏院落成、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安奉、增勤法师升座及“玄奘精神与西部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他在讲话中说:“今天…  相似文献   

2.
桑吉 《法音》2000,(12):37-39
本刊讯 11月21日至23日,为纪念玄奘法师诞辰1400周年,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陕西省佛教协会和西安市佛教协会协办、大慈恩寺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所承办的“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唐华宾馆隆重召开。  陕西省委统战部李锦江部长、省民委马尔立主任等党政有关部门领导,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吴立民所长、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妙华法师等中国佛协有关部门负责人,新疆自治区佛协会长夏立宛活佛、重庆市佛协会长惟贤法师、陕西省佛协副会长界明法师、西安市佛协会长常明法师等诸山长老,黄心…  相似文献   

3.
丁和 《佛教文化》2011,(5):108-109
吴承恩的巨著《西游记》,是由玄奘去印度取经的故事神化而来的,但玄奘与高昌国王鞠文泰结拜为兄弟的这段真事,吴承恩却只字没提。玄奘在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里也没提及,实在是让人有点遗憾。  相似文献   

4.
圆仁———中国的玄奘我想日本的僧人都十分崇敬玄奘法师、鉴真和尚,也都受过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和鉴真和尚东渡弘法精神的感召。可以说,日本的圆仁与中国的玄奘、鉴真一样伟大。虽然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舍身求法的精神。至于说到他们对中日佛教文化的影响,毕竟玄奘大师、鉴真和尚的名气太大了。比如玄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韩国,由于有了小说《西游记》的广泛流传,日本、韩国甚至越南的孩子都知道《西游记》的主人公唐僧,也就是大唐三藏玄奘法师。相比之下,在日本传统文化观念中,佛教徒还是习…  相似文献   

5.
孟子勋 《法音》2022,(8):45-59
<正>《西游记》以唐代玄奘法师取经为原型,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为魔、伏魔为轴心而创作的神魔小说,因是取经,本身含有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因是为魔、降魔,又有反抗、斗争精神与意识;因是小说,不管在人物形象、行文语言风格、内容上皆与《大唐西域记》有出入。  相似文献   

6.
公元632年,也就是贞观六年,西行求法的玄奘法师历经艰辛来到中亚一个叫“梵衍那”的地方,不由得惊叹于巨大佛像的辉煌壮丽,多年以后在他那本举世闻名的《大唐西域记》中回忆说:  相似文献   

7.
桑吉扎西 《法音》2004,(9):35-39
公元八世纪,日本人唐求法僧圆仁在中土巡礼九年.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浙江许多名寺古刹.他每天记录参访寺院、求法问道的游学经历.这部日记就是闻名后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它与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和《马可波罗游记》,并称为世界三大游记。  相似文献   

8.
罗冠宗 《天风》1995,(10):44-45
1993年11月4日是吴耀宗先生100周年诞辰。为了隆重纪念这位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前辈,全国两会于1993年11目27日在上海举行了吴耀宗先生生平与思想研讨会。现全国两会已将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还有少量是研讨会征文的应征文章中较好而未在研讨会上宣读的)汇编成册,书名《吴耀宗生平与思想研讨——纪念吴耀宗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郑重向读者推荐此书,并特将罗冠宗同工为此书写的《前言》发表于下。  相似文献   

9.
新闻特载     
新闻特载重庆市佛教界纪念王恩洋先生诞辰101周年本刊讯5月18日,重庆市佛教四众弟子聚会华岩寺,隆重纪念我国现代著名的佛学家王恩洋先生诞辰101周年。王恩洋的学生惟贤法师(慈云寺方丈)、心月法师(华严寺方丈)、大果法师(罗汉寺方丈)、柳方契居士(重庆...  相似文献   

10.
法显法师不仅是我国古代"创辟荒途"、"忘身求法"的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史地学家,而且是驰名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学者和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他对中国佛教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佛国记》堪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媲美,是闻名的世界四大旅行记。  相似文献   

11.
片石勒银钩,象教赖不堕;虽失天人师,犹留金刚座。想见翻经手,磨勘往复过;千载如晤对,心光照天破。这首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于1964年在分赠给参加玄奘法师逝世1300周年国际法会各国代表的金刚座拓片上题写的。诗中表达了对大唐三藏法师玄奘的崇敬和怀念。金刚座所在之所,即中国陕西铜川玉华寺遗址。玉华寺,大唐王朝时曾为三藏法师玄奘翻译佛经之道场。显庆四年(659),玄奘法师为重译《大般若经》,经高宗批准,亲率门徒高僧前往玉华寺。玄奘法师从印度回国后的十九年中,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平均每年译经70…  相似文献   

12.
玄奘法师不会想到,他曾历经千难万险行走过的这条线路在一千多年后仍然是睦邻、通商、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他是信仰弥坚的佛门弟子,九死一生西行五万里只为求得真法。他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行家,足迹遍布一百一十个国家,写下《大唐西域记》记录见闻。他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将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也将西域的人文风情带回中国。他一生译经不倦,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他是信仰弥坚的佛门弟子,九死一生西行五万里只为求得直一法。他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行家,足迹遍布一百一十个国家,写下《大唐西域记》记录见闻。他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将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也将西域的人文风情带回中国。他一生译经不倦,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标题引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开场白:"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在吐鲁番出土的古代回鹘文写本中,属于《兔王本生》的有三件,内容比较完整。本文首先对文献全文进行了转写与译释,进而探讨该文献的重要价值。通过回鹘文、巴利文和汉文文献对同一故事的记载可以看出,回鹘文《兔王本生》既不同于巴利文本,也不同于汉文《六度集经·兔王本生》及《生经·佛说兔王经》等多种经典的相关记载,说明另有来源。经笔者研究考证,认为该故事与玄奘《大唐西域记》的有关记载最为接近,说明《大唐西域记》有可能曾被译入回鹘文,至少是回鹘文《兔王本生》的编译者曾参考过玄奘的记载。回鹘文本中的兔王升天故事最先形成于中原地区,后传播至印度,被巴利文本《兔王本生》吸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印文化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僧人,近20年来,对玄奘的考古学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视野,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玄奘取经路线及沿路遗址和文物;2.与玄奘相关的寺院;3.与玄奘有关的图像;4.玄奘遗骨及舍利的流转;5.与玄奘有关的出土及石刻文献。那些更加能够说明玄奘日常生活的文物还没有完全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对于《大唐西域记》的史料分析也需要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16.
灼炽的求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法显、玄奘等僧至印度巡礼佛迹、取经学法的艰难历程与他们带回的梵文经典和所译汉文藏经。他们分别把自己去印度巡礼求法的旅行见闻记录下来,撰成《法显传》、《大唐西域记》。这两部著作对我们研究当时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地理和风情民俗、中印文化交流,都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马坚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萨利哈·安士伟今天是马坚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日。我们举行纪念会,是为了学习马坚先生献身事业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他在传播伊斯兰文化和阿拉伯语教学等方面做出丰功伟绩的拼搏精神。马坚先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穆斯林学者、...  相似文献   

18.
福建隆重纪念《康定情歌》作者吴文季诞辰90周年广大华人耳熟能详的民歌《康定情歌》的采集、整理、改编者,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吴文季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他始终为光明歌唱》,3月29日在福建泉州华光摄影艺术学院吴文季音乐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中日邦交二十周年,佛教界友好交往四十周年,隐元禅师诞辰四百周年,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日本黄檗山万福寺、宇治市教育委员会为后援的《黄檗派绘画、禅语书画展》于深秋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圆满结束了。隐元禅师是明末福建黄檗山万福寺的高僧,清顺治十一年应邀赴东瀛宣道弘法,经他殷勤布道,终于在日本宇治创建黄檗山万福寺,并使黄檗宗蔚为日本的四大禅宗之一,以万福寺为本山的黄檗宗寺庙五百余座遍布日本各地。展览展出的一百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的标题引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开场白:"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笔者深感,这段开场白的理论立意——重温马克思的精神和思想,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在新时代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颇有学术启发的,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