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梅莉 《宗教学研究》2005,18(3):35-40
真武信仰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8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对真武信仰的探讨逐渐热烈.学术界在对真武崇拜的起源及演变、宋元明皇室对真武的崇信,以及有关真武信仰的经典、科仪、小说及其与道教科技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对闽台、岭南等区域的真武信仰状况也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2.
真武,是道教信奉的天神之一,在中国有着相当普遍的信仰基础。时至今日,从晋北的恒山山麓,到南国珠江三角洲广阔的土地上,依然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供奉“真武大帝”的大小庙宇。有人不禁要问:中国人对真武的信仰究竟起于何时?为什么对其信仰经久不衰?中国人的真武信仰与中国历史及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 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我们的祖先最早产生的宗教观念也是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早在道教形成之前,华夏大地就已盛行神仙信仰,即由对天和地的信仰,逐渐扩展到对一切自然现象,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雷电风雨、方位时节…  相似文献   

3.
明代对于真武大帝的广泛崇奉,是在宋、元两代基础上发扬光大的结果,但始于成祖的明代皇室所进行的大力提倡,更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继永乐年间朝廷"大修武当"之后,明代帝王对于真武的尊奉持续相沿,北京的真武信仰随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武当山金殿四周围绕的148根青铜栏杆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由云南昆明及附近地区的“奉道信士”捐资铸造,专程运至武当山组装而成。从铭文的内容来看,明万历年间云南的真武信仰已很兴盛,尤以昆明地区为最;信仰之人遍及社会各阶层;其信仰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正>这尊崇奉真武的明代道教石塔,其建造与筌塘村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上频繁遭受水灾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当地民众道教信仰的某些特质。在桂林市西郊的筌塘村桃花江畔,立有一尊明代石塔,被当地村民称为镇妖石,桂林市文物管理部门于上世纪80年代将其定名为筌塘河伯石塔,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实际上,这应是一尊崇奉真武的明代道教石塔,其建造与筌塘村所处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上频繁遭受水灾密切相关,也反映出当地民众道教信仰的某些特质。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开埠于1819年,但新加坡道教信仰的起源,很可能更早于开埠前的马来酋长管辖阶段,而且是肇始于安葬移民海上浮尸和树下死尸的移鬼形式,属于从坟地庙宇拓展出来的大伯公信仰。这项研究所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新加坡道教信仰的起源属于移民迁徙半途不幸死亡而成的移鬼形式,比一般学者认为的移民携带香火或神像分身渡海南下的移神形式更早,其祭祀初衷也更自然和纯朴。  相似文献   

7.
场景转换与移民信仰表达形式的变化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制度空间直接影响信仰场景的都市化(或称复制)程度,进而影响信仰行为的结构变化.藏传佛教寺院缺失导致了两个后果:部分公共性仪式向迁出地转移;都市流动僧人的大量存在及都市公共仪式的私密化.而宗教行为是信仰表达的重要形式,通过分析场景变化对都市藏族移民日常宗教仪式和特殊仪式两个层面的影响,本文认为,都市藏族移民的宗教行为正在经历一个分化--重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佛教在美国     
佛教在美国郑钦地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大熔炉。原住民印第安人信仰原始宗教,盎格鲁撒克逊族信仰基督教,亚洲移民大都信仰佛教,西藏喇嘛(藏人移民来美的很少,其中以喇嘛较多)则带来藏传佛教。如果以1893年在芝加哥所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为期2周)做为亚洲...  相似文献   

9.
西安太兴山现存民间宗教类庙宇40多座,是一处罕见的民间宗教信仰基地。这里从明代末期兴起真武信仰,清代初期获得迅速发展,并与关中很多村镇的民间香会组织形成互动,出现进一步的民间化转型;后来又与无生老母信仰相结合,大量混杂道儒佛三教思想,形成一种独特的民间宗教信仰存在样态。太兴山民间宗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信仰内涵抑或是宗教组织等方面看,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值得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关于太兴山民间宗教的兴起与早期发展情况,学术界一直模糊不清。近年发现的山顶上帝宝洞内遗存的《重修上帝宝洞序》和2015年整理公布的《明藩门正少川冉公墓志铭》尚未未引起学者的重视,而这两种碑刻资料正好为明末清初太兴山真武信仰的兴起与发展情况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流动的过程中,多元信仰对新移民个体意义体系建构的作用。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流动中的新移民可能面临着"双重脱嵌"的境遇,这种悬置的状态会给他们带来归属的困境,在主流话语体系无法满足其意义需求时,包括占卜术在内的多元信仰为个体应对融入困境提供了新的精神支持,也成为新一代重建文化信仰体系的尝试。这又与兴起于北美的"新世代运动"遥相呼应,成为当代世界宗教与信仰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刘晓红 《心理科学》2001,24(2):245-245,235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汉淮南王刘安编著。唐刘知几说:“其书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其广博的内容中蕴含有颇为丰富的学习心理思想。本文即拟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河流生命一词,多见于文学和艺术作品,用拟人化手法比喻河流是"鲜活的,有生命的",与"陈旧的,僵死的"相对.河流生命作为科学概念,即生态系统的一种具体形式的提出,既来源于全球河流生态危机胁迫产生的河流危机意识,[1]也直接来源于我国黄河管理过程中构建河流生命伦理实践的迫切需要.[2]河流生命有其自然与文化两种存在方式,本文旨在探讨河流自然生命的存在方式,重点对其出发点、立论基础和评价标准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13.
14.
15.
自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逻辑产生以来,逻辑学研究在西方学术界可说是方兴未艾。与之相伴的是逻辑哲学研究也在 20世纪的西方学术界开展得如火如荼。受国际学术界的影响,我国学术界自 20世纪 30年代始,在金岳霖、牟宗三、沈有鼎等先生的努力下,逻辑哲学研究逐步得到展开,特别是20世纪 80年代后,在一大批逻辑学者的努力下,我国的逻辑哲学研究逐渐形成繁荣之势。王路、李小五、张清宇、张家龙和邹崇理等合力完成的《逻辑哲学九章》(张清宇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 (以下简称《九章》)则将我国的逻辑哲学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  相似文献   

16.
17.
关于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若干问题的评估意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2004年7月在大连举行的“医患关系-医疗诉讼-医患维权”的学术研讨会,就这个《评估意见》进行了讨论,现在发表的是依据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的文本。我们认为,建立医患之间的诚信关系,正确处理和协调当前医患间的一些纠纷,在如下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走出价值相对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凌 《现代哲学》2003,2(4):55-60
价值相对主义的理论失误和实践危害,使大多数价值哲学论者都力图克服之。新康德主义的形式先验主义的思路,舍勒的实质先验主义的思路,布伦坦诺的经验直觉主义的思路,培里的现代经验主义的思路,都是克服价值相对主义的不同尝试,都有其合理因素。但由于它们各自理论的缺陷,使之难以真正克服价值相对主义。我们认为,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价值的本质,应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去说明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才能走出价值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9.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tional mechanisms based upon magnitude of reinforcement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rats. In two experiments, two-choice discriminations were trained in which selections of one lever in one external stimulus and a second lever in another external stimulus were reinforced with food.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crimination was acquired more rapidly when one choice was reinforc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food pellets and the other with a smaller number of pellets than when other configurations of reinforcement magnitude were provided.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reversal of a two-choice discrimination was found to be facilitated by prior exposure of the animals to the revers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xternal stimuli and magnitudes of reinforcement. Thes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predictions from a stimulus or associative view of anticipatory processes based upon magnitude of reinforcemen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