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608名初一至高二城市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同伴接纳在家庭功能对疏离感预测中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功能健康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其疏离感较高;同伴接纳对家庭功能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同伴接纳对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疏离感之间关系的调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高水平的同伴接纳可以调节不健康的家庭功能对男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而在女青少年中,这种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采用问卷法对广州市2所初中(初一和初二)和2所高中(高一和高二)共562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未来教育规划,但对未来职业规划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父母自主支持和青少年未来教育、职业规划之间均起着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3)纳入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后,父母自主支持对未来职业规划具有显著的负向残余效应,但对未来教育规划的残余效应不显著,这表明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影响可能存在坏的一面。因此,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是影响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未来规划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3.
以1261名高一和高三青少年为被试,采用个人规划问卷和抑郁量表,考察了高中生对未来教育、职业和婚姻/家庭领域的个人规划(探索和投入)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高中生的个人规划对抑郁的预测具有领域特殊性:教育探索和投入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抑郁,婚姻/家庭探索显著正向预测抑郁、婚姻/家庭投入显著负向预测抑郁,职业探索和投入均不能预测抑郁;(2)性别能调节婚姻/家庭探索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女生对婚姻/家庭的探索水平越高,其抑郁水平越高,男生对婚姻/家庭的探索则不能预测其抑郁。  相似文献   

4.
以374名农村青少年为被试,基于留守青少年和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较,探讨了个体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亲子亲合与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农村留守和非留守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能显著正向预测两类青少年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其消极情绪。(2)对于非留守青少年,行为自主决策与母子亲合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行为自主决策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非留守男生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母子亲合则显著负向预测非留守女生的消极情绪;但是,这种性别差异不存在于留守青少年之中。(3)对于非留守青少年,母子亲合在其行为自主决策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低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生活满意度;高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5.
采用追踪研究考察258名学前儿童执行功能与语言的双向关系,及二者关系是否受社会经济地位调节。交叉滞后结果表明,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执行功能三个子成分(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存在双向关系;T1时儿童语言对T2时认知灵活性的预测作用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调节:在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T1时间儿童的语言能显著正向预测T2时认知灵活性,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中预测作用不显著;其余双向关系中调节作用均不显著。本研究表明,学前儿童执行功能三个子成分与语言均存在双向关系,且社会经济地位在部分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378名双亲外出儿童和803名父亲外出儿童为被试,考察了歧视知觉与两类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并探讨了亲子亲合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低,消极情绪越高;(2)父子亲合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高,消极情绪越低;母子亲合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高;(3)母子亲合可以调节双亲外出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积极/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高母子亲合可以缓冲歧视知觉对儿童积极情绪的负向预测和对儿童消极情绪的正向预测;(4)母子亲合可以调节父亲外出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积极/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且该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599名青少年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普通青少年家庭的家庭弹性状况,探讨家庭弹性在家庭压力与青少年抑郁、孤独感及幸福感之间的补偿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总体上,青少年家庭的家庭弹性水平较高;(2)家庭压力对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感、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显著;(3)家庭弹性能直接预测青少年的抑郁、孤独感及幸福感,具有补偿作用。家庭弹性在家庭压力与青少年孤独、幸福感之间存在保护性的调节作用,高水平的家庭弹性能减弱家庭压力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丰富了家庭弹性领域的研究成果,为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预防干预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量表,调查了953名初中生,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学生性别、年级,以及先前学习成绩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就越多;(2)学业自我效能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习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组成成分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中,家庭收入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而父母亲职业、父母亲教育水平对学习投入均无直接预测作用,它们是通过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再经过学业自我效能而影响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小五人格问卷、中学生孤独感问卷和人际关系能力问卷,以784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五因素、人际关系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孤独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在孤独感各维度中,除同伴关系评价与开放性的相关不显著外,其他维度与人格各维度及人际关系能力间均相关显著;(3)人格的情绪性和开放性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外向性、宜人性和人际关系能力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4)在外向性、情绪性及开放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人际关系能力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宜人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人际关系能力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全国24013名10~15岁儿童青少年为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正向预测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2)权威型教养方式能够正向预测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独裁型与纵容型教养方式能够负向预测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父母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对公正世界信念的影响显著,其中,权威型教养方式对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比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促进作用更大,独裁型与纵容型教养方式对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比对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儿童青少年公正世界信念的削弱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1.
During adolescence, young people's future aspirations and expectations begin to crystallize, especially in the domains of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 Much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area has emphasized development within a particular domain (e.g., education) and relations between aspirations and expectations across domains remain largely unexplored, resulting in a lack of information on how goals develop in tandem and affect each other. It is also unclear whether thes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differ by gender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We tested reciprocal effects between occupational and educational goals using a longitudinal sample of 636 adolescents (52% boys). Results from dynamic systems models indicated change in occupational and educational goals across high school. For all youth,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predicted change in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predicted change in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for youth in high but not low parent education groups, and occupational expectations predicted change in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for girls but not boys.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青少年家庭功能、人际适应和网络欺凌的关系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和昆明共计1921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群体中,男生的网络欺凌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整体上,人际适应在家庭功能和网络欺凌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性别在人际适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中起显著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与男生相比,人际适应良好的女生实施网络欺凌的可能性更小。结果提示,良好的家庭功能可以通过影响人际适应进而影响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实施,且在此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对女生而言,着力提高社会人际适应能力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对140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同伴侵害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游戏使用(Problematic online game use,POGU)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父母知情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后,同伴侵害仍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POGU;(2)同伴侵害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POGU,还可以通过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进而间接预测青少年POGU;(3)父母知情显著调节同伴侵害影响青少年POGU的直接效应,较高的父母知情可以缓冲同伴侵害的负面效应;(4)父母知情显著调节中介模型的后半段(学业自我效能感→POGU),即低水平的父母知情放大了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POGU的风险效应。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contex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 their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N = 2000) responded to questions assessing family location, family structure, parental educational level and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s well as to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deals Questionnair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indicated that life,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of female students and students in lower grad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and students in higher grades.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aternal education level have a positive association with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but not life ideals, and family economic status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 to life ideals, but not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Moreov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nd family location has a negative association with students' life,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idea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ifferent factors predicted different ideals of adolescents, and that family economic status had a negativ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location and ideals of students.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同伴提名法,对2470名初二学生进行为期半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两种同伴地位(社会喜好和社会支配)对三种攻击类型(身体、言语和关系攻击)发展的预测,以及性别与班级规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多层线性分析发现:(1)社会喜好负向、社会支配正向预测个体半年后的三类攻击行为,且男生的社会喜好对关系攻击的预测作用强于女生;(2)对于男生而言,身体和言语攻击的班级规范强化个体后续的攻击行为,但关系攻击的班级规范则无显著影响;对于女生而言,身体攻击的班级规范强化个体后续的攻击行为,言语和关系攻击的班级规范强化初始攻击水平低的个体相应的攻击行为、而对于初始攻击水平高的个体表现出弱化效应;(3)班级规范还能调节社会支配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在言语攻击规范高的班级中,社会支配对个体言语攻击的正向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02名11岁城市青少年为期2年的追踪调查,考察了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发展的稳定性及母亲教养对1年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预测.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的内化问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男青少年相比,女青少年保持较高的内化问题水平;(2)母亲控制惩罚教养可以正向预测1年后男青少年的内化问题,母亲温情引导可以负向预测女青少年的内化问题.青少年先前的内化问题对母亲教养与其1年后内化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对于先前内化问题水平较高的男青少年而言,母亲较高的温情引导和控制惩罚教养正向预测其1年后的内化问题;对于先前内化问题水平较高的女青少年而言,母亲较多的温情引导则负向预测其1年后的内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peer groups and sex in adolescents' task values and physical activity. The participants were 330 Finnish Grade 6 students (173 girls, 157 boys), who responded to questionnaires that assessed physical education task values during the spring semester (Time 1). Students' physical activity was assessed one year later (Time 2).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olescent peer groups were moderately homogeneous in terms of task values 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Girls' peer groups were more homogeneous than those of boys in regards to utility and attainment values.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for both girls and boys showed that particularly intrinsic task value typical for the peer group predicted group members' physical activity.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role of peer group membership as a determinant of future physic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3587名初中生为对象,采用问卷测量法,考察了初中生偶像崇拜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及其与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探究了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女生的偶像崇拜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的,且偶像崇拜高水平组中女生人数显著多于男生,偶像崇拜低水平组中则相反;初一与初二年级间偶像崇拜的水平及在不同水平上的人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2)外在生活目标能够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水平,其中性别起调节作用,外在生活目标对女生偶像崇拜水平的影响大于男生。(3)性别对偶像崇拜影响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上也具有调节作用,即偶像崇拜水平负向预测初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对男生的主观幸福感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上海市某幼儿园的237名3~6岁幼儿为被试,请母亲填写幼儿气质及教养方式问卷,幼儿园教师评定幼儿的攻击行为,探讨幼儿外倾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和母亲温暖教养方式在其中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自我控制和母亲温暖可以调节幼儿外倾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与较低的自我控制和母亲温暖的幼儿相比,幼儿较高的自我控制和母亲温暖,可以弱化外倾性与攻击行为的正向关联。结果揭示了自我控制和母亲温暖对幼儿外倾性具有保护作用,有助于减弱这些个体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