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活着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为生存而工作,要给公寓分期付款,要为子女上学攒钱,要为工作与各种各样或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相处。琐碎而又具体,日复一日,心灵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对生活感到沮丧、精疲力竭,使生活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海棠台风的肆虐使得桃园机场关闭,一位来台演讲的美国学者因而滞留台湾9个小时,要晚一天才能到家,赶不上他孙子的受洗礼。为此,我深感不安,频频道歉。他一点都不在意地跟我说: “不用道歉,那不是你的错,人如果要为天气道歉,那道歉就没完了。”然后他意味深长地说:“凡事都先预约虽然使得生活有规律、做事有效率,但过分重视效率也会使人失去弹性,生活失去品味。”  相似文献   

3.
卵石和毛石     
听说山脚下的大河边要建一座发电站,毛石跑下山来,卵石拱出河面,都要为建设电站出一把力。  相似文献   

4.
卵石和毛石     
听说山脚下的大河边要建一座发电站,毛石跑下山来,卵石拱出河面,都要为建设电站出一把力。  相似文献   

5.
智慧语丝     
正健康是一颗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会粉碎;工作只是一个皮球,掉下去后还能再弹起来。——钟南山我们不必太多为事实和逻辑抱屈——人们本来不是要为正确生活,而是要生活得热热闹闹忽忽悠悠,而且,细节之真本来与正确判断关系不大。——陈嘉映《何为良好生活》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生活于天和地之间,生活于人与人之间,如何做人做事?传统答案一般是:在天地间“顶天立地”,做个独善其身的君子,生活于人与人之间,则要“出人头地”做个兼善天下的圣人。  相似文献   

7.
孔子说:“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讨厌那种人,嘴上不说要做这种事,而实际上又做了这件事,还一定要为做这件事找借口。因为这种人是很虚伪,又很狠毒的。  相似文献   

8.
罗尔斯顿从整个西方伦理思想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环境伦理的产生不是要推翻或取代人际伦理,而是要为自然共同体中的人类确立生存方式。人类道德之所以要观照自然生态系统,是因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和存在目的,以文化方式生存于其中的人类须对此给予道德的尊重。环境伦理与人际伦理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之伦理,它们都是人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9.
很喜欢看一个日本的电视节目,内容主要是在介绍生活过着自给自足的人。每个选择这样生活方式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个人的故事,但无论如何,大多数人或是因厌倦了社会的制约,或者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因此选择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这样,当然要离开城市,于是我们看到采访人员带着摄影器材,翻山涉水到穷乡僻壤去寻找这些独居的人。  相似文献   

10.
学佛的好处     
人生在世,除了需要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在许多精神食粮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个学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现在,我想谈谈学佛的很多好处中,比较浅显的一点好处。人从出生到老死,忙碌了几十年。到底是为了什么忙?如果说是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须要有了钱,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那么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以后,应该是不必忙了.但他仍然要忙,甚至有些人会更加忙.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生活又有进一步的要求了。为了满足更高的欲望,所以又要拼命地去追求了。但是“人生恰似采花峰,飞南飞北飞西东,采得百花…  相似文献   

11.
以利沙 《天风》2016,(6):43-44
“你爸爸是传道人”,这句话是小时候妈妈经常对我们强调的。她的目的不是要增加我们的自信,而是提醒我们不要犯错,要为“爸爸是传道人”这个身份争面子。尾随着这句话的是:“如果你们不乖,爸爸怎么在台上讲道给别人听啊?”  相似文献   

12.
智慧语丝     
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于丹除了世界首富和世界首穷,所有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幸福和痛苦的秘诀在于,幸福的人比下,痛苦的人比上。  相似文献   

13.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高清海:论思想解放与人的解放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需要。因为人是自由自觉的存在,是自身活动的主体,人的行为都是抱有主观目的的。我们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实事”中去“求是”,是要为人们的活动和行为寻求现实的“根据”、确立合理的“目标”、制定可行...  相似文献   

14.
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张迁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遭遇感到不平,甚至报怨自己的命运。这样不好,因为这样既无助于事物的改变,还会加重自己的苦恼,同时,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同情。《古兰经》教导:“我使气运周流于世人之间,以便真主甄别信道的人,而以你们为见证—...  相似文献   

15.
论“要”     
论“要”胡传胜1.要在人的生命中最常见,最基本。人对它太熟悉和清楚了,以致从思想角度来讨论它,都显得琐屑、无聊。它在人的具体生命(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学术或思想上的被忽视状态,形成巨大反差。2.在世界各民族思想中,对要的讨论和对认识(“看”与“言”...  相似文献   

16.
人意与神意     
赵静 《天风》2007,(11):6-8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不和睦.就是来源于倔见。偏见正是阻止我们正确认识人,与人和好的障碍,这也使我们与上帝之间有了屏障,不能带着偏见去看人。在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祷告,背诵主祷文,主祷文中有一句话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在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特别是要为某些事情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这是不是上帝的旨  相似文献   

17.
正在摄影界,有这样一个人,他总是拿着相机,拼着命在最危险、最没人敢去的地方,将一个又一个沉重的社会焦点问题摆在公众面前。他就是被人们称为"东方唐吉诃德"的卢广。小时候的卢广生活很困苦,因为没有学历,他只能做木工、水泥工这些体力活。就在他以为自己的一生都要为生计奔波  相似文献   

18.
杨泽泉 《美与时代》2014,(12):16-16
对于雕塑和公共艺术的概念已经延伸的越来越广泛,各种形式的公共雕塑与植物种植之间的搭配就变得越发常见而且相对重要。雕塑与植物共同构成的环境空间要为人的社会性活动创造外在的条件,对于雕塑与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9.
故事一上帝来到人间,遇见三个人,分别问道:你到这个世界来为的是什么/第一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享受所有的生活。第二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是为了承受一切痛苦。第三个回答:我来这个世界,既要承担生活给我的磨难,又要享受生活赐予我的幸福。上帝给前二人各打了)"分  相似文献   

20.
青年军人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活在军营这个特殊的群体中,部分青年军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本在阐述了青年军人产生挫折感四个原因后,提出要减轻挫折感需要不断强化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