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戒圆法师《当前僧伽教育之管见》一文,油然生起一个同样感觉,特别对当前僧教育的学制和教材,还有一点管见之管见.第一,学制是保证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统一阶梯,在教育方面是极重要的.如普通教育,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规定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这是国家统一的学制.它的优点,能使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从下到上,从小到大,是一套完整而符合实际的学习制度,很收实效.然而我们僧教育呢?拿最近的情况看,各地有培训班和佛学院的设立,也有一个年限,但是自发的,它只能负责它那一个地段,课程也由它自行决定,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没有一个全面的统一的明确目标.学生程度不一,要求不一,以致教师上课难,学生听课难,当然收效也就不够理想.大家都知  相似文献   

2.
随着晚明社会消费文化的兴起,晚明士人通过"身-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新审美感觉型塑着晚明社会艺术化生活之风。晚明士人无论是饮食生活以个性化、联觉化、本色化为美的审美追求,还是服饰生活以艳丽化、复古化、新奇化为美的审美特征,抑或是家居生活既致力于营构一种极具文人品味的意境之美,又以其身体愉悦感为基础所形成的趣味时尚,皆是其精致的唯美文化的表征。士为风俗先的表率作用,导致此种唯美文化不断播散,进而掀起晚明社会艺术化生活之风,其正可以与晚近西方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之潮相互对话。在此意义上,探寻晚明中国唯美文化不仅意在展示晚明中国"人与文"觉醒的历程以及"何为美好生活"的实践可能、重视中国审美文化史;更是以"中国眼光,为人类目的",回应世界范围内因工具理性的宰制而兴起的生活审美化的主潮,以特殊性的中国审美文化资源来寻绎超克全球现代性的困境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语境中,公德概念是宏观国家之德和微观公民之德的有机统一,立足于实践以国家之德"引渡"公众之德是实现两者统一的逻辑路径。宏观公德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微观公德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两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沌一体""分化发展""有机统一"三个发展阶段,公德的内容由强调"齐一性"向注重"层次性"转变。真正落实公德两层面内容的有机统一是未来中国语境中公德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中国公德建设方案形成的关键之笔。  相似文献   

4.
自教父开始,信仰中的上帝与理性中的上帝开始了长达二千年之久的弥合与分裂之路,也带来了基督教神学的"世界历史性问题",明清时期天主教入华与儒家的遭逢,正在此一角度上彰显其价值。自从中国基督教研究开启范式转向以来,华人学者的研究尤为注重此方面成果的揭橥。晚明中西上帝观的相遇,也即作为儒家文明之根的帝天崇拜与西方基督教系统神学中的上帝论在晚明的冲撞与融合。"中国礼仪之争"正是两种不同范式的社会宗教在核心理念与传统仪轨两方面冲突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考辨"西学"原型、追寻晚明士大夫与传教士"会通中西"之哲学深意上立说,运用概念辨析与历史重构相结合的哲学史方法,分析论证了晚明新起的学术思潮,及"预流"于其中的"少数创造者"士大夫与传教士群体之学术旨趣及其"近代"意义.认为:晚明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传教士输入的"西学"原型,是以"天学"为核心的亦宗教亦哲学、亦政治、亦科技的复合体;以李贽、焦竑为代表的"三教归一"论和以徐光启、王徵为代表的"中西会通"论,这两股学术思潮共同导致了晚明王朝的理论危机;利玛窦立足于"天学"的宗教立场,徐光启立足于"理学"之哲学立场,共同确立了"易佛补儒"的"中国式"传教总策略,利本想依此进入中国士大夫上层社会以传播福音,徐本想依此恢复"朱学正脉",以挽救王学末流丧失儒家经学支柱之危机,结果却因意想不到的宗教角色向学术角色的转换,造成了千载难逢的"中西会通"之历史机遇,出现了"会通中西"之大量科技成果.<畏天爱人极论>是泾阳王徵的哲学创作,它是以"理学"会通"天学"的神哲学范例,其价值不在科技著作之下.  相似文献   

6.
《学海》2020,(1):198-204
教育与改造"已仕人材",是甲午战后国内提出的应对举措之一。京师大学堂仕学院应运而生。"仕学院"较早为花之安介绍德国学校时提出,大致相当于高中层次的一般政治学校,在华传播过程中却被层层拔高,于戊戌时期成为以招考官员为主的最高教育机构。清末新政时,承其余绪的仕学馆办学层次有所降低,其社会影响却在实际运作中不断扩大。戊戌仕学院与清末仕学馆均主张"中学当已通晓"的官员以西学为主课,这在清末新式学堂强调"中体西用"且尚未完全建成的情况下,成为西学教育最为集中的场所。从历史上看,中国社会产生了一个让官员学习的特殊学堂体系。"民之守牧""已成之材"亦须学习西学,何况普通士人?这种人人均需重新学习的观念与实践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形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7.
大约一百年前出现的“学堂乐歌”,预示着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创始。1919年的五四运动,新文化思潮崛起,使学校音乐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专业音乐教育院校的创立,《新学制课程纲要中小学音乐纲要》的颁布,从而确立了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宽容:一种生存方式--以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实践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禹东 《哲学动态》2005,(11):21-24
一华侨华人文化的双重特性 中国有几千万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其中大约有2000多万分布在东南亚地区.这个数字的概念是:占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80%;占东南亚地区人口的5%.二战以后,各国华侨陆续放弃中国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到20世纪90年代,95%的华侨已经加入当地国籍,这表明原有的华侨社会已经转变为华人社会.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意味着中国移民的后裔在观念心态上已经从"叶落归根"转化为"落地生根";在政治上已经从对祖籍国的认同转化为对居住国的认同,华人已经成为居住国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应,华人文化也相应经历了从中华文化--华侨文化--华人文化的转变过程.华侨文化可以看成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延伸,是中华文化的构成内容;华人文化不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翻版,而是华人居住国社会多元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居住地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当然,华侨文化也存在着由于受到居住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华本土文化相区别的特点.在这个意义上,仍可以把华侨华人文化作为一个复合体来加以考察和分析,而对它们的区别将暂时略去.  相似文献   

9.
李翚 《法音》2023,(1):65-69
<正>东南亚各国是华人的主要迁徙、聚居之地,也是民族与信仰多元化的复杂地区。华人迁居到东南亚各国后,在主动融入当地宗教信仰体系的同时,又保有、传承着中华文化的传统,无论是在泰国、缅甸等以崇信佛教为主的国家,还是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伊斯兰教国家,亦或是菲律宾等基督教国家,中国式佛教都随着华人在各地流传、扎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医学教育学制与学位的比较,以及对我国目前试行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六年制培养医学硕士的模式;认为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层次,有利于统一医学教育学制和学位,有利于国际交流;也为毕业生衔接新体制留下了接口。  相似文献   

11.
在明末初入中国的耶稣会士看来,中国人普遍缺乏"天主"的观念,罗明坚遂用自然推论的逻辑方法向中国士人论证天主的存在。然而,利玛窦发现中国人也没有欧洲传统中的"逻辑",进而转向利用晚明重经典诠释的传统,从儒家经典中追寻天主存在的痕迹。历经长时间的试探与谨慎,提出了"天主即上帝"的新证明,经过"化理学之上帝为六经之上帝"与"化六经之上帝为天主"两个层面的转化,把儒家经典中的上帝诠释为天主。利玛窦的诠释方法虽然促进了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却留下了士人以上帝诠释天主,化天主为上帝的弊病,天主的观念反而有被儒家理论反噬的可能,因而这一诠释方法遭到同会会士龙华民等人的反对。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与学位改革和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医学教育学制与学位的比较,以及对我国目前试行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六年制培养医学硕士的模式;认为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层次,有利于统一医学教育学制和学位,有利于国际交流;也为毕业生衔接新体制留下了接口.  相似文献   

13.
晚清以降,伴随基督宗教第四次在中国传播的渐趋深入和影响的愈益扩大,华人基督徒知识分子群体逐渐形成。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人基督徒知识分子已广布海内外,声势浩大,成为中国社会与思想界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他们大多在国内或者国外的教会学校直接接受西式教育,或借助西方传教士在华所创办的报刊、编译的书籍、传播的西学"睁开眼睛看世界",或通过口岸租界、香港澳门乃至走出国门直接洞鉴西方近代文明。他们眼界广阔,思想先进,既对西方的文明价值理念有一定的感悟与体认,亦对中国的固有传统文化有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并由此形成鲜明的爱国救国思想。这些深受西方文明濡染的基督徒知识分子弃舍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创设现代民主共和性质的政治体制,并最终瓦解中国几千年之帝王专制统治。晚清基督徒知识分子试图将基督宗教信仰融入自己的民族国家情怀,进而实现信仰自觉与民族自觉的有机结合并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4.
"轴心时代"本身是一个西方思想家的理论假设,而非事实性概念,用来说明公元前6~4世纪时希腊文化的某些特征在东方文化中也同步发生,以证明人类文明具有共同的特征。这个概念本身的西方中心论倾向及其内在的种种其他问题,在最近几十年已经有不少西方学者指出。然而,许多华人学者却依然将其作为一个事实性概念来论述中国哲学的诞生,不免是"削"中国本土思想之"足",以"适"他们理解的西学之"履"。本文在梳理此一概念的来龙去脉及其种种问题的基础上,以余英时近年的有关论述为例,来阐明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在晚清国势风雨飘摇之际,多位来华传教士及华人同工们,都曾以圣经翻译成中文为上天所托付之使命和首要任务。因此,自马礼逊来华后的一个世纪,新教传教士在中文译经上都曾作了众多尝试,包括把圣经翻译成文言、浅文言和官话,以及在中国东南地区通行的方言译本。不过,正由于在译经上百花齐放,反而有碍不同地区的华人教会合一,并有碍福音  相似文献   

16.
樊浩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德"、"得"相通是中国伦理精神的价值原理。其要义在于:中国伦理同时具有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并由此形成道德理想主义与道德实用主义互为依托的特质;此种特质解决了"德""得"之间的张力,并指向个体至善与社会至善的统一。以儒家经典为分析文本展开思考,"德者,得也"中存在着道德本性谋划的两种进路:主流儒家以道德为目的性之存在,事功学派以道德为工具性之存在,而"德""得"之张力则在大众文化中得以消弭。因之,樊先生虽然准确把握了中国伦理精神的特殊旨趣,却没有具体解答这两种儒家进路在中国文化中的发展线索与实际影响。儒家伦理形态能否成为当下的道德救穷之途,或可从其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成长于中国并以孔子为参考系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在其多部非小说作品中分析和探究中国之"政",认为儒学是中国的政治权威,也是中国政事区别于西方,并进而成为民主路上的先行者和成功者的重要原因。她同时认为,中国民主的优越性在于其"和而不同"的差异性秩序,而其家、国结构也为"生而统一"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并最终成就了"天下有治"的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8.
《楞严经》在晚明的流行,其主要表现形态是大量注解的出现。对《楞严经》的异彩纷呈的诠释,又是与这一时期的佛教复兴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以《楞严经》的诠释为中心,通过对晚明"《楞严》之诤"这一佛教思想史"事件"的梳理,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示《楞严经》的历史"境遇",并以此关照晚明时期佛教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9.
方勇 《管子学刊》2020,(2):39-42
正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大家好!今天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之邀来做这次讲演,我感到很高兴。这次我想讨论一下诸子学、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历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思考"新子学"在其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新子学"是以中华文化的发展为旨趣的,之前学界一直关注"新子学"与中华文化重构的问题,而近期我认为"新子学"与中华文化认同的问题也应该得到讨论。在座的各位学者都是在中国外研究中国文化,可能对华人心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感有更多深刻独到的理解,所以我想借此机会交流一下我的相关想法,请各位多提意见。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6,(2):14-19
社会的急剧转型、伦理方式的根本转向解构了中国伦理认同的精神基础:"性善论"。"性善论"作为真理亟需获得新阐释使本身已是合理的内容获得合理的形式。以精神的方式把握"性善论",使之成为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精神资源。为此,本文以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为理论资源,呈现性善论中"四心"与伦理客观化自身的环节之对应、同一与同构关系,表明"性善论"内蕴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伦理向道德自然转承的精神逻辑。性善论预设了个体获得自由的伦理能力,这是当前中国社会建构伦理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的精神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