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期间,因抗战内迁的国立北平艺专与国立杭州艺专合并成立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不久迁往云南昆明.在昆明的一年半时间里,曾落脚昆华中学,其后因故又先后租借昆明城内昆华小学与呈贡安江村古寺办学,现安江村国立艺专旧址尚存.  相似文献   

2.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北平陷落,北平艺专部分师生在校长赵太侔带领下辗转到庐山牯岭办学;杭州艺专师生则经浙江到达江西贵溪.1 937年底,两校接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两校合并的命令,先后到达湖南沅陵,合并成立了国立艺专.国立艺专成立后的第三次校务会议上,讨论了新校迁往昆明的问题,由于经费不足,林风眠不同意迁滇,导致了“倒林事件”的发生.直到1 938年1 1月“长沙大火”事起,教育部才指示国立艺专内迁云南昆明.由于前往昆明的车票难买,多数师生都是自行想办法搭车,或走海路甚至徒步前往昆明,历尽了艰辛.到达昆明后,又因校舍问题多次搬迁,最终迁往呈贡安江村办学.1940年7月,校长滕固因解聘方干民引发学潮,滕固深感心力交瘁,决意辞职,由吕凤子接手国立艺专后,国立艺专迁往重庆璧山.从此,国立艺专离开了办学一年半的昆明.  相似文献   

3.
壬申医学社是民国时期由河北省立医学院学生发起组织的一个医疗卫生社团.该社通过发行<壬申医学>、举办演讲等途径探讨中西医学理论,宣传有关医疗平民化、军事医疗改革等方面的主张.抗战爆发后,壬中医学社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的同时,参加救护队开展抗日医疗救护活动,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中国深陷民族危机,抗战成为全国各阶层的一致要求,抗战电影也应运而生,抗战也成为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宝库里的重要题材。今天,抗战电影依然活跃在我们的大屏幕上。虽然都表现抗战,但今天的创作者和20世纪30年代初的创作者在对现实的刻画上有了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控诉与反思、呐喊与细语、群像与作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德明 《天风》2016,(7):41-43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北平卢沟桥,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也由此开始.我国基督教界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此次事变中,基督教会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前线抗战,救助北平的伤兵与难民,并从舆论上支持中国抗日,为全民族抗战贡献了应有之力.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说起抗战阿訇,人们自然会想到为抗日作出重要贡献的四大阿訇达浦生、王静斋、哈德成和马松亭的名字,他们的抗战爱国事迹在中国穆斯林中几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成为中国穆斯林的骄傲。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自卫战争,除四大阿訇外,抗战八年间,还孕育和涌现了许多以抗战工作为己任的爱国阿訇,如解放区的马生福、蔡永清等。国统区的韦诚荣、张玉光等,本文向大家介绍的是抗战时期韦阿訇担任  相似文献   

7.
近一年多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抗战精神,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从国家、民族、个人、信念等方面深刻概括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实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再次提出"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伟大真理。本文通过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精神的重要思想,进而对抗战精神内涵进行解读,在回顾抗战历史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视野展开研究和思考,力求将抗战精神的弘扬与唯物史观的运用结合起来,让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穆斯林和各族各界人士同仇敌忾,并肩战斗,一道投入抗战洪流之中,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动员,进行武装斗争,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笔者在阅读民国时期伊斯兰教报刊和文献资料时,收集考察新的史料,整理撰写成文,以便进一步丰富中国穆斯林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历史,作为爱国爱教精神的注解。一、成立抗日救国团体,组织民众共同抗战抗战爆发后,伊斯兰教界发起成立了多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抗日救国团体,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动员等。  相似文献   

9.
抗战中后期国民党抗日反共两面政策评析杨颖奇抗战中后期,即自抗战相持阶段到来至抗战胜利这一时期,国民党总的来说是抗日的,但是又实行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政策,坐待抗战胜利;总的来说是联共的,但是又实行政治限共、军事限共的政策,企图遏制中共及其抗日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青年运动王卫星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场大决斗。它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抗战中。进步的热血青年是抗战的生力军,如何动员、组织青年进行抗战,关系到能否取得抗战胜利的大问题。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陕甘宁边区的青年...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我国著名穆斯林学者庞士谦阿訇归真60周年。庞士谦阿訇在教育、著述、宗教研究等领域成就颇丰;在爱国主义实践方面,也堪称楷模。本文就庞士谦阿訇在抗日战争时期所从事的各项活动,如支持抗战和对外宣传等方面,以历史文献为基础,作如下梳理。一、协助军校招生,为抗战输送热血青年1937年7月7日,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爆发.  相似文献   

12.
战时艺术工作者在党的领导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以艺术作品为武器,用抗战戏剧营造出怒吼的舞台,让鼓舞斗志、激励人心的抗争歌声响彻神州大地,在血色荧屏上用电影独特的声色画面,揭露侵略的暴行。抗战戏剧、抗战音乐和抗战电影的创作风貌呈现出的主题如清空之明月般明确,有现实主义风格强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孙犁是当代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始终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布衣步履、低调为人,其清新淡远的创作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孙犁原名孙树勋,不善言谈,说话三言两语,语句都很短,像他的文字,声音却深厚,洪亮,显得底气很足。孙犁曾说,他的这个习惯,是抗战初期在冀中抗战学院讲课时练出的功夫。这所抗战学院设在深县中学,操场上搭起一个大席棚,可坐五百学生。孙犁在学院教抗战文艺,那时当然没有麦克风,教员讲课必须大  相似文献   

14.
抗战期间出国留学管理王春南1937年日本挑起的全面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自清末以来留学运动发展势头,使出国留学跌入低谷达四五年之久。1943年起,赴国外留学人数方始回升。抗战八年中,我国出国留学生,包括公费、自费留学生,总计1566人。而抗战以前,从1...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郭承真、副会长杨志波一行前往中国伊协原秘书长、抗战老战士杨润生同志家中看望慰问,并送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杨老现年91岁,是民族英雄马本斋所领导的八路军冀中回民支队的老战士,为抗战的胜利,民族的解放奉献了青春与热血,做出了贡献。交谈中,杨老对党和国家对革  相似文献   

16.
江文汉 《天风》2008,(13):12-13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我国各大城市相继沦陷;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的"基督教青年会" 在日军统治下,难以继续开展工作,抗战开始后,西北成了重要的后方.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10)
<正>当日寇大举进逼,国难临头、山河破碎之时,诸多中国基督徒积极投身于抗战救国活动中。窥观当时中国基督徒抗战救国活动,至少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成立各种援助与推动抗战救国组织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各界爱国人士纷纷组织成立各种团体,研究抗战救国问题,例如"东北社"、"时社"等,诸多中国基督徒也  相似文献   

18.
去年是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场正义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回想过去,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教训,不忘国耻,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展望未来,我们更加积极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光辉新篇。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人们倍加怀念老  相似文献   

19.
厐壔(曾用名庞涛), 1934年出生于上海。中国现代艺术先行者庞薰琹、丘堤之女。自幼习画,曾就读杭州国立艺专(今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先后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油画系教授直至退休,是我国新时期较早进行绘画形式探索和抽象创作的艺术家之一。文章就其抽象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作品"青铜的启示"系列从创作背景、探索过程、形式语言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华爱国主义的巍巍丰碑─—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一些理论思考徐梁伯在全国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隆重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八年抗战,最终取得胜利。总结分析中国人民八年抗战胜利的原因,中外理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