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高校教育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怎样?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智力水平有无显著差异?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发展有何作用?怎样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些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编后话     
怎样根据现时代的特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前我国哲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要丰富和发展哲学理论,就不能不改变陈旧的哲学观念。哲学观念变革的实质是什么?需要变革哪些观念?读者可以从本期《全国哲学观念变革讨论会侧记》中了解到一些颇有新意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哲学基本问题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学术界早有争论。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作出不同的回答。不过,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察,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更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本文就按这个路子作些初步探讨。 哲学基本问题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各个时期唯物论对它是怎样认识与解决的呢?  相似文献   

4.
怎样发展智力是涉及整个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但是,就目前我国的书刊来看,对智力这一概念的理解很不一致;能力和智力的涵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混淆不清。通过共同讨论弄清楚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研究怎样发展智力确实很有必要。读了叶上雄同志《关于能力和智力》①一文颇受启发,但对文中的一些观点,我还有不同的看法。下文提出我的浅见就正于叶同志和其他对智力问题有研究的同志。  相似文献   

5.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哲学正面临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门古老的科学能否发挥作用?怎样发挥作用?当前有两种明显的倾向:一种是不愿迈出哲学神圣的殿堂,充耳不闻改革开放的雷声闪电;另一种是简单地用哲学概念套在具体问题上,一切都是“对立的、统一的、转化的”,于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都使哲学游离于改革开放之外。要使哲学真正成为改革的哲学,哲学必须倾听改革  相似文献   

6.
1.明晰优先于深度? 亲爱的朋友们,我今天的讲题是哲学性的,我相信你们象我一样都是哲学之友。但是,什么是哲学呢?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回答。我的回答是,当你坚持不懈地问“为何?”、“怎样?”和“你的意思是什么?”,并因而获得比任何现存科学都更为深入的结果时,这样的问题就是哲学性的。例如,你问“什么时间了?”,这就导致“什么是时间?”的问题。心理学研究感觉到的时间,即绵延感觉,物理学则根据空间来定义时间。但是还有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它们不属于这两门学科,而且根本不属于科学领域。简言之,哲学问题的领域,就是坚持不断的提问所引致的领域。让我把本讲中的某一结论予先说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一新的变革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变更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注重经济效益,成了众多人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势下,哲学有何作用?哲学研究什么?哲学怎样繁荣和发展等问题又重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试论发展     
事物的发展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什么是发展呢?发展和运动、变化是否是相同的概念?这在我国哲学界还很少有人注意到。我认为如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要掌握辩证法的发展观和系统方法都是不可能的。那么究竟怎样理解辩证法的发展以及它同运动的相互区别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科学家人格特征内隐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积家  张倩秋 《心理科学》2003,26(5):906-907
1 引言  科学观是人对科学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科学发展。科学观有两种表现形式 :(1)科学哲学 ,它以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科学的本质和结构、科学发展和科学方法论。(2 )科学的内隐观 ,它是人们对科学的非正式看法 ,如如何看待科学 ?怎样对待科学和科学家 ?科学家有怎样的人格特征 ?等等。 1981年 ,Sternberg对智力内隐观的研究揭示了公众对智力的看法 ,显示了内隐观研究的重要性。 2 0 0 1年 ,杨治良等对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研究揭示了创造性内隐观的因素结构。但是 ,对科学的内隐观还很少有研究。科学内隐观将揭示公众对科…  相似文献   

10.
如何评价我国逻辑学研究的现状?今后的发展应取什么样的总体走向?怎样更好地发挥逻辑学的作用?最近,王雨田教授在《当前的逻辑教学科研向何处去》(《哲学研究》1993年增刊(逻辑研究专辑))一文中提出了一种见解:李文健同志的这篇文章又提出了另一种见解。本刊欢迎逻辑学界同仁和关心逻辑学发展的广大读者就这些重要问题继续进行探讨与争鸣。  相似文献   

11.
该会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心、北京市哲学会辩证唯物主义组和《人文杂志》编辑部联合发起,于1992年8月28—29日在京召开。30余位同志与会。会议讨论涉及到怎样规定主体性,怎样发挥主体性,以及怎样评价这些年来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等问题,并着重就主体性原则的有关问题展开了争论。主要有:主体性原则能否成立?它是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若是,其依据是什么?内涵是什么?它的适用范围有无限制?  相似文献   

12.
郭齐勇 《孔子研究》2018,(6):157-158
中国传统哲学在20世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 20世纪中国学者是以怎样的方式解释中国传统哲学?其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表现了怎样的意义、特点与问题?中国传统哲学在与外来哲学互动中如何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中国哲学未来究竟应呈现怎样的形态?……这些长期为学界所讨论而又所困扰的重大学术课题,李承贵教授新著《生生的传统--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所进行的探索性思考,或许有助于我们寻找答案。本人拜读之后,特提出如下几点感想与读者诸君分享。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物质?它的构造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很早前就已经激动了人类的头脑。为了对周围世界产生一种正确的看法,为了知道周围世界的基础是什么以及如何去认识它,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科学就叫作哲学。然而,关于物质及其构造的问题不仅对哲学有意义,而且对我们的实践活动也有意义。为了学会如何控制自然界中所发生的过程,就需要弄清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观念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长二千多年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很多研究过中国哲学的人回答:“和谐”。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很多研究过中国近代史的人回答:“动乱”。中国的传统哲学具有和谐的本性,而中国近代史却是充满动乱的现实。这究竟是什么缘故?究竟应该对此做出怎样的评价?中国的前途究竟如何?这些问题引起很多中国哲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吗?——和世诚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诚同志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吗?”一文,我最初在“光明日报”上读到时,就感到不能同意他的意见。现在“哲学研究”把这篇文章加以转载,希望大家讨论,我很赞同这种做法。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牵涉到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还牵涉到对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认诚,大家来讨论一下,把它弄清楚,是有必要的。当然,在世诚同志看来,“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著作是一个早巳彻底解决了的问题,而且为哲学史的事实所证明了的”,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哲学史的事实又证明了什么呢?世诚同志却和我们有很不相同的了解。那  相似文献   

16.
自从拙文《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8期)发表以来,陆续见到一些研究劳动问题的文章,这启发我思考了这样的问题:对于在我看来是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的劳动概念,到底应该怎样规定?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劳动概念同政治经济学对劳动的研究有什么不同?这个方法论问题不搞清楚,就容易生出不少是非来。而这样一个抽象的问题却愈益显出了现实的意义。我们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就包括劳动体制的改革;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也包括劳动管理。对劳动的研究是哲学对当前实践特别是改革实践发挥方法论职能的重要途径。不仅如此,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只是自己的劳动;由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发生着空前的重大变化,这就使对劳动的哲学研究,更显出了对于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想对劳动概念再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智力本质的探讨有关智力的研究,特别是心理测量学关于智力本质的探讨,主要强调智力操作的产品,这就不仅忽视了探索“什么是智力”这样的问题,把智力看作个体固定不变的特性,而忽视了“智力能否训练”和“怎样训练”等问题。斯腾伯格(R、J、Sternberg)则从信息加工的探索路线出发,认为智力是适应性的、目标定向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文化和社会规范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
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个国家、民族, 要兴旺发达, 拥有光明的未来, 就必须拥有创新的理论思维, 拥有自己的哲学。哲学是思想的花朵, 文明的灵魂, 精神的王冠; 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理论先导, 是激发人、塑造人、引导人的精神力量。哲学锻造我们的思维, 净化我们的心灵, 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一、哲学是什么?哲学的解放, 从根本上说, 首先在于哲学观的解放, 在于对“哲学是什么”等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哲学是什么? 这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又是当代哲学的前沿问题, 也可以说是哲学永恒的话题。从哲学诞生的那一天起, 哲学家们就在不停地追问, 给出了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越来越多的人宁愿提“马克思哲学” 而不愿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其实,就用语而言,提“马克思主义哲学” 反倒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确实存在叫作“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理论形态,如那套已风行大半个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但是,提“马克思哲学” 就不一样了——马克思有没有或者有何种意义上的哲学?他本人对哲学究竟持何看法?他认为自己的学说是哲学吗?他的思想跟哲学这门古老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所以,如果一定要提“马克思哲学”,那就得先对上述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作一番认真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哲学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是现代的哲学?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幼稚的问题.事实并非如此.和抽象化的绘画,由八音度转变为十二音系统的音乐以及打破传统叙事结构的文学一样,皙学思想在本世纪初不就表现出发展断层吗?哲学是一桩非常致力于古典文化及其复兴的事业,如果这一事业确实揭示了变动不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