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作为文学的神仙传记的起源都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既关系密切。本文借用西方神话研究的一些方法,来探讨道教和道教神仙传记在思维方式上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继承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道教传记的文学和宗教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多元的宗教文化格局中,道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本土宗教。只有深入研究道教,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相较于日本和西方学界,中国的道教学术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是中国大陆较早对道教进行研究的专业学术机构。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学人三十多年的接续努力与不断探索,当前中国的道教研究无论在规模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与北京东岳庙管理委员会、青城山道  相似文献   

3.
正讨论道教中国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传统来理解道教,正确认识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我个人的研究,恐怕也是最古老的那部分。众所周知,关于这点,中国传统上本来就是这么主张的。中国古代讲儒释道"三教",这个"教"与西方对宗教所理解的"教"有所不同,意思主要是"教化之道"。提到中国的宗教,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力强调并不断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亮点。道教是中国五大宗教中唯一一个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本土宗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品格,承载着亚洲大陆古老文明所共享的文明基因。两千多年发展史上,道教既包容了中华文明内部的宗教、文化,同时也包容了中华文明之外的宗教、文化。更为重要的是,道教的"包  相似文献   

5.
日本修验道奉能够以咒术役使鬼神的役小角为教祖,强调山岳为灵域,主张通过入山修行来获得非凡的生命体验,故以"修验"为名。修验道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复合性宗教"的特殊性格。本文将道教与修验道置于日本佛教文化视域中,通过对修验道教主役小角事迹的考辨、修验道"山岳性格"之形成,来研究修验道对道教的借鉴与吸收,由此来展现道教在日本传播方式及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日本人接受佛教的心态切入,着重分析了初期神佛融合的形态以及作为异域文化的佛教,主动向日本原生的神道教靠拢、渗透,进而把握对神道教主导权的递进过程;论证了神佛融合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伴随社会变迁,两者对应关系的消长变化。作者认为,中国佛教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以及日本的民族化,是推动神道教不断进化的第一源泉。换言之,成熟的神道教是日本固有文化和外来的中国宗教文化交融并经消化而为我所厢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论西域文化对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由于佛教的传入主要是通过西域各国作为中介,因此,西域各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于佛教当中,对中国的本土宗教发生重要的影响。有证据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西域胡人直接参与了当时的道教组织,这一方面表明西域文化对道教产生影响的途径比我们想象的更为直接,另一方面表明宗教文化的影响总是双向的。本文试图从方术、神话、服饰、音乐诸方面分析道教所受到的西域文化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8.
"三官大帝"是道教中的重要神灵,本文通过对其职司和封号进行分析,剖解其宗教象征意义。在辨析"三官大帝"所包含的宗教象征意义的过程中,以微观考察的方式理解宏观意义上的道教历史,从而揭示道教发展过程中普遍的宗教现象与特殊的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传统神话及道教题材在敦煌佛教壁画中的出现,是佛道思想融合的具体反映,也是早期佛教艺术中国化的特殊形式。实际上,宗教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今天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挖掘。敦煌壁画以佛教题材著称,不过也并不缺少其他宗教的题材,这反映了敦煌作为不同宗教文化交流中心的特点。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  相似文献   

10.
"禁忌"起源于人类早期原始社会,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中,禁忌几乎与传统习俗融为一体.在历来的人为宗教里,禁忌则常常通过教义的规定,成为规范戒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道教禁忌来看,由于道教是产生于中国国度,因而其禁忌也就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正如道教的形成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一样,道教禁忌也有这样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道教是中国本土所固有的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文化中,道教教义思想居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自祖天师立教以来,道教教义思想经历不断丰富发展的几个大的阶段,如魏晋南北朝时的神仙之道、隋唐时期的重玄之  相似文献   

12.
<正>很高兴受邀参加今天的论坛,与诸位同仁和专家学者一起,共同探讨"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的问题。下面,我结合道教界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道教工作实际,谈谈道教如何弘扬优秀文化和坚持好中国化方向。植根中华文化,因应社会发展进行"自我调适"是道教的优良传统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历经数千年,形成了底蕴深厚的道教文化。在新形势下,道教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值得我们认真探索。近年来,海南省道教协会结合自身特点,着眼大局,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海南毗邻东南亚国家,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尤其是这些地区华侨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深厚,道教以及与道教传统关系密切的信众占多数。他们在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环境中,往往将道教作为自己民族文化的标志和凝聚力的象征。据不完全统计,东南亚地区现存道观1000多座,道教信众约2000万。近年  相似文献   

14.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是最能体现中国宗教特色和中国文化精神的宗教之一。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继承并发展了先秦道家尤其是老庄思想,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历代道教更是提倡尊道贵德的贵生精神、善利万物的慈爱精神和道法自然的自然精神等,这些精神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宝贵基因,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道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支,长期参与着,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绘画领域也不例外。无论是道教本身用作宗教目的的绘画,还是以道教神仙形象和神话为题材的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均占着独特的地位。而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及其某些环节上,也深深地刻有道教的烙印。  相似文献   

16.
道教文化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文化概览刘仲宇道教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仅对道教文化的各个侧面稍作巡视。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道教与儒学及佛教一起合称三教。其中儒学是一种社会政治和哲学学说,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宗教,道教和佛教才是宗教。而佛教是外来的,道教才是本土的。道教在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7.
道教与旅游──道教旅游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道教神仙思想的产生与旅游的关系,“游”在道教中独具的宗教精神象征意义及旅游在道教宗教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做了分析,指出道教与旅游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道教旅游文化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中国道教随着移民的脚步开始向日本传播,在唐宋时达到了高潮。但与儒学、佛教在日本的传播相比,道教在日本历史上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一方面道教因曾被日本朝廷明确禁止,故在史籍文献中很难找到有组织的教团道教进入古代日本的记录,也找不到可确证的道士和道观;但另一方面,日本历史和社会文化中却留存有许多道教因素,成为日本在道教存在的鲜活证据。本文通过回顾近百年来日本学者有关道教在日本的研究成果,反思他们有关"日本的道教"的争议,并提出用"道教在日本"来概括道教在日本的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9.
吴地道教既是中国道教的一部分,又带有吴文化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对吴地道教兴衰的历史、众多的神灵、精致的教理和丰富的道术等方面的考察,揭示了吴地道教的基本特点,阐明了宗教的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吴地道教对吴地社会及中国道教的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道教正式传入朝鲜半岛是从7世纪高句丽接受唐朝的道士与《道德经》及天尊像开始的。但道教与由中国传入的其他宗教不同,并没有以宗教的形式在朝鲜半岛落脚。尽管如此,道教传入朝鲜半岛以后,从各方面对韩国文化还是产生了诸多影响。考察韩国道教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其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韩国的道教并未能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形态;二是韩国的道教以神仙思想为核心理念;三是韩国的道教以内丹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