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标志设计大多只是强调标志的形式感和现代性。单一从简化的字母、字体以及现代抽象形的角度来着手进行设计的标志虽然现代感、信息感、商业感会比较强,但让人感觉缺乏中国的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应该将中国传统图形结合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即在研究传统图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变化和改造,成为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设计出焕发生命力的现代标志。  相似文献   

2.
南阳汉画像石艺术格调沉雄博大,动态生动活跃,动势气韵不凡.其图形语言中独具魅力的"势"的艺术表现,对现代图形设计语言的表达具有巨大的启迪;对于现代图形设计规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共通,共融,共进"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传统图形在世界文化的传播上大放光彩,已成蔚然成风之势。然而,中国传统图形热潮带来了参差不齐的设计作品。当前中国的设计界,抄袭之风很严重,对于那些传统的经典设计,我们总是在不停的“山寨”,这对于中国现代的标志设计是非常不利的现象。标志设计过于呆板和程序化,很多都是单调的延续和重复,缺乏个性和新意。因此如何将传统图形和现代标志设计巧妙融合是现代设计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4.
传统图形运用在现代设计中,其创作过程分三种层次:意制、形制、韵制,层次越高,越能够将传统图形的审美与现代情感相结合。要形成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视觉符号,就应该多将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结合,多进行商业设计上的应用和推广,这需要人们在思想上、认识上以及行动上普及开来。  相似文献   

5.
于洁 《美与时代》2013,(3):45-46
肖形印的形式样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实质所决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必然视觉化的结果。而现代图形设计与肖形印一样,同样也必然是一种文化自觉后的视觉呈现。传统肖形印的特征在于:化繁为简,贵和尚中,意象造型,追求意境。现代文化的时代性语素更加丰富,对于自身文化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中找到组织这些要素的方式,并且是有生命可传承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校设计教育迅猛发展,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但就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来看,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艺术设计教育片面追求同西方接轨,片面追求同德、日等设计大国交融,导致了学生作品割裂传统,本土思维观念淡薄,把别人的东西贴上自己标签的不伦不类的现象。长期下去必将导致"中国式设计"缺乏,"中国元素"设计趋于边缘化。因此,强调继承我国优秀传统图形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与创新并重是刻不容缓的,是值得设计教育界同行深思的。  相似文献   

7.
永井一正是日本战后成长起来的平面设计大师,他的海报作品多以"life"和"I’m here"为主题,具有日本传统艺术的平面装饰特征和现代感。研究永井一正的海报的主题、形式语言,分析其图形创意手法,对于创作具有国际化和中国本土化的平面设计作品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平面设计中传统图形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传统图形只有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创新,才能赋予传统图形以活力,推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我们设计作品既要继承吸收传统图形的精华,又要融入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些构成形式,将传统图形用现代的创新意识和方法加以演绎,赋予传统图形以新的意义和新的视觉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马蕾 《美与时代》2014,(8):75-75
中国古代图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现代图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通过从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在创作过程中的相似性的角度出发,总结其中单纯与简化、同构与共生等规律,力图为现代图形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寻求美的法则,探求创新的灵感。  相似文献   

10.
李娜 《美与时代》2014,(10):71-71
通过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审视中国传统的造物,从而发现中国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将中国的艺术精神与现代设计结合以来,以便在现代特定的环境中,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设计领域渐渐融入"全球化"潮流,传统装饰艺术日益被机械化的现代设计所替代.但是,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社会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仍是不容忽视的,现代设计如果吸收传统装饰艺术的成份,则会为设计作品注入更多意想不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并享有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彩灯艺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独特的审美韵味成为"华夏一绝"。然而彩灯艺术更多的是在中国传统节庆活动中,以独树一帜的民间艺术形式,作为传统观念的艺术审美体现被保留下来。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发展的需要,如何将中国彩灯的艺术元素和表现形式,通过人性化的现代设计观念,使其作为灯具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指导思想传承下去,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研究和努力。鉴于民间艺术的传承性,尤其彩灯取材自然、隐喻自然的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现代灯具设计中强调"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得以寄托。结合民间彩灯的艺术资源和现代创新性设计,从而创作出新生代的灯具产品。  相似文献   

13.
杨杰 《美与时代》2014,(8):50-50
主要从平面设计中的招贴广告和标志设计两个方向。来探讨我国平面设计中如何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视觉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视觉语言失语现象非常突出。当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时,不仅达到“世界水平”的目标无法实现,实际上也正在迈向衰败的道路。真正的“中国设计”应该是发现一种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本土又对整个当代设计有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章建刚 《学海》2001,1(1):46-50
20世纪前30年间,中国现代美学家对艺术的理解有否定的和肯定的两种倾向否定旧文化旧艺术,倡导新文化新人格.传统艺术面临着从内容到形式的"革命".随着新式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的诞生,各种建设性的艺术理论也以教材、导论的形式涌现,这分别属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三类讨论很有些百家争鸣的味道.但这些理解毕竟是个短暂的开始,对艺术的理解必然会伴随着中国社会及其学术环境的进步和改善而深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从"形"、"意"、"势"三方面对吉祥图案进行学习和借鉴,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精髓与现代标志设计成果相结合,是设计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标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从宋元文人画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其间社会、历史及人们的思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依旧有着很强的艺术生命力。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美术界还是设计界,中国画都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代名词。我们从中国画的演变历史中也可看出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演变,亦能领略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尚。通过对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发展脉络的梳理,特别是从文人画向现代中国画演变的每一处细小变化着手,来分析文人画的艺术特点,可以感受中国画的魅力和文人画永恒的笔墨精神。  相似文献   

17.
日照历史悠久,陶文化源远流长。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被史学家称之为"原始文化中的瑰宝"。然而,目前日照黑陶的设计和制作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传统图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生产中没有将传统图形的形式和价值进行有效挖掘,造成黑陶纹样单一;很多不适合用于黑陶设计的图形被融合进黑陶设计中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在设计层面上通过加强对传统图形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日照黑陶的整体设计理念的进步和设计产品的丰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当代艺术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决定其艺术作品生命力的长久与否。毋庸讳言,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关于"传统"的视域正在迅速地扩展,中国传统艺术在时间上不断向前延伸,在内容上更是无限丰富,这为今日艺术创造在对传统内容的选择吸收上带来多种可能性。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汰变形态。相反,对传统文化的借鉴、挪用和分解,会赋予当代艺术更多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申成 《美与时代》2015,(4):86-87
版式设计理论是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画的画论则是我国传统艺术美学的精髓。同为视觉艺术的经典理论,中国画画论其实与版式设计理论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一定的互补性。中国画论认为,虚实是绘画必不可少的理论组成。虚和实相辅相成,过虚会使人感觉画面空旷无力,轻飘无依,须以实来补充;太实又会造成画面凝重阻塞,难以喘息,须以虚来调节。虚实的分布和处理是非常灵活的,和几乎所有的构图法则都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将虚实的概念引入版式设计中,是对于系统的版式设计理论的一个整体的把握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所谓明式家具的现代再设计并不是对其主要特征的生搬硬套,代家具设计师需要对传统家具艺术进行深人研究,提出对明式家具的现代再设计的新视角,才能不断创作出新的中式家具设计作品,给中国灿烂的古代设计文化赋予新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