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刚 《孔子研究》2015,(2):117-124
《孔子家语》载孔子"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这是对"孔子诛少正卯"一事最详细的记载。"诛"、"戮"、"尸"三字皆至少有两重义项,故对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亦有两条不同的诠释路径。其中某条路径若能成立,则需与周代礼制相合。如若其中的一条路径走不通,就必然要求转向另一条相异的诠释道路。通过对周代相关礼制的分析,可以看到孔子实际上并未诛杀少正卯。"诛"当为诛责、惩罚之意,"戮之于两观之下"是指孔子在两观之下责让、惩诫少正卯,"尸于朝三日"即让少正卯"坐诸嘉石"三日作为惩罚。  相似文献   

2.
<正> 老子和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创立者,因学说宗旨一致,思想旨趣相同,被后人并称为“老庄”。然而,“老庄”并称究竟始于何时?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问题的答案也一直被误解着。  相似文献   

3.
“社会契约论”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从伊壁鸠鲁说起以洛克和卢梭为经典阐释者的“社会契约论”,曾是近代西方人文启蒙的津要所在。但正像一切边缘清晰而缴向可寻的事物或理趣那样,当烘托过它的时代氛围渐次淡去后,它所遭遇到的批判正同它曾获得过的成功一样引人瞩目。在卢梭谢世差不多四十年后,黑格尔就已经低河“(社会)契约乃是以单个人的任性、意见和随心表达的同意为其基础的”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5页),此后,深恶黑格尔哲学的罗素则以另一种苛责的口吻说:“社会契约按这里所要求的意义讲,总是一种架空悬想的东西”,尽管…  相似文献   

4.
荀子论天,在突出自然之形而下之天的同时也言具有创生意义之形而上之天。"明于天人之分"只是荀子"天人关系"的起点,其终点是要走向更高层次的天人之合。  相似文献   

5.
“本体论”译名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的“ontology”一词在我国迄今多译为“本体论”。近些年来,我国哲学界开展了有关“本体论”问题的讨论,它涉及到哲学的根本问题。但是,所谓“本体论”到底应包括哪些含义,核心的问题是什么,不仅国内,而且国外哲学界也众说纷纭。因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直截了当地说:“本体论”一词“在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中分别具有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如何涵养浩然之气时,孟子以集义与义袭相对。他认为:作为涵养工夫,养气与集义须臾不可相离。唯有如此,浩然之气方得充实与浩大,以致塞于天地之间。集义即配义与道,体现的是行为的居仁由义性。与此相对,义袭之为则属于行仁义,是不具有道德自足性的,故不能生发、滋养浩然之气。所谓其为气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其义为:浩然之气乃是集义所生,非为假义之名可自外而一举袭得之也。  相似文献   

7.
荀子“性恶”论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所言的"性"和"恶"都有其自身特殊的含义,"性"是指人的自然生理欲求与反应以及心表现出来的天生的"知"与"能","恶"是指人的行为或社会秩序不符合礼义之道而表现出"偏险悖乱"的状态.在此基础上,荀子认为心生而不具有礼义之道,故不能以礼义作为思虑的标准,因此心的认知常常表现为偏执之蔽,进而在面时情欲时亦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最终做出"偏险悖乱"的行为而成恶了.所以,荀子所谓的"性恶"是指作为"性"之心由于生而不具有礼义,且亦不能认知礼义之道而易导致事实上的非礼义的"偏险悖乱"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正> 孔子的中庸思想非常丰富深刻,它始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之中。然而,集孔子思想之大成的《论语》对“中庸”只是提到过一次:“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论语·雍也》)虽然给“中庸”以很高的评价,却没有对“中庸”的实际意义作过具体解释。因而,历代为“中庸”正名者不乏其人,但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自由个性经典表述,可以从其存在论视界去理解:自由个性实则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自由个性是指每一个个体在自由劳动、自主活动、自我批判基础上最终达到全面自我实现和个性自由的主体存在形态,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其内涵具体表现在生产力、交往力、解释力三个向度上。狭义的自由个性是指每一个个体的自由个性,即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特殊)个性丰富的全面的个性有个性的人个性自由。自由个性还应该与个人全面发展辩证看待。个人全面发展自由个性实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更高存在形态的理想设计。  相似文献   

10.
关于《武》未尽善的原因,历来的主流观点是:周武以征伐取天下,不如虞舜揖让而受。此观点或导向德由天授,或导向仁义两难,这显然与孔子的思想相悖。除此之外,古今学者又提出了未致太平说和声淫及商说,这两种解释同样各有漏洞。考察《论语》中善字的用法,可以得出:尽善并不是指道德无亏,而是指达到完满的境界。进一步分析表明,美与真的统一是实现尽善的途径,《武》乐因夸饰伐纣的正义性而有违于此,所以孔子称其未尽善。在孔子的理想中,美具有伦理的意义,伦理具有审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增长”     
从前,增长是增长,下降是下降。后来,不知从何时起,增长是增长,而下降也是增长——负增长。于是,大家脑筋急转弯:增长是增长,下降也是增长——负增长。  相似文献   

12.
“公案”及其“参公案”是禅宗的特色内容之一。究竟什么是“公案”以及如何“参公案”,这是人们所感兴趣的,也是人们所迷惑而急于想知道其底细的,但是,历来的禅宗研究基本上没有满足这种需要。本文对“公案”的形式、“公案”的来历、“公案”的名称以及“参公案”的目的、过程和作用作了适当的梳理和论析,以期对人们了解禅宗的“公案”和“参公案”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作为汉代的一种选官方式,以赀为郎常被认为是因家资丰厚而得官或因向朝廷缴纳一定的资财而得官,这其实都是误解。通过对赀字及相关文献用字记录职能的考察,以及对《六研斋笔记》和《万历野获编》相关论述及其论者的考证,可知以赀为郎是汉代士人通过訾算技能入仕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语·八佾》篇有“管仲之器小哉”一章,其中“器”字何晏、朱熹理解为“器量”“局量”,其他各家理解为“器用”“器才(材)”。“器”字在现存先秦文献中没有“器量”“局量”等词义,何晏、朱熹之训诂没有文献根据。根据孔子对管仲存亡继绝之历史功绩的评价和史料对管仲政治成就的记载,评价管仲为“器用小”或“器才(材)小”,是不合理的。清华简第六辑《管仲》篇有管仲言论作“既佞又仁,此谓成器”,当是《八佾》此章孔子和“或曰”者对话的背景和前提,“管仲之器小哉”当读为“管仲之‘器’小哉”,理解为“管仲所说的‘成器’太狭隘了吧”。孔子对管仲关于“成器”的定义持否定态度,大概源于二人的思想观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近翻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发现在马克思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有两句话经常被误认为是马克思的“名言”而引用,其实,它并不是马克思的思想,或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一句是“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  相似文献   

16.
八不中道之说, 是隋唐时期佛教三论宗创始人吉藏 (549— 623年) 在疏释印度哲学家、佛学家龙树 (Nāgarjuna) 之名著《中论》 (Madhyāmakasāstra) 的《中观论疏》中, 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在吉藏的书中, 此种说法共四见: (1) “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下第二, 明教用, 即是辨二智中道, 以佛智能说八不中道灭诸戏论, 即是教之用也”, 此言佛智依据八不中道, 息灭诸戏论, 即是教之作用; (2) “此之四人并不悟八不中道, 不发生正观, 故成四种失”, 此言诸家因为不理解八不中道, 故造成种种理论过失; (3) “论主体八不中道发生正观, 方…  相似文献   

17.
作为佛教寺院主体建筑的大门或者外门,不同时期的文献或作"山门",或作"三门",晚期文献还记载有专门的山门殿或者三门殿建筑。汉译佛教经典中却没有任何有关山门和三门作为寺院主体建筑的载录,各种专业工具书对于二者的解释多笼统含混。通过从山门和三门的命名渊源进行比对,考察出三门代指寺院大门,在初唐时期,其命名与"三解脱门"有关联;而山门代指寺院大门,在中唐时期,其意义生成源于南北朝时期以山门代指寺院,二者词义生成的路径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国寡民",历来众说纷纭,但以国之小、民之少的状态为尚,则基本是以往对"小国寡民"解读的一致取向,而这实为一种误读。"小国寡民"是老子以侯王为中心,为对治诸侯国广土众民所带来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救世之策,旨在通过削弱诸侯势力以拱卫天子,并让百姓过上自给自足的安稳生活。"小国寡民"不等同于绝对的国小民寡,更不是要退回到小国林立的万国时代;也不等同于均分天下,大国与小国之别还是存在的。在笔者看来,只有通过"小国寡民",天下安定才有望得以实现,天子权威才有望得以巩固,无为而治才有望得以落实。而这便是老子提出"小国寡民"的用意所在。  相似文献   

19.
生命历程漫长,少有人一生中春风得意、一帆风顺,多数的免不了要磕磕碰碰,遭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失败和打击,或出现灾难性结局。这些不幸,有的系主观努力不够,如决策有误,一着不  相似文献   

20.
杨勇 《孔子研究》2023,(1):83-90+159
作为情感的乐是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概念,被先秦诸子尤其儒道两家赋予丰富内涵。孔子之乐有圣人气象,但并不是严肃、偏道德性的“乐道”,而是道、物、事、人兼有的庸常之乐,乐无所不在并与生命合为一体,可称之为“浑涵之乐”;孟子则将乐分为五个层次,以君民同乐最高,乐被赋予政治意涵,同时其道德性也凸显。此外,孟子性善论视域内,乐的形上意义被发掘并被统摄于善,有“乐善”之说,本质是性、情打通;老庄道家主虚静平淡而排斥情,故老子不言乐。不过庄子以乐发挥“逍遥游”之旨,乐得到新阐释。“天乐”“至乐”说,乐上升至天地境界,哲学性被提升至最高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