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天风》2003,(8):F004-F004
用箴言训诲人是古时的一种教学法,即是在日常生活小节上“比喻”真理(智慧)之奥秘。故古时史官于帝王前亦晨夕诵读箴言,使他谨慎戒惧,治国有规。“箴言”一字的原文有二意:一为“比喻”,用日常事例表达真理(智慧)。一为“统治”,即示其教训之权威,世俗伦理教条非绝对真理,故无此权威。故箴言实乃人生有权威之格言。  相似文献   

2.
文艺的伦理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要求真、善、美的统一,但善和美存在于真中,“真是土壤,善是根茎,美是那迷人的花。”艺术的美、善,即它那深长的感染力,虽是其生命所在,然此生命之根,必植于对客观事物的真切描绘和精当表现中。就中,关于伦理的表现,亦至关紧要。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就是说,文艺(尤其在叙事性的艺术品中)是要表现人、描摹人生社会的。它以其美感力量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灵魂,以达改良人生,  相似文献   

3.
<正>一"认识自己"本是写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箴言,自从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自己"带到了人间,它就成为哲学对于人生提出的最高课题。但人不是一个既定的、现成的概念,而是一个无限开放、无限发展的可能性概念。人就是人的创造活动本身,就是人的生命的自我创造、自由生成。人自始至终都在扩展自己的生命,并无始无终地创造着生命的意义。自我创造是永远的,认识自我因此也  相似文献   

4.
人文主义作为古典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实质是确立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新观念。它肯定了世俗人生的意义和感性生活的幸福,肯定了个体的存在、个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和个体的价值等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凡此种种也都在哈姆莱特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使他散发出智慧的人性之光。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莱特一语道破人类命运的箴言。  相似文献   

5.
真花好美     
我跪着祷告时,留意到讲台前那一瓶一瓶塑料做的五颜六色的花,于是心里想:“假花保存的时间长,颜色保持的时间久,而真花却只长一季,开花也只有那么可怜的几天。如此看来,假花倒比真花的命运显得好了。”心念至此,我不禁长叹…… 由假花与真花的不同生命和与之带来的不同命  相似文献   

6.
“命树”观念是《太平经》一大独特思想。这一观念主要包含“命树”的选择及其对应月份和为何把植物“命树”与人生对应两大维度。“命树”的选择是根据先秦秦汉月令性质文献及农书结合阴阳理论而定的。在“命树”观念中,人的命运和植物联系起来是远古原始人图腾崇拜特别是植物崇拜的残余。这一观念的内在逻辑是互渗律和模拟巫术。最后,“命树”观念中树茂盛与否和人的命运同步相关,体现了灵魂和肉体可分离,灵魂可寄托于某种物体的原始思维。  相似文献   

7.
论命运     
命运是人生中的遭遇。其特点是难以测度,甚至无法逃避,带有某种必然性。所以过去不少思想家都认为:人,受命运的支配。有神论者更把命运说成是神对人的支配。当“必然王国”统治着人类,当人们对“必然王国”的认识水平较低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福与祸的遭遇,归结为自己的命运。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命运实际上是个体的人不自觉和不自主地受着历史发展的“合力”支配的结果,是受制于难以意料的复杂的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支配的结果。人们在命运面前有两种态度,一种做命运的奴隶,一种做命运的主人。当人对必然王国有所认识,从思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副标题中的“再解读”三字,表示我对海德格尔解读阿那克西曼德箴言的一种反思和“视野融合”,并没有否定海德格尔的解读的意思,而是试图从中阐发出一种隐藏的含义。当然,这种含义也许是海德格尔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但它有可能暴露出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深刻矛盾的根源。一海德格尔在《阿那克西曼德的箴言》一文中,阐述了他对存在的一种“末世论”(Eschatologie)的理解:存在者之存在把自身聚集(λεγεσθαι,λογοs)到其命运的终结之中。迄今的存在本质沉沦于它的尚被遮蔽着的真理中。存在之历史把自身聚集到这种分离之中。在这种分离…  相似文献   

9.
在人的一生中,“家”是人的一个心灵的港湾,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家既满足自己的功能需要,又达到舒适温暖的环境呢?很多人在装修的材料和设计上花了大价格,却对灯光设计吝啬,这就好像是一幅画有了工整的轮廓,但欠缺那神来之笔的灵魂。照明和装潢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发现并重视照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健全人格的自我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人格注定了你的人生之路,人格是命运之舟。”凡是有进取心的青年,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辉煌卓越,而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什么是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如何来优化自己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人的意识里,命运这个词,总是意味着对某种神秘的东西的肯定,总是具有某种宿命的无奈色彩。今天的人们把对命运的感受、体悟和沉思,排斥出了理性的领域,唯在审美领域里留出了一席之地。但这并非从来如此,命运之为观念,恰恰是理性之思的产物,是哲学在其诞生时代可深为关注和认真探索的主题之一。甚至可以说,正是通过对命运的理性沉思,人的个体性存在、或生命之“在”才成为人的自觉意识,才成为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 古希腊人不仅在悲剧艺术中表达对命运的感受和体悟,而且也在哲学中思索命运。赫拉克利特说,“[神就是]永恒的流转着的火,命运就是那循着相反的途程创生万物的逻各斯。”他试图把不可知的命运从神的意志中解放出来,成为能为人所理解的拥有的“必然性”,因为命运  相似文献   

12.
咏物小诗     
积木伟大的创举,源于相互支撑。星星把自己的位置摆得越高,在人们眼里就越渺小。塑料花光有艳丽的外表,没有芳香的灵魂,永远只是一种虚假的摆设。梅花敢于在冰封千里的大地上,用坦然而灿烂的微笑,唱出春之赞歌的人,一定是花中君子。水勇往直前的风采,让所有的坎坷,都献出歌声。粉笔壮丽的人生应当这样度过——悄悄缩短自己多彩的生命,长长延展人类缤纷的梦想……牡丹不开则含天地正气,一开即展国色天香。自行车名字只是个诱惑,所有的路,都得靠自己走。板栗只要心是甜的,就是刺猬也有人爱。向日葵有一颗向阳的心,人生定然辉煌。咏物小诗@谭加…  相似文献   

13.
林超群 《天风》2014,(10):6-7
圣经教导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就一定亲密无间、令人羡慕.基督徒只有遵行真理,才能让教会盛开敬老孝亲之花.一、敬老是必需的保罗对做儿女的人直截了当地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弗6∶1)父母的人生经验,以及神给父母的神圣责任,对儿女来说是一种权威,儿女们理应听从.我们所说的孝敬父母,不单单指物质上的供给,还包括听从父母的话.保罗认为“违背父母”乃是腐败社会的标志,意味着人受困于自己的不虔不敬中,也是“末世”基督快来的信号(参提后3∶1-2).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境界     
生命是什么?对人而言,人的生命就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肉体是有形可见的,因此在芸芸众生中,可辨别那一个是“自己”;灵魂是看不见的,但灵魂会思考,当思考到灵魂的施予者———上主时,才真正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死亡又是什么?信仰告诉我们,人的死亡就是灵...  相似文献   

15.
道与气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把中国哲学的基础归结为两个范畴,那就是“道”与“气”。一、道与理1.中国哲学之所以把道与气作为自己的核心,乃是由于中国哲学形成的历史条件。中国哲学形成的时候,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在周天子有名无实的统治之下,各诸侯国国内、国际的纷争不断,如何治理好国家,使国家强盛、富足而有秩序,并且使天下免于动乱,是当时思想家们关心的首要问题。思想家们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为诸侯聘用,获得社会的承认,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国的思想家也关心个人。但是,他们所关心的“人”,主要还是自己的同类。他们关于个人命运的讨论,主…  相似文献   

16.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有位名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无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会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  相似文献   

17.
生命     
初红 《思维与智慧》2006,(11):46-46
人的生命只有四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春天桃花烂漫夏天荷花清意秋天菊花高洁冬天梅花勇敢生命的价值在于开花让花的芳香四季飘散人的生命十分短暂该做的事不要拖延春天及时播种夏天及时浇灌秋天及时收获冬天及时盘点生命的价值在于结果把果的甜蜜留给人间生命@初红~~  相似文献   

18.
生活在爱中     
以真诚唤起真诚,让生命在主的慈爱中平静地流淌,这或许是生命过程的基本要素。人活在世上只需在天地之间有一颗坦荡而又充实的灵魂,这便是一个人做人并快乐的理由。 对于要做成什么样才是快乐的人,天主给了每个人不同恩宠的同时,也给了人的自由意志,因此世间上就有了多姿多彩的灵肉组合——生命。而对生命的定位,中国古人就常以“近墨者黑”、“出污泥而不染”等话语作为“视角”,这多少有一种  相似文献   

19.
另一种考核     
人的一生总有难免被人考核的“命运”,工作上你要被上司、同事甚至下级考核,生活中你要被自己的父母、配偶、儿女、朋友、亲戚、邻居考核。这样的考核是重要的,它就像一根鞭子,不断地抽打你,使你完善自己、升华自己,让生命变得越来越符合社会的“胃口”。生活中还有一种考核比上述种种考核更重要,那就是:自己考核自己。  相似文献   

20.
奋斗     
奋斗是一个充满质感、厚度、韧性而又让人感到肃然起敬的词语,它的内涵丰富、内蕴深刻,因为每一个人都能从“奋斗”二字中掂量出它沉甸甸的份量.因为每一人都知道,一旦他叉无反顾地选择了奋斗之路,那么,他就会像一个朝圣者一样向着自己心中的麦加之地无所畏惧地向前、向前。凡是自喻或被他人称之为奋斗者的人,决不会是一个游戏人生、甘于命运和自安平庸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