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性或如来藏(梵文tathagatagarbha)是佛教哲学体系和教义里一个具争议的核心内容.自古以来,“谁或什么具有佛性”、“佛性是怎样显现的”,以及“佛性在佛教解脱论里起到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在佛教实践中及佛学研讨里是一系列持续的论题.本文作者基于自己对佛教文献的解读希望表达三个有关佛性的论点.首先,佛性与其所谓的反面“众生”(sentience)是不分离的.第二,佛性不是一样具型的东西,或是某个过去的或隐藏的精神状态,而是一个当下的、持续的生命神识状态.第三,佛性在经文里是一类使用隐喻和譬喻的启发式(heuristic)辩术方式,其目的是激起佛教徒或任何对佛家哲学思想有兴致的人对自身的生命状态进行内在视觉上的观想作用.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或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但藏族自己则不这样称呼,而是称作“桑结登巴”、“却”或“登巴”,意为佛教、佛法。西藏佛教是在公元7世纪中分别由印度和汉地传人西藏的。7世纪至9世纪中叶是佛教在西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藏传佛教称其为“前弘期”;10世纪后半期,也即从公  相似文献   

3.
斯里兰卡佛教考察报告邓殿臣,赵桐一、斯里兰卡佛教国家“斯里兰卡”是SriLanka”一词的音译。其义为“美好、神圣的土地”。但那里的人民却往往把修饰语“Sri”省掉。仅称自己的国家为“Lanka”。当初将此词译为汉语的人不懂佛教,所以音译为“兰卡”。...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以创新、改革著称的禅宗,以适应由古代佛教向现代转变的时代发展的需要,率先开始了以“人间佛教”为核心的革新运动。寄禅、太虚、印顺都是中国佛教时代精神和理论创建的杰出代表,构成了鼎力于佛教改革的三个时代。从佛教的出世到入世,到“人生佛教”的提出,进而“人间佛教”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是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又一次创新,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佛教的社会化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振兴佛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编后语     
《法音》1994,(5)
重庆佛教界在惟贤法师的倡导下,为“希望工程”募捐,使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失学儿童能够百分之百的重新上学,在社会上树立了佛教界的庄严形象。他们这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是佛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相协调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从而体现了佛教徒“自他两利,普度众生”的人生观。佛教的基本教义──四摄、六度,都是以布施为先。这一广种福田的义举,正是佛教悯孤济贫的优良传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法修行、如法布施的好机会。停顿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武昌…  相似文献   

6.
当代佛教契理契机的思考净慧一、佛法常新大约从本世纪初叶开始,中国佛教即出现了所谓“现代”与“传统”、“革新”与“保守”的分野。在一般人的认知里,“现代派”是改革、激进的,“传统派”是消极、保守的。在历史洪流的激荡下,此二者的壁垒日趋森严,甚或发生一些...  相似文献   

7.
<正>在“改梵为秦”的中国化佛教音乐出现后,“倡导”和“俗讲”两种弘法形式接续促进佛教音乐中国化进一步发展:南北朝时期,“倡导”将佛教音乐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唐代,“俗讲”又为佛教音乐增添了浓浓的通俗色彩。由此,中国佛教音乐得以进入鼎盛时期。佛教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是佛教音乐中国化逐步完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千百年来,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社会打下深厚的基础,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都必须归功于佛教对人世间的长期奉献,惨淡经营。只有这样,佛教才能够在中国社会取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简略地说,佛教传布中国的成功之处,是在其以积极人世的态度成功地影响、改善了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佛教能够取得这种成就,是因为在其传入中国不久,佛教已成功地改造了自己,“从注重僧尼个人修行解脱的印度佛教蜕变为积极服务人间的中国佛教。”唐朝慧能大师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相似文献   

9.
李洪志的“法轮大法”能迷惑一些群众,重要原因之一是披着佛法外衣。但是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看出,无论是其“理论”,还是其仪式,都与佛教无关。李洪志的“法轮大法”不过是借用了佛教的某些词语,为自己涂了一层保护色。李洪志炮制的《转法轮》系列教材,打着宗教的旗号,贩卖自己的私货,其中荒谬之处,不胜枚举。为了正本清源,拨开迷雾,让我们逐步撕开其伪装。何谓“法轮”在佛教经典中,“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译,音译为达摩。原指“护持人间行为的规范”,又指价值、真理、规则、品德、属性、存在,为通于一切之语。在佛教密宗,“轮”是“…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境域很早以来村落庙宇众多。繁峙位于五台山佛教道场北麓,当地村落庙宇多为佛教寺庙。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民众也频繁地进行佛教寺庙的修缮。在明清修庙碑刻记载中,凡参与修庙的民众皆被称为“善人”。从“善人”群体的社会构成及其修庙“善举”可见,对于当地佛教信仰而言,“善人”的称呼是佛教话语对民众修庙行为的认可,更是民众接近佛教的通行证;对于当地村落生活而言,“善人”群体的实质为民众,“善人”是沟通佛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的纽带。“善人”称呼的泛化及“善人”的修庙行为,体现了明清五台山境域民间信仰佛教化与佛教信仰生活化的特征,有助于深入分析村落佛教信仰的内在意涵。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七年我在《法音》写了一篇《佛教在美国──纽大教学十年记趣》,客观地介绍美国的“佛学”和东方热,特别是关于佛教文化和道德观念。较早于一九七六年在芝加哥大学《宗教史》学报发表的《观音:半个亚洲的信仰》(台湾慧炬中有译),也格于研究限制,不涉“感应”。老同学社会学者方民希认为“美中不足。”佛教究竟是一种身体力行,以奉献为宗旨,置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观,教导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破除迷信,凭自己坚固的信心、愿力和行为,在“苦恼忧悲满世间”的短暂人生中,面对现实,“悯己复怜他”(《水忏》)的走出一条自在…  相似文献   

12.
霍母斯·维慈在《中国佛教的复兴》中对上个世纪早期佛教因应社会剧变的反应是否可称为“复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以为其问题实质正是佛教的神圣性资源如何在现代性过程中得以保存。本文从制度层面、佛教社会功能、全球化或现代性、卡里斯玛、信仰者及其行为五个领域简要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佛教的经验研究,试图通过它们反映的当前中国佛教现实情况来重新回应维慈的问题,以反思民国改革对现在的影响,亦为当前佛教实证研究提供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的中国佛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佛教在进入中国二千年来的时空条件中,不断地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与时偕进。但可变的是佛教之“教”,不变的是佛法之“理”。不变谓之“契理”,可变谓之“契机”。一味的佛法,在中国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发展,从来就是不平衡的。正是这种时空不平衡性,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观察范例。 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以太虚法师和欧阳渐居士为代表的对中国传统佛教的反省和批评。这种来自教界内部的反省和批评,或侧重于转“机”,或侧重于洁“理”,由此产生“人间佛教”和“批判…  相似文献   

14.
封建社会后期佛教进一步世俗化,佛教善书因此应运而生。其中的“功过格”这一类善书直接受到道教劝善书的影响,而“宝卷”这一类则由唐代“变文”演化而来。佛教善书用因果报应讲行善得福、作恶遭殃,即人所遭遇的一切都由自己的行为决定这个道理,在明、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从佛教刊物和实际接触中都反映出中国佛教界出现了一股“学习日本佛教,走日本佛教道路”的潜流。这股潜流从两个主面冲击:一是破坏我国汉传佛教要求僧人务须“僧装、素食、独身”的根本规定。日本出家人有相当部份聚妻生子、饮酒食肉、穿着西服、不讲戒律。颇受我国不守戒僧人的欢喜。《警钟》一文 (刊于《台州佛教》 1998年第 6期,总第 124期 )揭露:“现查 W市重点寺庙已有四个中青年出家人还俗,颇有名望的开如印经会负责人——九华山沙门开如又于去年还俗。”据闻,我国沿海一些城市的僧人白天在寺内,晚上则回自己的私宅过…  相似文献   

16.
《成实论》是一部小乘佛教的论书。《论》中主要是批评了说一切有部观点。本文从二个方面分析了《成实论》对有部理论的批评。一是破有部的“法体实有”的主张,立自己的“无自体性”思想;二是破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主要破“心数法”,强调“心差别”的思想。《成实论》在理论上一方面接近了大乘般若假名真空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在心性理论上,继续走小乘的路数。此外,《成实论》还谈到了印度其它宗教和部派佛教的思想,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智频大师不仅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而且是中国佛教的奠基者。他的佛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圆顿止观”、“一念三千”、“三谛圆融”三个部分,总括起来,便是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境行果”。天台宗就是依靠这套理论创立的。他的佛学思想对中国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吕澂对佛教积极人生论的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的现代化是佛教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向。但佛教如何实现现代转换,佛教理论的创新无疑具有更为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吕(?)先生通过对佛教人生理论的分析与总结,明确批判了历史上三种不正确的佛教人生观,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论证了佛教“即世”而又“超世”的积极人生理论,明确指出佛教人生实践的立足点是去苦求乐,从而为佛教的现代转换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人间佛教建设也做出了自己突出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省内25个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就佛教来说,世界三大语系佛教,即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系佛教在云甫均有分布和弘传,故称云南为“佛之齐鲁”。巴利语系佛教即市传上座部佛教,过去被称为“小乘”佛教。云南省傣族等少数民族所信仰的佛教,属巴利语系,它和北传的“小乘”佛教老教义学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而各具特色。傣族100余万人口,布朗族有6万人口,崩龙族有l.3万人口,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阿昌族有2万人口,侗族有30万人口,部份信仰上座部佛教。他们居住在云南边睡,由德宏州到…  相似文献   

20.
“法轮功”以歪理邪说迷惑善良的人们。在李洪志所建立的所谓“法轮大法”里,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歪曲利用了佛教的学说。李洪志本人宣称“我们(“法轮大法”)也是佛家的,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传统的佛教是明确反对“法轮功”的,称此功为“附佛外道”。“外道”是指佛教以外的其它教派。而且佛教界早在前几年就开始进行清理法轮功影响的活动,写了不少的文章和专著对其歪理进行了深入批判。为了清理法轮功给人们思想造成的危害,维护传统宗教的利益,我们有必要对李洪志利用的佛教一些名词术语做一次全面的清理,以还清佛教的真面目,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