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别十年的朋友聚会上,我见到了最好的哥们——峰。现在的他非常风光,不但有车有房和美娇娘,而且还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广告公司。不过,只有我知道,在风光的背后,他吃过多少苦。当初,峰还是个穷苦的农村娃,靠走街串巷摆地摊讨生活。  相似文献   

2.
因为碰掉了小峰的文具盒,小华又不愿意将它拣起来,小峰就拽着小华去班主任赵老师那里讨“公道”。小华一边随着小峰往办公室走,一边对小峰的做法毫不留情地加以嘲笑:你去找也是白找,因为赵老师从来都喜欢学习好的同学,而不喜欢像你这样的差生。小峰被说急了,忍不住打了小华一拳。  相似文献   

3.
给报刊写“豆腐块”文章,填填空白,名日“补白”。有位名叫郑逸梅的“文坛中人”就爱写填空儿的短文,一写就是70年,人称“补白大王”。那位《红岩》小说中烈士许云峰的弟弟许瘦峰,还为他刻了一方印章“补白大王长寿翁”,庄谐兼备,乐坏了这个“七十三行状元”。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者的东正教新作一经问世,便自然会引起俄罗斯读者的兴趣,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当代中国学者最为关心的问题。199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著名宗教学家乐峰的《东正教史》一书作为中国当代学术界系统研究东正教的首次尝试,成为俄罗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乐教授是中国东正教研究领域的权威性专家,他为人谦逊,对自己的事业十分执着,他的名字为研究俄国传教士团在中国的俄罗斯同行们所熟知。50年代初,乐峰教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尔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70年代末,他开始了自己的东正教研究生涯。8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5.
1990年9月,阔别故土近40年的赵朴初居士终于踏上他日夜眷念的家乡安徽。当他在参加完九华山佛学院的开学典礼和转轮宝殿落成典礼之后,立即又来到他的出生地安庆。不及稍事休息,朴老又风尘仆仆地走到振风塔下的千年古刹迎江寺。他要亲眼再看一看他年轻时参拜过的这座古寺,寻找魂萦绕的感情。77岁的迎江寺方丈皖峰法师迎候在山门内,在他的身后,是持具搭衣的全寺僧众。两位老人互致问候之后,朴老问皖老:“您老今年多大岁数?”皖老说:“痴长77岁。”朴老伸出手指比划着说:“我比你大8岁。”在皖老的陪同下,朴老在迎江寺逐处察看。这…  相似文献   

6.
公元九世纪初,大唐长安城南终南山的圭峰,一位超凡的佛学大师,以他的名字将这座山峰与经法的辉煌连在一起,使这座灵秀的山峰倍增几分神奇。圭峰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座纪念碑,而赋予圭峰神奇魅力的,就是唐代佛学大师宗密。宗密俗姓何,生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卒于唐武宗?..  相似文献   

7.
在郁郁葱葱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座直冲云霄的山峰,就像一把擎天的利剑,人称擎天峰。征服擎天峰一直是众多登山勇士的梦想。经过一代又一代登山勇士的努力,擎天峰终于被踩在了脚下。  相似文献   

8.
学佛的好处     
人生在世,除了需要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精神食粮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个学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现在,我想谈谈学佛的很多好处中,比较浅显的一点好处。人从出生到老死,忙碌了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忙?如果说是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须要有了钱,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那么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以后,应该是不必忙了.但他仍然要忙,甚至有些人会更加忙.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生活又有进一步的要求了。为了满足更高的欲望,所以又要拼命地去追求了。但是“人生恰似采花峰,飞南飞北飞西东,采得百花…  相似文献   

9.
享受忙碌     
意大利有一位叫阿尔多·阿尔马蒂的老人,是滑雪和登山运动的爱好者。他50岁的时候开始学习滑雪和登山,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终于在他88岁那年登上了意大利北部的多洛米蒂山区海拔2999米的拉瓦雷多峰。登峰成功之后,他经常对家人和朋友们说:“懒惰能生百病,忙碌能祛百病。”  相似文献   

10.
看了《心理世界》上林峰向康先生的求助信(98年第5期),我对林同志的自我大胆暴露深表敬佩,同时也想起一位朋友,他也因这种缺点而苦不堪言。我和他促膝交谈后,写下此文,送给那些关心同性恋者世界的人们。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位父亲有17峰骆驼,他临终前立下遗嘱,将17峰骆驼分给他的三个儿子。遗嘱上是这样写的:大儿子得一半骆驼,二儿子得三分之一的骆驼,小儿子得九分之一的骆驼。三个儿子按照遗嘱分,怎么分都分不过来,因为17既不能被2整除,也不能被3整除,更不能被9整除。后来他们决定求教于智者。智者很耐心地听他们讲完,  相似文献   

12.
朱晖 《思维与智慧》2010,(12):46-47
那年夏天,我与峰同时研究生毕业,进了同一家小机关,住进同一间宿舍。  相似文献   

13.
山水     
李白的灵性再好,若不是得到了山水的润泽,恐怕他也难以成为豪迈千古的诗仙;苏轼的才气再高,若不是得到了山水的氤氲,恐怕他也难以写出超逸绝尘的词章;人的胸怀里,如果有了峰峙岳连的磅礴大气,有了江涌川流的浩渺空远,那么,他的灵魂中,必然盈溢着鲜活的智慧,翔逸着诗意的浪漫……  相似文献   

14.
正唐末诗人任翻,跟其他诗人一样,在"读万巻书" 的同时,也喜欢"行万里路" ,历游名山大川。某年的一天,他来到了浙江天台县天台山的中子峰。这是仙霞岭山脉的东支,群山环抱,茫茫苍苍,雄伟壮观,且寺庙众多。当晚诗人便在峰中一座禅寺住下,一连好几天都陶醉在这山中美景,尤其是这迷人的夜色之中。有一天,他终于按捺不住勃发的诗兴,回到寺中,欣然挥毫,在寺壁上题诗一首:绝岭冬风已自凉,鹤翔松露  相似文献   

15.
谒达摩洞     
几年前曾到过少·林寺,一直以较能几上摩洞为憾事。95年初秋有机会在嵩山住IJL天,算是了却了这个心愿。达摩洞在少林寺后的少主峰,高存约三里,尽是陡峭的山路,攀登不容易。相传南比朝时期,印度增入持提达摩渡海来到中国.在梁都建康(今南京)拜访梁武帝,因缘不契,所以流落到北朝都城洛阳一带,并予少林寺后的这个山洞内面壁坐禅达九年。当时达摩的洋法很难被人理解,接近他的人很少,只有慧可追随他,并于达摩洞前坚请求法,所断自己的臂膀表示决心。意可成为达摩传法弟子后,弘传达摩禅法,此后,禅宗不断发展兴盛,成为我国佛…  相似文献   

16.
伟大表现为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我经常跟王石出去玩,爬山。大家都会很关注,一会儿爬这个峰,一会儿到北极点。他爬山大约只用了5年多时间,把七大洲最高峰都爬完了,加上南极点、北极点,"7+2"。对于当时已经四十七八、而今56岁的人,做到这样很不简单。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发现,在山上我们和他最大的区别在于他能管理自己。比如他说几点进帐篷就几点进帐篷。为保持能量,食物再难吃他都往下咽,而我觉得不好吃就会宁愿挨饿。王石以业余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我不是赵朴初研究的学者,虽然与朴老有过几次接触,但对他的生平及其思想了解甚少,但是有一个悬念一直困扰着我与迎江寺的老方丈皖峰法师,直到2002年月5月皖峰方丈圆寂之前,我们仍然无法解读那段耐人寻味的悬念。就在皖老圆寂后不久,一次偶然的采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2,(4)
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四十里,发源于黄山西脉,蜿蜒入青阳南境,绵延一百八十里。主峰海拔一千三百多米,环回九十九峰,俯视如儿孙绕膝。九华峭拔凌空,与天争胜,重岩叠嶂,各赋奇形,其天台晓日、桃岩瀑布、舒潭印月、九子泉声、莲峰云海、五溪山色、平岗积雪、东岩晏坐、天柱仙踪、化城晚钟,构成九华十景。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唐李白以山有九峰如莲花,因赋诗说:“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从此,九子山即改名九华山。唐刘禹锡游九华山,感慨万千。他说:他曾爱陕西华山,以为此  相似文献   

19.
标竿何处寻?     
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的《直奔标竿》是一本非常好的新书,该书作者雷伟恩(Bick Warren)牧师是当今一位名誉全球的牧者,他以其建立和牧养马鞍峰教会的成功经验,研究出一套办好教会的理论,其理论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肯定,海外不少牧者千里迢迢到美国参加其研讨会,实地考察其教会,向他取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宝鸡县新街乡庙川村有座吴山,亦名岍山、虞山、雍州山,大禹治水到过吴山,故又名开山。周文王二伯父虞仲(又名仲雍)的封地在吴山,虞仲为了让弟弟季历继承王位,“南逃荆蛮”,用吴山的吴字命名“荆蛮”之地,建立了吴国。虞仲禅让王位,史称他为“大贤人”,吴山主峰、海拔1885米的大贤峰因此而得名。虞仲南逃时,不准当地人相送,人们爬上吴山山峰,遥望目送他的车辇渐渐远去,吴山第二主峰望辇峰因此而得名。秦非子养马于“汧渭之间”,在虞仲修建的周邑基础上修建了秦邑。吴山北距汧水只有十余里,南距渭水二十余里,处于“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