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晏婴是齐国历史上重要的宰相,他的主张和行为对齐景公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贤人治国,使齐国经常保持了大国和强国的地位,在各诸侯国家之间的关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言敢谏,使齐景公改正了自己的缺点,缓和了当时严重的社会矛盾,稳定了政权。  相似文献   

2.
先秦齐国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初分封立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灭齐止,前后存在了约有八百年之久。春秋时期,齐桓公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战国时期,田氏代齐,又发展成为七雄之一。齐之所以存在时间如此之长,又是诸侯国中强国之首,固然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齐国的武技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兼并竞争。齐国作为一个受分封的东方大国,在此时期曾充分显示出繁荣强盛的国势,并且称霸于一时。齐国强盛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决不可忽视,这就是在攻伐  相似文献   

4.
齐国的用人政策与齐国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国自弹丸小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和战国七雄之冠,而后又在短短的六十多年时间内迅速衰落灭亡。齐国的兴衰当然有诸多的原因,然而齐国用人政策是否得当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欲从齐国的用人政策与齐国的兴盛、齐国的用人政策与齐国的衰亡及齐国的用人政策对后人的启示等三方面来探讨齐国的用人政策与齐国的兴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齐国兴亡浅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齐国作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历经数百年.有盛有衰.最后灭亡。兴盛的原因.首先是在位君主的英明.其次是锐意进取的改革务实精神,第三是礼、法并重的管理理念。齐国衰亡缘由,首先.国家管理的理念不适应.其次.政权的腐败,国家发展的理想定位失控.外交战略失误。  相似文献   

6.
管晏相齐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仲和晏婴都是齐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相 ,同时也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政坛风云人物。长期以来 ,人们对于管仲和晏婴的专门研究比较多 ,专著、论文层出不穷 ,但从总体上对他们进行的比较性研究的成果较为罕见。不揣浅陋 ,试述个人一孔之见如下 :  一、时代背景之比较管仲生活在春秋初期 ,此时 ,周天子的统治日渐衰微 ,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宗主的地位和权力 ,以宗法从属关系形成的统一纽带逐渐废弛 ,周王室差不多已经可以和一个小诸侯国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了。与此同时 ,由于各诸侯国的长期独立竞相发展 ,各自都具有了比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相似文献   

7.
莫文 《管子学刊》2004,(4):43-45
齐宣王、齐闵王所成就的霸业虽不及前几代君王,但在齐国历史上,他们巩固了齐国东方大国、强国的地位。本文论述了齐宣王、齐闵王通过广揽人才、合纵联盟等措施所成就的霸业。  相似文献   

8.
试论齐国市场管理的举措王毅齐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发达的诸侯国,其市场的繁荣是没有哪个诸侯国敢与其媲美的。这与齐国历代君主重视市场管理,实施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是有直接关系的。本文试从齐国市场的行政管理及其政策方面列举出一些重大举措,这在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的...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是第一个大变局时期。在政治格局上,亲缘政治开始瓦解而地缘政治开始兴起。诸侯国兴起,春秋的历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争霸”这个主题展开的:制度改革、学术争鸣以及兼并战争。齐法家在春秋时期通过一系列主张帮助齐国在争霸中强大起来。笔者认为,其主张中已经包含接近现代国际法的国际法理念。齐法家思想中的国际法要素主要体现在齐国主持的历次会盟的盟约,以及齐法家的代表人物的外交活动中所遵循的原则中,本文着重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管仲是我国春秋前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改革史上第一位大改革家。管仲相齐四十年,辅佐齐桓公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不仅把齐国建成了一个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的强国,而且领导了中原地区各诸侯国取得了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管仲对齐国和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其辉煌  相似文献   

11.
齐国的渔业     
齐国的始祖是吕望。吕望在翦商定周中立下赫赫战功,因而于西周初以功封于齐,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当时的东方,小国林立,齐国的始封之地只有方圆百里。此后数百年间,齐国由小到大,到齐宣王时代,“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两千里”。(《战国策·齐策》)一跃而成为东方大国。齐国得以富强的原  相似文献   

12.
齐文化教育兴国的理论和实践十分丰富,它对齐国的强大起了重大的作用,也对于当今教育强国有重要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管子相齐,继承齐国工商兴邦的传统,确立了发展工商业的战略思想,提出了很多发展工商业的新理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工商新政策。其中,前所未有的新政数十项:为工商之民"正名",确立其社会地位;建置稳定的工商业区;培育称之为"聚"级的商业市场;构建满足工商交易的货币体系;加强诸侯国外交与商业贸易,举全国之力,派遣八千外交官员分赴各诸侯国,充当商贸使者,扩大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制定工商奖励政策,鼓励各诸侯国商贾通商齐国,等等。管仲自身也试水诸侯国贸易,总结出一系列工商业贸易经验和艺术,形成了揭示工商业规律的思想理论,保存在《管子》"轻重篇"中,是为中国古代原创的工商经济学,助推齐国繁荣兴盛,也深刻影响后世,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齐国科技发展原因试析戴吾三在齐国恢宏的历史篇章中,闪射着科学技术的夺目光彩。齐国之所以能在春秋称霸、战国逞雄,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的因素之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先秦时期,与其他诸侯国相比,齐国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曾达到领先的水平,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试析齐国的经济发展与货币流通张继彬,仲采萍古齐是先秦东方文明大国。齐国都城临淄是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公封齐,即推行"兴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商品经济政策。桓公执政后,任管仲为相,修太公之业,致力于经济改革,以货币为杠杆发展农、工、商业而致强国...  相似文献   

16.
刘瑛 《管子学刊》2010,(3):32-37
该文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姜尚封齐,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八百余年间先秦齐国的休闲娱乐文体活动进行研究,发现休闲娱乐文体活动作为人的灵魂的驿站,其发生、发展与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先秦齐国以工商业为基础而高度发达的经济结构,为休闲娱乐文体活动的繁荣提供了保证;具有"三代之遗声"的齐《韶》乐历经姜尚、管仲、晏婴等明君贤相的大力推广成为先秦齐国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有钱有闲为先秦齐国蹴鞠活动的普及提供了保证。齐人歌舞、鼓瑟、吹竽、弹琴、"齐人隆技击"、"临淄重蹴鞠"等,先秦齐国丰富的休闲娱乐文体活动为现代人体育健身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晏婴作为齐国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对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晏子春秋》为据,就晏婴佐政期间提出并践行的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进行了论述,认为晏婴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外交家。晏婴根据齐国国情及国际形势提出了“外归其义”,“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的和平外交思想并践行之,使齐国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在外交实践中,晏婴还创下了折冲樽俎,面对强手而不辱君命的光辉外交业绩。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以龟卜为主的占卜宗教迷信活动普遍存在于各诸侯国中。鲁、晋、楚、卫、郑等国的占卜材料在《左传》中占篇幅不少,而齐国的则只有两例。主要原因是齐国注重务实、轻视占卜,很少进行占卜活动。  相似文献   

19.
高军 《管子学刊》2001,(2):81-82,90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情势下,齐桓公领导下的齐国在各诸侯国中傲视群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三十余载,使中原诸国得以共同抗击外族入侵、百姓免除战事之患,成为春秋时代第一霸主。此时齐国内政外交的诸多政绩,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齐桓公小白的知人善任、从善如流的领导管理才能。  相似文献   

20.
《管子》一书,既有对于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重视的内容记述,又有对于人才的选择和征集这一内容的阐述,还有关于对人才的利用和考核的内容记述。齐国的八百年历史,更使我们看到了人才治国战略的重要性。人才强国战略,使齐国昌盛久荣,使齐国成就霸业,不断称雄。从姜太公首倡“尊贤上功”、开人才兴国之先河开始,齐国代代相因、步步完善,营造出了一种重视人才、尊贤用能的良好环境和风气。《管子》和齐国昌盛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人才强国意义重大,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