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应对的多维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井世洁  严芳 《心理科学》2003,26(4):757-758
1 引言 中学阶段是个体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重要发展时期,其间所出现的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应对(coping)作为自我调节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缓解或调节环境对个体的压力,对保持身心健康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人的三重属性的变化发展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三重属性的发展,表现出了一个从类本位到群体本位、到个体本位再到以人的三重属性和谐发展为中心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规律。同时,不同发展程度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各自具体的情况下,其对人的三重属性中某一个或某两个属性的强调和发展是有不同侧重的;不同的个体,其三重属性的变化发展会因其各具体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期、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属性表现。  相似文献   

3.
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个体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生 《学海》2008,(1):118-123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表现出鲜明的个体精神.这种精神是那个时期文化创造的重要促进因素,但也有许多负面影响.本文从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渊源、本质内涵等多维角度评述人文主义个体精神,以期对个体精神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成像技术的青少年大脑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成熟是一个动态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发育主要集中于个体发展的第二个10年: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行为、认知和脑迅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普遍表现出来的注意、冲动控制、计划、决策等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是基于神经系统的成熟发展起来的。运用神经成像等技术的研究指出, 大脑在青少年时期的发展经历着突触精简以及髓鞘化的过程; 白质、灰质在青少年时期的成熟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青少年大脑皮层的成熟顺序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相联系, 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在青少年时期发展完成。在这一过程中, 脑的发展会受到情绪、环境以及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成人期社会情绪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成人期个体而言, 社会情绪问题是其日常问题中最为经常、最为重要的形式。解决此类结构不良问题, 需要个体对问题情境产生他们自己的解释, 而不依赖他人强加的结构, 反映了成人期认知发展中出现了有别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形式运算的新质思维。对其解决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成人期个体认知适应性发展的良好指标。该文从成人期社会情绪问题研究的缘起、理论观点及其表征水平的发展图景等方面回顾了此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个体工商业是指生产资料个人占有,依靠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从事商业、家庭工业、家庭手工业、修理服务业、运输业等)获得生活来源的个体劳动者。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我们把个休工商户视同于资本主义而加以限制,个体工商户濒于绝迹。一九八二年,我国宪法载明个体经济是国营和集体经济的必要补充以后,个体工商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一九八五年,南通市有证个体工商户126286户,从业人数172170人,比一九七八年分别增加93%和116%。 个体工商业的发展,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类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成分,语音加工经历着“习得-发展-老化”的变化过程。本文首先综述了婴儿、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在语音意识、语音提取,语音工作记忆等方面的表现及相应加工机制。其次,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个体语音加工发展变化的神经基础。最后,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个体语音加工发展进程,围绕语音加工发展过程、语音老化有无关键年龄以及如何干预等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第二个时期是道德个性的形成期。这个时期大致从六 七岁到十三、四岁。 在这个时期,个体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从适应性反应活动逐步过渡到随意的主动的活动。这表现在个体的行动从适应性转变成具备初步的独立性;个体行动的动机从不自觉到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从对物的关系的动机占主导地位变成对人的关系的动机占主导地位;个体对行动价值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朱智賢 《心理学报》1960,5(2):55-67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无論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发展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約影响下,經过一系列的年龄发展的阶段,到达青年时期以后,出現了令人惊异的本貭的变化:从一个軟弱无能、不識不知的个体,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的思想观点、知識文化和劳动能力的、独立的社会成員。  相似文献   

10.
婚姻基础是婚姻关系建立、存续、发展、解除的基本依据。其包括生物基础和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不同阶段的社会的婚姻基础也随之发生变化,当然不同时期的文化、道德、政治等因素对其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发展到当代社会,婚姻的基础由家族利益转向个体利益,这种利益就是个体对于婚姻的生理上、物质上、感情与精神生活上等多方面的需求和满足。  相似文献   

11.
道德应当是为了人的生存的,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的人的存在方式决定着相应道德的存在形式.人是类性、群体性、个体性三重属性的统一,这三重属性在历史过程中依次不断展现出来,这决定了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表现出类、群体、个体三种不同的主体本位存在形式,从而决定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相应出现为类的、为群体的、为个体的三种不同的道德现象.由于道德一旦产生就表现出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所以,道德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并不总是完全同步,一般来说,它往往滞后于人的发展.所以,要根据人的发展对道德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2.
视觉表象产生加工的可塑性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化的视觉表象产生任务,以经过系统训练以及三个不同年龄阶段被试为研究对象来研究视觉表象产生加工时所表现出的可塑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视觉表象产生加工水平会因外界系统训练而发生功能增强的练习效应,也表现出随着个体的发展所呈现出的年龄效应,年幼儿童还不能产生空间表征,9岁左右可能是儿童类别表象产生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个体视觉表象产生加工能力可塑性最高的时期。说明由于受大脑神经细胞活动特性改变的影响,视觉表象产生能力具有相对较高的可塑性和易变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看, 学校过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发展转折点, 对个体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影响。先前研究多基于缺陷的视角, 将学校过渡视为充满挑战和风险的危机时期, 并发现青少年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各种消极的发展结果。但从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视角来看, 学校过渡可能是青少年获得适应性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机遇, 也是发展可塑性表现最为充分的时期。如果青少年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能够很好的融合, 他们就有可能获得积极的学校过渡。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是一部先秦时期总结性的论著,书中对音乐美学思想多有论述。先秦音乐在战国末期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它对于个体审美素养的提升、民众教化的引导、国家社会的稳定等各个层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年心理原属于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狭义看,发展心理学亦即指个体发展心理而言,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发展时期的心理。早期发展心理学,只注重某些年龄,而不重视整个人生心理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愈来愈多的注重研究成年期与人生的后期——即老年期的心理。正如迈尔斯(Miles 1933年)所说:“心理学家们对个体出生后的最初二十五年花费了太多的心血,到目前为止,人类行为的探讨与再探讨,只针对生命这个欣欣向荣的阶段,其余五、六十年漫长的人生,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前者,但仍是一片处女地。人们对成熟、成熟后与老化等阶段只有初步的认识,只把它们当做间谈与传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情感是早期儿童社会性行为反应的一种原始动机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然先天性:“它的先天预成的性质决定了它比语言出现得更早,并更早地起作用。”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基本地信任感产生在乳儿期,自主感产生在婴儿期,主动感产生在学前期,如果失去在特定时期对某种情感地培养,孩子地情感就不易得到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7.
血铅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具有很强的神经发育毒性,即使是低水平的铅暴露也会对个体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铅对个体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铅导致个体产生生理缺陷、认知能力下降及社会情绪性障碍等症状,对处在生长发育重要时期的儿童影响更长远.已有研究发现,血铅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持久性的特点,而且血铅的危害很难通过螯合作用的干预得到改善.医疗干预及相关研究显示,积极避免铅接触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最有效策略.本文为将来探讨血铅如何影响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和脑发育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与道德品质生成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品质生成规律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有新的表现形式。社会转型带来了多种价值观的交织与碰撞 ,既潜伏着危机 ,又厚育着希望。立足现实 ,着眼于社会对个体的道德调控及个体道德精神自律是出路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纪林芹  张文新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563-1571
长期以来, 发展心理学研究主要采取变量定向的方法。近年来, 随着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和人类发展个体差异的科学事实的积累, 个体定向的方法得以发展并且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思路之一。个体定向的方法关注作为整体的个体, 旨在确定有意义的同质性个体类别或亚组。个体定向的方法包括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原则, 具体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传统聚类分析、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以及配置频次分析等。发展心理学研究需综合运用个体定向的方法与变量定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遗传筛查     
正以特定群体为对象,检测个体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是否携带致病的遗传病基因、某种疾病的易感基因型及风险基因型,了解遗传病发病情况的一种特种技术检查。筛查可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出生后个体的遗传筛查主要是基因水平的筛查,胚胎着床前的遗传筛查主要是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筛查。概述人类长期遭受遗传病的折磨和痛苦,随着现代医学和遗传学的发展,很多遗传病得以发现、诊断,某些遗传病得到了治疗。特别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为临床医学的进步带来了革命性的意义。该技术在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