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学史是美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它已形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对各种美学思想、美学理论、美学流派、美学思潮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按照地域范围的不同,美学史既包括对世界美学思想历史发展的研究,也包括对各国美学思想历史发展的研究.所谓"西方美学史",是相对于东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而言的,也是一种地域性的区分,一般包括欧洲各国、美国以及俄国美学思想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朱志荣的新著《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是我国上古美学史研究的重大收获。该书将文物作为我国上古美学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从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填补了我国上古美学史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深描20世纪分析美学的历史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美学”(analytic aesthetics)是20世纪后半叶在英美及欧洲诸国占主流地位的美学派别,也是该世纪历时最长的美学思潮之一。这种秉承了上世纪新哲学精神的美学思潮之“分析”视角,是同更具历史深度的“大陆”视角相对而言的;它倚重于对美学问题采取语言分析的方法,或者说,力图将美学理论问题作为具有语言学性质的问题来解决。一、分析美学的界定和分期就历史范围而言,对分析美学思潮可以作出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如果按照狭义的界定,分析美学是指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在50年代后期达到高潮、并进而步入60年代这一阶段欧美美学所累积…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与书写中,汉代美学长期处于薄弱环节。依据美学史的研究范式,其原因有二:汉代艺术与非艺术界线的模糊、知识系统内容区分的含混,以及思想家理论抽象思维的不足,与美学作为艺术哲学的界定之间存在错位;汉代美学发展的非同一性,与美学史书写的启蒙史观之间存在错位。基于此,《中国美学经典·汉代卷》通过艺术哲学向文化哲学的位移,和从中国美学自身特征出发对启蒙史观的调整,得以形成新的中国美学史研究范式并介入两汉历史,从而为还原汉代美学的本来面目提供了可能。该书运用新美学史范式重新建构了汉代美学史料体系,展现了汉代美学的多元性、丰富性与敞开性,凸显了汉代美学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5.
关于辩证逻辑的性质问题,国内外都还有着不同的意见。我认为,辩证逻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逻辑,一种相对于在数理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现代逻辑(即狭义的现代逻辑)而言的广义的现代逻辑。一、辩证逻辑作为一门历史的科学,有其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辩证逻辑是以辩证思维为研究对象的逻辑科学,人们对辩证思维的理解和把握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因此,辩证逻辑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有其古典形态与现代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学史研究,一直是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王国维以来,以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进行阐释与建构,形成了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也注定了对中国美学实相的偏离。而近年来,国内美学界对中国美学史的这种研究与书写方式则缺乏深度反思。鉴于此,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在2013年年末举办了"中国美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学术专题研讨会,1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探讨交流了当下中国美学史研究与书写中的主要问题、如何实现中国美学史本身的回归与还原以及中国美学史研究对审美文化研究的借鉴等三个层面的问题,展示了目前国内关于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推动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深化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986年5月上旬,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在莆田召开第五次年会,着重讨论了中西美学史上的文艺美学问题。与会同志普遍感到,文艺美学既可作理论上的探讨,也可作历史上的研究。西方美学史上的美学家,或就文艺某个门类为研究对象上升到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诗学》),或干脆称美学应为“艺术哲学”(黑格尔)。把西方美学传入中国的王国维,也用美学观点研究《红楼梦》、古典诗词和戏曲;朱光潜在这方面的力作是《诗论》。总结研究中西美学史上的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正>如果说学术期刊的根就是学术,那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根,就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它包含了两支重要的队伍。一支是国际、国内众多的美学研究者,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兼及东西美学和美学史的研究;另一支是一个由高级别的国际、国内专家组成的编委会,他们随时向编辑部提出各种方向性的指导性意见,以及美学学科的前沿信息。所以要办好《马克思主义美  相似文献   

9.
1979年,我应邀到安徽大学去讲课。讲的题目之一,是《什么是美学——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稍加整理之后,发表在《安徽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上。后来又作了一些修改,改题为《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收进拙著《美和美的创造》里面。我的目的,原不过是想把我国当前关于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中的两派意见,加以综合和调和,以便得出一种我认为比较全面的意见。但是,想不到就是这么一篇微不足道的东西,竟会引起高尔太同志的注意和重视。他在1981年第4期的《哲学研究》上,发表了《美学研究的中心是什么——与蒋孔  相似文献   

10.
<正>艺术美学是从"艺术世界"中凝练和升华出来的源初美学形态。当代艺术美学应以开放的视域,将自然、生活重新纳入人类艺术活动的范畴中来考量,以审美直观和解释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建构一种全新的美学系统。宗白华和海德格尔等是现代艺术美学理论阐释的重要实践者。当代视域下重提艺术美学的意义在于:既可恢复美学研究的艺术维度,又与思辨美学形成一种互补,共同致力于世界美学的普世性建构。艺术美学与哲学美学、生活美学(环境美学)一起形成当代美学研究的三维度。  相似文献   

11.
张法教授以其恢宏的学术视野、对中西方文化的精到把握,把探究这些体系性著作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其美学风貌结合起来,通过一本或几本古代美学著作体现不同朝代的美学及体系性著作的特色。《体系研究》从西方式体系和概念出发,又充分考虑到中国美学史的理论形态特点,有机地融合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学史通史中对专著体系性阐发不够明显的缺点。《体系研究》体现了如下几点特色:第一,借助单个著作的体系研究把握中西哲学、思维模式的不同。第二,通过不同时代典型体系性著作呈现传统美学的文化脉络和理论体系。第三,以体系大线呈现从朝廷美学到士人美学演变的脉络。《体系研究》用西方的框架统合中国的材料,极好地突出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特性,做了一次富有创见的中西思想的汇通。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1989年的《英国美学杂志》和1987年美国《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中选译美学史方面的论文5篇,其内容分别涉及英美与欧洲大陆这两种传统中的美学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能给这方面的爱好者与研究者提供些新的信息。据说中国哲学界素有“照着讲”与“接着讲”的两种方法,按说美学的历史应“照着讲”。但我们注意到,这里选译的美学史文章都不满足于一般的介绍,而是努力进行创造性开掘与积极的解释、理解,显然,它们是“接着讲”的典型事例。因而,读者若能在领略作者的机敏与睿智,批判与评价文章的得失之后,思索一下美学史这门学科自身的哲学问题,我们的愿望便算达到了。  相似文献   

13.
四、美学史研究和现代资产阶级美学批判在较高的方法论水准上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成就,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问题的丰富,为进一步有成效地掌握美学遗产准备了条件。在八十年代上半期,美学遗产的容量有了增长,把握了一些新的时期和空间地域,以前,它们的美学还没有成为详细分析的对象,这些时期和空间为古希腊罗马晚期、中世纪、中国、日本和印度。在多卷本《美学史文献和资料》中,第一次用俄语发表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时期许多大思想家的论著。对现代资产阶级美学的批判包括广泛的领域,不断揭示和分析国外理论思想和艺术思想中最新的流派和倾向。  相似文献   

14.
章辉 《学海》2005,(3):169-172
一20世纪已成为历史。在回顾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时候,西方美学研究可谓西学东渐的重要一支。80年代以来,在50-60年代朱光潜、汝信等先生的辉煌大著《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论丛》、《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等的基础上,西方美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了极大的开拓,特别是古希腊罗马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得到了深入研究,除了美学史教材和论著外,柏拉图、康德、席勒、黑格尔的美学文艺学思想研究的著作都在不断出版。原因很简单,古希腊罗马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开端和源头,它奠定了西方美学的逻辑起点,人们自然对其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兴趣。德…  相似文献   

15.
一、反思:对先秦美学史审美心胸理论研究中缺环问题及研究方法的思考探讨中国美学史上审美心胸理论的源头,是研究者多所涉足的课题。基本观点有二:一是认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奠定了审美心胸论的基石;二是认为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共同开创了审美心胸论的源头。本文不拟对这两种观点本身做什么评论,而只愿思考这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迄今为止,对先秦审美心胸理论的研究尚存在着两个不应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模式,更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鉴于此,笔者提出宗教渗透经历了文化意义上的广义宗教渗透、政治意义上的一般宗教渗透、资本主义针对社会主义的狭义宗教渗透(现代宗教渗透)三种历史形态。对其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消除人为赋予该词的模糊性、神秘性、敏感性,是将其作为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而实事求是的开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徐大威的美学专著《中国审美形态的识别性问题研究》于2017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中国审美形态研究的新成果有以下三点创获:首先,该书以审美形态问题为切入点,提出了中国美学史应该如何书写的问题;其次,该书创新性地提出了作为中国审美形态在思维方式上识别的"灵性直观"的新思想、新概念,并以此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再次,该书提炼并确定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审美形态如"道""气""兴""神""意境""境界"等。该成果对于建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摆脱西方审美形态和西方美学的制约,进而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释义学原理及其合理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释义学(Hermeneutics),又译解释学、阐释学、诠释学等,迄今经历了局部的,一般的哲学的释义学三种主要形态。它把释义对象称作“本文”(text),分狭义本文和广义本文,前者指一些特殊领域的文字性语言,后者指整个人化世界。释义学作为一门不依附特殊本文的独立学问,取决于能否对一般理解过程作出概括和反思。这项工作首先是由被誉为  相似文献   

19.
三十年来,朱立元教授在美学研究方面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首先专攻黑格尔美学;由研究西方古典美学逐步过渡到研究西方现当代美学,同时学习中国古典美学;在研究美学史和反思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全国高校美学教师进修班,于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七日胜利结业。进修班坚持以自学为主的原则,在学习讨论王朝闻同志主编的《美学概论》的基础上,邀请了美学专家、学者作专题讲课三十三次,内容主要是:怎样学好美学、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美和美感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以及中外美学史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