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立 《法音》2004,(9):16-16
本刊讯8月25日下午,俄罗斯东正教外事局副局长马克主教一行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蘧俊忠副秘书长的热情接待。马克主教简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宗教情况。他说,俄罗斯宗教就像中国五大宗教一样,在法律上是一律平等的。传统宗教有4个,即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犹太教。我们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张彦通 《中国宗教》2017,(10):30-31
2017年9月4日至5日,由俄罗斯穆夫提委员会、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共同举办的"丝路精神:共建与融合"伊斯兰教国际会议在喀山举行。此次会议是2016年乌鲁木齐"伊斯兰教中道思想国际研讨会"的延续。国家宗教局副局长张彦通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3.
<正>罗马教皇与东正教牧首近千年首晤当地时间2月12日下午,罗马天主教教皇方济各和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在古巴哈瓦那举行了两个小时的会晤并签署了联合声明。这是自11世纪以来基督宗教两个分支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在伊斯兰国家,少数群体宗教权利:在伊斯兰教法框架内和积极倡议"国际会议在摩洛哥举行1月25日至27日,中国伊协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联合举办的"执政党与宗教:伊斯兰教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9日至11日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宗教作为世界宗教的重要力量之一,今后要多多利用国际会议等多边场合,拓展宗教外交空间,服务我国外交工作大局。哈萨克斯坦有131个民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佛教等,政府通过注册登记等方式对宗教组织和事务进行监  相似文献   

6.
一、基督教的历史基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之统称,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起源于罗马帝国东部地区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与此同时,国际与国内形势表明,伊斯兰教在我国构建新型国家安全战略过程中,必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有鉴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于2014年11月14日组织召开"伊斯兰教与国家安全战略"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与2013年12月召开的"伊斯兰教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属世宗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主办的"伊斯兰学术研讨会系列"。会议围绕"中国  相似文献   

8.
1996年5月7日上午9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曼诺夫·亚历山大博士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作了题为“当代俄罗斯东正教与国家关系”的学术报告。 他首先介绍了历史上东正教的几次改革,指出俄罗斯文化是一元文化,即东正教文化,东正教与俄罗斯民族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哪里有俄罗斯人,哪里就有东正教。目前俄罗斯即将举行大选,各派政治势力都在积极拉拢东正教会。东正教会对此感到非常为难,一方面教会不是在天空中生活,要与国家协调一致;一方面又不想成为政治家们利用的工具。在斯大林时代,东正教神甫们曾被剥夺公民权,成为社会边缘人,而现在俄国政界却把东正教会置于社会中心,各派都想利用它。鉴于上述情况,东正教会规定:限制教会神职人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个人可以参政、演讲,但不能代表教会。  相似文献   

9.
<正>东正教圣像画独特的神学意义与信仰源泉,是用线条和色彩表达的神的启示和形体化的祈祷。对俄罗斯民族具有深远影响,是打开俄罗斯文化之门的"逻辑钥匙"。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体现了基督教"道成肉身"的核心思想。圣像画的基础是上帝化身学说,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加入了"写"的意味,即"书写"神圣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许多人将其比作民族"大熔炉"。移民们不仅将基督教三大分支——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带进了美国,也将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带到了美国。此外,美国还存在着土生土长的宗教如摩门教和难以计数的小型宗教派别。在这个宗教多元的国度里,如此多的教派何以能够和谐共处?本文从政教分离、司法独立、崇尚教育、法律完备、移民的美国化、慈善机构的作用以及美国社会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1991年苏联的解体和乌克兰的独立,乌克兰社会的精神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激烈的变化,有着千年历史的乌克兰东正教的分裂是其中尤为典型的事件。东正教会分裂后,乌克兰境内形成了莫斯科牧首区所辖乌克兰东正教会、基辅牧首区所辖乌克兰东正教会和乌克兰"自主"东正教会三足鼎立的局面并延续至今。本文将通过历史梳理,探析导致乌克兰东正教分裂的历史根源和推动因素,并对当前分裂局面可能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圣像是一种独特的宗教艺术,是东正教和天主教重要的教会传统。然而,两者对圣像的理解,圣像在各自教会传统中的作用仍具有一定的差异。东正教会较之于天主教会更为强调圣像的神学内涵,礼拜仪式的意义,因此形成了不同于天主教圣像的一套独特的艺术表现原则,以及东正教对圣像理解的理论学说。本文在众多神学家对东正教圣像崇敬阐释的基础之上,认为东正教圣像崇敬具有四点相互依存的神学依据:(1)圣传与传统的关系,圣像是再现圣传的一种视觉表现传统;(2)《圣经》诫命的内在一致性,圣像的"原型说"和圣传的批判性很好地解决了《圣经》禁止人造像的"悖论";(3)圣像表现的是神化的人和变容的世界的像,与原型不是本质一致,而是与原型相似;(4)"心智"与物质的关系,东方教父认为通过"心智"内观上帝离不开物质的中介,需要相似的东西,首当其冲的就是表现道成肉身的基督像,已经神化的圣徒的像。总之,东正教圣像崇敬最主要的根据在于道成肉身,捍卫圣像崇敬的传统,在东正教会看来就意味着捍卫信仰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在俄罗斯民间东正教的人类学中,能够发现一条具有诺斯替主义特征的思想线索。诺斯替主义人类学具有建立在灵肉二元论基础上的人神关系、以"同神"为目标的人的终极使命这两大特征。在作为俄罗斯民间东正教思想背景的官方东正教中,人与神的关系是一种内在关系,人具有恢复"似神性"、成为"受造的神"的使命;而在民间东正教中,人与神的关系建立在灵肉二元论的基础上,人的心智拥有"非受造"的上帝形象,人的使命是恢复"同神性"、成为"非受造的神"。这种愈发鲜明的诺斯替主义特征反映出俄罗斯民间思想对于人的神性本质及其自我拯救能力的不断强调与强化。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东正教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俄罗斯东正教与现代化问题。文章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俄罗斯东正教革新派的历史和现状,内容涉及20年代的东正教革新派、60年代的东正教新思想家和90年代的东正教新革新派以及革新派提出的改革和现代化措施;第二部分是俄罗斯东正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着重谈了东正教与新教、东正教与罗马天主教、东正教与非传统宗教(邪教)以及这些异教在俄罗斯的活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注:本文是由兰州市伊斯兰教协会、《开拓》杂志编辑部与青海循化撒拉族教育发展基金会,于2008年7月16日-17日在兰州联合举办的"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妇女权益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国度,一个伟大战斗民族的国家,随处可见的神圣瑰丽的"洋葱头"教堂,让你感受到东正教赋予俄罗斯人民灵魂改造的崇高意义。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那些宏伟壮丽又五彩斑斓的东正教教堂是最吸引眼球的建筑物。东正教作为俄罗斯的国教,在俄罗斯民族独立和国家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推动作用。而俄罗斯人民对东正教信仰的虔诚程度可以从俄罗斯到处可见的东正教教堂中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清至民国间,新疆是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收成最差"的地方,东正教在伊犁却有较"兴旺"的发展,这不仅因为伊犁与俄国的地缘关系,还因历史原因,大量俄国(苏联)移民迁至伊犁造成此现象,并且一些受俄文化熏染的当地人也接受东正教,伊犁旗人社会不可避免地也受到影响。本文考察清末民国间伊犁东正教徒的来源、东正教堂的分布以及各派的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洪长有于2006年9月11日至14日随中国宗教代表团出席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中国宗教代表团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担任团长、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为顾问,由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界人士以及国家宗教局、外交部、中央统战部工作人员共14人组成。中国伊协研究部工作人员敏昶担任随团翻译。来自伊斯兰世界联盟、利比亚伊斯兰宣教协会、基督教联盟、俄罗斯东正教美国基督教理事会、罗马教廷、英国圣公会、以色列犹太教、日本神道…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国家.这里生活着130多个大小民族,信奉着不同派别的宗教.在俄罗斯,东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犹太教通常被称作传统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被称作非传统宗教.此外,俄罗斯还存在着数量繁多的新兴宗教.据俄罗斯官方统计,目前在俄罗斯司法部门注册的新兴宗教已经超过了100种.  相似文献   

20.
简论东正教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东正教的基本特点乐峰本文论述了东正教的基本特点,分析了东正教保守性存在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东正教的神秘主义,考察了东正教对国家政权的依附性,探讨了东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多中心。文章最后指出东正教与西方天主教、基督新教的不同之处。作者乐峰,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