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耳其的民主化进程伴随着伊斯兰复兴,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学界更多关注的是政治伊斯兰复兴,即伊斯兰政党通过民主选举上台执政的行为,实际上,现代土耳其著名的伊斯兰思想家赛义德·努尔西的以《光的书信》为代表的宗教思想为土耳其民众伊斯兰复兴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伊斯兰教与现代化相融合的观点对土耳其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诸国在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阿拉伯主义思潮衰落之后兴起的对传统文化探寻和回溯的社会运动。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远因,但其在不同国家历史积淀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不同走向。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构成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现实动因,但现代化遭遇危机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同。宗教和世俗力量的权力角逐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核心特征,但二者之间斗争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激烈程度的区别。现代经济模式变革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经济保障,但经济转轨对社会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其反弹程度的差异。在中东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国家的伊斯兰力量努力尝试整合本土文化与现代化,这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对移植自西方的一元现代化模式的质疑和对多元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复兴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东诸国在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和阿拉伯主义思潮衰落之后兴起的对传统文化探寻和回溯的社会运动.教俗合一的政治体制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远因,但其在不同国家历史积淀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不同走向.现代化的探索过程构成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现实动因,但现代化遭遇危机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不同国家表现不同.宗教和世俗力量的权力角逐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核心特征,但二者之间斗争程度的差异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激烈程度的区别.现代经济模式变革是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的经济保障,但经济转轨对社会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伊斯兰复兴运动对其反弹程度的差异.在中东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国家的伊斯兰力量努力尝试整合本土文化与现代化,这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对移植自西方的一元现代化模式的质疑和对多元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当代的伊斯兰复兴包含着三股社会潮流,即伊斯兰教的民间复兴、新泛伊斯兰主义和伊斯兰主义(或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新泛伊斯兰主义是战前泛伊斯兰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它在伊斯兰世界广为流传的同时,对非伊斯兰世界也深有影响。本文除对它在战后的发展予以概述外,着重讨论它的基本政治─宗教主张、组织形式、性质、特点和社会功能。作者认为,伊斯兰国家对它(在不同程度上)的鼓吹和支持,对当代伊斯兰复兴其它两股潮流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伊斯兰文明演进序列中的重要一环,奥斯曼帝国通常被界定为政教合一抑或教俗合一的军事封建帝国,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对抗博弈和此消彼长是帝国晚期政治生活的突出特征。近代以来,饱受西方冲击的奥斯曼帝国通过现代化改革和宪政运动以救亡图存,奥斯曼苏丹通过世俗化改革强化中央集权和弱化乌莱玛对教育司法权威的垄断;青年奥斯曼党和青年土耳其党引入西方宪政制度和民族主义理念来弱化君主权威和教界特权,导致宗教政治逐渐让步于世俗政治。晚期奥斯曼帝国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博弈促进了现代中东诸国西方式宪政制度的确立,影响了民族主义认同的形成和基于世俗主义的现代化模式的选择,造成了中东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精英与民众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分析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著作和讲演入手,分析马哈蒂尔对伊斯兰教的现代诠释:强调伊斯兰是进步、与时俱进和充满活力的宗教,强调学习所有知识,与现代化相适应;认为伊斯兰价值观与繁荣、进步,发展或资本主义没有冲突,追求财富是符合伊斯兰教的;指出伊斯兰是宽容和温和的;强调伊斯兰鼓励努力工作、勤奋、节俭.马哈蒂尔还通过提倡"新马来人"、"正确的"伊斯兰和伊斯兰教国,来应对种族问题、政党斗争和极端主义,协调伊斯兰与现代化,促进马来西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宗教世俗化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宗教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近一百年来,土耳其、伊朗、中亚、法国分别实践过世俗化,试图削弱伊斯兰教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影响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现实操作的层面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或难度,从而也引发了相应的问题,给人们留下了可供探讨的话题和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通常认为,以穆斯林人口为居民主体的国家或历史上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的国家即为伊斯兰国家。本文从伊斯兰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紧密联系、泛伊斯兰主义与原教旨主义的双重影响以及激进宗教组织的现实干预等三个方面切入,深入分析了伊斯兰教对当代伊斯兰国家外交政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土耳其的宗教少数派,阿拉维派是许多信仰仪式和实践迥异的异端派别的统称,萌生于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教派冲突之中,诞生于奥斯曼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地区,长期处于受压制和迫害的境况,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种族特征的内婚制宗教群体。土耳其阿拉维派是一个将神秘主义、什叶派宗教神学、安纳托利亚传统文化乃至基督教神学相结合的宗教教派,所以其宗教信仰涵盖了苏非主义、什叶主义、基督主义与安纳托利亚传统文化思想,属于广义的什叶派范畴,并通过"赛姆"和"审问"等宗教仪式来实践宗教理念。在土耳其现代化进程中,阿拉维派是凯末尔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与左翼政党结盟,反抗逊尼派伊斯兰主义。目前,维系阿拉维派的传统纽带进一步瓦解,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诸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支持,虽然已超越土耳其国界成为一种国际现象,但还要为争取合法身份地位进行艰难抗争,要为彻底摆脱边缘化处境作出更大努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极端主义不是伊斯兰教宗教极端主义是打着宗教旗号,歪曲宗教教义,鼓吹极端激进观点,采取极端手段,妄图建立神权统治的一种思想和行为体系。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哪个宗教的特定产物,各宗教中都存在打着宗教旗号的极端主义。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它不仅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恰恰相反,它是伊斯兰教形象和声誉的损毁者、伊斯兰教利益的破坏者,是伊斯兰教的罪人和敌人。极端主义从思想到行为,都背离了《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的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