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噪声作为一种公害来说,不仅为世界所公认,而且受到各国的普遍的重视。这不仅是由于近年城市噪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更重要的是由于噪声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危害,其中包括使人烦噪,干扰睡眠、工作和休息,导致耳聋,引起流产,影响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等。然而人们最为关心的还是噪声对脑功能的危害。稳态噪声对人脑功能的危害,国内外都作过大量的研究,不过其中多数是以主诉症状的  相似文献   

2.
高原低氧对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海拔4,000米左右低氧对脑功能的影响,并观察了高原现场驾驶汽车劳动6小时后脑功能的变化。所用测试指标如下:视觉机能(颜色分辨、深度觉、视觉疲劳和视觉注意稳定性等测验);听觉机能(听阈测验、听觉疲劳、声音强度辨别阈和声源定向等测定);记忆联想和演算能力测定;反应时和手脚协同活动反应;驾驶追踪动作和汽车穿桩实验等多种综合指标。结果表明,一些指标有影响,另一些指标没有影响。总的看来,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现场对人的感觉机能和脑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RCI)作为常见的化疗副反应广泛地存在于乳腺癌患者中,给其日常生活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已有证据表明,CRCI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注意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因而对任何常态或病态认知过程的研究,都必须对注意功能进行关注。但作为CRCI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注意功能并未获得既往研究的足够重视。本文主要从神经心理学、脑影像学和神经电生理学三个维度对已有乳腺癌CRCI注意功能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认知心理生理学与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涛  张进辅 《心理科学》2006,29(1):151-153
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是认知心理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脑磁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功能红外线成像等技术通过对人脑的电磁、新陈代谢、血流量、氧消耗、神经元活动等的测量来研究如视觉、注意、记忆、语言等认知活动及其与相关脑机制的相互关系。它们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前注意加工(pre-attentive processing)是发生在注意之前不依赖于意识的一种认知过程, 它反映了大脑对刺激的无意识的、自动的加工。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 MMN)是研究前注意加工最常用的指标。MMN波幅降低已成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重要临床指征。MMN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经典oddball范式和多特征范式等。音乐训练对于人脑结构和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增加灰质体积、改善注意记忆功能都有着显著的功效。音乐训练对MMN也有显著影响, 并表现在由各类声音特征构建的范式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比较东西方音乐对MMN的影响, 探索更具生态化效度的研究范式, 揭示音乐训练对老年人MMN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6.
王丽娟  田翠武侠 《心理科学》2013,36(5):1267-1272
前瞻记忆是指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本文总结了前瞻记忆脑机制相关的文献,介绍了前额皮层、丘脑,内侧颞叶等脑区域在前瞻记忆中的作用,并通过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老年痴呆症患者、酒精依赖症和内侧颞叶癫痫患者前瞻记忆的表现,从临床角度深入探讨了前瞻记忆神经机制的问题。证据表明,前额皮层参与前瞻记忆的编码、提取和监控过程,与意向保持也有密切的关系;丘脑与意向的执行有关,并且与前额叶互动在前瞻记忆监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内侧颞叶与编码来源的提取和意向的激活都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认为前额皮层在前瞻记忆加工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同时与丘脑、内侧颞叶等区域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前瞻记忆编码、保持、提取、执行的神经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环境的培养对小白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引言有资料认为,在丰富多彩的培养环境下成长的个体,其学习记忆能力优于单调环境下成长的个体。本文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用“丫”式迷路箱作为检测手段,观察了不同环境条件对出生后早期个体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将...  相似文献   

8.
前额叶在记忆中的作用──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采用动物实验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前额叶与记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脑功能成像 技术的研究使我们对前额叶在记忆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左前额叶主要参与情节记忆的编码和 语义性启动效应,右前额叶则与情节记忆的提取关系密切。另外,前额叶还是工作记忆的神经基础, 尤其是背外侧前额叶。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近期关于咀嚼口香糖对负性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以及咀嚼口香糖的脑机制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发现,咀嚼口香糖对人们的负性情绪调节,注意、记忆、学习等认知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咀嚼口香糖所激活的脑区与负责运动、记忆、注意和情绪等高级功能的脑区有一定的重叠.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特别是直接对听力的危害,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公害之一,越来越普遍地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为了控制噪声和制定出可行的噪声允许标准,以期达到对人体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多年来,国内外已做过不少的工作。 就人的听域而言,在一定的强度下,可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然而,就在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是指父母与孩子共同对过去发生的生活事件进行回忆和交流, 是实现自传记忆社会功能的一种重要形式。父母-孩子自传叙事的社会功能有教育和指导孩子、保持亲子亲密性等作用。在父母-孩子自传叙事的风格、结构和内容三个层面,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对儿童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发展、自传记忆表征等方面有重要影响; 另外, 父母-孩子自传叙事中还存在有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未来的研究应注意线索词材料的类型以及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社会层次、纵向研究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以往研究认为认知控制在闯入记忆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研究以83名大学生本科生为被试,采用创伤电影范式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旨在考察创伤个体注意控制、焦虑及情绪对闯入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注意控制、焦虑和情绪与闯入记忆相关;注意控制和观看创伤电影前的消极情绪对闯入记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注意控制与焦虑、情绪相关;高低注意控制组分别在焦虑、情绪上差异显著。注意控制、焦虑、创伤前负性情绪与闯入记忆相关;注意控制、创伤前负性情绪显著影响闯入记忆。 关键词:闯入记忆;注意控制;焦虑;情绪;创伤  相似文献   

13.
李寿欣  董立达  宫大志 《心理学报》2008,40(11):1149-1157
采用经典实验室研究范式,实验一探讨了前瞻记忆任务为知觉加工条件下,注意状态和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一致和不一致时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前瞻记忆成绩的影响,实验二探讨了前瞻记忆任务为语义加工条件下,注意状态和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一致和不一致时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前瞻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前瞻记忆任务加工类型是语义加工和知觉加工两种条件下,场依存与场独立个体均发现了TAP效应的存在,而且场依存个体表现出更明显的TAP效应;(2)当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的加工类型不一致时,场独立个体的前瞻记忆成绩明显高于场依存个体,而在两类任务加工类型一致情况下,场独立与场依存个体的前瞻记忆成绩不存在明显差异;(3)在前瞻记忆任务是知觉加工时,分心对前瞻记忆成绩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而在前瞻记忆任务是语义加工时,只有当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不一致时,分心对前瞻记忆才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而且在分心条件下的TAP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透过脑、神经元、突触以及记忆的分子机制,利用脑功能成像等方法来探讨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神经机制。其主要观点是:记忆有着相似的突触和分子机制;其储存部位主要在脑区的新皮层区,如:颞、顶、枕叶新皮层;并阐述有关分离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神经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自娩出起便开始利用臻于成熟的听觉系统对语音的各要素进行大脑表征和学习记忆。考察新生儿语音加工特点,不仅能揭示语言功能在人类发展最初阶段的认知神经机制,还能对自闭症等神经发育性疾病的早期预警和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回顾并总结了新生儿对语音的感知、辨别和学习以及语言发展对自闭症的预测作用,发现新生儿对特定语音存在感知偏好;新生儿具备独特的音素辨别能力;婴儿期语言加工的脑功能或结构指标对自闭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我们建议未来研究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在基础研究方面:第一,严格控制语音材料的韵律因素,重新审查新生儿语言加工特征及大脑偏侧化问题;第二,揭示新生儿语音学习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睡眠的记忆巩固作用。在临床转化研究方面,以高风险自闭症新生儿为追踪对象,基于纵向多模态脑观测数据,建立疾病风险评估系统,揭示出生早期语言发展脑指标对自闭症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网游成瘾与海洛因成瘾具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其神经机制是否相同还不得而知。综合近5年来的MRI研究发现,两类成瘾存在部分相同区域的脑结构和功能损害,且在成瘾线索诱发下二者的4个成瘾相关环路(认知控制环路、奖赏环路、动机环路和记忆-学习环路)均出现了广泛而增强的脑区激活反应。但海洛因成瘾的脑损害区域偏向更高级的认知控制环路和奖赏环路,损害范围也更广(4个环路的功能连通性均降低),而网游成瘾的脑损害主要发生在相对低级的记忆-学习环路和动机环路,损害范围也较窄(功能连通性降低只发生在认知控制和记忆-学习环路之间)。这些结果说明,两类成瘾行为的神经机制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李亚  孔宏  宋倩  蔡景霞 《心理学报》2010,42(2):235-240
慢性应激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是神经科学的热点问题, 在脑内, 海马和前额叶是与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 也是应激易累及损伤的主要靶区。膜流动性的改变在神经细胞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为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前脑皮层和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的作用。采用多因素慢性应激动物模型, 通过开场试验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并且测定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和突触体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应激组大鼠在应激后即刻, 在新异环境中的自发活动和探究行为显著降低(p<0.05, p<0.01), 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 p <0.01); 并且应激组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显著降低(p <0.05, p <0.01); 而突触体内游离Ca2+浓度的显著增加 (p <0.05, p <0.01)。停止应激后一周, 应激大鼠的各项指标有所恢复, 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研究结果提示, 慢性应激引起大鼠明显的开场行为改变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这些变化可能与突触体膜流动性和突触体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事件性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来自ERP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主要是执行前的加工机制进行研究。控制条件为单纯的背景任务,实验条件为背景任务含前瞻记忆任务,对两种条件下非靶线索的行为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控制条件,可能说明两种条件的认知过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ERPs上主要体现为刺激呈现200ms以后,两种条件的波形和脑地形图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支持预备注意加工和记忆加工理论,也部分支持多重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19.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通常伴随着明显的认知功能损伤。例如,存在注意保持缺陷,对与创伤相关的信息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偏向和应激反应;并存在对创伤信息的记忆偏向,在陈述性记忆和自传体记忆中表现出一定的缺陷。近年的研究积累了更多类似的证据,表明PTSD的认知损伤可能与执行功能缺陷密切相关,但这一解释是否正确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综述对5·12汶川大地震后长期的心理干预工作,尤其是认知功能损伤人群的筛选、恢复以及相关科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何华  李凌云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08,31(2):353-355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执行功能进行测试和训练,探究小学五年级学生注意转换能力、记忆刷新能力和抑制优势反应能力三种执行功能的特点.研究表明小学五年级儿童执行功能中的这三种能力是相互独立的,且具有不平衡性和可发展性特点.结果表明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注意转换能力明显低于大学生,同时也比成人平均水平低;记忆刷新能力优于成人平均水平;而抑制优势反应能力已基本达到成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