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动物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迷宫是很常用的一种仪器。文章介绍了迷宫的发展历史、类型以及应用的研究领域,并讨论了未来迷宫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MORRIS迷宫图像自动处理系统隋南,匡培梓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012)Morris不透明水迷宫是研究大鼠学习记忆或空间认知行为的一种简便、实用而且较为先进的实验模型装置。在实验过程中常记录搜索目标时间、朝向角度、运动轨迹、入水位置等多项...  相似文献   

3.
电影院告示     
有人设计了一个迷宫,迷宫的中央放了一根金条用于奖励能进入并顺利走出来的得胜者。设计者每月举行一次比赛,慕名而来的参赛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4.
电影叙事学不是关注电影表意的层面,而是关注影片的叙事结构与叙事功能,是对一个影视作品叙事结构的抽象性研究分析。2015年国庆档,一部制作成本仅为170万的农村现实题材悬疑片《心迷宫》的上映引发了业界的热议,获得了极好的口碑。作为谜题电影,《心迷宫》的成功得益于导演精湛的叙事技巧,具体表现为:全知视点与多重内聚焦相结合、时间的变形和非线性的时序、版块式拼图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5.
闫方博 《美与时代》2008,(1):126-128
迷宫叙事是后现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迷宫表达的是一种徒劳无望的探寻,一次没有归宿的旅行,一种面临绝处死亡的焦灼.循环和重复是这种无望和焦虑的表达,变化与反思构成了寻找出路的可能.封闭的迷宫同时也是敞开的乐园,这是悖论,也是当下的人们不得不面对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围绕学习、记忆、情绪及应激等心理因素与复发的关系,应用阿片类物质心理依赖研究条件性位置偏爱,条件性位置厌恶,Morris水迷宫量化觅药动机模型,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等多种动物行为模型,从情绪相关学习、记忆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不同神经核团与神经递质系统活动性的改变,应激相关因素易化的成瘾易感性,自然奖赏与成瘾药物奖赏相关记忆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应激与记忆相关的吗啡心理依赖及复发的脑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7.
王琼  王玮文  李曼  杜伟  邵枫 《心理学报》2016,48(5):509-517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广泛参与了个体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 通过与其酪氨酸激酶受体(tyrosine kinase, TrkB)特异性结合, 实现其多种神经生化功能。本研究观察了TrkB受体阻断剂ANA-12的慢性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注射对大鼠旷场行为、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和逆反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mPFC的慢性BDNF阻断显著降低了大鼠在逆反学习测试中的逃离潜伏期和运动距离即增强了大鼠的逆反学习能力, 但不影响其旷场行为和水迷宫空间学习能力。同时, 慢性阻断mPFC-TrkB受体也并未导致大鼠海马BDNF蛋白含量的显著改变。这些结果提示, 对于大鼠的Morris水迷宫空间学习和逆反学习, mPFC-BDNF主要在逆反学习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对于进一步探索海马和mPFC在调节个体认知功能中各自的作用及其潜在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很启发人。相传有位叫米若斯的国王为了报杀子之仇,向雅典发起战争,迫使雅典人每隔几年送7对童男童女到克里特岛,用来喂米若斯关在克里特岛迷宫中的怪牛。雅典王子忒修斯决定要杀死那头吃人的怪牛,于是,他和另外13位童男童女一道前往克里特岛。岛上迷宫设计得非常复杂,之前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为此,忒修斯先用自己的魅力征服了米若斯国王的女儿,向这位公主讨到了走出迷宫的办法,最后不仅成功地杀死了怪牛,并且安全地返回雅典。走出迷宫的办法是,带上一个线团,  相似文献   

9.
外科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于合并其他心脏疾病需要进行其他心脏手术的患者。目前房颤外科消融策略主要包括经典迷宫手术、改良迷宫手术、微创房颤消融及杂交手术等,其中以微创外科消融和其他心脏手术同期进行的改良迷宫手术最为流行,杂交手术尚处初始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就房颤外科消融的适应证、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道德迷宫"及其伦理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存在,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并帮助人们应对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现代社会转型导致了人类道德活动空间的变化,传统道德哲学提供的理论及其原则已无法解释和应对现代社会复杂的道德状况,伦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成员生活在无所适从的"道德迷宫"之中。在伦理危机四起、"道德迷宫"叠出的现实社会,根据现实社会结构的变化实现相应的伦理建设成为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迫切任务。组织伦理是帮助社会摆脱现代性伦理危机,走出"道德迷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以《心迷宫》的超预期票房为基础,忻钰坤导演的第二部完整影片《暴裂无声》再次走上了大荧幕。而对比制作粗糙但故事复杂的《心迷宫》,《暴裂无声》无疑在在地空间的准确营造、故事讲述方式的繁复建造之外,进行了更为真实、更为深厚的现实思考,从而赋予了该片区别于大多商业片的寓言特质。  相似文献   

12.
DGAVP易化记忆巩固过程与脑内蛋白质合成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脱甘氨酰胺精氨酸加压素(DGAVP)易化记忆巩固过程的作用,证明DGAVP能够防止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茴香霉素(ANI)对记忆的破坏作用,并从突触体水平上探讨了DGAVP的作用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1)在复杂迷宫趋食反应中,DGAVP能够增强小鼠对觅食路径的记忆。(2)ANI破坏小鼠的记忆,而预先给予DGAVP则能防止ANI的破坏作用;在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中ANI和DGAVP的作用与迷宫实验的结果一致。(3)ANI抑制究触体对蛋白质合成前体亮氨酸的摄取,作用非常显著。DGAVP能够改善ANI的抑制效应,体外和体内的实验结果完全一致。实验结果提示DGAVP的作用机制与蛋白质合成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由"80后"青年导演忻钰坤执导的悬疑剧情片《心迷宫》采用非线性的三重环形叙事结构,围绕着一副殡棺三次易主、"被烧死"模式的思维定势、烧香与猩猩在人性"本我"中的表征,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当下农村转型期存在的怪像和阵痛,深入挖掘了小人物原始生命中无处安放的"本我"存在,让观众在心的迷宫中窥透众人心事,观尽人生百态。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对铅染毒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行为药理学方法研究铅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可能机制,并观察中药复方(驱铅灵)对铅染毒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效果。结果:(1)各染毒组大鼠Morris(第一、二、三、五、七轮)测试潜伏期显著延长;记忆保持百分率显著下降。(2)治疗后中药组的大鼠Morris水迷宫第2、3轮测试潜伏期显著短于阳性对照组,记忆保持率显著大于阳性对照组。(4)EDTA组和中药组。结论:中药复方对铅染毒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田栋  徐晓虹  洪星  陈蕾  谢灵丹  李涛 《心理学报》2011,43(5):534-543
探究成年期环境雌激素双酚A(bisphenol A, BPA)暴露对不同性别小鼠行为的影响。出生5周的小鼠灌胃染毒BPA (40、400 µg/kg/d), 同时设对照组。染毒8周后, 以开场行为检测小鼠的自发活动及探究行为, 以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的焦虑和探究行为, 以水迷宫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行为, 以跳台检测小鼠的被动回避记忆行为。结果显示, BPA暴露不影响同性别小鼠在开场中的各种行为, 但消除了悬空站立和扶壁站立频率的性别差异。高架十字迷宫行为测试中, BPA暴露显著减少雄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p<0.05和p<0.01), 却显著增加雌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和停留时间(p<0.05和p<0.01); 同时, BPA暴露显著减少雄鼠(p<0.05和p<0.01)却增加雌鼠在中央区的探头次数(p<0.01), 消除甚至反向诱导成年小鼠焦虑行为和探究行为的性别分化。BPA (40 µg/kg/d)暴露显著延长成年雄鼠在水迷宫中搜寻平台的平均距离(p<0.05), 但对雌鼠没有影响, BPA因此消除了正常成年小鼠空间记忆行为的性别差异。BPA(40 µg/kg/d)暴露显著缩短了雄鼠在遭电击24h后跳下平台的潜伏期(p<0.05), 但对雌鼠没有明显影响, 并因此诱导成年小鼠被动回避行为的性别差异。以上结果表明, 成年期BPA 暴露可性别特异性地影响小鼠的多种行为, 干扰成年小鼠行为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房颤机制的经典学说有多发子波假说、主导折返环伴颤动样传导理论、局灶激动学说等.消融治疗房颤先后经历了仿迷宫术、肺静脉内消融、环肺静脉消融、复杂碎裂电位消融等多种术式.机制研究对消融术式的改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消融术式的创新则验证和/或否定了某些机制的成果.二者的博弈极大地推进了房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早期的研究者采用一种反射模式,并且设想脑的分化作用,力求确定学习在脑中留下的“痕迹”。他们切除大鼠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然后观察它们在学习和记忆不同难度的迷宫时产生什么效应。这种切除手术对记忆的影响比对学习新东西的影响大,对完成困难的迷宫操作的破坏作用最为显著;切除皮层所产生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切除分量的大小,至于切除的部位,影响还在其次。后面这一点发现,引出了质量作用原则和等势原则。学习时的皮层联结似乎是与皮层下中枢以纵向的组织方式相互作用的,因为把  相似文献   

18.
汤明明  侯公林 《心理学报》2011,43(7):784-791
慢性应激能够影响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海马和额叶是与学习和记忆联系密切的脑区, 参与信息的获得、保持及提取。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对神经元发生、存活以及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目前成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相关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应激如何影响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 以及这一过程中FGF2蛋白在海马和额叶中表达的改变。实验中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应激组,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刺激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模型, 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及Y迷宫实验检测学习与记忆功能的改变, 并对海马及额叶中FGF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 5周慢性应激导致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 海马及额叶FGF2蛋白表达下调。因此认为, FGF2蛋白可能参与慢性应激损害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 提示FGF2可能是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分子靶目标。  相似文献   

19.
肖理 《思维与智慧》2008,(12):21-21
居住在松花江边上的时候,闲暇时常去看人们捕鱼。各种捕鱼的器具之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一种叫迷魂阵的网。网是下在岸边的水中,一圈一圈的,酷似迷宫,鱼若是游了进来,就极难出去。  相似文献   

20.
居住在松花江边上的时候,闲暇时常去看人们捕鱼。各种捕鱼的器具之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一种叫迷魂阵的网。网是下在岸边的水中,一圈一圈的,酷似迷宫,鱼若是游了进来,就极难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