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庞凯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3,34(10):89-91
分析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签署知情不同意的原因,探讨对策.选择我院2010年6月1日~2011年12月30日在ICU抢救已出院归档的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签署的600份知情同意书中52份不同意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52份病例的知情同意书签字不同意,原因多方面.知情不同意是患者或家属的权力,如何保障更好行使此权利,同时保障其健康是医务人员努力的目标,也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病人、医生与知情同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GrantGillett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4,25(2):37-39
医务人员应当视病人为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参与者.知情同意的目的是,使病人充分理解他的困境后做出理性的决定.医生与病人分享信息、分担责任与做出决定,以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如何面对患者的知情不同意,是医师尊重病人自主权时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也是医师履行职业责任不可回避的事实.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对目前我国病人及家属知情不同意的现状,知情不同意的类型、原因以及医师面对病人的知情不同意时容易走进的误区,正确处理知情不同意的意义做了分析和讨论,以便为维护患者的利益,减少医惠冲突,完善医师专业精神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谈患者及其亲属知情同意与医生的责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患者及其亲属均为知情同意的主体,但知情的范围及其方式应视不同的情况作灵活地处置,运用临床工作中两个典型的案例,分析患者知情同意与医生的责任之间存在的冲突及患者亲属知情同意与医生的责任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当患者的利益与亲属知情权存在冲突时,亲属的知情同意应在保护患者,尊重患者意见的前提下进行,以避免医患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宋天然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26(19):66-68
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中,存在着一种现象:重视一张由患者签字的知情同意书,轻待知情同意过程.签字的知情同意书不等于知情同意,知情同意书不等于"生死契约".知情同意的本义:对患者权利、尊严、人格和自由的尊重,只有在知情同意过程中获得.因此知情同意过程应该重要于知情同意书.医生严格履行好法定的告知和说明义务,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就是尊重法律,也是医生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7.
宋天然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26(11):66-68
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中,存在着一种现象:重视一张由患者签字的知情同意书,轻待知情同意过程。签字的知情同意书不等于知情同意,知情同意书不等于“生死契约”。知情同意的本义:对患者权利、尊严、人格和自由的尊重,只有在知情同意过程中获得。因此知情同意过程应该重要于知情同意书。医生严格履行好法定的告知和说明义务,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就是尊重法律,也是医生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典型案例看患者知情同意权和医生特殊干涉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1案例回放2007年11月21日正义网独家报道妻子难产,丈夫拒不签字,致使妻儿双亡的案例。当日下午5时,一名22岁女性,怀孕近足月,在其夫陪同下到北京某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当时她呼吸衰竭,而且心功能也处在衰竭状态,所以呼吸科医生马上请妇产科会诊,妇产科医生立刻给她办理人院手续, 相似文献
9.
方兴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33(7)
患者知情同意原则本质地内涵着患者知情不同意的权利,医方对患者知情不同意更应谨慎处理.针对患者知情不同意的不同类型,在实践中适用《侵权责任法》时应当注意替代同意的效力问题,明确医方告知的信息范围和告知方式,并在患者拒绝治疗后谨慎处理医生干涉权和患者自主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家属代替知情同意的现状, 剖析导致家属成为知情同意权行使主体的现实原因, 随机选取215份临床知情同意书, 记录分析其签署人, 并对相关患者、家属、主管医生进行调查或访谈。结果显示, 家属代替知情同意的发生率为6.0%, 主要发生于老年、经济不独立、生活不能自理、就诊于急诊和不愿知情的患者。表明家属代替知情同意现象依然存在, 仅依靠修改法律条文维护患者权益作用有限, 提高养老和医疗保障、设置医院内司法干预制度可能是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肿瘤微创治疗在本世纪得到飞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调查结果却显示目前患者及家属对这种治疗方法不太了解。笔者认为医务人员有义务告知恶性肿瘤患者其病情和先进的治疗方法,这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