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片<白色>获得了1994年柏林第44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它是著名波兰导演克日会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的三色电影中的一部.本片叙述顺序基本上做到了事件因果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的大致统一.  相似文献   

2.
宗教境界作为对宗教生活的一种理解以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人性根源与自身价值.因此,解读宗教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而升华的宗教境界,可以使我们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个体人生的价值取向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类比与象征:托马斯宗教语言观及其当代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日常语言如何言说超验的上帝,这是宗教语言观的问题.托马斯发展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类比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类比的宗教语言观.这是中世纪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但是这也只是部分地解决,托马斯宗教语言观也存在着自己的理论困境.当代学者中,詹姆斯·罗斯继承并发展了托马斯的类比理论,而蒂利希则采取了象征理论的路径来归避托马斯的理论缺失,以求对这一宗教语言观的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宗教》是一本“通行证”,架起了与领导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作为从事民族宗教工作十几年的老兵,一路走来,深深体会到民宗工作的“冷、难、弱”,之所以存在这三个字的概括,根本原因还是领导重视不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领导争取得好,宗教工作才能做得好,如果领导争取得不好,宗教工作开展起来就非常困难.那么如何争取领导呢?方法很多,我个人的体会就是:向领导赠阅《中国宗教》杂志就是一个比较高雅的方法,通过送杂志向领导宣传党的宗教政策,使领导同志对我国现阶段的宗教形势、宗教情况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宗教工作的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送杂志与领导交流宗教工作,使领导知道我们想做的事情,从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准确的关心与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演变过程中,一直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等问题无法解释,即使是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就给宗教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同的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音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伴随着宗教文化的日臻完善,宗教音乐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形式,存在于浩瀚的音乐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6.
电影与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电影在当代生活中主要具有娱乐性的作用,给人提供审美的享受,而仪式在宗教生活中则具有更加严肃的意义,是保持信仰,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但是两者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具有相似性,电影与仪式作为一种体验的过程,充满了各种象征意义,激发人的情感,提供精神的动力与心灵的慰藉;而另一方面两者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电影是以审美性为主导的艺术形式,而仪式则不然.在当代社会电影的票房与口碑常常出现截然相反的情形,因此从电影的社会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去衡量,才能够对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1):59-59
认为基督教因其"有神""唯心"性质使之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氛围中不可能中国化的错误观点亦危害极大,我们对之也必须持有高度警惕。这种观点实质上是把西方"二元分殊"的立场全盘接受,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所有宗教都持根本排拒、反对的态度,认为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与宗教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之间乃鸿沟相隔,没有任何调和或沟通的余地。这种错误观点“形左实右”,表面看来是以一种“左”的立场,把具有“有神”“唯心”性质的宗教加以基本否定,强调批判宗教、根本否定其教义神学、突出宗教消极作用而无视其积极作用,甚至在内心里并不认同对宗教的“积极引导”,而主张推行对宗教的全面防范和坚决打压;其结果,实质上是在实行把宗教推出去、推到我们的对立面即敌对势力一边的“右”的作为.基督教在这种舆论的压力下,则可能退回到一种与我们社会隔阂、隔断、隔离的另类存在、边缘化存在、“飞地”存在,从而导致与我们的社会主体、主流格格不入、异化生分,根本动摇或消除了其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根基.如果这种错误认知占据了社会舆论的主流,那么基督教就可能不得不“外求”“外化”,而这种选项则与我们所强调的坚持中国化方向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实际上,值得高度警惕的是,我国基督教界正在形成与之相关的分化,一部分转入“地下”就呼应了这种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8.
试论彝族民间宗教与彝区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华 《宗教学研究》2002,(3):125-129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体制转轨时期 ,彝族民间宗教在彝区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 ,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要提高彝族民间宗教的素质 ,发挥其在体制转轨中的积极作用 ,就应借鉴传统宗教的精华 ,把人们从迷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逐步实现彝族民间宗教向现代人为宗教的转化 ,提高宗教品位 ,使人们得到高层次的宗教信仰和追求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宗教影响力极大的国家,对意大利的研究不可避免涉及宗教问题,而对其可能存在的宗教风险的预估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梳理了意大利宗教历史的发展和现状,并对其在宗教治理和信仰格局、宗教对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外来宗教与主流社会的潜在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安全威胁等方面的宗教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有关科学与宗教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主题:自然科学与宗教神学的关系问题,关于灵魂不死的问题,以及如何科学认识宗教的问题。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冲破了宗教神学的独裁;并从科学角度对宗教神学的存在根基即灵魂不死的问题进行了驳斥,即不论是人类的起源上、人类生命的本质中,还是一些自然科学家对神秘主题的求证中,都无法寻到独立于肉体的灵魂真实存在的有力证据;而对于既存的宗教现象和历史,我们应以科学的研究来引领认识。可以说,恩格斯确实对科学与宗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意识地思考,他对科学与宗教的接触和碰撞非常敏锐,也一直致力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认识科学与宗教碰撞的相关主题,因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有关科学与宗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宗教多元化的不断推进,为了维护宗教和平与世界和谐,宗教对话成为必然.众多学者也致力于宗教对话的研究和讨论,确立了以诠释学为理论基础的宗教对话准则,并形成了分别以人性原则、理性原则和灵性原则为基础的三大宗教对话体系.但事实证明,宗教对话理论自身也存在诸多困境,而斯特伦对宗教的独特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讨宗教对话之路,使宗教对话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宗教影响力极大的国家,对意大利的研究不可避免涉及宗教问题,而对其可能存在的宗教风险的预估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梳理了意大利宗教历史的发展和现状,并对其在宗教治理和信仰格局、宗教对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外来宗教与主流社会的潜在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安全威胁等方面的宗教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无神论》2021,(5):32-38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针对农村宗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思路、突出重点,采取针对性举措,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风险隐患,实现宗教工作由"治标"向"治本"深化,使得宗教治理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转变,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4.
梳理毛泽东关于宗教研究的论述,可以发现他1963年12月30日重要批示中的"批判神学",应该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科学对待宗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对融于历史文化中的宗教内容进行批判性继承。二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开展宗教研究。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系到为什么要研究宗教、怎样研究宗教这个基本问题。也只有从这个大背景下考察,而不是孤立地解读,才能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批判神学"的内涵和要求。毛泽东"出入佛道"对宗教哲学的批判性继承,及其对农村宗教问题的调查研究,彰显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掌握和运用,为我们批判神学和研究宗教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5.
梅康钧 《天风》2006,(19):20-21
宗教徒对于暴力与和平的关注,始终延续在宗教历史的发展中,但问题是,我们能否从世界和平发展跨文化的宗教体验中,寻找到一种必要的行动依据。当我们从感性的电影艺术形式以及理性的和平文献中,再次触摸到和平是以心灵和平为前提时,也必定将我们的信心,在人类和平永恒的期盼中,再现人类社会和谐美好的境况。  相似文献   

16.
共和国走过的50年,各项事业取得全面发展。我们党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就是这光芒四射中的灿烂一束。当今世界,因宗教问题引发的社会冲突、政局动荡和局部战争频繁发生,而我国各宗教团结稳定,和睦相处。中国处理宗教问题的英明政策和成功实践,已愈来愈引起广泛关注。毛泽东说:“共产党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周恩来说:“让宗教还它个宗教的本来面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中国宗教实际,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爱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政治上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体验及其神经基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体验是人在宗教活动中的心态或体悟及伴随的情感体验,它是一个过程.其神经基础的研究表明,宗教体验过程中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被激活.这些研究表明宗教体验与认知和情绪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与早期有关宗教体验实质的结论吻合,但这并不表明大脑中存在"上帝脑区".该文简要介绍了宗教体验的概念、神经基础的一些研究,并对该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做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鲁道夫·奥托延续了由施莱尔马赫所开创的反思宗教本质的传统.实际上,在施莱尔马赫与奥托有关宗教本质的描述之间却存在着重大差异.奥托反对宗教的自然主义描述,认为它构成了对宗教真理性诉求的威胁.而施莱尔马赫通过否定上帝在经验世界中的“给予”,以及在自然秩序中超自然的干预,明确把奥托所谓“神圣经验”排除出去.在施莱尔马赫看来,宗教如同任何自然现象一样适合进行自然主义的描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缪勒的比较宗教学借助比较语言学进路,试图对宗教现象作出科学的归纳与解释,并赋予宗教研究以独立学科地位.但其方法论中充斥着自然科学的客体化、实在化特征,化约了宗教作为人类存在活动的主体性本质,将宗教学研究的最终旨归确立为内涵含混的客观真理,宗教学术活动从而成了对宗教信仰或宗教性的化约,宗教研究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对立在缪勒的体系中凸显出来.伊利亚德的宗教现象学方法则倡导"非化约主义",在宗教研究中使宗教近乎其所是的显现自身,"神圣"因素成为宗教最终不可化约的特质和宗教学的学科母体,而体验"神圣"、以宗教性方式生存的"宗教人"则成为宗教活动中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对于宗教传播范畴的界定及对构成此种传播之要素的梳理,将为我们研究各宗教在不同境遇中的传播事实提供理论参考框架及评估考量体系.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对宗教传播概念进行界定,从主体、内容、途径、对象诸方面对宗教传播诸要素进行梳理;(二)在宗教传播诸要素理论框架中评估东正教在中国传播现状,呈现其在中国存在及传播的困局;(三)从俄罗斯族民族意识觉醒、外交干涉等方面来预判东正教在中国可能面临的转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