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强调“学” ,认为学是一切美德的基础 ,他对子路说 :“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将学看成是修身之本。“好学”则是孔门对人的最高评价之一。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哪个弟子最好学的问题时说 :“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 ,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唯有颜回被孔子称为好学。好学 ,孔子自称也是其最大的长处 ,他说 :“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将他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不仅可以看出彼此观念的异同,也可以认识老学先于孔学的顺序,以纠正一般哲学史上孔先老后的错误倒置。黑格尔认为孔子的教训是一种道德哲学,他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他还说:“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但中国人尚另有一特异的宗派,这派叫做道家。”这里,黑格尔似乎隐  相似文献   

3.
先秦诸子生活在一个动乱的时代,他们都试图为君主提供治国的良方。思想家们普遍承认百姓在政治中的重要性,承认百姓的物质需求的合理性,主张富民,同时又对欲利之心保持警惕,希望通过教化来避免富民与逐利会带来的负面后果。老子主张君主"无为"而让百姓"自富",但富足的水平只可达到满足人的生存之需。他认为大量的财物会刺激人的欲望,主张通过君主的"不言之教"使百姓"无知无欲"。荀子认为人的欲望是生而本有的情性,主张通过富民满足人的欲望,但同时主张通过礼教来节制人的欲望以避免社会混乱。韩非子承认人的好利本性的正当性,主张通过法的规定为百姓求富提供正当的方式,而这一方式同时对国家富强有利。所以,教民并不是改变人的好利本性,而是通过"以法为教"来规范人的求富行为。  相似文献   

4.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是中国美学思想的奠基者。他们的思想,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对中国乃至于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外对老子和孔子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但是对他们的比较研究还有一定的空白。从道与仁,美与善,无为与仁政德治三个方面对老子美学思想和孔子美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他们的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人格和提高人文修养有着启发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云芳 《管子学刊》2012,(3):125-128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主张。这一政治主张不仅有其特定的哲学内涵与历史成因,还与先秦其它各家的无为思想也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方面,在同属道家体系的内部,老子认为君臣俱可休息于无为;庄子则认为,君主固然可以“无为”,但臣下则必须“有为”。庄子的这一思想还同时影响了法家韩非一派的“元为”观。另一方面,老子与儒家孔子“无为”的差别,则更多地体现在一种治国理念上的“道治”与“德治”截然分殊。  相似文献   

6.
孔子讲“仁”是立足于“己”的。在孔子看来,要想在人与人之间能够“行仁讲让”,应当先以“我”(“己”)为原点,彰显“亲亲为大”的真性情。另外,“仁”是人最本质的特征,但凡“知人”者皆具备内省自己(“知己”)的能力;由“知人”而“知己”的过程中无不贯穿着对“仁”德的体察。在切“己”“知人”的前提下,通过“尽己”的方式最后顺利实现“行仁”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儒道生命观比较研究——以《论语》和《老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的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生命的本源、生死的过程、人生的存在状态、人生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此价值等几个方面。本文以《论语》和《道德经》为例,从诸多方面对儒、道两家在生命观上所体现出来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8.
序 现今,我们的社会需要不断竞争。这种对竞争的需要,不知不觉地给社会带来了尖锐而深刻的矛盾。这种矛盾,一方面促进了人类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过分的竞争,使这种矛盾更加尖锐化,给人类带来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对孔子仁的理解多使用分析和逻辑推理的方法,总体说是必要的,但对于深入了解孔子言说的意义仍嫌不够。本文试图以孔子说仁为实例,分析认识其基本内涵,并由此揭示孔子言说方式的基本特征。本文认为,孔子关于仁的论说虽有分析的余地,但本质上还是象征性言说。作为象征性言说的仁,虽可理解为忠恕、亲亲为始的仁民爱物原则,或理解为一切全德的总和,但仍只是对人类基本处境的一种述说,其难言的一面与宗教宣道式言说一样,永恒存在。孔子言说的实质,在于将普遍宏大关涉人类基本处境的问题以每个人熟悉的方式加以提示,从而启发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墨子与孔子、老子、韩非关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与孔子、老子、韩非关系论王克奇墨子思想上承孔子,下启老子和韩非思想。孔墨皆法先王,重经典,以仁义道德为价值取向。“兼爱”对“仁爱”的超越,形成了儒墨两家的区别:儒家重视“仁义”的自娱作用,墨家则注重“仁义”的利他作用。墨子与老子在学术上的先后继承...  相似文献   

11.
太上老子既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也是道教的宗祖。他留下的《道德经》含摄天地人于一体,深刻而完整地阐述了天之道、地之道与人之道。老子不仅关注"玄之又玄"的宇宙化育之道,也关心治世安民的政教经术之道。在老子的政教思想中,圣王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将圣王与道、天、地并列,这其中有无穷的意味供后人咀嚼。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道面对死亡的时候有"无怨"和"无畏"的不同智慧,有描生与绘死的不同侧重,它们相异且又相融。其智其美与先秦儒道对死亡本质、对待死亡的态度、死亡价值界定和对死亡的超越路径的思考息息相关,是他们相同的"援天证人"的学术致思理路和"成仁"与"合道"的不同思想至高点在死亡观上的延展。  相似文献   

13.
吴宁 《孔子研究》2021,(6):64-70
王安石在本体论上继承了老子无中生有和天道自然无为的观念,但通过注《老子》对"无"即道之本和"有"即道之末,从道气之体用、自然与形器的角度做了区分,并建立起涵括有、无的内在论式的本体论体系.在自然和人力关系问题上,王安石摒弃了老子完全自然无为的看法,主张人应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而有所为,并从有、无相生和基于"生生"之仁的角...  相似文献   

14.
白奚 《哲学研究》2013,(1):51-57
《老子》一书具有相当高的形上思辨水平,其中的很多思想都可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而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就是说,《老子》的思想较之其他诸子的思想,更容易对其本义予以引申和发挥。不可否认,此种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存在着由前者转化为后者的理论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者可以与后者混而为一;在引申出后者之后,前者的意义应该仍然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5.
自己我及围绕其形成的一系列范畴,在杨简的《杨氏易传》中经常出现,这些范畴理应作为考察杨简心学思想以及解易方法的一个重要视角。自己我这三个范畴的含义有同有异,它们的频繁出现体现了杨简心学思想中突出主体意识的一面。这三个范畴都有多层次的含义:自包括了本心本自善的先验性、本心自然善的自发性、本心各自善的主体性等含义;己既具有贬义的己私意,也有强调本心主体能动性的能己之意,还有扩充自我的己易说;我有毋我无我中的我执的含义,以及具有唯我论倾向的易道在我说。  相似文献   

16.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大多数学者在对孔子的认识与评价上,存在着一个“共时性”的逻辑思维定势:将孔子原生儒家与后世儒家相混同,“诠释暴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四川省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吴虞就是当时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我们今天拂去历史的尘埃,小心翼翼地从“符号化的孔子”中剥离出“历史的孔子”,不仅具有“求真”层面的学术意义,也具有“求实”层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界普遍认为老、孔在仁的问题上持对立态度,老子因"搥提仁义"而被视为"反伦理主义"者。事实上老、孔的仁爱主张虽有某些差异,但无根本分歧。相同处在于他们都赞美无任何个人功利诉求的"上仁""安仁"行为,对仁的内涵认定也基本一致。不同处在于具体实践时,孔子面对"我未见好仁者"的现实,从可行性角度主张以"利仁"劝导民众,老子则坚守"上仁"标准而对"利仁"所隐含的弊端表示担忧。在现实社会中,老子的"上仁"因难以实施而被束之高阁,孔子用来劝勉民众的"利仁"因切实可行而利于社会安定,但客观上往往出现仁义被小人盗用的现象。理清老、孔仁爱思想的同异与利弊,对于今人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的源头或可上溯到临世于殷周之际的《周易》 ,那被用于吉凶贞问的筮卦所默示的乃是人对“命”的究竟的眷注。肇自老子、孔子 ,哲学的旨趣转而辐辏于“道”———它意味着以价值自觉为枢机的人生境界在中国人这里的开悟。由“命”而“道”的演递 ,略相当于苏格拉底前后古希腊哲学的变迁 (见拙文 )。敞开这段哲学的史迹 ,这脱不开中西比勘的考辨也正关联着如此的却之不去的人文话题 :人成其为人 ,其心灵祈向何以总会有形而上的一度。一、“一”与“多”哲学的慧眼在于从“多”中窥出“一”来 ,它搜求着的始终是一以贯之于森然万象的生…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都曾有学者认为, 从哲学-文化传统的特性上说, 西方是两个世界, 而中国是一个人生(世界)。韦伯曾经把儒教伦理与清教伦理在对待尘世的态度上作过如下鲜明的对照: “如果说儒教对世间万物采取一种随和态度的话, 那么清教伦理与‘世界’则处在一种强烈而严峻的紧张状态之中。”“在中国从未出现过与‘现世’的紧张对峙, 因为从来没有一个超世的、提出一个伦理要求的上帝作过伦理的预言。”(韦伯, 第257、259页) 钱穆对这种差异作了如下说明:“西方人常看世界是两体对立的, 在宗教上也有一个‘天国’与‘人世’的对立。在中国人观念里, …  相似文献   

20.
高波  侯方峰 《孔子研究》2023,(2):118-125+159-160
孔子乐论中“尽善尽美”这一命题涉及道德与审美的关系问题,“乐”“美”“善”等概念与艺术、审美、道德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所以“尽善尽美”有特殊的美学含义。通过对“乐”的艺术效果及艺术规则的分析可知,它是兼具道德和审美两种属性的特殊艺术现象,因而在乐论范围内“美”和“善”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价值,而是能够相互转化、融合,最终实现美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