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知"与"不知",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尽管,"常谈"未必有新意,但"常谈",却也未必无新意,所以,还是可以谈的。此一话题,最早,应该是由至圣先师孔子提出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是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属"四科十哲"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朱熹,在此一节下注曰:"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  相似文献   

2.
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到1947年7月至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仅仅过去一年的时间,中国历史的发展就来了个大转折.在这个"转折年代"里,由于此前的"调处"失败,美国人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开始由台前走向幕后,只能通过援助国民党的方式来继续干涉中国内政,与中国共产党人展开间接的较量.在指挥战略防御和部署战略反攻的繁忙日子里,毛泽东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心血来反复分析和考量站在战场远端的美国.考量的结果是,他不仅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而且提出了"中间地带的革命"理论,接受了"两个阵营"划分的新理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他在"转折年代"的美国观.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蓝海战略理论框架,使用战略布局图、"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格和六条路径重新构建战略规划过程分析工具,通过对极之美极地旅行机构案例分析,提出文化旅游企业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进,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直接刺激了乡村民宿业的自我完善和创新。文章以康养型民宿村落——"花迹·无想山居"为例,提出乡村民宿建设应该重点思考的传承当地民居建筑特色、延续当地乡土文化、保留乡村生态气息、融入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为我国乡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和民宿建设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庄子·天下》篇曰:"《易》以道阴阳。"阴阳确实是《周易》的核心观念。在《易经》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阴阳的概念,但阴阳的流行与转化确实是《易经》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思想。阴阳概念至晚在西周时代已经出现并流行。《尚书·夏书·禹贡》有"至于岳阳""岷山之阳""南至于华阴"的说法。阳为山之南,阴为山之北。《尚书·周书·周官》更有"论道经邦,燮理阴阳"的说法。《诗经·大雅·公刘》曰:"既景乃岗,相其阴阳。"至西周末年,  相似文献   

6.
泰国曼谷法身寺教团和台湾地区佛光山教团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两个佛教教团组织,前者属南传佛教之泰国佛教,后者为北传佛教之汉传佛教。然而两大教团从开山至今不过40年左右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在经营管理中一定有独到之处。佛教教团组织属于宗教类非营利性组织,蓝海战略是组织管理中的优秀策略。现以法身寺教团和佛光山教团为例对比研究,解析当代佛教组织经营管理中蓝海战略的三个特点:重点突出、另辟蹊径、主题鲜明。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0月26—27日,由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暨"道德发展智库月"系列论坛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举行。论坛组织了"伦理型文化战略"国际论坛、"新中国70年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轨迹与文化规律"第二届长江学者智库论坛、"新中国70年伦理道德发展的‘中国问题’及其前沿理论"首届杰出青年学者智库论坛三大主题活动。来自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韩国和中国的两百多名学者与会,围绕"伦理道德"与"文化战略"两大关键词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的高桥从小生活在一个富足的家庭。大学毕业后,他和父亲一起经商。一次出差,高桥来到北京,游遍北京,吃遍美食。他被"海底捞"宾至如归的服务深深地感动和吸引。回国后,高桥不顾家人的反对,开起了西餐厅。他精心选择地段、设施、厨师及服务人员。和父亲经商几年,他意识到,商海不是蓝海,充满了钩心斗角和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12月7日上午,上海玉佛禅寺于觉群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弘扬宪法精神·加快法制上海建设——2014年玉佛禅寺"宪法宣传周"学习座谈会"。座谈会由玉佛禅寺寺务处主任长春法师主持,玉佛寺全体法师参加。今年的12月1日至12月7日是上海市第26届宪法宣传周。本届"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文化,加快法制上海建  相似文献   

10.
"感"这个范畴在儒家思想中极其重要,从《周易》和《礼记·乐记》出发,我们可以看到理解"感"的两个方向。本文认为由"感"这个概念出发,我们可以了解儒家思想是如何解释道德共识的形成,并让这样的共识得到人们的接受和理解的。儒家特别注重共同体的建设,并将人类大同视为终极目标,而由"感"出发所建构的儒家的人类理解论则是我们建构人类共识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提倡的神道设教,就是将道德与宗教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神道设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语出《周易·观卦·彖传》:"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朱熹在《周易本义》中注释说,圣人"观天之神道"来教化百姓,从而天下悦服。具体来说,它包含  相似文献   

12.
刘黛 《现代哲学》2020,(1):141-146
《庄子·齐物论》有"八德"之说,谓左、右、伦、义、分、辩、竞、争。八德两两之间看似或相反或相似,传统注解多未能厘清其内在关系,亦未精确地指出两者的区别所在。爬梳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左""右"对应于吉与凶、生与杀、生与成、阳与阴、出与入等。与之相似,"伦"是仁爱的扩散,"义"则包含杀伐与节制;"分"是由一而多、向外滋生的过程,"辩"则是由多而一、向里合的途径;"竞"是创发性的、彼此同向的自我实现,"争"则是彼此对向的争夺与消灭。两两之间有一致的内在逻辑,既相反相对,又相续相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穆斯林》2021,(1):40-44
2020年8月6日,甘肃省召开宗教界疫情防控座谈会暨"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甘肃省委统战部经与省宗教团体协商,决定由统战(宗教)部门负责督促指导,以宗教界为主体、由宗教团体主导,在全省各宗教领域开展"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这项旨在巩固宗教界爱党爱国爱教、尊法学法守法的思想自觉和责任担当的实践活动随之在甘肃宗教界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4.
《庄子·至乐》中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是关于庄子婚姻的唯一记载,但可由此契入,窥探庄子的婚姻世界。妻始死时庄子"概然",与《礼记·檀弓》"慨然"的用法比较,非如一些注家所说是"同于众人而哀",人哭亦哭的哀背后更多的是有所感叹,处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而先秦"歌""哭"对言语境下"鼓盆而歌"是乐歌;"逍遥游"的独立自由与"人间世"的入世随顺决定了有独身气质的庄子选择婚姻"寄""寓"于世,但这只是"不得已"的无心之举,"鼓盆而歌"是两种思想交织的题中之义;庄子对儒家"五伦"进行消解,虽特重"朋友",与惠施却不能达"外死生、无终始"之境,终至"朋友"一伦也被推翻。庄子由此真正在"逍遥游"与"人间世"间"两行"。  相似文献   

15.
这是伊玛目宰德·沙克尔在2014年北美"复兴伊斯兰精神"大会闭幕式上给所有穆斯林的呼吁书节选。  相似文献   

16.
赵浩 《道德与文明》2020,(3):158-160
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东南大学举办了"伦理道德发展的文化战略"国际论坛暨道德发展智库月系列论坛,此次论坛由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组委会、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道德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一、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伦理型文化战略樊和平教授代表东大伦理团队作了题为"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伦理型文化战略"的成果发布,基于道德国情调查数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拓·印嵩山计划"公共艺术活动暨"拓·印嵩山计划"公共艺术展,于4月8日在登封禅心居正式启动,5月14日至6月11日以展览的方式与公众互动。参与的艺术家分别用拓印、雕塑、影像等方式进行了现场创作。该活动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省雕塑学会、登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禅心居联合主办。参展人员由特邀艺术家以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18.
"诗"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核心概念,"共和主义"传达的是浪漫主义者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以下简称弗·施莱格尔)的政治理想,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于弗·施莱格尔以"诗"的方式表明其政治立场。从"诗"与共和主义的逻辑与历史的维度可以看到,弗·施莱格尔把"共和主义"解释为一种历史的发展秩序,是"诗"的形而上学。而浪漫主义形而上学思想的实质,是对知识论形而上学的批判,是以"诗"的方式追求人的完整性。因此,在"诗"与"共和主义"概念之间,并非只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同时,二者的前后连贯性本身就表明了弗·施莱格尔关于进步与反思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陈欣雨 《哲学动态》2012,(2):104-106
2011年12月3-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孔子研究院和亚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11——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韩、日、美、加、澳、巴西、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大陆的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对于"精神文明"我们有必要进行由意识形态话语、大众话语到哲学话语的第三次学术推进。哲学话语推进的前沿课题是:"精神",如何与"文明"在一起?为此,必须探讨三个问题。第一,"精神"因何"文明"?"精神"因超越自然、超越自我、知行合一的三大品质而进入"文明",理想与信念是"精神"的哲学内核。第二,"文明"如何"精神"?"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和"现实力求趋向思想"是"文明"具有"精神"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维度,前者是文化理想主义,后者是文明理想主义。其中,"现实力求趋向思想",是"文明"对待"精神"的一种新态度,也是"精神"对待"文明"的一种新诉求,因而是关于"精神"与"文明"关系理念的哲学革命。第三,"精神"如何与"文明"在一起?"精神"以"伦理之石"与"文明"在一起,伦理是"精神文明"的基石,是"精神"与"文明"相互过渡的中介,是中国式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民族气质和文化根基,因而必须确立精神文明发展的伦理优先理念和伦理优先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