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Thy-1(又称CD90)表达与肝癌进展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Thy-1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5^-CD90^+细胞百分数。结果Thy-1在肝癌有不同程度表达,随病理级别和临床分期增高,表达也增多。故得出结论,Thy-1与肿瘤进展关系密切,检测Thy-1表达对肝癌的预后评估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Thy-1(又称CD90)表达与肝癌进展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Thy-1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5-CD90+细胞百分数.结果Thy-1在肝癌有不同程度表达,随病理级别和临床分期增高,表达也增多.故得出结论,Thy-1与肿瘤进展关系密切,检测Thy-1表达对肝癌的预后评估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生血管生成不仅为肿瘤组织提供营养支持,而且是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途径。CD105仅在激活的上皮细胞表达;VEGF-C为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但二者与肝癌转移是否存在关联尚不明晰。探讨CD105及VEGF-C表达与肝癌肝内转移的关联。构建承栽37例肝癌及癌旁组织的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05及VEGF-C的表达。存在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MVD-CD105均值为28.4±19.4,而无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MVD-CD105均值为5.4±5.2,差异显著(P<0.01);VEGF-C在存在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表达率为46.15%(6/14),无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中表达率为41.67%(10/24),二者无显著差异。MVD-CD105分值与肝癌肝内转移密切相关;血管生成可能在肝癌肝内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血管生成不仅为肿瘤组织提供营养支持,而且是肿瘤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途径.CD105仅在激活的上皮细胞表达;VEGF-C为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但二者与肝癌转移是否存在关联尚不明晰.探讨CD105及VEGF-C表达与肝癌肝内转移的关联.构建承载37例肝癌及癌旁组织的组织微阵列,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05及VEGF-C的表达.存在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MVD-CD105均值为28.4±19.4,而无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MVD-CD105均值为5.4±5.2,差异显著(P<0.01);VEGF-C在存在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表达率为46.15%(6/14),无肝内转移的肝癌组织中表达率为41.67%(10/24),二者无显著差异.MVD-CD105分值与肝癌肝内转移密切相关;血管生成可能在肝癌肝内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粘附分子CD18、CD54和血小板CD62、CD63表达变化与急性脑梗塞(ACI)发病之间的关系,本文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52例ACI患者治疗前后CD18、CD54与CD62p、CD63两者的表达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脑梗塞组治疗前两者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CD10、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之间的关系及IgH基因重排检测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D10、bcl-6两种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半巢式PCR方法检测IgH基因重排。结果发现CD10、bcl-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9%和65.6%,bcl-6阳性组预后较好。32例DLBCL中基因重排阳性率为78.1%。结论认为CD10、bcl-6蛋白表达与DLBCL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DLBCL预后的参考指标。IgH基因重排检测在DLBCL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CD10、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之间的关系及IgH基因重排检测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D10、bcl-6两种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半巢式PCR方法检测IgH基因重排.结果发现CD10、bcl-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9%和65.6%,bcl-6阳性组预后较好.32例DLBCL中基因重排阳性率为78.1%.结论认为CD10、bcl-6蛋白表达与DLBCL预后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DLBCL预后的参考指标.IgH基因重排检测在DLBCL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探讨分析卵巢上皮癌(EOC)组织中CD133、ALDH1、LGR5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和意义。收集Ⅲ期EOC手术标本25例及癌旁正常卵巢组织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3、ALDH1、LGR5在卵巢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发现CD133在EOC标本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耐药复发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敏感复发组;ALDH1在EOC标本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耐药复发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敏感复发组;LGR5在EOC标本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4.0%vs.12.5%,P0.05),耐药复发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敏感复发组。LGR5表达强度随着CD133表达强度增高而增加,二者呈正相关。CD133、ALDH1、LGR5三者联合检测,耐药复发的发生率随着表达的个数升高而升高。CD133阳性表达的中位PFS、OS均低于阴性表达,ALDH1、LGR5阳性表达的中位PFS均低于阴性表达且有统计学意义,而对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CD133、ALDH1、LGR5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EOC耐药复发的判断较单一检测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癌、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周期素D1 (Cyclin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对52例符合要求的HCC组织、10例胆管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及10例正常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D1、VEGF及Flt-1蛋白.CyclinD1、VEGF及Flt-1在HCC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55.8%及67.3%,均显著高于胆管癌、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P<0.001).CyclinD1及VEGF表达与肿瘤包膜完整、血管侵犯及肿瘤分化程度明显有关(P<0.05);Flt -1与肿瘤分化程度明显有关(P<0.05).CyclinD1与VEGF间、CyclinD1与Flt-1间及VEGF与Flt-1间的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445,P<0.01、R=0.368,P<0.01、R=0.332,P<0.01).CyclinD1、VEGF及Flt-1蛋白的过表达可促使肝癌细胞增殖,使肝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力,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阵列和免疫组化技术对39例子宫颈腺癌和20例子宫内膜腺癌进行Vimentin,CEA,ER,PR,CKs(7,19和20),MUC antigen(1和5)和CD10抗体的检测。93%的黏液性宫颈腺癌表现为Vimentin和ER阴性,96%为PR阴性;20例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中,Vimentin阳性占90%,ER阳性占80%,PR阳性高达96%。CEA阳性率在宫颈癌中为81%,在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中有15%为灶状阳性表达。CD10在85%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间质细胞中为阳性表达,仅有15%的宫颈腺癌表现为间质细胞染色阳性。MUC和CKs系列的蛋白表达未发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组织阵列和免疫组化技术对39例子宫颈腺癌和20例子宫内膜腺癌进行Vimentin,CEA,ER,PR,CKs(7,19和20),MUC antigen(1和5)和CD10抗体的检测。93%的黏液性宫颈腺癌表现为Vimentin和ER阴性,96%为PR阴性;20例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中,Vimentin阳性占90%,ER阳性占80%,PR阳性高达96%。CEA阳性率在宫颈癌中为81%,在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中有15%为灶状阳性表达。CD10在85%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间质细胞中为阳性表达,仅有15%的宫颈腺癌表现为间质细胞染色阳性。MUC和CKs系列的蛋白表达未发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组织阵列和免疫组化技术对39例子宫颈腺癌和20例子宫内膜腺癌进行Vimentin,CEA,ER,PR,CKs(7,19和20),MUC antigen(1和5)和CD10抗体的检测.93%的黏液性宫颈腺癌表现为Vimentin和ER阴性,96%为PR阴性;20例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中,Vimentin阳性占90%,ER阳性占80%,PR阳性高达96%.CEA阳性率在宫颈癌中为81%,在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腺癌中有15%为灶状阳性表达.CD10在85%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间质细胞中为阳性表达,仅有15%的宫颈腺癌表现为间质细胞染色阳性.MUC和CKs系列的蛋白表达未发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地塞米松对脂多糖(LPS)介导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影响.分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分3组,即对照组、LPS组和地塞米松加LPS组.用rm-GM-CSF和rm-IL-4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DC,分3组,即对照组、LPS组和地塞米松加LPS组.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2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0、CD86的表达.巨噬细胞LPS组TNF-α和DCLPS组TNF-α、IL-12、CD40、CD88表达增加,地塞米松可以显著降低上述表达水平.地塞米松对LPS激活巨噬细胞和D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因此对LPS引起的炎症反应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maspin)在腮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腮腺癌I洛床病理特征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50例腮腺癌组织及30例瘤旁正常组织行maspin蛋白半定量测定,并对前者行CD34蛋白半定量测定,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maspin、MVD在腮腺癌组织中表达与淋巴转移、术后复发、分化程度显著相关,后者的表达还与腮腺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因此,maspin与MVD的联合检测,在判断恶性程度及顸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肾细胞癌中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OPN在肾细胞癌组织和对照邻近非癌肾组织中mRNA的表达.结果OPN在肾细胞癌组织中呈现mRNA上调表达并与癌症分期和淋巴转移相关(P<0.05).因此,OPN上调表达与肾细胞癌进展、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富亮氨酸重复序列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1(LRIG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化程度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LRIG1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LRIG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胃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细胞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RIG1在MGC-803、SGC-7901和HGC-27中的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RIG1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求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1(GIRK1)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利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GIRK1 mRNA及蛋白在15例正常宫颈和30例宫颈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GIRK1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RK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RK1 mRNA及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局部照射治疗银屑病患者前后,对皮损组织HSP27、HSP60、HSP90α、HSP90β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区治疗前后及10例正常人皮肤中HSP27、HSP60、HSP90α、HSP90β的表达情况。发现在银屑病皮损中,HSP60、HSP90α、HSP90β表达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UVB治疗后表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银屑病皮损中,HSP27表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UVB治疗后表达虽有所升高,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度(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休克蛋白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不同的热休克蛋白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NB-UVB可通过调控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对银屑病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癌细胞及间质的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表达.MMP-9在胰腺癌细胞和间质组织中均有表达.TlMP-1主要表达在胰腺癌细胞中.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高于胰腺癌癌旁组织间质细胞,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认为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的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对预后判断、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探讨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癌细胞及间质的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分期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和TIMP—1在胰腺癌细胞及间质细胞的表达。MMP-9在胰腺癌细胞和间质组织中均有表达。TIMP—1主要表达在胰腺癌细胞中。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高于胰腺癌癌旁组织间质细胞,与胰腺癌的病理分级、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认为MMP-9在胰腺癌间质细胞的表达可能参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对预后判断、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