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弘仁是清初"四僧"之一,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风萧寒冷逸、寂静空灵,蕴含了浓郁的禅宗美学思想.弘仁的山水画风的形成与他多年的禅僧生涯有着密切的关系.弘仁山水画中的清灵之气主要来自于静观默照的禅修体验.弘仁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静",意象深邃,境界空寂;弘仁山水画第二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净";弘仁山水画第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空".弘仁以画入禅,化禅境为意境,创造出具有浓郁的禅宗美学意蕴的山水画来.  相似文献   

2.
清初四僧书法绘画造诣皆深厚且各具特色,其中弘仁以其绘画独具一格。其绘画作品给观者一种纯净、简淡、萧疏、雅逸之美。其形成这一绘画特点原因有三:其作为明代遗民,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时代命运;兼收并蓄,绘画传承;佛学思想对其绘画风格潜移默化,从禅宗思想中汲取丰富思想。  相似文献   

3.
倪瓒与弘仁的山水画在意境追求上有相似之处,画面纯净、简淡、萧疏、雅逸,具有冷逸之美。其绘画风格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简约的图式;2.意象的空间;3.枯淡的笔墨。他们的绘画来源于生活,强调主观体验和情感表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画面中所体现的山水精神,及其在澄澈的心灵境界中所达到的超凡脱俗的审美品格,在今天仍然具有研究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绘画史上,文人山水画既不同于文入画也不同于山水画,是一个独特而有魅力的画派.它发端于唐,成熟于宋元,在此之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影响了中国绘画一千多年,并成为有别于西方绘画的艺术瑰宝.文人山水画存在的千年里一直以它独特的美征服着世人.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每一样文化活动都与人的思想情感等的内在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绘画作为一种典型的文艺活动,自然也出自于画家的心理活动.绘画和作文有相似之处,即讲究艺术性、思想性、功能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懂得了这一点就能绘画,因为绘画需要用直观的形象来说话,绘画形象的表达本身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技巧,要有对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的本事,所以绘画本身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文化活动,而能够用绘画作品反映画家的心理的作品更加弥足珍贵,所以中国画史上具有画家个人真性情、真感受的绘画作品就会为后人所推崇和学习.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就是因为包含他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而彰显出独特的绘画风格,这种独特的绘画风格自然就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6.
《美与时代》2007,(12):10-11
鹰的标本也许更适合张方白的绘画语言,更能体现那种生涩的苍茫感.通过张方白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的诠释,我们对鹰的理解被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的境界,它超出了动物力量和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7.
后印象派画家中,高更绘画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入人心.其独特的绘画风格表现在:色彩表现的鲜明性、装饰性、体积感、明晰的线条和神秘的宗教思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作为元代著名的绘画大家,赵孟頫开启了元代甚至明清绘画的先河.而其诗文的清丽,也使他在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把赵孟頫还原到其所处的具体时代,对其诗文、绘画进行详尽地分析和研究,以力图勾勒出其丰富而独特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宇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审美趣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在上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空间表现形式.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虚实空间观念,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视觉节奏来表达画面空间.虚实空白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表现的一个主要特征,潘天寿说:"画事,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  相似文献   

10.
线,又称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造型元素之一,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基本要素,也是画家创造形象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体现着独特的美学价值.线是绘画中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也是最自然最纯净的素描形式.绘画最初就起源于轮廓勾描的线条,后来才一步步走向了色调和色彩.  相似文献   

11.
金建荣 《美与时代》2007,(11):57-60
宋末遗民画家龚开,博才多学,能文擅画,尤以水墨写意瘦马与水墨钟馗著称于世.其山水、花鸟也卓尔不凡.他的作品表现手法"怪异",风格独特,常隐寓深意,寄托他驱除异族统治,复兴宋朝的愿望,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其绘画风格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莫兰迪绘画形式与色彩进行简要分析,阐述莫兰迪的绘画艺术风格特点,他是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结合体,具有东方的写意精神。莫兰迪用独特的视角来诠释自己心目中的画境,构成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潘天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苍劲有力、意味深远。在西方思潮严重影响下,他仍然坚持传统的作画理念,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了信心。坚持传统的绘画方式,坚持独特的绘画风格,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潘天寿思想不仅促使浙派人物画形成了其独特的绘画特点,还催生出了中西结合的新绘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潘天寿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推动了浙派人物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绘画语言是画面的基本结构,是人类表达审美情感的一种工具、是画家进行形象思维并把它转化为物质形式的手段.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的.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的.绘画语言和写作手法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发展、革新、继承、丰富,成为中外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和表现方式,有着自己独特历史形成的思想文化传统,和西方绘画相比,似乎并不显得异彩纷呈,但它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千年流淌,平缓自如,偶尔也泛起朵小小的浪花.它在创作过程中的"以大观小"和"小中见大"的理念,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艺术精神.随着时间的斗转星移,它的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经过长期不断的锤炼、融汇、积淀,形成了传统的伟大力量,寓意明确而独到.透过这些现象,使得人们认识到,在长久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中国画的绘画手法和技巧,已形成了它独具魅力的审美符号,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中国画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有内涵.  相似文献   

16.
韩国南宗绘画巨匠毅斋许百炼先生,在其艺术创作生涯中,接受了中国南宗绘画的影响,运用南宗绘画的技法以及道德精髓创造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画出一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卑微而无望的人生.作为传统南宗画派的许百炼的作品,具有道家倡导的隐逸的生活的气质,以人格陶冶为背景的书卷气和文字香,充分表现了许百炼先生的人品和深刻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7.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18.
元代大画家赵孟(兆页)开创了中国绘画史上简率尚意、以书入画的时代新风,使文人画走向全面成熟,对明清绘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赵盂颊的画是由宋入元、从繁到简过渡的代表,他集唐及北宋诸名家之大成,力矫南宋院体画的流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倪龙娇 《美与时代》2008,21(5):53-55
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实质上也应该是绘画工具材料发展的历史.新的工具材料必然产生新的技巧和技法,而新的技巧和技法又将带来全新的视觉语言.人们对材料的追求和表现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中国画材料的优长,也应该积极探索绘画材料的应用,既保持中国画独特的特征,又使其散发出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悟才 《中国宗教》2022,(1):78-79
明末清初,四僧画派名噪一时,他们突破了正统画派摹古画风的樊篱,以"大道至简"的精神寻求章法结构和意境的不落俗套,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于作品中抒发出来,体现了艺术创作和参禅修行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关系,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绘画史上,清初时期北方宫廷奉"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画格为正统,江南地区却出现一批富于个性的画家,他们与北方宫廷"四王"崇尚摹古的画风有很大出入,"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弘仁)乃其中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