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11):45-45
寻找完美 一个愁容满面的老人,快70岁了还没结婚。牧师问:“您有独身的恩赐与呼召吗?”他说:“不,我无时不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并娶她为妻!”“你走过五湖四海,难道就没有遇到一个你认为完美的人吗?”“去年终于找到了一个,我好一阵激动。”“那你赶快娶她啊!”“噢!可是,她说她要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思维与智慧》2005,(10):61-61
我不是笨蛋“我加到工资啦,但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不告诉妻子,那她一定会说,不加我工资是因为我是笨蛋。”“那你就告诉她说!”“不,我才不是那样的笨蛋呢!”道歉邻居:“我们刚才敲击墙壁,想挂一幅画,可能骚扰了你,特来道歉。”“没关系,我正想过去问问你,假如我们在那钉子尖上挂画,是否牢固?”戒酒之后某人在酒店叫来两杯酒,喝完一杯又一杯,服务员问:“你真好酒量。”那人说:“不!一杯代表我,另一杯代表我病重的朋友。”第二天,那人又到酒店去,这次只喝了一杯。服务员问:“你的朋友……死了?”他说:“不,我戒酒了。”世界记录冠军运动员因…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内华达州沙漠的中央,有个叫麦尔宾·达玛的年轻人正在公路上驾驶着他新买的法拉利汽车兜风。这时候,他看到公路边上有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可能是长途的跋涉使得这位老人显得疲惫不堪。因此他走起路来非常地艰难。麦尔宾·达玛将车停在了路边,走到老人身边问道:“先生,您要到哪里去呀,我想我可以载您一程。”老人说:“我要到拉斯维加斯去,年轻人。”到达目的地后,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看着老人一身破旧的打扮,把他当成了流浪汉,于是在老人下车的时候,给了他二十五美分让他坐公交车。老人很有礼貌地接过麦尔宾·达玛递过来的二十五美分的…  相似文献   

4.
位于文登市境内的昆嵛山,又名姑余山,俗有“仙山之祖”的美称。按《仙经》云:姑余山因麻姑曾于此山修道升天,有余址尚存,因以得名。所以人们都说昆嵛山是神仙聚会的地方。究竟此山如何美丽,仙气如何盛旺,十九岁的邱处机暗暗下了决心,非去不可。公元1167年秋天,他告别故乡,奔宁海而来了。一路上,人们告诉他,昆嵛山是再美不过的,自从盘古开天地,没有那一个山能够如此秀丽;昆嵛山又是再高不过的,所以凡夫俗子是上不去的。“年轻人啊!你是不是去观赏景致?”一位老人问到。邱处机说:“栖霞山多,只能藏龙卧虎,昆嵛山高,才隐神仙。我是来这里问道修行的啊!”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去一位朋友家。一进门,他便说:“我家的电灯昨晚全不亮了,我查了半夜,也没有找着毛病在哪里。今天起床就又继续查,还是找不出毛病。你来了正好,帮我找一下.”我说:“我又不是电工,怎能帮你的忙呢?”他说:“你不是学过逻辑吗!兴许在这里能用上,帮我出出主意就行”。我说:“那倒可以试试”。我首先看了一下他屋内电灯的安装情况。里外共九个灯头,五个插座,电路全部  相似文献   

6.
悲悯的档次     
那个老人是从后门上车来的,如果猜身份,他可能是个盲流或者乞丐,浑身脏兮兮的。他说到下一站,下一站就是西单。老人背着一个沉重的蛇皮袋,又黑又旧。售票员和司机知道可能又碰到一个蹭车的了,所以,两人就特凶地冲那老人喊:“下去下去”——尤其是那个女售票员更好像是一副不能让别人占一分钱便宜的样子,她一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看文艺演出,有外宾出席。幕间休息时,我看见有一对我国的青年男女,死皮赖脸地向外国人讨“纪念品”,后来人家给了他们一面小镜子才算完事。当时在场目睹这一情景的观众都很气愤。我在心里暗想:这些青年人真不争气!我还听见一位老年人不胜感慨地说:“现在的青年人啊,没有一个是好的!”我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又想起那位老年人的话。他的心情我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但是他的判断却是不恰当的。对事物作结论要用到直言判断,直言判断是否恰当要注意它的质和量。直言判断的质有“肯定”与“否定”之分,直言判断的量有“全称”和“特称”之分。这位老人说“没有一个(青年)是好的”用的是表示质和量的特殊形式,意思是“所有的青  相似文献   

8.
下满的围棋     
正公园里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感到不耐烦。第一位老人说:"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们在下棋?我们一招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了,你们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旁边的老人起哄:"拿自己比林海峰?"第二位老人,看起来很有修养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下棋。何况,当第一个棋子落下,一盘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满,等到围棋下满了,棋就死了,要撤棋盘了。  相似文献   

9.
雪鸿 《佛教文化》1996,(3):41-41
我喜欢让一个老人理发,老人在道旁露天营业,收费低廉,人又健谈。初次见面,他习惯地问:“你是干啥的?”我说:“当小官儿的。”他又问:“一个月挣多少钱?”我说:“运气好时能挣万儿八千的。”当他知我尚未成家时,问我老家在啥地方,一听“甘肃”,他眼一瞪,“五百里不见一根草,别去了,到这儿成个家”。接着为我出谋划策,最好“进门”,找有女无儿的人家,房子,老婆现成,他保证愿为我找个“好主地”。第二次他依然问我是“干啥的?”我说:“打工的。”他很关心,“打工苦不苦?老板好不好?”我说:“的确很苦.老板有时好,…  相似文献   

10.
一位渔夫在最不佳的时节出海,常常都能满载而归。那帮年轻捕手们既羡慕又嫉妒,向他请教方法。渔夫说:“船多划几里路呗!”但是,小伙子们常常累得半死,回来后依然收获甚微。他们私下里叹道:“这老头,运气总比咱好!”渔夫的儿子长大了,也要出海。他问老爸:“你的运气为啥总是那么好?”渔夫说,“什么运气!你得学会看风辨云观水色,即使几片浪花,都有鱼的味道,很多技巧我说不清,你得自己去研究、去悟,这些东西掌握不了,即使每天绕太平洋一圈,也难撞到‘运气’!”小亮是我以前高中时的同学,大学没有考上后来回乡当了几年农民,但一直笔耕不辍。前年…  相似文献   

11.
梦的年龄     
梦也是有年龄的。 人不同,思不同,年岁不同,梦亦不同。据说,如果一个人活到60岁,那他将有5年的梦景回味。“他徘徊在婴儿的梦里。婴儿梦见了母亲的歌声、乳汁、胳膊和胸膛”。“他徘徊在老人的梦里。老人梦见了骏马、青草、角力和摔跤”。(严文井《阳光》)也如日本禅僧上衫谦信所云:“四十九年一睡梦”,“岁月只如在梦中”。梦幻,伴随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那时我才十六七岁,才开始爱上清诗丽词,  相似文献   

12.
我为女友小丽介绍了一个对象——小张。这天,在我家里,他俩见面。我来了个开场白之后,便撤到外屋去了。约摸过了半个小时,就见小张低着头走了出来,他告诉我要赶回部队去开会,便走了。我忙进到里屋问小丽:“你看小张这人怎么样?”小丽说“人还不错。”“那你怎么也不起身送送人家?”我说。“还送啥,才坐了半个小时,就急着要走,准是他没相中我呗!”我发现桌上有张纸条,便问:“这是什么呀?”“哦,他说,他晚饭后一般都在宿舍里,他宿舍旁边就有个电话,他说着说着,就在纸上写了起来。”“这写的是电话号码呀!”“是吗?”我又问:“你刚才是不是没怎么说话呀?”  相似文献   

13.
上小学时候的一天晚上,妈妈去上夜班,家里就我和哥哥两个人。睡着睡着,我觉得好像有人在我床旁边,摸着我的脸,又亲我的脸,又好像在我身上摸来摸去,迷糊中,我不敢动,晚上太安静了,而且我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所以就没有出声,他继续在我身上摸着,摸到我敏感部位时,我实在忍不住了,就翻了一个身,他才住手。……那个人是我哥哥……那一年我12岁,他17岁……”  相似文献   

14.
一、懵懂中感觉“鬼”。 我出生在大别山下一个山村里。小时候,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尤其在夏夜乘凉时,听故事是我的乐趣。记得六岁时,第一次听“鬼”的故事,是隔壁王大爷讲的,他说一次在夏夜他路过我们的村头时,听见村头的小河里有些东西在啪啪的击水声,他大声吆喝,那些东西“呼呼”地跑了,一会儿就消失了,那时我听罢觉得毛骨悚然;不久乘凉时,后院的宋老爹讲“鬼火”一事,说是人死后会变成“鬼魂”到处飘,并且当时他一边讲,一边手指着面前的大山上一闪一闪的光说,那就是的;随着听故事的内容增多。“鬼”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有一次,我在村前的小河逮鱼,一不小心栽到河里去,  相似文献   

15.
阿健 《思维与智慧》2001,(12):30-30
毕业那年,五位同学受学校推荐去报社应聘,结果唯有他落选。那四位同学进了报社后,彼此默默地展开了竞争,每个人的发稿量均在报社中名列前茅,且有些颇具影响力的佳作。这时,在某中学教学的他,落寞地连连感叹——没有给自己那样的机遇,否则,凭自己的文学功底,丝毫不会逊色于那四位同学的。而现在他只能呆在校园这方天地里,难以接触到大千世界里的那些丰富多彩的人生了。一日,他陪记者去大山深处采访一位剪纸老人。他惊讶于那位一生未曾走出大山又不识字的老人高超娴熟的技艺——只见他随便地拿过一张纸,折叠几下,剪刀如笔走龙蛇…  相似文献   

16.
有一条鱼每日在海里不停地游,仿佛在找寻着什么。有一天它去问鱼王:“人们所说的大海究竟在哪里呢?”鱼王说:“我的孩子,海既在你身外,又在你身内,你无时不在海中啊!”它又问:“那么,尊敬的鱼王,为什么我感觉不到海的美丽呢?”鱼王说:“我的孩子,那是因为你离海太近了,反而感觉不到它的恩惠。从  相似文献   

17.
我看见了主——显现给玛达肋纳(若20:1—18) 那一周第一天的清晨,玛利亚玛达肋纳去上坟,见墓门大开、墓内已空。因主的遗体不见了,她就站在坟外哭啼。当她又俯身向坟内看时,见里面有两位天使。天使问:“女人!为什么哭?”她答说:“因为有人拿走了我的主,我却不知道把他放在哪里?”说完,她忧虑地转过身来,见耶稣立着,却没有认出,反而  相似文献   

18.
盲者守灯     
有一个婆罗门在六十岁的时候,好不容易求神保佑,生了一个孩子,因此他非常疼爱这个宝贝儿子。可是,很不幸的,到了孩子六、七岁时,突然生病死了。婆罗门十分爱护这个儿子,所以对孩子的逝去,一直耿耿于怀,无法放下。他想:“我好不容易向神求来儿子,阎罗王怎么可以轻易地把他带走呢?”婆罗门就去找阎罗王计较。他一见到阎罗王就高声抗议,阎罗王听了,只说道:“我带你去找你的儿子。”爱子心切的婆罗门,急急忙忙地跟着阎罗王走。过了好久,来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婆罗门看到他那可爱的儿子正开心地玩耍。他情不自禁上前抱住儿子,说:“儿啊!我找你找得好苦喔!”可是,这个儿子却一脸茫然地回答:“你在讲什么啊?”  相似文献   

19.
青蛙看海     
青蛙很想看看海是什么样子。他去问见多识广的苍鹰怎样才能看见海。苍鹰说:“哦,这很容易,只要你登上前面这座高山, 就能看见海了。”“天哪,那么高的山!”青蛙仰起头,吓得吸了一口冷气,“我  相似文献   

20.
缅怀包老     
包尔汉老人归真的噩耗传来,沉痛与缅怀之情交织于心头。一个知名中外的爱国老人,他匆匆地走了! 8月28日下午,我随中国伊协领导人去其府上吊唁,做“都阿”,以寄托哀思。同时,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联名送了一幅墨绿色的挽幛,幛中端正地嵌着四个大字:“穆民先驱”。我仰望着老人的遗像和挽幛上的题字,思绪万千,心驰神往,一下子回忆到解放前夕,首次聆听包老教言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