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哥尼流蒙主异象的指示(10:1-8)在使徒行传第10章里,主的福音工作有更进一步的扩展,主藉着彼得将福音传给一个地道的外邦人。他是罗马帝国的意大利人,名叫哥尼流。是意大利营的一个百夫长(古罗马一军团有十营,每营600人)。他是个虔诚人,全家都敬畏神,他多多周济百姓,常常祈求神。他的善行,为犹太全国所称赞。有一天,约在午后三时,他在异象中清楚看见  相似文献   

2.
吴红英 《天风》2007,(6):8-9
马可人生中尽管有过失败,但这些经历,成了他一生永远敬畏、事奉主的动力。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他在今后的人生认识到自己的软弱,他在何处跌倒又在何处起来。他转变成一个刚强的人,一个与神亲密的人。  相似文献   

3.
新年新智慧     
“智慧”是一个意义丰富的词,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词。智慧可以用来指“在实用的知识上有技巧和才干”。而对于生命本身来说,就是善良、和谐而又成功的生活。《箴言》是智慧的精华,而智慧的基础在于敬畏神。神是智慧的根源,惟有敬畏神的人才能得着真智慧。在旧约中,能结合应许、律法与智慧的一个观念,就是敬畏神;智慧和律法都能反映出真信徒在应许的合宜表现(华德凯瑟(walter c.kaiser)《旧约神学探讨》,廖元威,魏玉琴等合译,台北:中华福音出版社,1987年,第218页)。新约也提及智慧的属性(林前1:24),新约中的《雅各书》强调人的信心应加上行为;被人们称为“新约”中的箴言。人不敬畏神,就很难认识和掌握智慧。因为智慧不能离开他  相似文献   

4.
忠实的朋友,是稳固的保障;谁寻得了他,就是寻得了宝藏。忠实的朋友,是无价之宝,他的高贵无法衡量;金银也比不上他忠实的美好。忠实的朋友,是生命和不死的妙药;惟有敬畏上主的人,才能寻得。敬畏上主的人,才有真正的友谊,因为他怎样,他的朋友也怎样,(德6:14—17)  相似文献   

5.
季剑虹 《天风》2002,(11):6-8
经文徒20:19 "服事主,凡事谦卑"是使徒保罗一生的写照.谦卑事奉主、谦卑敬畏神、谦卑为教会、谦卑为众人的美德,始终贯穿在保罗事主的每一个细节上.谦卑是事奉的基础,是事奉的条件,没有真实的谦卑,也就不可能有打动神心意的事奉.  相似文献   

6.
满了八天,孩子应受割损,遂给他起名叫耶稣,这是他降孕母胎前,由天使所起的。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着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始首生的男性,应祝圣于上主。”并该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献上祭物:一对斑鸠或两只雏鸽。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默盎。这人正义虔诚,期待着以色列的安慰,而且圣神也在他身上。他曾蒙圣神启示:自己在未看见上主的受傅者以前,决见不到死亡。他因圣神的感动,进了圣殿;那时抱着婴孩耶稣的父母正进来,要按着法律的惯例为他行礼。默…  相似文献   

7.
得胜的义     
华耀增 《天风》2006,(21):8-9
神救赎了我们,没有对我们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我们敬畏他,敬畏他的目的,也是要我们通过对神的敬畏而严格地约束自己。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尊重人,把神的爱带给人,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义的见证。  相似文献   

8.
陈企瑞 《天风》2011,(2):48-48
古时以色列人献祭或为感恩,或为赎罪,或为与神亲近,他们以献祭表自信仰、坚定信心、延续民族的精神,耶和华神不但喜悦这样的献祭,更喜悦献祭者有敬虔、敬畏、顺服的心灵。新约时期,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亲自摆上成就了神人和好的救赎大功,他是神喜悦的祭物。  相似文献   

9.
敬畏作为宗教知识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可由敬畏关系而衍生出特定宗教的道德心态。儒教是一种人本敬畏,基督教则基于神本敬畏。比较而言,儒教的人本敬畏以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三大敬畏为主要框架,构成性善论的信念预设、成圣希贤的价值目标、修身涵养之道德行动而形成强调“诚”的道德心态;而基督教的神本敬畏则以上帝或唯一至上神的敬畏为法则,并以性恶论的信念预设、因信称义之价值目标、遵守律法之行动形成强调“信”的道德心态。通过儒教与基督教两种敬畏框架及其道德心态比较,可以更深入而具体地理解儒家道德心态的主要特征,为其现代转型和创造性发展提供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10.
拯救的角     
唐卫民 《天风》2010,(3):6-8
<正>敬畏神并不是什么事都不敢做,而是怕我们所做的事不能荣耀神。如果我们遇到什么事、什么人使我们里面失去了平安,就当省察我们与主的关系是否正常。  相似文献   

11.
圣母赞主歌     
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我的心神欢跃于天主,我的救主,因为他垂顾了他婢女的卑微,今后万世万代都要称我有福;因为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他的名号何其神圣,他的仁慈世世代代于无穷世,赐与敬畏他的人。他伸出手臂施展大能,驱散那些心高气傲的人。他从高座上推下权势者...  相似文献   

12.
计文 《天风》2000,(12)
“圣”的意思是“分别”,就是“非同平常”。所以,“圣”与“平常”二者之间是相对的。 希伯来书作者指出有人“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来10:29),是件神极不喜悦的愚昧事。因为这不仅是对救恩的“忽略”和“轻慢”,也是对救恩的赐予者——神的一种藐视和轻看。 尽管神藉先知多次声明:“藐视我的,他必被藐视。”(撒上2:30)“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主教》2010,(4):1-1
没有圣者,相似上主;除你以外,没有另一位;没有磐石,相似我们的天主。你们别再三说诳言,别口出豪语;上主是全知的天主,人的行为由他衡量。壮士的弓已被折断,衰弱者反而力量倍增。曾享饱饫的,今佣工求食;曾受饥饿的,今无须劳役;不妊的生了七子,多产者反而生育停顿。上主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降入阴府,也将人由阴府提出;  相似文献   

14.
经文徒20:19“服事主,凡事谦卑”是使徒保罗一生的写照。谦卑事奉主、谦卑敬畏神、谦卑为教会、谦卑为众人的美德,始终贯穿在保罗事主的每一个细节上。谦卑是事奉的基础,是事奉的条件,没有真实的谦卑,也就不可能有打动  相似文献   

15.
儿子的信心     
韦秋惠 《天风》2005,(11):27-27
我信主快三年了,但信心却时常软弱。我常常会做些不讨神喜欢的事。但神却以永远的爱爱我,他不丢弃我。他赐给我一个儿子,让儿子时时提醒我,也让我的灵命得以长进。儿子今年刚满六岁,个子虽然长得比同龄的小朋友矮,但他是一个很乖巧、讨神讨人喜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日日新     
范晨光 《天风》2008,(4):12-14
在这新的一年里,让我们检讨自己与神的关系,并且学习敬拜赞美他,藉读经、祷告、参加崇拜、肢体相交,过一个以神为中心,以主为乐的生活,天天欢度佳节。  相似文献   

17.
梁奕琨 《天风》1996,(9):4-6
经文:约1∶13,出3∶6,来11∶9、10,加4∶28 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他不是属肉体生的,也不是属血气生的,乃是凭着应许生的。他平生许多地方可以预表基督,他是旧约时代一颗灿烂的明星,也是今日青年信徒的楷模。 一、对神——他敬畏 他敬畏神表现在三个方面 1、筑坛——求告主名(创26∶25,32) 他父亲亚伯拉罕一生倚靠耶和华,无论到哪里,总是首先为他的神筑一座坛。  相似文献   

18.
汤庆兵 《天风》2008,(24):11-11
我们今天来得早,可惜不会演舞蹈,就来演个三句半,好不好?神与你我都同在,常常行善不失败,遵守主的新命令,当有爱。第一要把上帝爱,天天把神来敬拜,祷告赞美事奉他,本应该。当爱弟兄和姊妹,真心相爱不后退,因为同有一个家,是教会。当爱教会神的家,求神国度再扩大,  相似文献   

19.
沈利华 《学海》2005,1(5):141-146
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掌管着人间生杀、祸福大权,人们对之产生敬畏感,又由敬畏而"媚灶"、"谢灶",巴结、贿赂灶神,以达到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功利目的.祭灶旧俗现在虽渐趋消亡,但作为它的伴随物的民俗心理依然顽强地存在着.社会文化心理较为复杂,对民俗心理的变革,本质上就是对人的改造,亦即对国民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20.
敬畏的本分     
《天风》2002,(6):F004-F004
我们应当敬畏、敬爱、依赖上帝过于万物。使我们不至指着他的名咒诅、起誓、行巫术、说谎言、哄骗,但在各样患难之中呼喊他的名,祈祷、颂赞、感谢。我们应当敬畏敬爱上帝,使我们不至轻看主的话,和所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