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正确看待"作者之死",是当前理论研究亟需澄清的原点性问题之一。在对巴特"作者之死"进行理论回顾和批判性分析后可以发现,先于文本存在和文本完成后的作者可以"死",作者并不具备比读者更高的阐释权力。但作为文本撰写者和意义赋予者的作者不能"死",文本的意义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从表面上看,是拉康、巴特、福柯等人要求作者"死";从实质上看,是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增殖方式的发展变化要求作者"死"。不能深刻地看到这一点,简单地对待"作者之死",不论是反对还是坚持,都很容易掉进前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布下的意识形态陷阱。  相似文献   

2.
本刊声明     
近日我刊接到作者反映,有人冒充我刊编辑向作者收取费用,就此我刊声明如下:1.我刊从未向作者收费任何费用(包括审稿费和版面费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以我刊名义向作者收费的行为都是非法的。作者向编辑部及编辑寄送钱物,其投稿将被视为无效。2.我刊现用收稿电子信箱是hn_llxyj@126.com(明年即将启用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可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色彩词语不仅能够指代事物,具有传神、生动的表达效果,而且能够构成独特的意境美。色彩词语的妙用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形象再现,是作者审美意识的形象外化,是作者心灵与精神的大胆展露,是物象风韵美的张扬,是文学作品意境美的诗意表现。  相似文献   

4.
<正>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是一个令人困扰的原点性问题。在当代西方文艺学和阐释学理论中,从20世纪初俄国的形式主义兴起,经过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传统的作者与文本关系的定位被彻底颠覆。新批评的"意图谬误",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福柯的"什么是作者",一条线索下来,疏离和否定作者,隔绝和阻断作者与文本的关系,视文本为纯粹的、悬浮的词与物,成为主流观点和基本主张。在讨论和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笔者总是感到疑惑,文本是书写者的创造物,书写者与文本的  相似文献   

5.
谢爱华 《中国宗教》2018,(11):82-83
《月亮与手指》的原作者安吉洛·塔塔格里亚是意大利皇家都灵理工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和原子核工程专家。作者的职业身份是一个从事实际研究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天主教徒。对于科学与信仰的主题来说,这种双重身份是作者特有的优势。作为一个从事实际研究的自然科学家,其学术视角与一般的人文学者相比,显得新颖独特,别开生面。作者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深厚的物理学史的背景,使得作者在引用涉及自身学科的历史与现实材料时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一文学活动中,共鸣现象的产生是在作者与读者共同拥有的感性、知性、志性等心灵三层面的心理机制中层层建构起来的。如果我们把创作共鸣和鉴赏共鸣结合起来放到一个共同的场域里,整个文学活动中,就存在着一个共鸣场,作者的心灵三层面与读者的心灵三层面是产生这个共鸣场的基础心理机制。共鸣现象的产生涉及三个世界,作品是作家和读者的连接点,串联起读者世界与作者世界,而共鸣则是文学活动中作者世界与读者世界交叉重合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在《侈靡篇时代与作者蠡测》(《管子学刊》1990年第3期)一文中证明了该文作于齐湣王十二年十月左右,作者是苏秦。在这篇文章里,着重对作者苏秦的精神人格思想倾向学术渊源诸问题作进一步的追溯。一、《侈靡》篇的纵横家倾向与作者苏秦的精神和人格苏秦是战国纵横家之集大成的人物。《侈靡》篇既为苏秦所作,则应入于纵横家者言一类是自不待言的了。  相似文献   

8.
李养林 《心理学报》1981,14(4):35-46
这篇文章由于审稿人的意见不一致,未能及时予以发表。原稿也太长,有二万多字,而作者又不愿压缩,这也是难于刊载的一个原因。作者坚持要求把这篇文章发表以征求广大读者的意见。现在作者又终于把原稿压缩较多,但仍太长。我们为了贯彻双百方针,经过讨论研究,也就同意把它刊载在“讨论”栏中以引起讨论。作者意在坚持唯物论的心理学观点,这是可贵的。能有接近可取的见解,也是好的。本刊发表了这篇过长的文章是例外,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9.
正如小标题所示,本文是以黑格尔为中心的。作者首先叙述了哲学史上各派的辩证法及反辩证法者的辩证法观,并据此而把辩证法分为普遍的辩证法、客观的辩证法、主观的辩证法、主体的辩证法、无的辩证法;进而又把普遍的辩证法细分为唯心的和唯物的,把主观的辩证法细分为否定的和肯定的。第二、作者认为,辩证法是矛盾的逻辑学。在作者看来,解决矛盾就要以矛盾为前提,因此就必须承认存在着的矛盾,否则就谈不到解决矛盾。第三、作者通过他对黑格尔的矛盾和否定概念的分析,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否定的逻辑学”,他的理由是: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个体系,这意味着它不仅是矛盾的逻辑学,而且也是包括矛盾在内的一种“广泛的否定的逻辑学”。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作者看来,则是“对立的逻辑学”,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对立。同时作者强调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虽然都不是矛盾的逻辑学,可是矛盾却被认为是否定和对立的最根本的、最尖锐的形态。第四、作者又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认为辩证逻辑乃是存在论的,因而也就必须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实在性,亦即存在着的矛盾。在作者看来,运动就是存在着的矛盾;但是作者却又说:“如果否定客观的辩证法,主观的、肯定的辩证法也就不能成立;反之,如果忽视主观的(肯定的)辩证法,客观的辩证法也就不能生存下来。”最后,作者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三个契机即悟性的、辩证的、思辨的三个契机作了分析和解释,说明了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0.
对艺术的理解指引着作者的创作。对艺术的理解不同,形成了艺术语言及形式的多样性。任何形式的艺术品都只是作者意识的产物,艺术品所展现出的结果在作者的思维意识中只是冰山一角,而隐藏在作者思维中或是作品展现中的潜意识部分,才是作者与作品最真实的意识与情感。无论是作者还是艺术品欣赏者都应该自觉地找寻与探索艺术活动中最真实与真诚的部分,只有找到艺术活动中最真实和最真诚的部分,才能更充分地完成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  相似文献   

11.
杨俊杰 《世界哲学》2009,(2):96-103
《德国唯心主义的最古老纲领》是德国哲学史上的重要文献,长期以来人们对作者是谁这个问题争论不休。这里则结合谢林的思想进程以及谢林的早期神话思想,认为谢林不应当是这份文献的作者。  相似文献   

12.
1984年11月19日,郑渊浩首次产生了完全由他一个人写一本刊物的想法。因为他发现在一本刊物上,有的作者写得好,有的写得不行。读者是为了看好文章而掏钱买那杂志的。可是这本刊物上的所有作者却按照统一的标准拿稿费,这就等于写得一般的作者在剥削写得好的作者。  相似文献   

13.
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因果性与目的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将因果联系分为直线式的和反馈式的两种,认为控制论中的反馈作用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意义下的相互作用,它在整个宇宙中是有效的,而直线式的因果联系则是反馈式的因果联系的极限,即具有无限小的反馈作用的因果联系。作者证明,机械论与目的论的片面性在于或者是直线式的因果性或者是超自然的目的因这个错误的非此即彼。作者说明,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黑格尔的基础上,研究了社会生活中的大量反馈系统,克服了机械论与目的论的对立。作者断言,我们迄今的机器主要是直线式因果性的机器,而我们未来的机器则将是反馈作用的机器。  相似文献   

14.
欣赏是一种善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2岁丧母,7岁失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文坛及科学领域中发生的著作权纠纷日渐增多。其中,署名权纠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根据司法实践,大多数著作权纠纷都与署名问题有关。著作权的主体是作者,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著作权中的各项权利,诸如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等,只有在确定作者身份后才得以实现。所以,署名权是著作权保护中的关键问题。司法实践中的各种署名权纠纷,均涉及“谁是作者”和“是否存在侵权行为”这两个  相似文献   

16.
《易经》作者主观意向是《易经》吉凶重要成因之一钮福铭《易经》吉凶成因错综复杂,多种因素所致。其中作者的主观意向是决定吉凶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卦爻的吉凶受其制约。一般说,符合作者主观意向的,许之以吉,背离者则归之于凶。下面略举数例,择要述之,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历代学者多认为<周易参同契>是东汉浙江上虞人魏伯阳所作.本文通过对文献的考察与分析,确认"郐"地并非作者籍贯,"鲁国"与"会稽"具有一致性,"会稽"是解开作者籍贯的钥匙,初步提出今本<周易参同契>的作者非一人而出于众手.其作者在齐鲁、吴越之问.  相似文献   

18.
爱情是支唱不完的歌。《简·爱》一书的作者将女主人公的名字作为书名,不仅告诉了我们本书的主人公及主题,还向我们暗示了“简”就是作者爱情理想的化身。所以,注意作者对主人公“简”的刻画及心理描写,成了我们透视《简·爱》一书作者爱情理想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这篇論語言符号意义的性质的文章中,对于苏联和国外語言学家在这个問題上所提出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反駁意见。作者与之商榷的主要对象是沃尔科夫和哈巴罗夫的文章,同时对国外語言学者,如索修尔、现代結构主义者丹麦的塞林森、波兰学者薩瓦托夫斯基的观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把这种在評价語言符号意义的性质上的分歧归結为:“一些人把意义看成是符号的对象相关性,亦即归根到底看成符号;另一些人則把意义看成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作者是持后一种观点的。在文章后半部,作者闡述了对語言符号与語言系統的相互关系的看法。在这方面,作者对別什科夫斯基、布达高夫、茲魏金采夫等人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詞是符号和意义的統一,这一統一反映着客观现实”,“上下文根本不能‘完完全全地决定’符号的意义,而符号基本上不是从上下文而是从现实中获得自己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赵慧利 《天风》2022,(1):41-42
<正>每一段文字都有作者,也有特定的读者或者读者群。圣经每一卷都是圣灵借着特定的作者向读者传递的神的圣言。本文尝试以《腓利门书》为例,探讨圣经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1.文字的使命—使人和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