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2年5月14日至19日在基辅举行了关于科学研究选辑的科学会议和逻辑学家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的逻辑学家。会议讨论了关于科学研究的逻辑的问题:科学研究的逻辑及其任务;辩证逻辑和科学研究的逻辑;在现代形式逻辑基础上分析科学为逻辑的问题;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论问题等。这里翻译的科普宁的文章是作者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以头条位置刊登在苏联《哲学问题》1962年第10期上。会上的重要报告逻有:《科学认识的逻辑的若干问题》(П.В.塔瓦涅莰),《卡·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商品分析的逻辑形式》(В.И.申卡卢克),《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范畴体系中的实验概念》(П.Е.西沃柯尼亚),《分析和综合在科学研究逻辑中的地位和作用》(В.Т.巴甫洛夫),《思惟的发生学研究》(Г.П.舍德罗维茨基)、《物理学理论和基本粒子物理学发展的相互联系》(И.В.库兹涅佐夫)等报告。逻辑学家讨论会的目的是讨论现代形式逻辑的迫切的理论问题。在这个讨论会上作了下列报告:《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Е.К.沃什维耳洛)、《论现代形式逻辑的若干哲学问题》(G.A.雅诺夫斯卡娅)、《论物理学中的数学假说》(И.В.库兹涅佐夫)、《定义在科学中的意义》(Д.П.高尔斯基)和Г.И.鲁柴文关于概率逻辑研究的报告,В.Н.萨道夫斯基关于国外现代逻辑与科学方法论发展的特点的报告。从这次科学讨论会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苏联逻辑学界的这样一个情况,即重视科学研究的逻辑和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和重视现代形式逻辑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学认识逻辑及其研究领域“科学认识逻辑”这一术语并不是单义的,因为它既可以作广义的理解,也可以作狭义的理解。把科学认识逻辑作狭义的理解,就是现代形式逻辑这样的一个分支,即它是在应用现代形式逻辑的观念、方法和算子于我们认识结果和过程的某些现象的进程中产生的。把科学认识逻辑作广义的理解,就是我们在认识的同一些现象中不仅是对现代形式逻辑的观念、方法和算子的应用,而且也是对辩证逻辑的观念和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认识的逻辑”,或者简单地说“科学的逻辑”,乃是研究运用逻辑手段和方法去进行科学认识的哲学学科。在研究科学认识逻辑的许多问题的时候,除辩证逻辑的方法之外,还可以顺利地运用形式逻辑的手段。本文就是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现代的形式逻辑就其广义而言,包括两种研究:第一,研究形式逻辑本身的工具及在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各种演算;第二,研究如何运用“纯粹的”形式逻辑中所制定的逻辑工具去分析科学知识。这种研究,即所谓的“应用”逻辑,构成“科学的逻辑”。必须强调指出,“科学的逻辑”在这个意义上与科学的方法论密切联系着,并且在科学认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认识论问题的迫切性我们只要大概浏览一下现代的哲学著作(不仅我国的,而且全世界的)、哲学家中间的争论和讨论,以及各个不同哲学派别之间的斗争,就足以相信认识论问题在其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耍是我们就:关于认识的本质和形式、认识的结构、科学认识的逻辑,以及现代科学的方法等问题,连同其他一些问题,已被当作最重大的和首要的哲学问题提了出来,这是完全正确的。况且,在几十年前,即从科学上而首先是物理学上伟大发现的时代起,这些问题就巳经开始引起自然科学家们和哲学家们的注意。列宁以他的主要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是国际知名的瑞士学者让保罗·皮亚杰根据以他自己为代表的日内瓦学派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长期研究和对其他学科认识论的研究而提出来的一种关于认识论的独特理论。它用发生学的方法,即发展观点,来研究认识论。用皮氏自己的话来说,“发生认识论试图根据认识的历史,认识的社会根源,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来解释认识,特别是解释科学认识。”[2]发生认识论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用发生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的认识,强调认识的个体心理起源和历史发展。皮氏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只注意认识的高级水平,认识的最后结果。近代现代的认识论则专门从事认识的逻辑分析或语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关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产生了一系列争论。关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传统)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古汉语的语义学;内涵逻辑;自然语言逻辑;等等。关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现代逻辑;传统逻辑;自然语言逻辑;语义学;等等。这些争论对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无疑是很有好处的。但是在这些讨论中,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模糊认识,这对于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无疑又是十分不利的。本文仅就几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对象问题当我…  相似文献   

7.
科学认识是主体观念地掌握客体的最高方式,因而反映出认识的本质特征。相对论标志着科学认识发展的新阶段,集中体现着二十世纪科学认识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是以科学认识中的主体创造来表征的,对此爱因斯坦作了如下概括:“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并  相似文献   

8.
科学认识的逻辑方法论问题,从来就在哲学家、逻辑学家和部门科学工作者的研究中占居中心地位。在这方面,B.T.巴甫洛夫主编的《逻辑方法和科学认识形式》这部评论性的集体著作是十分重要和适应迫切需要的。作者在总结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最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之同时,对无论是一般方法论问题,还是最重要的一般科学逻辑方法及认识形式问题,均做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正如该书序  相似文献   

9.
П.В.科普宁的《作为逻辑的辩证法》一书是专门研究辩证逻辑问题的;这些问题引起了苏联哲学家的极大注意。近来,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对辩证法、逻辑和认识论的一致(统一)作各种不同解释的著作。与过去的一些著作不同,作者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下半叶的五十年中,随着逻辑经验主义失去其主导地位,科学哲学领域涌现了大量研究,其核心论题是科学的发展远比所设想的更为复杂、更不确定。概念的创新是科学发展过程的主要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逻辑经验主义所主张的逻辑和证据,还有个体的心理因素,以及社会资源的影响,尽管这些资源中存在缺陷,但我们也一直在通过科学研究了解这些缺陷并寻找方法来克服它们。成功的科学需要所有这一系列因素,我们所要探讨的很多争论都犯了一个通病,即过分强调其中一个因素。科学已经发展出了一种认识错误和修正错误的异常强大的手段。这方面的能力是科学精神的中心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武汉大学张巨青教授主编的《辩证逻辑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是受国家教委委托编写的大学文科教材,同时也是一部辩证逻辑的学术专著。这本书由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全书共十二章,它以科学认识过程中的理论思维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对理论思维形式,如判断、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理论思维的逻辑方法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归结到这样一点:辩证逻辑不是别的,而是科学认识活动中探求具体真理的方法论。它作为人类认识史的总结和概括,是随着不同时代科学认识的发展而历史地发展着的。通读全书,《导论》在以下三方面给人以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2.
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在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是“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要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现代生产力的构成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而要取得这样的认识,又必须认真研究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对于现代逻辑的运用是分析哲学的一大特征。分析哲学与现代逻辑甚至具有共同的起源:不仅分析哲学与现代逻辑的奠基者是同一批人,他们曾面对的还是同样的问题,并为此开发出我们所熟知的研究形态。然而,分析哲学和现代逻辑(尤其是数理逻辑)后来的发展似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笔者则希望论证当代数理逻辑研究仍然保留了分析哲学解决问题的形态——语言分析——的主要特征。论证主要基于两则案例分析,一个是对埃米尔·波斯特(Emil Post)关于可计算性理论的开创性工作,另一个是佩尔·马丁–洛夫(Per Martin-L?f)等人在随机性概念方面的工作。笔者还将进一步提议,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当代分析哲学家和数理逻辑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和证明的科学,它有悠久的历史。到了近代,也常常叫做形式逻辑。一百年前形式逻辑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新逻辑——数理逻辑(符号逻辑,逻辑斯蒂)的基础开始奠定。旧逻辑现在习惯上叫做传统逻辑(古典逻辑);而新逻辑也称作现代逻辑。本世纪卅年代中叶现代逻辑已经完全成熟。传统逻辑究竟有哪些局限?为什么传统逻辑必然要发展到现代逻辑?底下我们试图通俗地来说明这个问题。第一,传统逻辑没有考虑到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语言逻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逻辑从它创立的时候起,就是同语言的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以后的发展中,传统逻辑始终没有完全脱离自然语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传统逻辑是古典的语言逻辑。数理逻辑产生以后,一些哲学家用来分析自然语言,研究思维和语言的内在联系。五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借助于类似逻辑的手段,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引起语言学的一场革命。从乔姆斯基学派分化出来的生成语义学派,则更多地使用逻辑的方法研究语言。  相似文献   

16.
引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地管理人和充分调动人的生产、工作积极性的问题。而对人的科学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地要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因此,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理论问题是管理科学中十分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我们对西方近一个世纪以来出现的从Rational——economic man到Comp lex man的诸种人性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性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产生过一些积极的影响,在人类对人性的认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非经典逻辑分支的时间逻辑,是判断的一个公理化逻辑理论,这些判断是用命题表达的,而这些命题的真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时间逻辑的产生和形成是逻辑学发展的一个具体典范,它以新的方式丰富了逻辑学。这一对认识的理论方法的创新,是在概括总结全部科学成果和认识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按照列宁的说法,逻辑是“各种科学的经验的总结”。人类社会在探索、实践和革命性地改造周围世界及自身中,从逻辑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科学知识的发展有一个特征,这就是形成了某些学科和方向,它们体现出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倾向,以及知识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联系日益增强的倾向。控制论就是这类最明显的科学方向之一。控制论中提出的方法论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性是一目了然的。在苏联科学院主席团于1963年10月18日通过的“关于探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的决议中,特别强调指出这一点。现在,《哲学问题》杂志的读者越来越频繁地要求编辑部发表一些概述控制论哲学问题的范围和说明这个领域内所进行的研究的现实方面的资料,这就毫不奇怪了。苏联科学院主席团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学术委员会和控制论学术委员会所属的控制论哲学问题组,正在协调我国在控制论哲学问题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1962年夏季在莫斯科举行的控制论哲学问题会议,对这个组所制定的控制论方法论问题领域内的基本研究方向表示同意。后来,这个组在揭示和更加准确地规定这些问题的范围方面,又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参加这些工作的有这个组的成员Ш.Г.阿杰什维利、П.Б.巴任诺夫、Б.В.比留科夫、В.А.博卡烈夫、М.Г.加兹一腊波波尔特、Ю.А.加斯杰尔、В.С.卡扎科符茨夫、П.Г.库兹涅佐夫、А.В.纳帕尔科夫、И.Б.诺维克、И.Г.彼特罗夫、В.Н.斯汶莱茨基、А.Г.斯皮尔金、А.Л.苏博廷、С.А.扬诺夫斯卡娅等人。在莫斯科以及在明斯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梯比里斯(格鲁吉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控制论研究所)和维尔纽斯都讨论过这个问题范围。控制论学术委员会主席А.И.别尔格院士对控制论哲学问题范围的制定给与了巨大帮助。下面发表的是控制论哲学问题组组长А.Г.斯皮尔金和副组长БВ.比留科夫阐述控制论哲学问题的基本范围的文章。控制论学术委员会主席А.И.别尔格院士看过这篇文章,并提出许多意见,这些意见在作者准备将本文发表时都加以考虑了。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存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存在”问题在哲学中始终是十分基本和特别重要的,甚至称得上是永恒的问题,围绕它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两千多年。随着语言哲学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使用了现代逻辑这一方法,这个问题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个概念得到了更加精确的刻画和说明。但是从我国出版的一些与语言哲学有关的论著来看,在有关现代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的理解方面,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主要出在对现代逻辑的理解方面。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从现代逻辑的观点出发如何理解“存在”。我认为,这一工作对于我国学术界是有意义的。说到“存在…  相似文献   

20.
浅谈原始思维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史是整个认识的历史。原始人是如何进行思维的呢?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有些什么特点呢?原始人的思维是如何向文明人的思维过渡的呢?这些问题是我们研究和把握人类思维发展规律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是哲学史研究中亟需探讨但至今仍未很好地加以研究的问题。为了促进和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刊于去年开辟了“原始思维研究”专栏,陆续收到这方面的稿件。现在发表李根蟠、卢勋同志的《浅谈原始思维的若干特点》和乌兰察夫同志的《蒙古族早期宗教和无神论思想萌芽》,以期引起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资料是研究的依据和基础。由于时代的久远、文献的不足,对考古资料也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为研究原始思维工作带来困难。我们可以从我国解放前仍保留着原始痕迹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民情、宗教迷信等等去加以探索。解放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提高,文化教育的普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改变,其原始的痕迹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消失。因此,对于这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的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我们高兴地看到,有一些地区的一些同志已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志来关心和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