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降临》是一部基于语言学题材的科幻电影,改编自华裔科幻作家姜楠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很好地还原了故事文本的内核和风格特质,讲述了12个神秘的外星飞船降临在地球上,语言学家路易斯通过习得外星人的语言,改变了自身认知世界方式的故事,从而以深刻的方式阐释了认知和语言的关系。影片在叙事时间的处理上,运用时间倒错,插曲式闪前,让时间作之字形的循环往复运动,仿佛一出大影像师的"时间游戏"。在叙事结构的选择上,选取环形叙事的结构,叙事的起点亦是终点,现在与未来的接续,从内容到形式,将小说想要表达的思维具象化,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更加直观地展现给观众。  相似文献   

2.
时间限制模式作为商业电影中常用的叙事模式,可以使情节更加紧张刺激,扣人心弦;同时在诸多高科技手段的帮助下也会给观众带来视觉的饕餮盛宴,运用该模式的影片就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因而,观众易于忽视情节背后的意识形态内容,也就是说,时限模式为意识形态的传输充当了"隐身衣"。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6,(3)
正西方电影艺术家利用电影艺术语言表现圣经重大事件和思想,总和了文学和历史研究成果及电影制作技术。然而,在当代人看来,圣经叙事虽然自成一体,但是仍然存在某些叙事空白。这些空白为电影艺术家发挥想象、展示艺术表现提供了空间。因此,或为了保持圣经叙事的完整,或为了贴近时代精神和观众审美的需求,或为了展示艺术家对圣经叙事的个性化解读,编剧和导演有时会对圣经文本的叙事加以改写、添加和演绎。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动画制作观念陈旧、选材视野狭小、叙事模式陈旧,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动画的审美诉求。要想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动画作品,中国动画编剧就应革新观念,突破陈旧的叙事模式,以故事内容的"多元化"和"特色"为出发点,注重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体现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努力构建中国动画叙事新景观。  相似文献   

5.
恐怖电影作为一种风格化强烈的影片类型,其氛围的营造与悬念的设置密切相关。在恐怖电影中,悬念不仅起到优化叙事结构的作用,而且还能充分调动观众的观影热情。《蔷花红莲》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在场空间与缺席空间之间的扑朔迷离,都为悬念的铺排提供了场域。精神病患者的角色塑造与认知聚焦方式的灵活调用,更是将悬念的设置引入了肌理。  相似文献   

6.
杨炳钧  郑涌 《心理科学》2007,30(2):369-372
为了探讨时间表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叙事属性的判断,让66名博士生被试对12篇删除了明显时间概念词的叙事语篇(创造性与非创造性叙事各6篇)进行时间表征方面的评定,从而检验了“过去”、“现在”、“将来”等时间概念在叙事语篇中的时间表征意义,以及存在的性别、年龄等差异。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和新感觉派的小说以都市上海为背景,表现了“特异”的都市生活场景以及都市的人生百态。二者的都市文本不仅反映了深层的都市文化,而且他们的叙事和表述方式也渗透了都市文化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叙事主体和叙事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疏离和对抗。  相似文献   

8.
韩国悬疑片作为一种高度类型化的电影,在其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的共性原则。以新世纪以来的韩国悬疑类型片为对象,从多样化的叙事时间、不可靠叙述者造成的信息干扰以及人物矛盾的功能定位探究其类型化的叙事经验,揭示出其叙事之下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达达主义是20世纪初风靡欧洲的一种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达达主义以颠覆一切的艺术思想开拓了艺术的边界,为艺术创作和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实验性质的录像艺术是为了打破主流媒体以线性叙事逻辑塑造的真实,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表达权力,也使观众能够拥有更多的个人感受和想象。  相似文献   

10.
《天才枪手》作为2017年热门的泰国电影,将青春,悬疑,动作等类型元素巧妙融合,给观众带来了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其中电影悬念的成功设置是产生这种效果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利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从叙事的动力、结构、时间倒错、空间场景转化这四个方面分析影片的悬念设置,希望能从叙事学的角度总结出这部电影成功设置悬念的经验以对实际创作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1.
医案作为叙事文本,可进行故事分析与叙事分析。叙事分析结果能够完善故事分析结果。叙事医学提出的细读方法是医学叙事分析方法的集大成者。为增加医案研读结果的完整度,借鉴叙事医学的细读方法,提出了分析医案"框架"、"形式"、"时间"、"情节"、"意愿"的方法,介绍了时间性、独特性、因果关系/偶然性、伦理性、主体间性特征等叙事医学概念对医案分析需求的启发。为了便于记录与规范医案叙事分析的过程,设计了医案叙事分析表。本研究丰富了医案研究方法,扩大了叙事医学细读方法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一部小成本港片《一念无明》近来成为热门话题,这部讲述"个体的疯癫"与所谓的"社会的文明"之间力量悬殊的博弈让观众看到现代文明的冷酷。导演带观众看到了喧嚣华丽现代文明之下的丑陋一隅,在精心设置又不着痕迹的叙事安排中,让观众反思当下社会的"疯癫与文明"。  相似文献   

13.
叙事时间表征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炳钧 《心理科学》2004,27(5):1172-1174
叙事时间表征是时间心理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此尚未有系统研究。本文在概述这方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叙事时间表征特点的假没,以便为今后这方面的时间心理学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叙事     
哲学的叙事就是有关生命和生活的道德叙事,道德叙事的主体通过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中的事件叙述,呈现或揭示隐藏在这些体验、经历、事件或行为背后的道德思想和价值观念,以创造出生命或生活的意义。生命的存在形式和生活运行轨迹表明道德叙事的主体是一个在时间流逝中呈现的历史主体;有意义的人生和道德生活表明道德叙事是基于一个统一主题对人性目的的理解。"道德主体""历时性""人性目的论""主题统一性"和"可理解性"构成了道德叙事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通过"道德训诫"把"未受教化而偶然所是的人"转化为"实现其目的而可能所是的人",这是人类深层次的道德叙事。  相似文献   

15.
影片《看不见的客人》通过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使故事情节充满悬念,层层递进式解谜,让观众时刻保持警惕;闪回式的视觉倒叙,使得案情发展扑朔迷离,最后的大反转更是让观众出乎意料。虽然该片的主题选择定位不够新颖独特,但是它的叙事方式与技巧却尤为突出,值得国产犯罪悬疑电影借鉴。  相似文献   

16.
莫言在他的短篇小说《球状闪电》中进行了一次叙事视角的实验。他以叙事视角的转换为小说构造出了一个新的叙事秩序,并且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也展示了他独特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本文试着从叙事视角的多变、叙述角色的特异以及优美的叙事画面与叙事节奏的反差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简要回顾了叙事疗法的诞生和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探讨了叙事疗法在三个方面的生命伦理学关怀:以生命权力的平等为前提、以人文生态的和谐为途径、以生命意义的丰富为旨归.最后探讨分析了叙事疗法的发展潜力,并指出叙事疗法所蕴含的生命伦理学关怀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海南医学院开展一项试点性的短期叙事医学课程,探究此类叙事医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影响以及课程本身的有效性。探究结果显示,该课程项目对于医学生叙事能力无显著影响。通过统计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归纳出课程本身存在的样本量、课程时间、量表等多种局限性;同时,也对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为未来叙事医学课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9.
碎片化叙事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擅长运用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小说叙事脉络的新型叙事方式,其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在这样的碎片化叙事中却呈现出了一种异样的完整。其碎片化叙事集中体现在小说的情节、结构和时间概念中。托卡尔丘克叙事特色的形成既受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影响,也与波兰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和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可以看出,小说中无论是扎根在脚下的写实还是飘忽在远古的神话,都是托卡尔丘克对文学叙事新方式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康德的时间观对西方现当代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后者的时间理论不得不回应前者所提出的问题。利科在《时间与叙事》中,让胡塞尔与康德的时间观相“对质”,称胡塞尔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的“时间观”为“直觉的时间”,而称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时间观”为“不可见的时间”(参见Ricoeur,1985,p.37),并以此作为他对西方哲学传统时间理论进行批判性考察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将主要循着利科在《时间与叙事》中之有益提示,通过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与“原理分析论”部分之相关文本的具体分析,以呈现出康德“不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